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被跨界導演摧殘的……
昨晚又看了部跨界導演的電影……
故事講述的是前夫愛德華(傑克·吉倫哈爾 Jake Gyllenhaal 飾)離婚後,蘇珊(艾米·亞當斯 Amy Adams 飾)嫁給了名為霍頓(艾米·漢莫 Armie Hammer 飾)的男子,儘管兩人的婚姻已經維繫了十多年之久,但很顯然,這段感情早已經失去了激情,疲態盡顯。與此同時,霍頓公司遭遇的危機,亦讓這個曾經富裕的家庭走到了瀕臨破產的邊緣,而蘇珊嚴重的失眠問題持續的困擾著她的生活。
某日,蘇珊收到了一封意外的郵件,愛德華將自己新創作尚未出版的小說《夜行動物》寄給了蘇珊,他告訴蘇珊,這是一本專門為她寫就的小說,希望她能夠讀一讀。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蘇珊不斷的回憶起自己和愛德華自相戀到決裂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一些骯髒而又不為人知的秘密漸漸浮出了水面。
導演,湯姆·福特,一個神一樣的男人。曾經是GUCCI的CEO,幫品牌度過了難關,之後又擔任YSL的創意總監。離職之後,專注於自己的品牌——TOM FORD。
基本上,你女人吵著要買的口紅和眼影,都跟他有關係。
2014年,他宣布與相愛多年的同性伴侶理察·巴克利結婚。
不知道是不是gay的原因,對女性心理了解的太透徹……
湯姆·福特的選角。《夜行動物》中,男主由傑克·吉倫哈爾扮演。
《斷背山》……只能說男主選的絕了,在《夜行動物》裡表現的十分崩潰和悲傷。
女主是艾米·亞當斯。性感尤物,眼神悲傷,也很符合劇中人物設定。
電影一開始,就給人很強的視覺衝擊。(如果你看的是無刪減版)
開場是一場行為藝術,一群赤身裸體的胖女人,在跳舞。
湯姆·福特本想用這一場戲諷刺當代美國人的放縱貪婪,也是對垃圾藝術的嘲諷,卻意外發現,極醜和極美之間的模糊界限,這一幕反倒顯得自由和有趣,結果就成了現在這樣豔麗的開場。
女主蘇珊,跟丈夫過著貌合神離的生活。有一天,她突然收到前夫愛德華的包裹,是一本《夜行動物》的小說。這是前夫的最新作品,打開封面,上面寫著To Susan(蘇珊)。
這本書就是為她寫的。
於是,本片就以三個時空展開。
第一,是現實中蘇珊的活動。
她與出軌的丈夫勉強維持著婚姻,她在上層社會的生活形單影隻,每天失眠,情緒抑鬱。事業發展也不順利。
第二,小說故事。小說中,是一個發生在荒蠻德州的犯罪故事,男主開著車帶妻子和女兒一起旅行,夜間路上,遭遇小流氓圍追堵截,逼停了他們的車;拖走了妻子和女兒,強暴並殺害。軟弱的男主,卻無能為力。
第三,回憶中的往事。
20年前,蘇珊和愛德華在下雪的紐約街頭相遇。
當時,兩人還是青澀的學生。從小互為暗戀對象,這次相遇讓兩人走到了一起。但是婚後的生活卻不順利,蘇珊漸漸受不了愛德華的敏感,一直暗示他太軟弱,對未來沒有規劃。
也應了婚前女主媽媽對她說的話,他們不適合。愛德華一直想當個作家,是個浪漫主義者。而蘇珊,對未來有規劃,有野心,是個不折不扣的現實主義者,不斷地爭吵,兩人的關係終於決裂。蘇珊甚至還和當時的情人(現任丈夫)一起,打掉了愛德華的孩子。
同時框住了三個人,也顯示了三人的關係,雨中的愛德華,眼神悲傷如深海。
車裡的蘇珊,背對著我們沒有表情。
而第三者在這裡,通過鏡子出鏡。表面上好像是橫在兩個人中間,但是鏡子中的畢竟是虛像,不是實體。
蘇珊和愛德華之間,沒有任何人,分離他們的,是他們自己。
20年前,兩人在爭吵中,蘇珊說:
「我覺得你應該寫點自己以外的東西。」
愛德華反駁:
「作家的創作一般來源於自身經歷。」
所以,這部小說就是寫了愛德華把自己和蘇珊的關係變化,現實中的愛德華當年被拋棄的痛苦,通過小說再一次傳遞給了蘇珊。
而在現實中,蘇珊確實過得不好,如同華麗的行屍走肉。
人們用思維定義中的東西,終將成真。
本片的妝容實在一絕,湯姆福特說自己會花幾周時間親自給他的主演們設計髮型,妝容和服裝。因為細節能給觀眾傳達主角的性格特徵。
最後,蘇珊提出與愛德華兩人相約晚餐,結局就不劇透啦。
導演將此片獻給那些在愛情中掙扎的人們,如果愛請深愛,因為愛不會回來。
小編今天偷懶……因為實在不知道為這部電影說點什麼……但是它正是讓小編心裡十分恐懼的那種電影…記得以前給我這種感覺的電影是《風聲》(國產)和《老男孩》(韓國)…高速公路上那一段實在太磨人了,以及殺人犯最後說的話讓小編印象很深(勤奮地截了下來)
這個殺人犯演技炸裂,有種德普大叔的感覺。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一般豆瓣上點讚比較多的影評裡,很多觀點我卻不予苟同,這次發現一篇和我在電影裡看到的細節部分十分契合的影評,不怕劇透的可以在子標題裡點開看看。
觀影二十四小時後內心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