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綜藝也疲軟?《嚮往的生活》沒梗,詩和遠方已經毫無魅力?

2020-08-28 先驅娛樂

很難想像在這個快銷主義盛行的時代,能夠有一部專注於慢的綜藝節目,並且還長期活躍在電視熒幕之上。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當《嚮往的生活》開播之際,都會覺得它另類且獨特。平靜,成為它作為綜藝節目最大的一個特點。但是與此同時,特點凸顯的背後,也讓《嚮往的生活》走上新的瓶頸期。

走出城市,來到真正純粹的淳樸鄉村,明星不再被聚光燈環繞。而只是簡單的探討生活,討論做菜煮飯。從立意上來說,《嚮往的生活》足夠新銳且獵奇。極致的反差感,讓《嚮往的生活》從一開始便頗具活力。但是任何一檔綜藝節目的背後,都有自己嚴謹的製作邏輯。當新鮮感逐漸褪去,製作邏輯的套路化,開始讓人感到再一次的審美疲勞。

一、熟悉的配方,難接受的現狀

《嚮往的生活》從各項數據的反饋上來說,仍舊是非常具備競爭力的一檔綜藝節目。豆瓣評分7.3、6月26日CSM晚間收視率排名前五、知乎推薦指數高達77%。從受眾人群和接受人群的匹配度來說,《嚮往的生活》仍舊是有不錯實力的一檔節目。但是下滑的趨勢,也是難以迴避的一個話題。

第四季開播評分7.9,一路下降到7.6。收視率從前幾期能夠保持在2%,到現在徘徊到1.5%。雖然不至於說是驟降,但是仍然有明顯衰退的跡象。在網絡平臺上,針對《嚮往的生活》負面評價最為火熱的詞語是&34;。這個詞語的興起,一直以來也是《嚮往的生活》製作團隊最不希望看到的詞語。

何炅和黃磊構成《嚮往的生活》核心

雖然飛行嘉賓時有串門,但是在製作流程上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極端化。《快樂大本營》強調遊戲和娛樂化的風格,《嚮往的生活》長期以來標榜的是歲月靜好、與世無爭。

這是兩條不同路子的綜藝節目,但是《嚮往的生活》為何會被人如此評價?實際背後的緣故,比起說節目本身產生質變,不如說是過分的強調本質。任何一款綜藝節目,都有自己的固定節奏和流程。即便是不需要劇本的真人秀節目,也會創作出一套相應的流程表,用以規範和完成指定的拍攝任務。

《嚮往的生活》有自己的歲月靜好,但是也有自己工業流水線製作的一面。繞不過去的炒菜做飯、繞不過去客人和主人之間的吹捧、繞不過去的田園抓捕食材。雖然這是農村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真實感凸顯的關鍵,但是過分拘泥於此,讓口碑的風評下降是無法避免的。因為只有獵奇和新鮮感,才能夠讓觀眾從一成不變的生活當中,感受到節目效應所帶來的不同感觸。

二、成員變換,沉澱下來的安靜

同樣是強調歲月靜好,但是第四季的展現感受,為什麼無法達到從前的高度?

《嚮往的生活》第四季,實際上具體落實到每一期不同的節目,實際上觀眾的反響和口碑都有著明顯的區別。第三季當中的年輕群體到訪,展現出和常駐嘉賓完全不同的年輕活躍感,給人一種十分跳脫的觀看感受。

雖然何炅的主持功力,能夠將這種突兀感儘可能的消解。但是消解的背後,又在將節目帶入到新的扁平化當中。針對這個問題的顯現,特地對於嘉賓陣容做出相應的改變。

首要的改變,來自於常駐嘉賓的感受。張子楓的加入,在節目的基調之中非常符​合。安靜、內斂,都讓其和彭昱暢非常符合《嚮往的生活》理想的基調。

再加上前幾期節目當中,飛行嘉賓的選取上非常有針對性。加入的周迅、沙溢、郭麒麟,都有自己出色的控場能力。一檔慢綜藝的節目開播,既然不強調娛樂性和遊戲環節的重要性,&34;便成為最為重要的一點。

