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啊,經常聽身邊的朋友這樣講,「孩子啊,爸爸媽媽只要你健康平安,無憂無慮的成長就心滿意足了」對此,作為一個家長和一個學過教育心理學的人來說,我非常的無奈,只想說,不要讓家長的惰性和無知,毀了孩子本該燦爛的人生!
1978年,第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我國經濟大發展的序幕,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文化和教育等各類事業也開始了蓬勃的發展。老百姓對於孩子的教育有了新的理解和更多的要求。
自1979年始,我們國家又實行了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只生一個,優生優育,這種狀況又進一步地促使教育成為了家長心中的頭等大事。
到了90年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潮蔚然成風,有些教育機構甚至創造出了那句著名的「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類功利性超強的廣告語,這種緊迫感使得自身沒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家長們,硬生生地把所有的希望和畢生的夢想全部強加在孩子的身上。
「虎媽」「狼爸」層出不窮……很多80後90後對於這種遭遇現在仍然心有餘悸。所以,當他們成為家長時,就自然而然有了文章開頭的那種論調。
新世紀伊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進一步加強,很多西方的教育思潮傳入中國,傳播過程中部分被誤讀,被故意曲解的不佔少數,例如,成長過程中,倡導解放孩子的天性,父母不要幹預和束縛,無需紀律性的培養。也有說法稱:孩子的無憂無慮的童年非常重要,讓他們開心的玩,快樂的耍……孩子必須在表揚中成長等等。
常常會矯枉過正的國人對這類思想欣然接受。對此我想說:事事順心的家庭環境,只能讓等待孩子的真實社會變成人間煉獄,因為沒有人會像父母一樣無條件地給予愛和呵護。
中國傳統教育強調棍棒底下出人才,被本土化的西方教育理念又倡導順其自然……一個偏左,一個偏右,為何教育不能像醫學中的中西醫結合,博採眾長,揚長避短,辯證施教呢?
既要著重培養孩子的紀律性自覺性,同時又不能去束縛他們的稟賦與天馬行空的思想;既要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不放鬆孩子的身體鍛鍊;既要嚴格,也要有溫度;既給予孩子適當的讚揚,也讓他知道褒獎是應該要通過努力才能獲得的。
俗話說,成功需要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愛國企業家何鴻燊老先生說的對,只有五讀書才是真的。不必說書中的黃金屋,也不必說詩和遠方,單是書中有個精彩的內心世界,人生就值得為之一博。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只要咱們三觀正確,教育到位,拼搏和奮鬥的種子已在孩子心中種下,那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和和所謂的「命運」吧!
——來自封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