本年下半年電影中,科幻迷們將迎來闊別35年的銀翼殺手2(官方名稱為銀翼殺手2049)上映。對於很多年輕觀眾來說,銀翼殺手略顯陌生,但它的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大家卻很熟悉,他還導過《異形1》、《末路狂花》、《角鬥士》、《天國王朝》、《普羅米修斯》、《火星救援》《異形·契約》等。銀翼殺手是眾多科幻巨作的構思源泉,因此續作意義非凡。銀翼殺手系列的故事時間分別為2019-2022-2036-2048,但都是發生在洛杉磯。銀翼殺手第一部中有很多埋藏極深卻終未揭示的伏筆,在續作2049中可能都將被一一解開,同時2049中也將重新設立世界觀和故事線索。那麼,我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重溫經典之作——銀翼殺手系列。
一、銀翼殺手第一部
(一)末世的未來
《銀翼殺手》英文名為Blade Runner,港臺地區譯作《刀鋒戰士》、《公元2020》,拍攝於1982年,電影關於未來的構想主旨借鑑了菲利普·迪克的小說《機器人會夢到電子羊嗎?》。電影開頭是一個未來世界的廣角俯視,暗無天日的大氣層,垃圾,綿綿不絕的雨…科技的進步給地球帶來的負面影響悉數出現,一副悲觀但卻宏偉的末世未來徐徐展現在觀眾的面前,形成了整個電影壓抑悲愴的基調。
城市裡永遠都是在下著雨,而且仿佛沒有白天,只有黯淡的雨夜,但雨不是一個簡單的外景,而是與後來的一些人物命運緊密相連的。雨在這部電影既是城市的外觀設定,是這些生活其中的人類罪惡的庇護傘,同時也成為了賽博朋克電影的一種標誌,攻殼機動隊的陰雨城市設定靈感就來源於此。
影片中,涉及到了很多關於人類的未來世界的大膽想像,比如黑暗的雨季世界,比如空中飛車,不同人種混雜生活在同一城市,斯科特營造了一個既是混亂末世又高度發達的未來城市。我認為,這些都是探討關於社會的未來發展和人類的未來走向的影像表現。對於未來世界,最為重要的發明之一是複製人。但是他們的身份卻得不到承認,不僅其製造者,多數人類都認為複製人只有機能上與人類相似,他們並不是人,不具有任何權利,只能作為奴隸,沒有自由,擁有自我認知和意識情感更不被允許。電影的故事主線是叛逃的複製人和他們的追捕者即銀翼殺手,並由此展開的,一個在末世未來的背景下,關於人與複製人,關於生存和死亡,關於爭取平等和自由的故事。
(二)生存與死亡
銀翼殺手的主要任務即是追殺叛逃複製人,但是處決複製人被稱為「退役」。男主狄卡(Deckard)是一名專職銀翼殺手。在他的同行遭到逃出的複製人重傷無法完成工作後,他被迫接受了追殺四個複製人的任務,複製人兩男兩女,首領是戰鬥型的羅伊(Roy)。由於狄卡已經離開警局很久,為了更好地了解6系複製人,他來到了複製人誕生地——泰瑞爾公司(TYRELL CORP.),並見到了最新款複製人瑞秋,與之前沒有記憶情感簡單的複製人不同,瑞秋並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她被植入了泰瑞爾侄女的記憶,深信自己是個人類。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瑞秋在得知真相後根本無法接受自己是個複製人,最終還是選擇逃離了泰瑞爾公司。
而瑞秋這種對於做一個人的追求,對於想要獲得人類肯定的渴望,都使她自己和她想要依賴的人陷入險境。在那個發達但是卻更加不可理喻的時代裡,殺死一個複製人和報廢一臺機器無異,甚至清理失控複製人反而被認為可以更加有效維護社會穩定。複製人有時甚至還不如寵物,甚至不如沒有生命的機器人。