但是張子楓和彭昱暢最顯眼的一個問題,在於他們過於內斂缺乏互動感。撐起節目的趣味性,拋開公式性的製作流程,就非常考驗何炅和黃磊與飛行嘉賓的互動。但是隨著節目的深入發展,會聊天的重要性被越發看重,飛行嘉賓的選擇思路上走上一條固定化的概念。

張子楓的交流感薄弱成問題

尋找綜藝感不錯,並且還能夠和常駐嘉賓接上梗的明星。成為這檔節目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陣容捏合思路。但是能夠在一天一夜的時間之內,便能夠完美的擺脫原本的城市生活感受,融入到享受安靜鄉村生活的常駐嘉賓當中。實際上這個要求的本身,便有著非常大的難度。

不可能存在絕對的合適,只有相對應的湊合和妥協。儘可能的增多飛行嘉賓出場人數,用眾數博得綜藝感的表現。雖然第一觀感效果不錯,但隨後的感受便非常讓人頭疼——&34;。人數的增多,使得笑點之後混亂感開始有所顯現。

勞動成為《嚮往的生活》公式化項目

《嚮往的生活》作為一檔慢綜藝節目,在一個沒有前人涉足過的領域創作,這本身便是需要不斷適應調整的過程。《嚮往的生活》總導演王徵宇曾經表示,《嚮往的生活》理想的製作方案,便是將其打造成一款現實的&34;。一天一夜之中,&34;和到訪者產生火花,並不是每一次都是足夠的成功。

三、慢下來和對衝的商業製作

一檔綜藝節目的背後,除去希望和觀眾傳遞出某種社會思考和態度之外,還有自己的商業價值考慮。畢竟如今的市場上,任何一檔綜藝脫離出錢的框架,都不可能得以順利維持下去。《嚮往的生活》,通過三季下來積攢的人氣,早已經在潛移默化之間引出商業價值的開發。再加上接地氣的場景和流程,更是許多商家不可錯過的廣告位。

14個贊助商入駐《嚮往的生活》,巨大的商業體量背後,需要製作團隊很好的消化這些廣告的出現。觀眾並不厭惡廣告,但需要高明的技巧,將廣告的表現儘可能表現的清新脫俗。只有潛移默化式的廣告加入,才會讓觀眾不會過分的厭惡和討厭。

新環境、新場景,更多的的贊助商加入

但是,14個贊助商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許多場景或許能夠一筆帶過,完美的貼合節目本身,但是絕不可能每一個贊助商都有如此完美的契合能力。廣告篇幅的體量增加,讓製作經費更為精良,場景布置讓人感覺到更為舒適,但是卻讓觀眾開始產生厭煩。

為了講廣告而演繹節目,成為《嚮往的生活》最為尷尬的一個現狀。廣告是為了更好的製作節目,這個邏輯的變換發生,自然讓節目的本色有所丟失。

四、從陌生到熟悉的流程,需要探索新模式

每一款現象級綜藝出現的背後,都有自己的一套製作流程軌跡。當觀眾不熟悉這些的時候,都會認為這款綜藝充滿著新鮮感。

但一切從陌生轉為熟悉,大家都知道下一秒節目會發生什麼的時候,《嚮往的生活》做菜、幹活都變成一個流程化的過程。當然《嚮往的生活》能夠用各式各樣的辦法,儘可能的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但是這些已知的辦法,大多數是娛樂化綜藝節目慣用的遊戲套路。

這個思路,絕無可能是《嚮往的生活》破局之道。在一個少有人涉足的綜藝領域探索,只有依靠自己尋找新模式的可能性。但是這個過程的背後,顯然是需要承擔風險的過程。對於現在體量驟升的《嚮往的生活》來說,能否用新思路的方案,打動繁多的贊助商掏腰包,也是一個充滿著不確定因素的問題。

五、時間跨度是慢綜藝的製作難題

除去流程老舊之外,時間跨度仍舊是慢綜藝節目需要面對的現實製作難題。現有的基礎上,很難要求嘉賓長期培養默契,拍攝的過程大部分都是間斷性的組成。時間跨度的問題,衍生出許多嘉賓需要適應的點。環境和嘉賓的互動感,既然是選擇田園必然需要有一定的歸屬感。

