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生於恩?為報義士李崇高資助開辦錦江之恩,董竹君竟被告上法庭

2020-12-22 記者李滿

上海解放後不久,剛剛50歲的董竹君竟收到了一張來自法院的傳票。而這張傳票的原告竟是她創辦的錦江飯店的老員工劉伯吾和已故老員工溫子研之妻王小姐。

而他們兩聯合將董竹君告上法庭的理由竟然是:董竹君謀了溫子研的財,且害了他的命。

這張傳票被送到錦江時,所有的錦江員工都近乎炸裂,他們一個個都義憤填膺地議論道:「整個錦江,誰人不知董先生對劉伯吾和溫子研恩重如山,這倒好,恩將仇報來了!」

董竹君接到傳票後整個人都懵了,良久後,她才在眾人的包圍下說了聲:「先都散了,我一個人待會兒。」

顯然,這張傳票對董竹君的打擊相當重,幾十年後,她曾在回憶錄《我的世紀裡》用「百思不解的誣告」來形容這次被告。而在提到兩名原告時,她用到的則是「視若親骨肉」。

也只有真正曾被自己付出過真心對待之人的誣告,才可以讓見過無數大風浪的董竹君如此失態。而更為重要的是,這兩個人還與董竹君生命中一個極其重要的人有關,他就是曾資助董竹君開辦錦江飯店的已犧牲義士李崇高。

李崇高本只是一名普通的革命者,他因聽過督軍夫人董竹君的出走事跡而拜訪了她。拜訪中,因為眼見董竹君正陷入困窘,他便提出拿2000大洋資助她做點生意,以擺脫目前的窘迫經濟狀態。

當時的董竹君正經歷父病、母亡、被逼債,因為出走,她還帶著四個年幼的女兒。在那種境況下,李崇高的2000元無異於雪中送炭。

可面對萍水相逢的李崇高,董竹君卻猶豫了,一來她不清楚他的真實用意,二來,處於最低谷的她也沒想好如何用這筆錢。所以,李崇高第一次上門時,董竹君並未接受他的好意。

讓董竹君下定決心接受這筆錢的,是李崇高再次造訪時的那句話,他說:「既然我已言明是『借』,你就不需有心理負擔,我相信你可以把這錢用好,你也應該去試一次。」

因為這句「試一次」,曾經有過數次成功經商經歷的董竹君終於心動了。於是,送別父親後,董竹君便接受了李崇高借出的2000元,並在之後迅速開始籌劃開辦錦江飯店。

可以說,若沒有李崇高,便沒有後來的錦江飯店,自然也沒有後來的董竹君。所以,後來即便償還了這2000元且給予了適當補償,可對於恩人李崇高,董竹君一直常懷感恩。

也正是基於這顆「感恩心」,董竹君接納了李崇高介紹來的兩名學生進入錦江工作。因為這兩名學生都自四川來,且又是李崇高介紹的,所以,董竹君一直對他們格外照顧。

最初,李崇高的意思是讓董竹君給他兩安排一個茶房的工作, 這個工作就相當於營業部店業的服務員。可董竹君卻將他們安排在了更重要的崗位,後來,她還把劉伯吾還升為了茶室副經理,而溫子研則被安排負責採購。

用今天的話講:李崇高安排的這兩個學生,都被董竹君重用了。

在那個年代,兩個窮學生能得到這般重用自然是少見的。可他們跟了董竹君後得到的,遠不止這些。

董竹君一向待人不薄,面對恩人介紹來的晚輩,她更加是寬厚仁愛有加了。為了讓他們兩在錦江有家的感覺,她將他們的衣、食、住、行、病痛到成婚,都安排得妥妥噹噹。

平日裡,只要是他們兩的事,不論是家裡的還是家外的,董竹君都會傾盡全力協助解決。

在錦江工作期間劉伯吾曾因病住院了四十天,住院期間,即便再忙,一直把他們兩當親生孩子看待的董竹君也會前往醫院看望。

後來,劉伯吾父親去世一家七口生活沒了著落,得知消息後的董竹君二話沒說籌得一筆款子給他買地了。後來,劉伯吾結婚時,董竹君又拿出了二十兩黃金為他置辦新房。

董竹君對劉、溫二人的照顧,顯然已經比普通父母為孩子做的還要多了。當時一心付出的董竹君似乎忘了「過猶不及」這句話,她並沒有意識到:恩施過重,也會滋生害,即害生於恩。

