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載全力打造林下立體經濟新亮點

2021-01-09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本報訊 近年來,江西省萬載縣秉承「青山綠水興生態文明,林業產業融經濟騰飛」的發展理念,全力打造具有鄉土特色、亮點鮮明的毛竹筍竹、林下經濟、生態旅遊立體產業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綠色生態林業興縣、林下立體產業富民」的發展路徑。

        竹筍產業鏈條不斷延伸。萬載縣通過實施竹筍產業擴量、提質、增效措施,毛竹綜合面積已發展到62.5萬畝,其中建設毛竹豐產林、筍竹兩用林15.2萬畝,年均新增活立竹蓄積量760多萬根,增值8000多萬元,林農來自冬春筍的年收入達2500多萬元。同時,該縣重視「生態竹業+培育保護+竹下產業+綜合開發」產出增效,開發竹下藥材、食用菌等產業,去年竹下產業循環綜合經濟收入達到了4500多萬元,5600多名林農在竹筍產業鏈上增收。

        林下經濟特色亮點鮮明。萬載縣制訂了《高效林下產業發展規劃及加快林下產業發展的意見》,依據鄉鎮區域不同的特點,瞄準林下產業市場消費需求,科學規劃丘陵、山區林下種養兩大區域,打造以丘陵鄉鎮4.3萬畝油茶、林果、苗木等示範區,以山區鄉鎮為重點建立筍竹、林藥、茶葉等3.6萬畝示範帶。今年上半年全縣各類林下產業產值達8.5億多元,同比增長32.1%,有1.2萬農戶在林下產業項目拓展提升中獲得了更多的紅利。

        生態旅遊品牌閃亮。萬載縣不斷完善以林產業觀光、林業生態休閒、賞花採果、綠色生態旅遊為重點的產業功能,把悠久的歷史文化、生態文化及自然風光相結合,將生態秀美鄉村轉化為綠色生產力。發展「林下經濟景觀園」「賞花採果園」等110多家,著力提升各類綠色生態休閒和旅遊項目106個。今年上半年實現生態休閒旅遊綜合收入22.24億元,同比增長35.35%。(吳成全)