《嚮往的生活》宣發海報

常駐嘉賓之間的互動感,過分的拘束也會造成很難形成尚佳的感受。一檔節目不僅僅只是觀眾存在疲勞的感受,對於製作組本身和嘉賓來說,也會開始出現有疲勞現象的情況。慢節奏的綜藝節目,重要的不是前面的修飾詞,而是後面綜藝的本質。一檔節目不可能永遠的好評下去,而是會出現一個明顯的上升和下滑。

即便是走上小眾路線的《嚮往的生活》,也同樣需要考慮相同的綜藝發展問題。雖然第四季做出明顯的改良,但歲月靜好的設計理念之下,需要融入更多的元素。不斷的調整和迎合更多受眾群體,後期製作的調整過程當中,也需要在平淡化的過程找到閃光點的存在。當詩和遠方的概念傳遞完成之後,《嚮往的生活》或許需要重新改善自己的綜藝發展方向。

相關焦點

  • 慢綜藝也疲軟?《嚮往的生活》沒梗,詩和遠方已經毫無魅力?
    很難想像在這個快銷主義盛行的時代,能夠有一部專注於慢的綜藝節目,並且還長期活躍在電視熒幕之上。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當《嚮往的生活》開播之際,都會覺得它另類且獨特。平靜,成為它作為綜藝節目最大的一個特點。但是與此同時,特點凸顯的背後,也讓《嚮往的生活》走上新的瓶頸期。
  • 90GB領略慢生活的詩與遠方!
    慢生活生活的忙碌,總會讓人忽略一些事物四季輪轉你卻看不到花開花落也看不到爸媽的白髮、自己越發虛弱的身體於是一種對慢生活的嚮往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也有不少的人因為這句話停下了腳步,感受了一回「慢生活」從民謠、音樂到旅行、電影似乎各界都開始對慢生活做出了自己的一份探討連各大衛視都已不滿足於「快綜藝」的單一開始向「慢綜藝」生出了魔爪紛紛對「慢生活」進行了一番極有意思的試水
  • 《嚮往的生活》:這部慢綜藝,成就了真正的中國版深夜食堂
    近日,一條名為的話題,登上熱搜,黃小廚的私藏美食,憑藉其獨特魅力,再度徵服熒幕前的觀眾。②激烈競爭下的創新靈感,生逢其時的慢綜藝慢綜藝,是17年新興的綜藝名詞。《嚮往的生活》初入市場時,觀眾正對同質化、泛濫化嚴重的「快綜藝」節目,逐漸產生審美疲勞,這無疑促進了「慢綜藝」們的興起與發展。
  • 《嚮往的生活》老點離世丨快時代下,慢綜藝如何突出重圍?
    2017年年初,《見字如面》、《朗讀者》等文化綜藝的大獲成功,引領慢綜藝實現破局,2017年也由此成為慢綜藝的「井噴之年」。之後不久,《嚮往的生活》橫空出世,為戶外真人秀帶來一股清流。因為,大部分觀眾都希望能通過觀看綜藝節目來放鬆心情,同時也對衝突不斷的快綜藝產生了一定的牴觸情緒。慢綜藝的出現,符合當今時代的主題,在快節奏的社會中更能滿足觀眾的心理需求。正是因為現實中人們都離「嚮往的生活」很遙遠,因此只能將自己對田園牧歌式生活的渴望寄託於節目嘉賓和節目內容上。
  • 揭秘慢綜藝《青春環遊記2》,如何演繹春遊家族的慢生活
    而在綜藝節目的領域也逐漸出現了「快綜藝」和「慢綜藝」之分,像《奔跑吧》、《極限挑戰》這種類型的綜藝劃分到「快綜藝」的行列,而《嚮往的生活》、《中餐廳》、《哈哈農夫》這種則劃分到「慢綜藝」中。慢綜的產生,是為治癒被捲入快節奏生活漩渦的人們,或為忙碌而無法遠行的人們提供美好的詩和遠方,或為一日三餐匆匆掠過的人們提供味蕾的港灣。作為國內首檔以「旅行+遊戲」模式為主導的慢綜遊戲節目,《青春環遊記2》在充分結合遊戲元素的同時,也深入挖掘各個城市的文化旅行資源,展現其中蘊藏的文化屬性和人文魅力。