左一為董竹君

實際上,董竹君周圍的人早就已經察覺劉、溫兩人有「害生恩」的傾向,只一向待人寬厚的董竹君自己一人未察覺罷了。

董竹君自菲律賓逃難回上海後患了傷寒症,此時已離開錦江的劉、溫得知消息後火速趕來了,但他們卻並非來探病。

他們深夜造訪的目的是要跟董竹君借錢,劉伯吾一見到董竹君就急急地道:「子研想在北四川路開設紐約舞廳,缺乏資金,你可得幫幫他。」

因為董竹君正發著高燒,而且時間已經半夜兩點了,所以她的女兒夏國瑛有些不高興地說:「媽媽在發燒,時間已兩點,太晚了,你們明天再來好嗎?」

董竹君也吃力地半撐著身子道:「我現在病中,並且兩店目前自身困難很多,我怎有力量幫助他呢?」可即便董竹君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劉、溫也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肯放過董竹君,最後,見他們如此她只好面上答應了。

第二天,董竹君便撐著病體在床上寫信給幾個友人請他們借款子。夏國瑛見母親這樣忙阻止她道:「我看這幾個人未必知道好歹,媽媽你幫了他們這麼多,他們可曾感謝過你,現在又要這許多錢,我們又困難……」

董竹君聽了嘆了口氣道:「他們是李崇高介紹來的,他們要,當然要給。」夏國瑛聽到這嘀咕道:「李崇高是李崇高,他們是他們。」

很顯然,當時的夏國瑛就已經覺察到劉、溫兩人有「害生恩」的傾向,可董竹君卻還渾然不覺。

拿到董竹君給他們借來的那筆錢後,溫子研便在上海西四川路開了一個紐約舞廳,舞廳開張後生意興隆。

人都說:輕易得來的東西往往容易失去,果然,因為成功來得太容易,飄飄然的溫子研開始養起了情婦。他的妻子知道後便跑到舞廳大吵大鬧,這樣一來,興盛半年的舞廳生意便慢慢冷落下去了。

後來,因為辦舞廳欠了外債後走投無路,溫子研提筆給董竹君寫了一封絕筆信,信上說:「老師, 我已到如此地步,無法再活,請你將舞廳和我住房起頂出,由你出面和債權人清算。至於我欠你老師的部分,待下輩子變牛變馬還你。」

溫子研寫給董竹君絕筆信

善良的董竹君收到信後立馬請人找回了溫子研,然後她一面將他藏在茶室樓裡治病,一面請律師劉良、會計師陳力,請他們將住房留給他妻子,僅將舞廳出頂。

依法清算完後,董竹君又請債權人到「錦江」吃飯,幫助把各個債務都清算清楚了。到此,董竹君便算是為溫子研把爛攤子收拾完了。

可此時溫子研的肺病已經病入膏肓了,自知自己時日無多的他便提出要回四川老家。董竹君了解了情況後便再次給他湊了路費、藥費。回四川後不久,溫子研便辭世了。

董竹君萬萬沒想到,就在溫子研辭世後他父親剛向她道謝完不久後,她竟由溫家的恩人成了謀害溫子研的「被告」了。

董竹君成為被告後的心情真真是五味雜陳,她已經無力去找什麼證據證明自己清白了,因為這事在她眼裡真真是「百思不解」的一樁事。

因為這事對董竹君打擊很大,所以接到法院傳票後她接連幾天都把自己悶在家裡。眼看著上法庭的時間就到了,可董竹君卻沒有絲毫動靜。也是,有誰會想搜集自己沒有謀害自己視若親骨肉之人的「證據」呢?