影片中,複製人被分成不同的類型在外星殖民地做奴工,以滿足人類生理欲望、做危險的工作以及其他行星殖民化的活動,由於逃出的複製人殺死了23名人類,因此他們來到地球就是違法的。因為6系複製人只有4年壽命,他們不遠萬裡逃到地球,僅僅是為了延長自己的生命。他們繼承了其製造者的高度智慧,甚至有些智商是遠超人類的,但他們的情商簡單的仿佛孩子,甚至是美麗的瑞秋對於愛情也是天真的看法,可以說,他們就是一群有著超越一般成人智商的孩子。殺死複製人,就是電影中那些高貴的人類所做的善行。
面對想要延長生命的羅伊,泰瑞爾(複製人之父)卻說,「綻放了兩倍的光芒,就只能燃燒一半的壽命」(The light that burns twice as bright burns half as long)。當得知自己和共同逃出的夥伴沒有繼續生存的可能後,羅伊殺死了「自己的父親」泰瑞爾。此後,銀翼殺手狄卡陸續追捕並殺死了其餘三名複製人。但狄卡卻遠遠不敵遠強壯於人類的羅伊,在最終對決時刻,羅伊沒有選擇殺死狄卡,在大雨中,羅伊抱著白鴿,娓娓道來「我見過你們從來就不會相信的事情,我目睹過獵戶星座的熊熊火焰,我看見過黑暗中閃亮的星門,所有這一切終將消逝在時間裡,如同眼淚消失在雨中。我的大限已到……」便死在了雨中。羅伊死後,狄卡沒有殺死複製人瑞秋而是選擇帶著她一同逃離。
縱觀全片,真正的殺手不是複製人而是人類警察,迪卡逐漸代表殺戮無常的獸性,而相反的,羅伊卻代表著人性中的神性。他沒有殺死迪卡,而是訴說了為了什麼他們選擇背叛人類,因為作為人類的奴隸,他們沒有一刻不是生活在恐懼中,沒有一刻不是在為了他們主人而拼命。具有自我意識而不被承認為人,羅伊替人類承受了難以想像的痛苦。從開頭的複製人殺害追捕者、複製人之父開始,似乎是一場反抗人類的復仇行為,但到最終羅伊拯救了狄卡,才真正揭示了複製人逃跑殺人的真實目的——生存。
(三)人性與理性
影片中,用於鑑別複製人的叫做維克甘測試(Voight-Kampff),主要通過詢問基本問題並觀察被監測人的生理指數,來判斷是否為複製人。瑞秋就是在這項測試之後,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為複製人。但她也問了狄卡,他有沒有因此測試誤將人類判定為複製人?還有他自己是否做過測試?狄卡都沒能給出回答,因為他真的不知道。
銀翼殺手最出人意料的就是在其中,關於人生和理性的探討,這種深刻與感動人心的簡單的對人類的社會的批判是不同,它關乎一個生命存在的理由,關乎高於人類的生存,關乎對時間和生命這個命題的研究。這部影片不是僅僅作為一個科幻片存在,而是作為一個關於人性的深掘。如果是普羅米修斯探討了我們是從何而來,那麼銀翼殺手就是探索我們到底向何而去,這些都是關乎人類的終極問題。這些問題並沒有答案,就像最終的開放性結局一樣,我們不知道狄卡到底是不是複製人,也不知道到底什麼才是真的人類。
人類自私、狡猾、愚蠢而複製人卻比人類更完美、單純、更具人性。狄卡,作為一個覺醒者,背負著一個可能為複製人的身份,他在劇中的種種構成了所有衝突和矛盾的另一個源泉。在其原型小說中,作者對於人何以為人的闡釋,一個關鍵詞就是empathy。在菲利普的小說<We Can Build You>和<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onic Sheep?>中均用本詞來指代人性的表露,在劍橋線上辭典中empathy被視作sympathy (understanding)的同義詞,其解釋為「通過設身處地的著想,從而分享別人的情緒和體驗的能力」,可見本詞有類似於同情/理解的意思也含有一層「換位」的概念。這個大概就是影片中人類自認為他們與複製人之間的差別吧,但是當狄卡追殺其中一個女複製人時卻沒有任何共感可言。複製人的目標只是活下去,甚至沒有想要主動去殺死任何人,只是他們不明白怎樣才能讓他們的主人心甘情願的給予他們生命。當瑞秋殺死裡昂時,她就做好了被殺死的打算,她知道她救的人是以殺複製人為工作的人,他也可能會殺死她。但是作為一個「人」,她想到的只是去救他,而沒有太多複雜的東西。她也會迷茫,因為她的愛情來自記憶的複製,甚至連生命都是來自複製,她不知道一直以來依靠別人記憶活著的是不是真實的自己。