  • 《嚮往的生活》不再嚮往,是剪輯出了問題?還是嘉賓太沒梗?
    《嚮往的生活》已經播出第4季了,其實跟大多數綜藝模式一樣,前幾季都很受觀眾熱捧,但三季以後就會開始走下滑,隔壁的《跑男》和《極限挑戰》都有這樣一個趨勢,想要反轉,要麼改變節目形式,要麼更換嘉賓。很顯然,《嚮往的生活》還是那幾個常駐,除了大華不在了,還增添了兩位新的成員彭昱暢和張子楓。然而,大部分觀眾都覺得《嚮往的生活》已經不令人嚮往了,以前看明星幹農活很新鮮,現在就完全沒有這種感覺。那到底是剪輯出了問題,還是嘉賓太沒梗?
  • 當慢綜藝《嚮往的生活》越來越快
    最常發生的情況,就是上一組嘉賓的任務還沒結束,下一組嘉賓已經馬不停蹄地提著行李住進來了。於是乎,講述親子關係的《爸爸去哪兒》,明星組團自助遊的《花兒與少年》,遠離都市快節奏生活的《嚮往的生活》,在不同的階段,成為「慢綜藝」的領頭羊。
  • 國產「慢綜藝」霸屏,以田園牧歌賺眼球,卻看不到慢下來的詩與遠方
    於是,在音樂界的民謠、電影界的紀錄片、文學界的詩歌都把「慢」概念玩了一圈之後,綜藝界也逐漸脫離了玩命奔跑、鬥智鬥勇的快節奏,喘了一口氣,打出「生活」、「享受」、「慢下來」等標籤,開始回歸田園生活和人文關照,經營出「慢綜藝」的理念。就目前的官方宣傳來看,僅在2017年第四季度,就有超過5部「慢綜藝」在各大衛視登錄。
  • 靠「明學」上位的慢綜藝《中餐廳》還剩下什麼
    與第二季節目6.8分的評分相比,相差幾近一半,一個熱門綜藝拿到如此低的分數也是罕見。不過這並非是《中餐廳》一檔節目面臨熱度和口碑齊跌的狀況,第三季《嚮往的生活》、《親愛的客棧》等慢綜藝的熱度和口碑都大不如從前,慢綜藝從最初的野蠻生長逐漸冷卻下來。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生活節奏逐漸加快,觀眾們的審美逐漸偏向自然和原生態的節目形式。
  • 《嚮往的生活》第二季實力蓋章 愛奇藝探索綜藝營銷新通路
    毫無疑問,以《嚮往的生活》第二季為代表的慢綜藝已經成為2018年電視綜藝市場的關鍵詞。
  • 《嚮往的生活》第四季為什麼被觀眾吐槽,慢綜藝可以強行提速嗎?
    慢綜藝強行提速傷害觀眾,《嚮往的生活》還能持續嗎?慢綜藝強行提速傷害觀眾,《嚮往的生活》還能持續嗎?對此您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更期待您動動金貴的手指點點關注哦!》作為慢綜藝的標杆作品,到現在為止已經是第四季了,從第一季的錄製地點北京密雲、江南、湘西到現在的西雙版納曼遠村,節目的主體思路沒有很大的亮點,一直都是這樣規規矩矩的。
  • 《嚮往的生活》第二季,印證著慢綜藝的生命力
    引發「慢綜藝」熱潮的《嚮往的生活》第二季已於近日開播,從口碑和關注度上來看,熱度依舊不減。
  • 這部「慢綜藝」,滿含人間煙火氣!
    快生活需要慢綜藝,就像山河遠闊需要人間煙火。宋丹丹可是《嚮往的生活》的常客,已經來過了兩次,每次來都能笑翻全場,留下了許多經典老「梗」。這種「慢綜藝」,不設置遊戲和任務,不設計角色和性格,不刻意搞笑,根部刻意煽情,節奏舒緩真實自然,但這一切都建立在嘉賓之間的默契
  • 【Mirror頭條】《親愛的·客棧》破慢綜藝過半疲軟魔咒,情感交流漸入佳境
    更值得一提的是,困擾「慢綜藝」類型的中期疲軟魔咒,並沒有出現在《親愛的·客棧2》身上。憑藉逐漸升溫的情感交流,無論是微博討論還是收視率,《親愛的·客棧2》的熱度都處於穩步攀升的勢頭。不過,要說上期節目最打動筆者的地方,卻是很難用一個熱搜話題表達出來的複雜滋味。
