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網絡動畫的2018:視頻平臺成行業發展重要推手

2021-01-18 ACGx

題圖 / 魔道祖師、刺客伍六七、狐妖小紅娘、四海鯨騎本文由ACGx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這是新國漫研究所第52期

熟悉ACGx的各位讀者朋友都一定閱讀過我們的固定欄目「新國漫研究所」。在這個以國產網絡動畫為研究對象的欄目裡,不僅介紹過《中國唱詩班》《羅小黑戰記》《刺客伍六七》這些從內容方面獲得了觀眾認可的原創動畫作品,也深入研究過《通靈妃》《西行紀》《劍網3·俠肝義膽沈劍心》等優秀改編作品的出現對於市場和行業的意義。

2年來,ACGx在「新國漫研究所」裡總共報導了國產網絡動畫領域極具代表性的51部作品,從媒體的角度分析這些國產網絡動畫作品在內容和商業方面的優劣,以此向行業呈現出國產網絡動畫在ACGN領域的真實現狀。

從2017到2018,從動漫IP熱潮到「行業寒冬」,整個動漫行業在不斷的自我進化中,以期以一種更加合理的形態,成為中國文娛產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這期間,陸續誕生了一大批國產網絡動畫作品。本文就是對2018年上線的國產網絡動畫作品的整體分析。通過這篇文章,我們或許可以窺見現階段網絡動畫在中國文娛行業中的理想與現實。

(介於漫畫和動畫之間的動態漫畫,雖然被視頻平臺歸類於動畫類型中,但是這種內容形態的製作流程、製作成本和真正展現的效果,同動畫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因此不在本文討論之列。)

視頻平臺成為動畫作品的主導方,動畫播放渠道呈現單一化

據ACGx的不完全統計,2018年上線的國產網絡動畫約為68部。相較於前幾年主要由IP所有方,以及產業鏈上下遊公司共同投資製作國產網絡動畫這種形式,2018年的國產網絡動畫一大變化就是視頻平臺的加入,帶來了多部動畫的播放渠道單一化。

約68部國產網絡動畫中,有33部動畫在3家(含3家)以上的視頻平臺上線,而這些作品的出品方中幾乎見不到視頻平臺。剩下35部動畫裡有3部在2家視頻平臺播出,32部動畫在單一平臺獨播。平臺獨播現象在2019年將更為明顯。

顯然,平臺以內容搶用戶的做法,早已經從購買新番引流,逐漸延伸到了投資國產網絡動畫上。

2017年,企鵝影視開啟「百番計劃」。2018年,計劃裡多部動畫上線。在企鵝影視注資製作的國產網絡動畫中,有從閱文、晉江購買的重點IP《鬥羅大陸》《魔道祖師》,也有投資的成熟IP《雄兵連》《狐妖小紅娘》,同時還有多種類型動畫《帝王攻略》《盛世妝娘》《觀海策》等等。當然,在同騰訊關係密切的閱文集團主推的多部動畫作品的出品方中,也有企鵝影視的身影。

企鵝影視投資的動畫作品中,幾乎全部是在騰訊視頻上播出。在2018年,騰訊視頻獨播的動畫作品約為19部。對標Netflix的運作方式,以自制內容拉動用戶增長吸引資本市場,早已成為中國視頻平臺的主要運營手段。騰訊視頻作為一家綜合視頻內容平臺,儘管動畫內容只是其自製內容的一個組成部分,而這個部分卻是同當下部分網絡用戶的喜好相契合的。

相對騰訊的「大手筆」,B站顯得溫和許多。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海外,B站早已經開始嘗試投資動畫作品,獲得更多的話語權。2018年,B站上獨播了8部動畫(包括同在愛奇藝上播出的《少年歌行》),有6部的出品方中有B站。投資這幾部作品,對B站來說算是「小試牛刀」。

不同於大眾視頻平臺的用戶,B站的動畫觀眾是核心與普通兼而有之,這是B站用戶的一大特點,也是動畫出品方可以善加利用的營銷點。通過適當的動畫營銷,優秀的作品很容易在B站獲得口碑發酵,比如《刺客伍六七》《劍網3 俠肝義膽沈劍心》等。

