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三十四章《終不為大》談內丹功煉精化氣的修煉
梅自強祖師解奧道:
靜功不同於外功,可一目了然,見諸外表。靜功名為大道,把人體與宇宙合而為一,而核心又是性命雙修;甚至性命雙修,還只是築基、結丹,還要經還丹再煉丹,也即從無到有,有又還無,是一個很長、很複雜的過程,加上封建保守,所以一般人很難洞窺全豹。因此道貴在有人弘揚闡述,越細緻越反覆越好。本章注釋者現身說法,又從凝神修性,談到調息修命。特別是如何煉精化氣、化神、還虛三步工夫一以貫之。這對練功有得者極富指導作用,對初學者,也可使大開眼界。
黃元吉祖師注釋道:
此言道之浩浩,生萬物而有餘,被萬物而至足。無小無大,悉包個中。聖能成其大,皆由修造有本。今特詳下手之功:如打坐之時,先凝神,繼調息(梅自強解奧:先凝神,言修性盡性以至於命。繼調息,是修命中「調動」息:把真意既從玄關調來與胎息合成「神息」,作為採取工具,而又不能忘了「抱一」,與玄關隨神息的往來上聯下系。故這裡講的調息與現實氣功領域中所謂「三調」的調息有質的區別,一是無為法,一是有為法,不能混為一談。)到得神已凝了——不必有浩然正氣,至大至剛,充塞天地;只要心無煩惱,意無牽掛,覺得心如空器,一點不有。意若冰融,片念不生,此身聳立,恍如山嶽鎮靜,不動不搖——由是以神光下照於氣穴之中(指臍下虛無窟子,而不是下丹田),默視吾陰蹻之氣與絳宮之氣兩相會於丹鼎之中。我即以溫溫神火細細烹煉,微微巽風緩緩吹噓,自然精融氣化。此即煉精化氣也。何以知其煉精化氣哉?前此未採外來之氣,與吾心內之神,兩相配合,會成一家。此個坎離各自分散,全不相依,呼吸亦不相調。到得收回外氣,以制內裡陰精,氣到之時,陰精自化。上下心腎之氣,即合為一,自然絳宮安閒,腎府自在。外之呼吸,與內之真息,合為一氣,渾如夫婦配成,聚而不散。日充月盈,真陽從此現象矣。此即化氣之明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