好在,因為錦江的店員和知曉境況的友人都看不慣劉伯溫的做派,他們便主動來到董竹君家並敲開了她家的門。董竹君開門後,他們紛紛站在門口說:「你別去出庭了,我們代表你去,這些事我們都知道,我們可以代表為你作證。」

之後,在法庭上,面對溫子研寫給董竹君的絕命書、溫父寫給董竹君的感謝信和舞廳盤出、債權人分攤款子收據等鐵證,劉伯吾和溫妻終於啞口無言。

後來,被初審判敗訴的劉伯吾慫恿溫妻預備再次上訴,結果上海高級人民法院批示道:「此案證據屬實,不許再上訴。」

到此,這場誣告終於了結。

可此事雖然了結了,但董竹君心裡的膈應難受一直在。她百思不得其解:對人好,怎麼還反倒招來報應了?

直到數十年後,董竹君才從劉伯吾妻子的口中探聽到這件事的真相。劉伯吾的妻子說自己曾問丈夫:「董先生對你這樣好,你怎麼做出這種事?」劉伯吾的回答是:「董先生心軟還有錢。」

劉伯吾這句話道出了這場誣告的起因,沒錯,就是因為董竹君太過心軟。與劉、溫結識的一二十年裡,她從來對他們有求必應,董竹君的這種過於心軟實際就是劉伯吾起歹心的誘因。

這種誘因的滋生在古代典籍裡被稱作「伏藏」,伏藏就是表面看著是統一,而下面蘊藏著矛盾。而這些蘊藏的矛盾,往往會在合適的時機因為特殊的外界刺激而被激發。

在董竹君的這場誣告案裡,這個特殊的外界刺激顯然就是溫子研死前留下的一些「不明朗」。正是這些「不明朗」讓劉伯吾覺得自己可以藉機敲詐董竹君。可能的結果他都想好了,反正再怎樣,心軟的董竹君也不會把他怎麼樣。

而一旦誣告成功,他將可以得到大筆的錢財。

劉伯吾的猜測是正確的。這場誣告後,董竹君並沒有就此事對他怎樣。她只叮囑身邊人:此事以後不要再提。

1985年,劉伯吾去世時給董竹君發來訃告,她竟因念在他曾經為錦江工作過的份上還發去了弔唁電報。

1986年初,劉伯吾妻子有事抵京前往探望董竹君,她不僅接見了劉妻,還囑咐兒子大明陪劉妻吃了便飯。

好在,此後的董竹君徹底懂了「鬥米養恩人,擔米養仇人」的真正意味,後來的餘生裡,她一直努力把持施恩的尺度,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再次「恩生害」。

但無論曾發生過怎樣的艱難困苦,董竹君也始終未有片刻放下過「感恩」,對李崇高如此,對曾經幫助過她的其他人她也是如此。

一位名叫鄭素因的女子曾借給董竹君300元用來做其母親的安葬費和平日的生活費,後來,因生活窘迫董竹君借的這筆錢一直沒還上。鄭素因見狀竟為逼迫她還款日日對她惡言惡語,為了催款她還曾咒罵董竹君及其全家。

可即便對這樣的「恩人」,董竹君後來也傾盡全力相幫,她的女兒表達不滿時,她很不以為意地說:「孩子啊,人要懂得感恩。當年,她借錢給我時我們都不認識,這是怎樣的信任才能借出那麼多錢啊!如果沒有那300塊,我能有今天嗎?」

董竹君一生始終牢記對她有恩之人,可對於自己資助幫扶過的人,她卻轉身便忘記了。

董竹君晚年參加一次聚會時被一位將軍攔下,後來她才知道,這位就是她曾經救助過的落魄青年。此時,這個青年已成為了開國大將,這位將軍便是抗日英雄宋時輪。

後來,為了感謝董竹君當年的幫扶之恩,他送給了董竹君一件戰利品禮物:一把日本上將的指揮刀。

如宋時輪這樣曾被董竹君資助過的人有無數,大文豪郭沫若便是其中之一。

抗戰時,剛從日本回國的郭沫若面臨危險。為了躲避日本人的追殺,郭沫若便一直居住在上海捷克人開的公寓裡。得知消息後的董竹君擔心他被人暗害,於是為了他的飲食安全,董竹君便特地派專人每日給郭沫若一日三餐地送飯。