相關焦點

  • 倉山全力打造福州新的經濟增長極
    (項目建設方供圖)福州日報記者 王玉萍 通訊員 倉萱第三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博覽會暨第二十二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線下展銷活動,26日至29日在倉山萬達廣場舉辦,新老朋友再聚首,暢敘友情,暢談合作。積極搶抓海交會、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等平臺機遇,倉山區積極引進海內外大項目、好項目落地,促進經濟效益快速提升,加快打造「智能倉山」「平臺倉山」。今年來,該區共落地項目480個,總投資1340.55億元。1月~9月,招商工作綜合排名全市第二,一個福州新的經濟增長極正在全力打造。
  • 黑龍江:林下經濟促進綠色崛起
    經濟轉型引擎產業——典型示範,規模帶動,整體聯動聚合力。市委、市政府重視林下經濟在我市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確定了將森林食品北藥業作為全市經濟轉型三大引擎產業之一,將發展林下經濟作為全市經濟轉型和三次創業的主戰場,全力推進。提出了變「採山」為「種山」、實施農林一體化經營的發展戰略。
  • 「鳳還巢」成臨沭縣石門鎮經濟新亮點
    原標題:「鳳還巢」成臨沭縣石門鎮經濟新亮點   一群返鄉
  • 黔西南:大力發展林下經濟 助力群眾增收
    在興義市倉更鎮,依託當地板慄特色產業,在下寨村規劃打造了「板慄+石斛+慄香蘑」立體林下經濟創新示範點,採取「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以林養菌、以菌促林。下一步,倉更鎮還將在培訓力度、種植技術上加大力度,擴大種植規模,以產業帶動就業,助力群眾增收。興義市倉更鎮鎮長 譚旭曦:下一步,我們繼續擴大林下經濟的規模,並且引進企業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以產業為帶動,很好的鞏固脫貧成效。
  • 萬載古城遊記:一眼望千年!
    第一站:聞禮公祠——萬載古城歷史文化館萬載歷史縮影匯聚於此,這便是「聞禮公祠」,就像一杯萬載獨有的濃茶,慢慢的泡、細細的品。萬載山水長、家國同構、田下盛景、古城新顏這是「文禮公祠」展示的四大主題,彰顯著萬載以及萬載古城的歷史沿革,仿佛「訴說」著這座千年古城的前世今生。
  • 國網江西萬載供電度冬保電下真功
    12月20日早上4點30分至下午17時,在萬載高城鎮,國網萬載供電公司170餘名供電員工分30餘個作業工作任務點,為高城鎮新增一條10KV高壓線路,建立手拉手互導環網系統,對原高城一線、二線10KV電力線路進行主線更換,同時,該鎮供電所結合此次計劃停電,同步安排隱患消缺15起。
  • 萬載古城又有大活動了!2021《中國好聲音》萬載賽區盛大啟航!
    打造「中國全民音樂運動會」是中國最具實力的造星平臺,國家重點支持電視節目。中國好聲音堅持不忘初心,肩負輸出中國文化,打造中國民族文化自信的使命!2021《中國好聲音》萬載賽區全縣即將啟動!將在整個萬載縣掀起一次次音樂高潮!在全市範圍內特聘專業主持人與知名的專業評委團隊,進行籤約與培訓,考核合格後,進行官方的聘書頒發,為未來賽事的專業性、公平性、公開性與權威性提供有力的保障。
  • 打造「蘇州特色」為農服務新亮點
    五年來,蘇州市供銷合作社系統認真貫徹決策部署,紮實推進綜合改革,因地制宜,因社施策,在完善基層社「三會」制度、構建更加完備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村電子商務經營服務、現代農資綜合服務和基層組織建設等重點領域大膽探索,打造了深化綜合改革過程中具有「蘇州特色」的為農服務新亮點,為服務鄉村振興、助力蘇州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彰顯了供銷作為。
  • 貴州林下經濟產值190億元
    本報訊  日前貴州省林下經濟發展暨菌材林建設助推脫貧攻堅現場會召開。貴州省目前林下經濟面積達1904.43萬畝,產值190.17億元,約有8.15萬個發展林下經濟的企業、專業合作社、大戶等經濟實體,帶動了188.63萬農村人口增收,林下經濟發展呈現良好態勢。
  • 北京夜經濟再添新亮點 首屆北京國際光影藝術季將拉開大幕
    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根據北京市發布的《北京市促進新消費引領品質新生活行動方案》具體內容,為更好地配合「點亮北京」夜間文化旅遊消費計劃與北京夜京城2.0行動計劃,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選址北京市玉淵潭公園,聯手主辦首屆北京國際光影藝術季(玉淵潭站)「萬物共生」戶外光影藝術沉浸式體驗展,通過「光與影」「園林與科技」「現實與夢幻」的巧妙結合,全力打造北京夜間消費「文化IP」,為夜間經濟地圖再添新亮點
