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竹君之子大明:母親拋棄他後曾恨過她,18歲參軍,41歲結婚

2020-12-22 記者李滿

1929年,董竹君因與曾是督軍的丈夫夏之時不和,憤而帶著四個女兒獨自離家前往上海闖蕩。走時,她在思慮再三後決定暫時留下唯一的兒子夏大明。

她當時的構想是:等一切有穩定後,再接回夏大明。

當時的董竹君之所以捨棄年僅3歲的夏大明,是因為:夏家重男丁,若她貿然帶大明離開,夏家勢必會不肯放人。董竹君不帶唯一兒子走的另一原因,與夏大明曾過繼給無子的夏家三房夏疇五有關。

母親的這些苦衷,年幼的夏大明自然不會懂得。也因為不懂,在夏家那個封建大家庭長大的他曾經恨過母親和姐姐們。

1935年,已經正式與夏之時離婚的董竹君創辦了上海錦江飯店。此時的她終於在上海帶著幾個孩子立穩了腳跟,鬆口氣後,她第一時間差回四川的詩人王雲帆前去探望兒子夏大明。

王雲帆自四川返回上海後在回信裡對董竹君說了這樣一番話,他說:

「已經去過夏家,他們(夏家人)支支吾吾。我打聽到大明在南城小學住讀。我去了,看他在大樹下玩沙土,我問他『想不想上海媽媽、姐姐?』他抬起頭,看了我一眼,很不高興地回答說『她們早把我忘記了。』說完,仍然玩著。」

董竹君全家福(中孩童為夏大明)

董竹君聽到這話時心裡一陣發酸,那一晚,她整晚沒有入睡。她最不想見到的事情終於發生了:9歲的兒子因為她之拋下他出走對她恨之入骨。

那晚和衣躺在床上的董竹君欲哭無淚,她想起自己這些年所受的苦,也想起了自己生夏大明時差點喪命的往事。

懷夏大明時,董竹君已經26歲了,這個年紀不算大齡,可懷這胎時她卻覺得分外吃力。當時,她全身浮腫,腳竟連鞋都穿不進。可丈夫夏之時見妻子因懷胎受苦卻不僅一臉嫌棄,還冷不丁地道:「一看,又是個賠錢的。」

董竹君聽了心裡雖難受卻也並不爭辯,在重男輕女的夏家,連生四個女兒的她早就習慣他們這嘴臉了。

在四聖祠英國人私立醫院生下夏大明後,董竹君才知道:自己這胎竟是懷的雙胎,可因為身體太虛弱有一胎未成熟,最後只生下了大明。

因為要剝離胎盤的緣故,醫生給董竹君上了麻藥,所以到第二天中午時,產後的董竹君才漸漸從醫院甦醒。

丫頭梅香見董竹君醒了忙不迭地對她說:「您終於生了個少爺,我得趕緊跟老爺道喜去。」說完後,梅香便飛也似的跑出去了。

梅香走後,董竹君卻有些發愣。她這才想起,這次懷孕時,夏家沒有為她生孩子做任何準備。夏之時說了:「每次你生,家裡頭都準備熱鬧一番,可每次都是女娃。」

因為落空四次的緣故,董竹君這次懷孕,夏之時沒有為此做任何準備。

因為料定董竹君這胎又將是個女孩,所以當梅香在麻將館找到夏之時報喜時,他唰地一身從牌桌上站起不敢相信地問道:「梅香,你說的可是真的,太太生了少爺了?」梅香正色道:「是的老爺,千真萬確是個少爺,恭喜老爺喜得少爺!」

夏之時聽完後心裡一陣歡喜,周圍的牌友也趕緊起身道喜,隨即他歡喜地對牌友們道:「今天咱就到這兒了,我得回去備喜酒去,屆時定了日子請諸位來喝喜酒啊!」

梅香回到醫院後,自然把夏之時聽到好消息後的「異常欣喜狀」跟董竹君說道了一遍,董竹君聽了心裡卻五味雜陳。

更讓董竹君心裡難受的是,雖然她這次生的是男孩,可丈夫卻並未在她住院期間來醫院看過她一次。

這種種,怎不讓她心寒。

董竹君原是青樓女子出身,遇見夏之時並與之相愛後,她設法逃出青樓並與之結了婚。婚後她隨夫去了日本,她原以為:她一生的幸福將就此展開。

可誰也沒想到的是,之前的革命志士夏之時竟一天天地變了,他口口聲聲革命,實際卻是個封建軍閥。在董竹君不斷在日本接受新思想洗禮,並立下救國救民的宏志時,夏之時卻因官場的失意而一天天墮落了。