而這樣的幫助,一直持續了近一個半月。

後來的郭沫若曾無數次感慨,以當時的緊張局勢,若沒有董竹君的幫助,他在上海真不知道要如何才能熬下去。

郭沫若

後來身居高位的郭沫若曾公開稱董竹君為一飯救韓信的「漂母」,他還為此給董竹君寫詩填詞致謝,在他給董竹君的詩詞裡,有一首是這樣寫的:

「患難一飯值千金,而今四海正陸沉。今有英雄起巾幗,『娜拉』行蹤素所欽。」

從郭沫若的詩詞裡便可見他對董竹君的感恩之情,可事實上,相比董竹君對郭沫若的恩情,她給過劉、溫的恩情明顯要多得多。

但最終,少量的恩依舊是恩,而大量的恩卻反倒成了害了。害生恩後便是恩將仇報,這種滋味每個人都不想有,也都憎恨,可這樣的例子卻屢見不鮮。

而要避免如董竹君這種類似悲劇的發生往往只有一種法子,那就是在「防其極」,而這個「防其極」說到底便是重視前文提到的「伏藏」。具體方法便是:施恩不能過。

因為,一旦施恩過便會讓人依賴,一旦依賴,則各種不好的東西便也就滋生了。

相關焦點

  • 姜太公「恩生於害,害生於恩」的古語對我們為人處世的警示
    恩生於害,害生於恩。」寓意很深,太公對人性深刻的洞察,啟迪著後世人。恩生於害。我們平常認為,恩生於恩。常常忽略害也能生恩。拿日常鄰裡關係來說,我們一般給左右鄰居小恩小惠,維繫良好鄰裡關係。對我們友好的鄰居,我們也以友好對之。對我們不善或惡意的鄰居,我們憤怒、氣恨。甚至因為小事大打出手,傷筋動骨流血,最後鄰居變仇人。
  • 「誠哉女丈夫」|董竹君的百年傳奇人生路
    因董竹君長得俏麗,人稱「小西施」,被老鴇看上,利誘其父母。無奈之下,父母含淚將13歲的董竹君賣入長三堂子為「清倌人」(即賣唱女) ,學唱京劇。董竹君被「出租」三年,「租金」三百元。聰慧的她學習特別快,成為了長三堂子的一塊招牌。少女董竹君然而這煙花柳巷乃是非之地,實難保全自己,董竹君不得不為自己的未來擔憂。
  • 從孫楊事件看恩生於害,害生於恩
    曾經聽曾仕強老師講的一句「恩生於害,害生於恩」不甚認同,直到在疫情期間發生的一些事情,讓我對曾老的這句話有了深刻的認識。中國疫情期間,孫楊被禁賽事件在網絡上持續發酵,孫楊作為泳壇耀眼的明星,為我國爭了光,其中技術及法律專業性的內容作為體育小白的我來說真是不得而知,但是,從孫楊媽媽在孫楊一路走來的照顧、代言等一系列的做法上,卻可圈可點。俗話說:「愛孩子,連母雞都會。」
  • 董竹君:一個世紀的回眸
    他在東京郊區租了一幢美麗的小獨院, 並為阿媛請了教授教她學習數學、日文、物理、化學、歷史、地理、動植物學, 還學習中文。阿媛的史地老師, 幫她取名「董篁」, 字「竹君」。老先生說:「篁者, 竹田也。古代典籍中, 都有很多關於竹的句子, 可見其意思的深遠。」老先生可能沒想到, 他幫其取的「董竹君」這個名字, 竟會在中國歷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筆。
  • 董竹君:童年被賣,中年離婚,晚年入獄,她對人生坎坷沒有怨言
    此外,想為男女平等、爭取女權多做些事。亦想創辦事業,從經濟上開路。」可以說,董竹君和夏之時在日本的那段時光算是兩人最為甜蜜的回憶了,期間小兩口還有了愛情結晶——大女兒夏國瑛。董竹君把從海外帶回來的洋貨全分給家裡人,上至老人下至小孩,包括當差的夥計丫頭,每個人都有禮拿。如此一來,董竹君終於贏得了夏家所有人的肯定,尤其是夏之時的父母,他們不僅開始接納董竹君,還特意為她重新舉辦了一場隆重的婚禮。俘獲家人心,失了夫妻情。正當董竹君沉浸於贏得夏家地位的歡喜時,夏之時突然被解除了軍權。仕途的不順讓夏之時意志消沉,日漸頹喪,從一個革命者轉變成一個脾氣暴躁的封建鄉紳。
  • 話劇《錦江傳奇·董竹君》登陸紫金 激情演繹大歷史下的傳奇人物