愛奇藝在2018年獨播了5部國產網絡動畫,其中《四海鯨騎》《靈域》《狐狸之聲》將有真人劇計劃。

優酷在2018年國產網絡動畫則僅有12月末上線的《秦時明月之滄海橫流》。

平臺投資大量動畫作品,意味著有更多的動畫公司能順利度過2018年。不過,「廣撒網」的形式也註定了動畫作品質量的參差不齊。

個性化的原創動畫奮力突圍,遊戲IP深入改編動畫領域

在海外成熟的ACG市場,原創動畫很難「突圍」。一方面是內容沒有經過市場驗證,沒有粉絲基礎,相對於改編內容來說,原創的成功率更低;另一方面則是投資方對原創作品的信心不足。也因此,如今海外動畫市場鮮有原創動畫。不過,這一情況在中國網絡動畫市場卻正好相反。

不成熟的中國ACG市場,卻給了不少國內動畫人機會。在2018年,《刺客伍六七》《請吃紅小豆吧!》《0號宿舍》等幾部原創動畫,這些非主流風格甚至畫面較為粗糙的動畫作品,卻能以有趣的故事打動人心,回歸動畫的本質,在網絡上獲得人氣口碑雙豐收。

實際上,風格動畫的爆冷在更早以前已有苗頭。2017年ACGx統計的國產動畫盤點一文中,就提到過《中國唱詩班》《羅小黑戰記》等動畫在網絡上的走紅。而今這一趨勢被逐漸放大,相信未來還有更多的精品動畫產出,豐富中國網絡動畫市場。

當然,我們也期待這些優秀動畫作品的未來衍生開發能夠獲得市場層面的認可,而預計將於今年夏季上映的《羅小黑戰記》大電影,和奈雪展開商業合作的《請吃紅小豆吧!》,亦是精品內容在商業上的價值體現。

在原創網絡動畫之外,2018年的改編動畫火爆依舊。改編源頭已經從網文和漫畫,拓展到了網文、漫畫和遊戲。相較於可以部分還原原作的網文、漫畫來說,主線複雜、支線繁多、角色數量龐大的經典遊戲改編,更需要小心謹慎,因此已經播出的《陰陽師》《劍網3》改編動畫都是輕鬆搞笑的番外動畫先行,進行市場、用戶試探,正劇則可能在2019年推出。

在B站上,這兩部動畫都獲得了1.6萬人分別打出的9.6和9.8的高分,顯然這種試探是獲得了粉絲以及動畫觀眾肯定的,一定程度上為出品方後續上線的動畫長篇正劇樹立了信心。隨著越來越多的遊戲廠商注意到了動畫在維持遊戲IP方面的作用,遊戲改編動畫的數量會逐漸增多,有利於整個動畫行業發展。

快消品牌的廣告植入成為商業開發的新嘗試

動畫這種內容形式,在產業鏈上來說是IP的放大器(針對漫畫或者輕小說),是IP的營銷工具(網文)。從商業的層面來說,動畫是一種廣告模式,是一種相對硬廣來說更加容易打動人心的廣告。在通過動畫講了好故事之後,行業更關注的是IP接下來的變現模式。

在遊戲端,由於眾所周知的版號問題,2018年少有動漫IP改編遊戲上線,這一點隨著2019年版號的重新開放會得到緩解。不過關於動漫IP改編遊戲的另外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則是改編遊戲的「隨意性」——換皮遊戲只有一時熱度,對動漫IP的長線發展來說並非好事。

在動漫IP的真人影視開發方面,其實不少大IP早已有了計劃,比如《一人之下》《狐妖小紅娘》《從前有座靈劍山》的網劇,其中有不少會在2019年上線。看了太多的國外動漫IP改編的真人劇,國內市場也期待能有一部國產動漫IP改編真人劇成為爆款。

在衍生開發方面,動畫出品方在嘗試著進行內容植入和線下合作,以此體現IP的商業價值。2018年比較值得一提的商業合作包括:《魔道祖師》裡的可愛多冰淇淋植入,《鬥羅大陸》裡的康師傅綠茶植入,《末日曙光》中的雪佛蘭植入,《狐妖小紅娘》同美年達的線下合作,江小白酒業定製的《我是江小白》動畫,《非人哉》為必勝客製作廣告動畫,《食神魂》中植入木屋燒烤的食物,《宿舍不日常》同數家網絡快消品牌的聯名合作等等。