狄卡和瑞秋的愛情是這個電影中最溫情的也是唯一具有人類溫暖一面的表現。也許在這個茫茫宇宙裡,愛是唯一溫暖的東西。他們之間的親密都是流暢而正常的,但是另外的一對複製人情侶卻沒有這麼幸運,他們完美,而且強悍,這些都是他們不能夠存在的理由。他們之所有選擇背叛不是為了爭奪權力而是為了活著,為了像一個正常人一樣活著,這些在他們看來不是什麼不可理喻的事情,但是他們就像是太陽,因為綻放了兩倍的明亮的光芒,所以只能燃燒一半的壽命,不可逆轉、不可挽回。
(四)科學與倫理
本片塑造了一個末世的未來世界,所有的動物都是複製而來,甚至人都可以複製。對於複製人來說,他們急需證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融入人類的社會;而人造動物早已取代了自然物種,買賣,飼養變得司空見慣,連記憶的移植也不再罕見。人與複製人之間又充滿了種族主義式的的鬥爭……一切都顯得畸形,瘋狂,真假難辨.
活著不是手段,而是目的。在82年最初的歐洲影院版中,戴克和瑞秋最後不無歡快地駕車駛入一片景色優美——有著土地、海洋、雲彩等未汙染之自然風光的原始荒原,瑞秋則被證明是一種能夠比設計年限活得更長久的特殊複製人。但是,在92年的導演剪切版中就改成了現在的這個開放式的結局,即狄卡可能也是複製人,最後的這個複製人可以在警局助手對狄卡的一段話中到底一些提示:你完成了一項男人(人)的工作(You've done a man's job, sir.)」「可惜她無法活著,但話說回來,誰不是呢(凡人皆有一死)?(It's too bad she won't live. But then again, who does?)」。同時,在狄卡的夢中和最後在走廊上出現的那個獨角獸是不是也說明狄卡同樣也是複製人,由瑞秋可以知道只要為複製人植入記憶,那麼夢境也是可以植入的,這樣他們就不會以為自己是複製人,與人類幾乎沒有區別。導演想要通過這樣的故事讓我們思考到底什麼才是人,什麼才是真正的人性。
二、銀翼殺手2022-2048系列
由於第一部年份為2019,到今年第二部的2049,之間相隔30年,銀翼殺手2049是由加拿大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Denis.Villeneve),指導過《邊境殺手》、《降臨》。2049將開啟一個新的設定,因此為了更好地幫助觀眾理解,導演丹尼斯拜託三位導演執導了三部短片,簡單地描寫30年中發生的重大事件。按照時間順序,第一部是由日本導演渡邊信一郎執導的《銀翼殺手2022——黑暗浩劫》(Blade Runner2022—Black Out),第二部和第三部是由第一部銀翼殺手導演雷德利·斯科特之子盧克·斯科特所執導,分別為《銀翼殺手2036——複製人時代》(Runner2036—Nexus Dawn)、《銀翼殺手2048——無處可逃》(Runner2048—No Where to Run)
(一)銀翼殺手2022——黑暗浩劫