    董竹君祖籍南通海門,生於1900年,1997年逝世,是經歷晚清、民國、新中國等歷史時期的傳奇女性。話劇《錦江傳奇·董竹君》講述了董竹君具傳奇性的前半生的故事。
  • 你可能聽過錦江飯店,但你不一定懂得董竹君
    這次從火坑逃出,讓她真正領略了一把裴多菲詩歌詩歌所描繪的自由——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關於這次出逃,董竹君在自傳中這樣表述:「一直被束縛在身心上的什麼東西全部解除了!能向天空飛翔似的渾身輕鬆,樂開了花一樣。這是我第一次對自由的體會,永難忘懷!」那麼,人格呢?
  • 董竹君,一個母親的傳奇一生
    但董竹君做到了,他開辦的錦江飯店在半個世紀時間內都是上海最有名的一家飯店。而董的一生可謂跌宕起伏,很值得一說的。董竹君出身其實很卑賤!她1900年出生於上海,父親是一個賣苦力的人力車夫, 董的父親相貌英俊,身材高大,是個美男子,只是因為他常年做重體力勞動,風吹日曬的顯得很憔悴,董晚年覺得,自己長得其實很像父親。她的母親是一個家庭婦女,還是一個火爆脾氣。
  • 董竹君之子大明:母親拋棄他後曾恨過她,18歲參軍,41歲結婚
    董竹君全家福(中孩童為夏大明)董竹君聽到這話時心裡一陣發酸,那一晚,她整晚沒有入睡。她最不想見到的事情終於發生了:9歲的兒子因為她之拋下他出走對她恨之入骨。那晚和衣躺在床上的董竹君欲哭無淚,她想起自己這些年所受的苦,也想起了自己生夏大明時差點喪命的往事。
  • 董竹君:從青樓到紅樓走了一個世紀
    1900年正月初五,董竹君出生在上海的一個貧民屋,父母給她取名「毛媛」,父親是個黃包車夫,母親李氏給富人家當「娘姨」傭人。董竹君13歲那年,被父親迫於生計以300大洋賣給長三堂子賣唱謀生,以三年為期。 1915年,15歲的董竹君來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要麼在堂子裡迎來送往,繼續當她的紅牌姑娘,等著某個豪闊的客人一擲千金來購買她的初夜權;要麼就趁著還沒失身之前,趕緊為自己覓一個良婿。她已經在堂子裡當了兩年的「清倌人」,賣藝不賣身。長得好,歌喉也出眾,在堂子裡倒沒有吃過太多苦,老鴇精心培育著她,只等著她長大後能成為一棵搖錢樹。
  • 話劇《錦江傳奇 • 董竹君...
    董竹君之子、95歲高齡的夏大明先生送來花藍,祝賀演出成功。在座談會上,《錦江傳奇·董竹君》導演、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主任盧昂介紹了創作理念和過程。中國劇協原黨組書記季國平、中國話劇協會主席藺永鈞、中國戲劇家協會秘書長崔偉等國內戲劇界專家,對《錦江傳奇·董竹君》的藝術表現及南通話劇事業的發展進行了點評和暢議。
  • 董竹君的一個世紀:從青樓女子到商界大亨
    有一次,董竹君耳邊傳來悽美的尺八演奏聲,便站到窗口用心聆聽,夏之時卻懷疑她跟哪位未曾謀面的小夥子有染,於是送上含有醋意的冷嘲熱諷;董竹君練習七弦琴,夏之時又潑上冷水:彈好了又怎樣。他有事回四川,臨行前,給了董竹君一把槍,叫她防賊。若是做了對不起他的事,則用它自殺。
  • 錦江傳奇董竹君,曾兩次跳出火坑,從底層摸爬滾打出的商場女強人
    上個世紀初文學作品裡最典型的底層勞工,董竹君的父母全佔了,但是他們對生活充滿了希望,並不屈服於命運,他們認為儘管女兒董竹君是一個丫頭,但只要接受教育,將來就能改變人生。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董竹君想了想,乾脆自己想辦法逃出了青樓,跟夏之時在上海舉辦了一場時髦的西式婚禮。 婚後,夏之時帶著董竹君來到了日本,夏之時是有錢人,在東京郊區租了一棟獨棟小院,卻並不放心董竹君自己去學堂,而是聘請了家庭教師,教董竹君學習各種知識,就這樣董竹君逐漸由過去青樓賣唱的女藝人蛻變為新時代知識女性。