在將商品植入動畫內容的案例中,並非每一個都是成功的。有的可能故事發生背景和植入產品顯得不夠搭調,有的儘管植入比較合理,但是作品熱度太低很難觸及更多用戶。

現階段中國的網絡動畫中,人氣較高的還是玄幻修仙類網文IP的改編為主,並不是快消品深度植入的理想類型。但是,由於動畫觀眾的寬容度較高,動漫IP同商業品牌的線下合作還是會有粉絲捧場。

動漫IP同商業品牌的合作,在現在還是試水成分還是居多,如果要實現雙贏,讓商業合作能夠覆蓋動畫製作的部分成本,作品的類型、故事內容以及植入的商品調性都是要綜合考慮的問題。

2019年,平臺的支持將會孵化出更多動作品

在前面,我們提到2018年裡國產網絡動畫非常明顯的趨勢就是播放渠道的單一,越來越多的動畫作品被騰訊、B站和愛奇藝「承包」,這一現象將會延續,「獨播」將成為2019年國產網絡動畫最突出的特點。

騰訊系將繼續擴大網絡動畫的版圖,B站投資的動畫作品將在2019年迎來大爆發,愛奇藝也在繼續走自製動畫這條路。2019年,這3家平臺會帶來哪些動畫作品呢?

根據去年11月騰訊視頻在V視界大會上公布的信息,多款大IP改編動畫的續作將在2019年播出,如《全職高手2》《星辰變2》《鬥羅大陸》續集,熱門IP《武動乾坤》《穿越火線》動畫將播出。

另外,繼去年騰訊集團調整架構,成立PCG事業群,將除了騰訊遊戲之外的所有IP內容業務全部整合在一起,也包括騰訊視頻、企鵝影視和騰訊動漫。內容+社交+技術的融合,或許將呈現出王牌內容輸出的高度統一化,2019年最新一季《狐妖小紅娘》已經官宣將在騰訊視頻上獨播。

2018年12月,B站召開了國創發布會,宣布24部投資的國產網絡動畫項目,其中有約15部將會在2019年播出,包括期待值頗高的《靈籠:INCARNATION》《天寶伏妖錄》《拾又之國》等等。

愛奇藝的自製動畫一直都是IP改編-自製動畫-自製真人劇模式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在2019年愛奇藝上線的改編動畫包括《邪王追妻》《大主宰》《有藥》《萬古仙穹 第三季》《四海鯨騎2》《今天開始做明星》6部作品,原IP類型涵蓋玄幻、耽美、霸道總裁、冒險以及偶像養成類,原著本身就有非常明顯的改編真人劇的潛力。

平臺投資動畫作品,帶來的變化不僅僅是動畫作品播出渠道的單一化,更是動畫公司的「站隊」。騰訊投資視美精典、ASK動畫獲得愛奇藝投資、B站和繪夢成立哆啦嗶夢,同時B站又投資娃娃魚動畫、福煦影視和紅小豆動畫……這些在「寒冬」中獲得「熱炭」的動畫公司,在動漫市場的一輪洗牌後活了下來,同平臺達成了緊密的合作關係,終究是個好事情。

另外,動畫改編的一個重要源頭遊戲,相信也會讓2019年的動畫市場更加好看。

在2018年年末,另外一個動畫新類型——豎屏動畫在中國動畫市場展露眉頭。儘管目前還未有作品上線,但是各家公司、平臺卻早已經開啟了豎屏動畫的計劃,比如B站公布將於2019年播出的《垂直世界》就是一部豎屏動畫。這種主要播放渠道在手機端短視頻平臺的動畫形式,又將為中國網絡動畫市場的內容播放、廣告營銷帶來哪些新的變革,這個全新的網絡動畫領域嘗試是否能收穫成效?2019年才剛剛開始,這一切都令人期待。