回到四川後,董竹君與夏之時的矛盾隨著四個女兒的相繼出生越來越尖銳。夏之時不滿董竹君將精力花在幾個女孩身上,而董竹君也對夏之時的封建軍閥做派和重男輕女思想不滿。

若非如此,生下夏大明時,董竹君該多高興啊,他們終於有兒有女了。

生下夏大明後不久,在大明滿月那天,夏之時竟迫不及待地在夏家大擺筵席為兒子慶祝滿月。對於這些,董竹君自然很不滿,她之不滿,一方面因為生女兒時未曾大擺酒,另一方面窮苦人家出生的她,也不願意這樣花費。

可夏之時豈會聽她的?在董竹君提出不願辦酒席當晚,兩人就大吵了一架。吵完後,酒席當然是照辦不誤了。

大明出生後,夏之時除了辦滿月酒的事情讓董竹君不高興外,還辦了一件讓她異常生氣的事:他不顧她的反對,直接將兒子過繼給了三房。

董竹君與女兒們

過繼後,夏之時還很不滿地對董竹君道:「就是一個名義上的事,你年紀輕,就喜歡小家子氣,大明不還是你的孩子嗎?」董竹君聽完當場氣得說不出話來。

夏大明出生後,董竹君一面繼續經營自己開辦的黃包車公司和絲襪廠,一面主持著夏家,這些年來,夏家六房的支出幾乎全靠他們二房維繫。董竹君曾幾次和丈夫提出:不能一味封建大官僚做派,得讓六房都出力生產,再這樣下去遲早坐吃山空。

可夏之時聽了,卻鼻子裡哼哼道:「你這個人是什麼想法啊!」言外之意是,他絕不會放棄他的門第觀念和官僚架子。

相比以上這些,最讓董竹君難以接受的是:夏之時不同意女子接受教育,所以,若她繼續留在夏家,她的四個女兒將都面臨輟學且會被早早地嫁做人婦。

這些,顯然不是接受過新式教育的董竹君所想。

另一方面,董竹君與夏之時之間因各種問題導致的夫妻矛盾已經到了「無可調和」的地步,在這種情勢下,「出走」成了當時董竹君之唯一的選擇。

母親面臨的這種種,年僅9歲的夏大明自然不會明白,即便她將這些通通告訴他,他也很可能不會懂。

收到信後的第二天天亮時,董竹君起身走到了窗外,她喃喃看著通往兒子所在四川老家的方向道:「大明啊,你何時能理解媽媽的苦衷啊!」

人都說母子連心,這話果然不假。

不久後的一天,在上海的董竹君竟突然收到了兒子的一封信,信裡他寫到:「我現在明白了,媽媽是個好人。今後,有人要說你壞話,我就用拳頭打他。」

收到這封信後,董竹君又是一晚未眠。兒子對她之態度的突然轉變起因是什麼她並不知道,但她心裡高興極了。

實際上,夏大明之所以突然給母親寫這樣一封信,是因為他後來通過夏家的勤務兵盧炳章知道了母親的為人和種種。

盧炳章是夏家十幾年的老人,相比經常對董竹君口吐不滿的夏家人,知道實情的他卻從來對董竹君滿是感恩。

因見到夏大明在提及母親時滿是怨恨,他便尋了個機會跟他敘述了相關。期間,他不僅將董竹君的為人告訴了夏大明,還將她在夏家所受的委屈和付出的辛勞也一一告訴了夏大明,得知真相後的夏大明對母親充滿了崇敬,他當即告訴盧炳章說:

「我再也不信那些人的話了,我媽媽真的是好人,我就說那麼美的一個人,怎麼會像他們說的那樣壞。」

收到兒子的來信後的第二天,董竹君便立即提筆給兒子寫了回信託人帶去。之所以要託人送信,自然是為防止信件被夏家其他人私自拿了去。

可即便兩人終於偶有通信了,見面對當時的母子兩來說依舊是極其奢侈。當時的母子倆,一個在上海一個卻在四川老家。最緊要是:當時正值戰亂年代。

世道越亂,董竹君越是擔心遠在老家的兒子的安危。

1944年,年18歲的夏大明正在成都「蜀華中學」讀高二,因為當時正值抗戰時期,他竟為了踐行「報國之志」毅然投筆從戎。參軍後,他和同學一起被分配到了中國遠徵軍新一軍,新一軍當時的軍長是國民黨高級將領孫立人。