短片系列按時間設定第一部為2022年,有日文和英文兩個配音版本,主要講述了據2019年4年後,Nexus6系複製人的生命均已到期,同時泰瑞爾公司設計出了新的Nexus8系複製人,他們具有和人類一樣長的壽命,但他們的右眼球上生產的代碼編號,這也是在生理體徵上區分人類和複製人的最直觀標誌。但很快,為了防止被生理方面更加優秀的複製人取而代之,人類至上主義(the Human Supremacy Moments)甚囂塵上,人類利用複製人登記資料庫來獵殺複製人。而這種近乎種族屠殺的行為卻沒有得到法律的制止。如果說,6系複製人是為了獲得更長的壽命,那麼8系就是為了真正活著而戰鬥。不管是6系還是8系,複製人從來沒有想過奴役或者無端屠殺人類,更不必提徹底消滅人類。他們僅僅是為了生存和自由。
本部裡面也同樣有五個複製人從卡拉薩(Kalanthia)逃出,但短片只展示了兩個複製人的信息,第一個是戰鬥型的軍人賽格納斯(伊奇)(Cygnus\Iggy),是本短片的第一男主;第二個是戰鬥型的醫療兵謝波(Morton/Sapper),同時也是第三部無處可逃的男主。作為專門複製追捕複製人的警員加夫(Gaff)繼續出現在了2022中,並透露放走了狄卡,是2049狄卡再現身的一個小伏筆。
伊奇(Iggy)作為叛逃首領,救了被主人遺棄的複製人特麗克西(Trixie),並將她納入反抗組織,共同完成毀掉複製人登記資料庫的任務。他們連同特裡克西的情人蓮(音譯)製造了EMP爆炸,利用爆炸產生的電磁波衝擊使全世界大停電,摧毀了複製人登記資料庫,人類社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短片結尾字幕介紹了後續情況:由於此次大停電,催生了複製人禁令,泰瑞爾公司隨之破產。沃雷斯公司(THEWALLACE CORP.)花了超過十年的時間,才重新獲得了生產新品種複製人的許可。策劃大停電的伊奇,為逃避追捕,將標有生產編號的右眼球摘除。但人類對於8系複製人的追捕並沒有停止。
2022使用動漫的形式,生動再現了2019年的城市景象,將賽博朋克感刻畫更深。同時,這部短片也更好地展現了人類的殘忍一面,正如幫助複製人的人類角色蓮所言「人類都是自私、充滿謊言、愚蠢的動物。複製人卻如此的純潔、完美、從不背叛,比真正的人類還要好」(英文版是「比人類更像人類」或是「比人類具有人性」)。伊奇選擇起義的誘因是作為軍人的他有次在戰場上與敵人做拼死搏鬥,但是最終他發現被殺死的敵軍戰士也是8系複製人,頓時感覺他們就像是人類的玩具士兵。作為8系複製人,只是比6系多了幾十年壽命,但卻不是自由、平等地活著,伊奇起義為了能夠真正地活著而戰鬥。
2022作為三部曲中完成承上啟下功能的短片,很好地延續了第一部的設定,並對新型複製人起義做出了合理的解釋,並為後續的影片作了人物和情節的鋪墊。三部中最具賽博朋克特色的也是2022,兼具了影像風格的同時也深挖了何為人、何為人性的主題。
(二)銀翼殺手2036——複製人時代
從2049導演丹尼斯介紹來看,這部2036才是計劃中的第一部短片, 它的時空背景是2020年代中期地球生態系統崩潰,實業家尼安德·沃雷斯所掌握的合成農業有效防止了饑荒發生,他併購了泰瑞爾公司並開發新一代複製人。
影片以司法部審核沃雷斯的新一代複製人項目開始,由於大停電的影響,多數人類對於複製人仍有深深得擔憂,沃雷斯向司法部展示,開發的新一代複製人由買家決定其壽命,他們永遠不可能叛變或是逃跑。並且沃雷斯通過命令複製人在傷害自己與主人之間做抉擇的實驗中,複製人選擇自殺有力證明了新一代複製人絕對不會傷害人類,是忠實的奴僕,成功說服了司法部門,拿到了生產許可。