相關焦點

  • 國產網絡動畫的2018:視頻平臺成行業發展重要推手 | 新國漫研究所
    2年來,ACGx在「新國漫研究所」裡總共報導了國產網絡動畫領域極具代表性的51部作品,從媒體的角度分析這些國產網絡動畫作品在內容和商業方面的優劣,以此向行業呈現出國產網絡動畫在ACGN領域的真實現狀。從2017到2018,從動漫IP熱潮到「行業寒冬」,整個動漫行業在不斷的自我進化中,以期以一種更加合理的形態,成為中國文娛產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2018國產網絡動畫發展研究白皮書》重磅發布
    在視頻平臺公司之中,騰訊視頻目前是三大一線平臺中,對國漫的投入最大的,出品國漫最多的,購買日本動畫最少的一家。企鵝影視以平臺的力量,通過「大IP+大製作+大流量」的方式拉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尤其是打造了《鬥羅大陸》和《魔道祖師》這兩部國漫頂級作品。其中《鬥羅大陸》以本身的大IP的加上精良的製作,對國漫進一步向動畫愛好者之外的更廣泛的人群傳播,起到了顯著作用。
  • 繼網綜、網劇、網大之後,網絡自製動畫成視頻平臺新寵!
    網絡綜藝、網絡劇、網絡電影無論是數量和質量都十分可觀,正在以「劃時代」的意義營造出前所未有的繁榮光景。因此,在IP大爆發的時代,各大視頻網站紛紛搶佔IP資源。正值各大視頻平臺在「網劇、網綜、網大」鐵三角領域角逐之際,國產動畫產業隨著視頻網站的崛起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春天。
  • 2020年上半年中國網絡視頻節目發展現狀分析 網劇大量上新、國產...
    近年來,在網際網路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快速普及的推動下,我國網絡視頻行業蓬勃發展,網劇、網綜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行業商業模式逐漸成熟,與此同時,觀眾的審美不斷提升,對網絡視頻節目的質量要求不斷提高,對網絡視頻製作團隊提出來更高的要求。
  • 《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發布,如何解讀行業現狀及趨勢?
    今日看點 10月12日下午,第八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在成都召開,現場發布了《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報告》首度公開了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和產業規模,同時呈現了2019年全年及2020年上半年我國網絡視聽市場現狀、特點,對行業發展趨勢進行了研判。
  • 2018-2020國產類型劇發展報告·網絡篇|國產劇類型化·劇變(4)
    本篇梳理了2018年以來不同類型的國產網絡劇,以每年綜合熱度TOP20為重點研究對象,力求從不同類型網絡劇的發展近況,洞見其發展趨勢。「變」是唯一的不變。科學技術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物質需求不斷滿足的過程中,我們對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要求也越來越高。
  • 國產動畫不相信眼淚
    基於此,他們率先在內容上實現了從電視動畫到網絡動畫的過渡,進行了動畫改編真人劇和動畫改編遊戲的開發,發展為全流程百人大團隊,成為後續整個行業講故事的首選素材。做原創動畫很難,不止難在錢和人方面,這也是後來我們看到整個國產動畫行業80%以上都是改編作品的原因。但在國產網絡動畫發展初期,最大的改編素材來源於國內外熱門遊戲。
  • 2019國產動漫行業五大趨勢
    管中窺豹,這篇文章也將作為2019年國產動漫行業觀察系列的開篇,希望通過更主觀的觀點與大家共同探討2019年即將或者正在發生的變化。漫畫平臺格局調整在即,動態漫畫或成第一根救命稻草?視頻平臺強勢參與動畫出品整合動畫產能公司視頻平臺的格局顯然比漫畫平臺穩定得多。單從國產動畫來看,B站以日漫起家,國產二維動畫入駐自帶優勢,粉絲沉澱效果比較好。
  • 2017年中國動畫行業報告
    報告主要內容:1、政策扶持、網絡視頻平臺崛起、大量資本注入,助推國產動畫行業發展;2、動畫人才稀缺,有代表性作品的動畫製作企業數量有限,動畫產能不足;3、國產動畫產量不斷提升,一、發展背景中國動畫行業歷經數十年,現階段處於成長期政策扶持、平臺崛起、資本注入,助推動畫行業發展中國動畫行業發展至今,先後經歷三輪的促進因素,首先,早期的政策扶持,提高動畫產量;其次,網際網路視頻網站崛起