  • 《嚮往的生活3》張子楓綜藝感低?大張偉與導演的談話說明了一切
    《嚮往的生活3》張子楓成為常駐嘉賓,網友的評論雖然很扎心,卻也很中肯。《嚮往的生活》在國內眾多娛樂節目中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它開啟了慢綜藝流行的趨勢。在笑鬧綜藝橫行的時代,誰都沒想到這部處處透露著散漫氣息的綜藝節目,它會成為一部爆款。該節目幾乎每期播放都伴隨著海量的流量與話題。許多明星也都非常原意參加這個節目,因為這在這個節目的錄製太輕鬆了。
  • 黃磊何炅齊聚,能洗白《嚮往的生活》抄襲原罪嗎?
    也許在城市的鋼筋水泥之間,你可能已經忘記了田園的詩意和滿足。正如歌詞所寫的那樣:「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的田野。」1月8日,全新節目《嚮往的生活》先導片一經播出就遭到網友詬病,在很多節目細節和嘉賓構成方面,都與韓綜《三時三餐》如出一轍。難道,這是剛開播就要撲街的節奏嗎?
  • 後「慢綜藝」時代,到底要給觀眾看怎樣的內容?
    ,同題競爭其實一直都是一種「常規」競爭狀態,諸如今年下半年可能會集中上線的5檔演技類綜藝,這背後多少還是反映出當下內容創新缺乏足夠的能量支撐和資源擴展。相較於前五季節目,本季《三時三餐》最大的改進就是全女性固定嘉賓陣容,即廉晶雅、尹世雅、樸素丹,她們身處山間,如何製作一日三餐,如何學會與自己和自然相處,著實做出了不同味道,要知道以往男嘉賓參與的《三時三餐》做飯效率一直被吐槽
  •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前幾年年輕人流行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又開始流行起來了詩和遠方,關於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詩和遠方出處在哪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詩和遠方指的是理想生活,來源於由高曉松作詞   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 《嚮往的生活》請周迅溝通了一年多,不追求綜藝梗丨揭秘
    原標題:《嚮往的生活》請周迅溝通了一年多,不追求綜藝梗丨揭秘五月中旬,《嚮往的生活4》歷經兩個月的拍攝,在西雙版納正式殺青。彼時該節目總導演陳格洲接受了新京報獨家專訪。對她和團隊而言,這無疑是艱難的一季。所謂艱難,不僅是疫情造成了開拍延期、嘉賓更換;同樣也因導演組正面對「綜N代」走入穩定期後的創作瓶頸。
  • 《嚮往的生活》不止是慢綜藝,還是一齣喜劇
    芒果臺的後期一向機智、精巧又搞笑,《嚮往的生活》更是把後期的作用發揮到爐火純青。有了神仙后期,《嚮往的生活》就不止是守拙歸園、歲月靜好的慢綜藝,更是一秒變身無釐頭喜劇。不,朋友們,這是《嚮往的生活》大型菠蘿乾訂購現場。黃小廚和節目組達成了一斤菠蘿乾換一斤肉的交易,於是,全員開啟了製作菠蘿乾的工作。後期聞風而動,傳統美工、復古設計立馬上線,簡單粗暴地展現製作工藝,完全可以當作電視購物以假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