自此後,夏大明便一直扛著槍在戰場上打鬼子。

1945年,中國的抗戰終於取得勝利,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夏大明和他的尚活著的同學們都高興極了。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他們卻被告知將隨大部隊前往東北繼續作戰。

那一刻夏大明的同學驚呆了:「日本人都撤走了,我們去東北跟誰打?」夏大明知道上東北是去打內戰,而這些是他最不想看到也絕不想參與。

為了避免「自己人打自己人」,夏大明在當年年底於香港九龍託好友周駿之給母親寫了一封求助信,在信裡他寫到:

「他們的隊伍已停留在香港九龍,不日開往東北。很想回家無法脫身。」

董竹君拿到兒子的信後立馬讓女兒夏國瑛去找國民黨元老楊虎,她告訴女兒說:「你請楊虎寫信給大明的頂頭上司孫立人,就說讓請假兩周,回滬探母后再去東北。」

夏國瑛聽完後立即前往並找到了楊虎,楊虎聽完後便命秘書寫信給了孫立人。

為了避免延誤,拿到信件後,董竹君讓女兒拿著信件親自前往營救夏大明。

不久後,夏大明被營救回了上海。直到此時,分別十多年的母子倆才終於再度重逢。母子團聚那天,在董竹君位於上海凡爾登花園的家裡,她抱著已經22歲的兒子失聲痛哭。

那一晚,直到深夜時董竹君依舊激動得睡不著覺,剛見兒子的她很想一直守著兒子,可她又擔心自己會打擾兒子休息。

那晚,兒子夏大明其實也和母親一樣:不想這麼快和剛見面的母親分開。回到房間後,他也一直未入睡。

半夜,董竹君偷偷下了樓,她想看看兒子是不是已經入睡了。躡手躡腳走到大廳時,她竟看到兒子正在大廳徘徊,看到母親後,他愣了下道:「反正睡不著,出來走走。」

董竹君見狀便乾脆拉著兒子在沙發上絮叨,當晚他們竟一直聊到凌晨三四點。董竹君將自己從夏家離開後的種種都告訴了夏大明,而夏大明也把自己在母親離開後的種種悉數告訴了母親。

那晚後,母子倆的心再次緊緊相連。

董竹君、夏大明與夏國瑛

後來的夏大明當然沒有繼續回到孫立人的部隊,離開部隊後,他先後進入了大同中學、江蘇省南通農學院學習。

在母親的影響下,夏大明也開始接觸革命,他還加入了地下黨的外圍組織「通院團契」。1947年,夏大明因對國民黨政府發動內戰和腐敗不滿組織了「反內戰、反飢餓、反迫害」的反蔣學生運動。

因為組織反蔣的緣故,夏大明兩次被學校開除。正是在這期間,得知兒子境況的夏之時給他寫了一封信,關於這封信裡的內容,後來的夏大明在回憶中是這樣說的:

「在1948年,我父親當時已經與隆昌的唐則語結婚9年了,但想到當時上海情況兇險,他寫信喊我和母親回四川,說房間已經替我們安排好了……」

收到父親的示好信後,夏大明第一時間將信交到了母親手裡。

夏大明始終覺得母親和父親雖然已經離婚,但他們之間的感情卻一直在。因為,即便再婚後,他也曾無數次聽到父親念及母親的好,而他母親的臥室床頭也一直放著他們的結婚照。

可出乎夏大明意料的是,母親董竹君看完信後拒絕了父親的安排。自此後,夏之時與董竹君之間便再也未曾有過更多來往。

董竹君與兒女們合影

解放後,夏大明一面繼續在南通學院念書,一面負責該校青年團的工作。

1950年,夏大明被調至南通市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市委任學生部副部長,正是在這一年,夏之時被錯誤槍斃了。夏之時的死,讓董竹君和夏大明在悲痛的同時,也清楚了政治的險惡。