面對司法部門工作人員對於複製人的質疑,沃雷斯很不以為然,他認為人類的欲望是無盡的,人類不擇手段、用盡所能地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物種來滿足私慾,正因如此人類可以一直生存下去。人類的行為,造就了所謂的文明社會,也闡述了人類文明的意義。基於以上的理論,那麼複製人就不應被禁止,因為沒有什麼物種能比複製人更好地滿足人類的各種欲望,因此複製人身上閃爍著人類生存的希望。正如三體中所述,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而文明將會不斷增長的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人類犧牲了地球上所有其他物種,來滿足自己文明的生存和擴張。在地球已然是末世,未來將會越來越糟糕的情況下,選擇生產複製人是人類文明「延續」的最好選擇,任何國家任何政府都沒有理由、更沒有能力拒絕。但是,有壓迫的地方就必然會有反抗,這些新一代的複製人也許將會被伊奇為代表的8系殘存複製人所啟蒙,走上爭取自由和平等的道路。
(三)銀翼殺手2048——無處可逃
從新一代銀翼殺手追查大停電前的複製人編號開始,在設定在續集前一年的故事將會和之後的2049最為緊密,影頭開始閃現出一個魁梧壯碩的男人——謝波(Sapper),他緊張地在衛生間內整理自己的情緒,平復後他走出房間,不料卻在過道中被一群癮君子調戲為難。雖然他身材高大,但是卻看似膽小怕事,他沒有反抗並被推搡著走到了街上。在擁擠的街道上,他來到了他的朋友——小女孩艾拉的身邊,艾拉和媽媽都在街上工作謀生,謝波送給艾拉一本書——《權力與榮耀》(THEPOWER ANG THE GLORY),並告訴小艾拉這本書講了一個被迫害的神父再次尋找身為人類的意義。謝波是一個製作人造動物的手工匠人,二手買家壓價購買他的東西,謝波也只是爭辯幾句後最終還是接受了買家的報價。謝波就是一個典型的底層人民的角色,有技術但卻處處受壓迫、欺凌。在他回家路上,看到小混混們在欺負艾拉母女,艾拉大聲求救,周圍人的完全熟視無睹,謝波三下五除二地打死了幾個小混混。但他超出人類的力量和專業的格鬥技巧,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很快有人發現了他小心謹慎甚至忍辱偷生的原因,他就是2022年逃出的第二個被披露信息的複製人,他原來是個醫療兵。這樣的身份設定也更好地解釋了他後來以製造動物為生的理由。
謝波救了艾拉母女,但是打死了人,艾拉和她的媽媽就像看著怪物一樣盯著謝波。他明白了,他終究不會被人類接受,哪怕他冒著生命危險去救的「朋友」。他在匆忙逃走時把印有地址信息的紙片落下。有心人撿起來謝波的信息,並打了舉報電話。謝波精心維持的「人類」生活到此結束了。在對同伴危機之刻不伸出援手的人類,卻對捕殺複製人樂此不疲。終究,人還是一種自私、唯利是圖的動物。
三個短片簡單介紹了30年間的重大變化,但隻字不談狄卡,不談新的銀翼殺手,將最大的懸念留在2049這部真正的續集之中,實在是調足了影迷的胃口。
銀翼殺手,描繪了一個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美麗的未來世界,恰恰相反,它刻畫的未來是一艘慢慢下沉的船,所有人人類都將萬劫不復。也許我並沒有看懂這部電影,但是我看到羅伊的時候我沒有想要殺死這個複製人的衝動,他是代表人類的受難者,當他死去的時候白鴿緩緩的向著天空飛去,我們第一次在電影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在人類身上已經消失了的人性,看到了未來我們存在的意義。
一部好的電影不需要推廣,因為在無數影迷的心中,銀翼殺手就是科幻電影中探討世界與人性的聖經,永遠不朽。
內容源自 | Iris
編輯整理 | Al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