  • 永平林下競放「經濟花」
    本報訊 「家有百餘畝核桃,已在核桃樹下種了15畝牡丹。今後就可以靠牡丹致富,一舉多得。」日前,雲南省永平縣龍門鄉大龍午村村民楊福壽說起發展林下經濟,對未來增收充滿了信心。    「發揮林下優勢,帶動村民共同致富。」永平縣龍門鄉大理為民中草藥種植有限公司負責人楊麗武指著盛開的牡丹說。
  • 緊跟時代發展大趨勢打造網紅經濟新亮點
    廠家也緊緊抓住電子商務的商機,兌現短視頻的商業價值,共同推動著中國新經濟的飛速發展。位於西安高新區嘉會坊的西安盛世友拓信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專注於直播運營、流量變現、網紅孵化、內容矩陣和全網帶貨MCN(是指在資本的支持下,保障內容的持續輸出,將用戶製作的內容聯合起來,從而最終實現商業的穩定變現)的公司。
  • 新疆伊犁「天馬」打造絲路旅遊新亮點
    今天,昭蘇獨有的天馬文化也正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旅遊新亮點。  今年的天馬國際旅遊節通過專業化的賽馬、馬術表演等打造更具現代氣息與國際視野的天馬文化。記者在現場看到,以伊犁馬、美國標準馬、法國速度賽馬等為代表的各國名馬紛紛亮相開幕式,其中不乏獲得相關賽事頭名的冠軍馬。  「昭蘇是全國最適合興辦和發展馬術運動、賽事的地點之一,『天馬』是昭蘇旅遊、體育發展雙贏的保證。」
  • 楊敏迪一行到羊場鎮調研林下經濟發展情況
    內容提要: 9月16日,州統計局楊敏迪率隊到羊場鎮調研林下經濟發展情況,州農業農村局、州林業局、州抽樣調查中心、縣統計局、縣林業局、鎮主要領導等負責人陪同調研。 9月16日,州統計局楊敏迪率隊到羊場鎮調研林下經濟發展情況,州農業農村局、州林業局、州抽樣調查中心、縣統計局、縣林業局、鎮主要領導等負責人陪同調研。
  • 林下經濟公益大講堂網課開講
    本報訊 記者劉倩瑋報導 4月25日,林下經濟助力脫貧攻堅公益大講堂通過網絡直播形式舉辦。國內相關領域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以「讓綠水青山贏來源源不斷的金山銀山」為主題,剖析案例、分享經驗。
  • 煙臺幸福新城:煙臺城市新亮點、新標杆
    煙臺幸福新城:煙臺城市新亮點、新標杆 2020-11-27 0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貴州岑鞏:打造林下產業「升級版」 開拓富民新路子
    大有鎮林下黃精種植基地是今年岑鞏縣規劃實施的3000畝林下黃精種植示範點之一,該項目採取「政府+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由公司統一負責技術指導、後期管理、回收及銷售等。總投資853.4萬元,規劃實施面積1010畝,目前已完成黃精幼苗移栽80畝。 「土地流轉合作期限是20年,主要是山林、田和土為主。
  • 梅州發展林下經濟確定四大類型
    本報訊 廣東省梅州市近日召開專家評審會,審核通過了《梅州市林下經濟發展規劃(2019-2030年)》,將全市林下經濟發展確定為林下種植、林下養殖、相關產品採集加工和森林景觀利用四大類型16種模式。        截至2018年底,梅州市林下經濟面積達241.86 萬畝,產值37.86億元,帶動農戶4.16萬戶,建立林下經濟發展企業和合作組織397個。
  • 廣昌發展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本報廣昌訊 (記者吳欣榮 通訊員駱東平) 近年來,廣昌縣守牢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依託良好的生態和森林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目前,全縣林下經濟面積達15.5萬畝,林下經濟年綜合產值約1.2億元。為激活生態資源,該縣把發展林下經濟作為助農增收致富的新動能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新引擎。積極探索「林+禽、林+蜂」為主的林下養殖模式,林下養殖品種主要以散養雞、鴨、鵝等禽類為主,養殖面積達5000畝。以「林+菌、林+藥」為主的林下種植模式,建設9個1000畝以上的食用菌仿野生栽培技術示範基地等。
  • 黑龍江:八五三農場林下經濟「借綠生金」
    中國園林網12月26日消息:八五三農場工會大力發展林下經濟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以專業苗圃、大榛子產業為牽動,以綠色果樹基地和中草藥基地為基礎,通過應用組織培養、智能溫室育苗、食用菌標準化種植等技術,提高林下產品的品質,增加林下經濟附加值,引導職工「借綠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