父親夏之時死後的第二年,即1951年,夏大明轉入北京農機學院工作,他這種選擇多少是出於規避政治風險的考慮。

可該來的,從來躲不過。

根據董竹君回憶錄《世紀人生》中的記載,夏大明調換工作6年後的1957年,他便被錯劃成了右派,之後他被下放勞動了三年。

兒子被錯判成右派後,董竹君心力交瘁,可此時的她也正面臨各種問題,所以對於兒子的艱難處境她只能巴巴地望著。期間,她除了在精神上給予他安慰外,做不了任何。

1962年,夏大明才好容易被摘掉了右派帽子。

此時的夏大明年已經36歲了,可因為政治的緣故,他一直未婚。

1966年底,那場特殊的大革命開始後,董竹君被抄家。之後,她為了避禍移居到了位於北京和平裡的兒子大明家。

1967年5月12日,已經戀愛多時的夏大明終於與女友杭貫嘉在和平裡的家裡舉行了婚禮。這年,夏大明已經整整41歲了。

董竹君與夏國瑛和兒子兒媳

因為正處於特殊時期,他們的婚禮辦得非常簡單,董竹君去為兒子兒媳婚禮買鮮花時,竟也是偷偷去偷偷回。

夏大明結婚五個月後,母親董竹君便被關押了,自此,他便再度與母親分開了。

行到此時,災難並沒有就此結束,母親入獄後不久,夏大明也因保護幹部子女被批鬥並被開除了公職。

關於夏大明在這期間所經歷的種種,董竹君在回憶錄中並未做過多的講述,她只寫到:「他吃苦不少。」

好在,光明終究有來臨的那天。1972年,夏大明再度與出獄的母親團聚。

1979年時,董竹君和夏大明都被徹底平反了。之後,夏大明恢復了公職,他們母子自此後也再未曾被迫分開過了。

此後,迎來光明的一家子終於過上了凡塵認為的其樂融融的日子。

夏大明和杭貫嘉的女兒、董竹君孫女小莙後來在北京高校取得學士學位後去了美國加州,並在一家大型電腦公司擔任了工程師。

相比女兒和姐姐們的遠走國外,夏大明則選擇了和母親待在國內。這多少因為,他覺得:母親身邊總歸需要一個人打點。

老年董竹君與兒子兒媳等合影

1997年,年97歲的董竹君走完了她的世紀人生。自此後,這對歷經磨難的母子再次被分開。

母親死後,夏大明一直珍藏著母親留給他的遺物,她的照片一直被他掛在家裡最顯眼的位置。他說:「家裡四處掛著母親的畫像,能讓我錯覺她一直都在」。

如今的夏大明年已經94歲了,可他依舊耳聰目明,他非常喜歡和年輕人談論他母親董竹君的往事。在提及母親和父親的恩怨時,他為父親說了一句公道話,他說:

「母親的成功,當然跟她的性格和智慧有關。但鮮為人知的是,(幫助董竹君的)這些國民黨要員和權貴,其實很多都是我父親的故交。從某種意義上說,我母親是一直利用我父親的關係資源。」

在談及父親和母親離婚後是否還有感情時,他說道:

「母親所創「錦江飯店」的名字,是取自成都的錦江,是母親對與父親在成都那些日子的懷念。就連錦江飯店的菜,也是以川菜為主。你說我母親心裡有沒有我父親?」

董竹君與錦江飯店

而在談及希望能活多少歲時,這個年已耄耋的老人頓了頓說:

「我母親當年想活100歲,卻只活了97歲,我想替她活到100歲。我活著,她就活著。」

相關焦點

  • 錦江飯店創始人董竹君丈夫下場:再婚生一女,62歲時遭誣陷被槍決
    上海錦江飯店從民國時期就譽滿全球,而它的創始人董竹君更是一位傳奇女子。董竹君出身貧寒,曾被抵押青樓,後嫁入豪門,結果不敢忍受丈夫的冷暴力而離家出走。之後,董竹君在上海成功創辦錦江川菜館和錦江茶室(錦江飯店的前身)。
  • 董竹君,一個母親的傳奇一生
    卻因為董的母親脾氣實在不好,動輒就跟人吵架發火,所以沒有一分工作能夠做長,只能呆在家裡。董的母親之前曾經嫁過一個男人,那個男人死後才嫁給董的父親。董家屬於上海社會的底層,住在貧民窟中,日子過得十分貧困。董竹君的童年少年時代所唯一感到的就是貧窮。如果她的父母再多生幾個孩子,全家人真的要餓死。還好,她的父母只有兩個孩子,弟弟因為很小的時候得了重病又無錢醫治,不幸夭折。
  • 因懷孕,董竹君全身浮腫,穿不進鞋,丈夫很嫌棄:一看就是賠錢貨
    因為和丈夫夏之時不和,董竹君帶走4個女兒,獨自在上海闖蕩,最終創下一番事業。但她唯一的兒子,卻因為被母親拋棄,怨恨了她多年。 可兒子不知道,為了生下他,母親受盡了苦頭,而不帶走他,也是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 董竹君:別人只是創造奇蹟,唯有她把自己活成了傳奇
    1914年,上海的春天即將結束的時候,董竹君與夏之時正式結婚。 這一年,夏之時27歲,董竹君才15歲。 我每次想到這一節,然後再想起自己十四歲時候的青澀、懵懂甚至是傻逼樣兒,就頓時覺得像董竹君這樣的女性,不活成傳奇簡直沒天理。
  • 他母親是斯琴高娃,4歲就被母親拋棄受盡苦難,為何終究選擇原諒
    孫鐵說到孫鐵,或許知道的人並不多,但是如果說到他的母親斯琴高娃,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在當年斯琴高娃剛滿18歲,而他的第1任丈夫是導演孫天相。無奈斯琴高娃,只能忍著悲痛拋棄了4歲的兒子,帶著女兒去了異國他鄉。
  • 民國奇女子董竹君:四個女兒全部成才,兒子分別17年,諒解了母親
    清光緒三十四(1908年)回到四川,開始從事軍事勘察和測繪工作,董竹君被留在了日本。然而夏之時並不放心她,一面給了她把槍,說是防賊。實際上是若做了對不起他的事,就自己自殺,還叫了二弟來監視她。1917年秋天,董竹君想去巴黎留學,但夏之時一定要她返回四川。沒有辦法,董竹君只好回國,可迎接她的是一個封建思想家庭。她頭胎生的女兒,夏家對女兒並不看重,一心希望她生一個兒子。
  • 董竹君:童年被賣,中年離婚,晚年入獄,她對人生坎坷沒有怨言
    她曾經擁有過幸福,也曾一無所有:父母待她如寶,卻在她13歲時,賣她入青樓;15歲成督軍夫人,丈夫寵她愛她,卻也一次次地對她施以家暴;34歲離婚創業,曾是商業大亨,也曾窮困潦倒過.生為女子,她將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個傳奇,此人便是董竹君。「我對人生坎坷沒有怨言,只是對愛有點遺憾。」縱使命運待她狠毒,她依舊無怨。只不過,往昔夫妻情依舊是她最大的痛。
  • 「誠哉女丈夫」|董竹君的百年傳奇人生路
    錦江飯店曾先後接待了134個國家的300多位元首與政府首腦,它也成為了我國在世界上最為著名的飯店。而比這飯店的歷史更耀眼的是該店的創辦者,被郭沫若題詩稱讚「誠哉女丈夫」,她就是董竹君。董竹君出生赤貧誤入煙花之地1900年正好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的那一年,董竹君出生於江蘇。父親是一位黃包車夫,母親是粗做女傭。後來父親不幸患病,無錢醫治。
  • 董竹君:從清倌人到成功企業家,她的世紀人生波折而傳奇
    董父雖然每天賺的錢不多僅是靠拉黃包車謀生計,但是他的性格耿直極有自尊;從未因董竹君是女兒而對她有所輕視。而母親李氏則時常會抱怨生活的清貧,不過她勤儉能幹口中雖叫苦不堪,可為了她們這個家始終是任勞任怨的。在董竹君的童年生活,家中經常吃的主食只是蘿蔔、青菜這類素菜;並且還是市場下市後剩下的便宜貨。可是對於這個家庭,她是充滿感激的;因為父母開明的思想給了她一個貧苦但幸福的童年。
  • 他母親是斯琴高娃,4歲被拋棄成為「階下囚」一直對母親懷恨在心