  • 疫情期間,新加坡年輕男子因忍不住外出吃肉骨茶,被告上法庭
    吃肉骨茶被抓而被告上法庭!4月23日,就在新加坡公民積極的對抗冠狀疫情時,一民34歲男子,因沒有遵守14天的居家隔離令,被告上法庭,今天被判刑監禁6星期。哇,新加坡的法律可不是鬧著玩的。被告向法庭要求減輕罰款,法官指該男子的行為對社會極度「不負責任」,拒絕了被告的輕判要求,主控官確要求法庭判被告10-12星期的監禁!真的是法律嚴厲的國家!這名男子承認在居家隔離令期間,曾經多次外出流蕩。他是在3 月23號從緬甸飛回新加坡,新加坡移民廳下令該男子必須實行14天的居家隔離令。
  • 範冰冰又惹官司,因合同糾紛被告上法庭,1月被告2次復出路坎坷
    8月31日,有媒體爆出範冰冰又惹上了官司。據悉,範冰冰旗下的無錫愛美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被樂視影業告上了法庭。從網絡上的開庭公告看,被告緣由那一欄寫著演出合同糾紛,此案將於9月14日早上9點,在北京朝陽區人民法院開庭。
  • 被告不願坐被告席的離婚案成功調解結案 ——麻城法院家事法庭...
    17月17日上午9時,原告阮某訴被告鄧某離婚案兩位當事人按照法院傳票通知準時來到第二審判庭,當原告坐上原告席位置後,被告鄧某對承辦法官王靜說「我沒犯法,我不坐被告席,我就坐在下面的旁聽席。」這是麻城市法院遇到的第一起被告不坐被告席,要坐在旁聽席開庭的案件。
  • 範冰冰再次惹上合同糾紛,「拿錢不辦事」被告上法庭,獲官司纏身
    前段時間,範冰冰被吳秀波告上法庭,本來已經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了,但是沒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吳秀波的事情還沒有解決好,這不,又來了新的官司!,也就是公司替你找各種影視資源,做各種公關,為範冰冰包羅一切活動,範冰冰這裡需要為公司去打工,為公司掙錢!
  • 小南海法庭以務實舉措為企業解憂~
    小南海法庭以務實舉措為企業解憂~ 2020-12-16 1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董竹君|從青樓女子到世紀傳奇 為什麼好運的總是她
    董竹君與夏之時結婚照起初並不能完全理解。如果對方的一言一行都寫滿了「真愛」,女人為何還一定要談條件、擺姿態(尤其在危難之時);為何一定要在乎那些莫須有的形式和名頭(尤其在那個年代);為何一定要自己鋌而走險倔強逞強(尤其對方比你強)?
  • 年近中年,範冰冰一波三折,又被告上法庭,還能起死回生嗎?
    眼見事業有些起色,近日又因合同糾紛被告上法庭。從圖片中可以看到原告為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被告為無錫愛美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範冰冰,案由演出合同糾紛,於9月14日開庭。據了解無錫愛美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主要業務影片製作、發行和放映,範冰冰為其公司大股東,持股比例達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