    他們剛剛結婚的時候感情也是非常穩定的,但是生下兒子女兒之後,兩人的感情出現了問題。在孫鐵4歲的時候,有兩個人因感情不和離婚了,兒子判給父親,女兒跟著母親。這也就導致他的性格有些偏激,在他13歲的時候,還因為故意傷人罪,被捕入獄成為階下囚。16歲的時候沒錢上學,他獨自一人便跑到深圳打工,小小年紀跑出家門,剛到深圳還水土不服。
  • 錦江傳奇董竹君,曾兩次跳出火坑,從底層摸爬滾打出的商場女強人
    當然,這些都還只是三觀不和的理念之爭,真正讓董竹君感到絕望的是,夏之時開始把自己當作董竹君的恩人,認為沒有自己就沒有董竹君,這樣的思想構建下,夫妻關係不再是平等的。 董竹君的父母來到成都後,夏之時認為他們都是底層勞動人民,因此也並不尊重,有一次當著客人的面,罵董竹君的父親偷了他的鴉片,將董竹君的母親當精神病。
  • 傳奇妓女董竹君:靠男人逃出青樓,創辦錦江飯店,97歲出專訪節目
    夏之時出身大家,是名副其實的公子哥兒,雖然自小便被嬌慣,卻有著憂國憂民的熱血情懷。因為惱怒清政府的腐敗和列強的霸道,他在留學日本後毅然決然地跟隨孫中山先生開始了革命生涯。夏之時曾在成都配合辛亥革命發動起義,驍勇善戰,意氣風發,擁有革命果實後,他身居蜀軍軍政府副都督一職。
  • 老兵謝春生:15歲瞞母參軍,多年後回來,106歲的母親仍在等他
    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死傷了數千萬人,湧現了不少抗日戰爭英雄,他們為了民族存亡而獻出了一切,其中就有一個叫謝春生的抗戰老兵,他15歲瞞母參軍,多年後回來尋母,106歲的母親仍在等他
  • 孫儷12歲被父親拋棄,成名後卻為他買房:恨一個人是不會幸福的
    孫儷19歲一進娛樂圈就演了海巖劇的女一號,之後的事業星途可謂順風順水。只是那之前,12歲後的人生如浮萍一般,母女被無情的父親拋棄,法院判決結果裡,她們只拿到2000元的撫養費。有一天,成了大名賺了大錢的孫儷,去父親的雜貨店對面偷看,哪怕只是隔街相望,她已經淚流滿面。浮萍父母無休止的爭吵,是孫儷童年記憶裡揮之不去的畫面,父母離婚後,她被判給了母親,而母親和她拿著2000塊的撫養費,在1994年的上海開始了居無定所的生活。
  • 為報義士李崇高資助開辦錦江之恩,董竹君竟被告上法庭
    上海解放後不久,剛剛50歲的董竹君竟收到了一張來自法院的傳票。而這張傳票的原告竟是她創辦的錦江飯店的老員工劉伯吾和已故老員工溫子研之妻王小姐。而他們兩聯合將董竹君告上法庭的理由竟然是:董竹君謀了溫子研的財,且害了他的命。
  • 董竹君:一個世紀的回眸
    在危機時候, 她還曾替夏之時冒險回國送過一封信, 也是這次回國送信的時候, 她和父母見了一面, 父母還是那麼貧窮瘦弱, 革命的成功並沒能為這個家庭改變一絲一毫。董竹君多麼希望能為父母, 以及和父母一樣的人改變些什麼, 但是卻無能為力。董竹君回到日本不久, 雲南組織護國軍, 反對袁世凱復闢帝制, 隨之雲南宣布獨立, 組織討袁護國軍與北洋軍在四川南部激戰, 夏之時決定回國參加討袁軍。
  • 15歲出道 18歲時與41歲男星相愛8年被拋棄;今嫁二婚男生活幸福
    15歲出道,18歲時與41歲男星相愛8年被拋棄;今嫁二婚男生活幸福 在娛樂圈中明星通常保養得都很好,看起比平常人年輕,而且女明星一般都非常地美貌。
  • 你可能聽過錦江飯店,但你不一定懂得董竹君
    早年曾看過一部電視劇《世紀人生:董竹君傳奇》,深深被她的一生經歷所打動,這個奇女子, 正如王鶴所說,董竹君一生一波三折,奇崛峭拔。14歲的董竹君藉助自己的機智,某夜把看守灌醉後,脫去身上華服與金銀珠寶等首飾,清清白白,一身素衣逃跑來到夏之時。那時候她是義無反顧的,因為她認為她有「約法三章」保她自由與尊嚴:堅決不做小老婆;帶她到日本求學;成家後,共同經營家庭,男主外女主內。
  • 話劇《錦江傳奇·董竹君》登陸紫金 激情演繹大歷史下的傳奇人物
    她出身貧寒,經歷過青樓賣唱、東渡扶桑 、孤身養子、毅然離婚、開辦實業、遭遇轟炸、策反楊虎、營救張瀾、支持中共、創辦錦江...... 特別是解放初,上海市政府需要籌建接待國賓的錦江賓館,董竹君將自己的錦江兩店(錦江川菜館 、錦江茶室)全部上交國家,同時還將自己含辛茹苦十六年所賺得的十五萬美元和花園住宅一併捐出,只保留了郭沫若書寫的《沁園春》詞和一套文房四寶,為新中國奉獻了其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