  • 網絡口碑對國產與進口動畫電影票房的影響:以2009-2018年為例
    雖然中國動畫電影市場的發展態勢良好,但是縱觀在中國大陸上映的國產動畫電影與進口動畫電影,高口碑高票房、高口碑低票房、低口碑高票房、低口碑低票房現象並存。2017年上映的美國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票房口碑雙豐收,在中國大陸的票房收入12億,豆瓣評分9.0分,2018年該片獲得了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的獎項,在豆瓣收錄的全部動畫電影中處於前2%的位置。
  • 《哪吒》成功了,國產動畫的徵程才剛剛開始
    目前大部分網絡動畫是由網絡小說或網絡漫畫改編而成,20-30歲的年輕人是天然的「基本盤」。網絡動畫的播放端主要為主流視頻網站和B站,而這些平臺內容紛繁複雜,故而不容易剝離來看網絡動畫的受眾。目前電視臺很少播放進口動畫,但是影院和網絡視頻平臺對進口動畫的需求仍很強烈。現階段,對於進口動畫電影和番劇熱衷的觀眾群,也正是未來國產動畫需要開發拓展的受眾群。
  • 2018年新番動畫引進市場,已全面進入了付費時代 | ACGx年度盤點
    我們不難看出,各視頻網站在新番動畫,乃至其他優質二次元相關內容的引進方面,都在按照各自平臺的客觀發展情況制定著相應的計劃。而中國視頻網站引進這類內容的目的,最重要的還是會員付費內容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在2018年,日本新番動畫在引入國內後最明顯的一大特徵,就是付費內容佔比的不斷提高。
  • 短視頻衝擊下的國產漫畫,如何自救?
    文|三文娛產業發展仍處於用戶付費習慣培養階段的國產網絡漫畫,也不得不正視這個新危機了。根據今年10月發布的《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上半年,短視頻的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已增至110分鐘,市場規模也同比增長178.8%至1302.4億。
  • 電視劇去產能、網絡電影大爆發……2020年視頻行業發生了什麼變化?
    報告以囊括用戶行為、用戶畫像、觀看數據、媒體數據等站內外範疇的多元化數據分析,總結了今年的文娛產業發展特徵,以及從現象中透射出行業的發展新趨勢。報告分為電視劇、電影、節目、動漫、少兒、紀錄片、doki、短視頻、家庭大屏、WeTV等板塊,以下是鈦媒體從該報告中發現的一些重要的信息。
  • 2019國產動畫觀察:65部作品上線,IP改編佔七成
    通過分析作品的類型、各平臺選片的喜好、觀眾評分、已經小有成果的變現模式等多方面,試圖為大家呈現2019年整個國產動畫行業的作品走向。(此前我們也曾分析過近兩年131起國產動漫行業投資事件-點擊跳轉)改編作品佔全部作品的七成以上,相較2018年有所上升。IP來源比較豐富,16部小說改編、17部漫畫改編、12部遊戲改編和1部歌曲改編。
  • 2018十大網絡音樂平臺
    2018年在國家版權局的推動下,網易雲音樂、阿里音樂、騰訊音樂等平臺陸續完成版權互授協議,將網絡音樂平臺的競爭重點,拉回到存量用戶的運營和增量用戶的開發上,音樂內容本身的精細化運營走向臺前。過去網絡音樂平臺獲得用戶主要通過版權壁壘來完成,而現在依靠曲庫的豐富性或激活用戶需求來獲取用戶已不再奏效。
  • 中國動畫行業能做網大賺錢嗎?且看日本OVA | 三文娛
    而國產動畫電影製作成本大多在 1000 萬- 4000 萬左右,接近一半的動畫電影虧本。動畫電影的變現如此,動畫番劇呢?也不樂觀。動畫電影,動畫番劇怎麼才能賺錢?或者怎麼才能賺更多的錢?變成了行業內,一個更熱門的話題。這時候,各大網絡視頻平臺的網大高分帳收入,成為了另外一個焦點。
  • 中國動畫未來如何發展?看騰訊視頻怎麼玩
    高長力強調,在新的起點上,推動國產動畫持續繁榮發展,要抓住三個關鍵詞:價值引領、文化自信、創新開放;要搞好動畫創作,必須具備「四個心」:愛心、童心、責任心、耐心。2017年國產電視動畫進一步由數量規模向質量效益轉變。全年備案作品共14萬分鐘,完成發行244部、8.36萬分鐘。
  • 國產遊戲行業健康發展,不能只靠移動遊戲
    主機遊戲的爆款出圈,也引發了關於中國遊戲行業如何健康發展的話題。 2013年,我國移動遊戲的市場佔比僅為16.7%,截至2018年佔比則增漲到66.8%,預計到2021年將達到74.2%,而PC客戶端遊戲從2013年65.6%的佔比降至2018年的27.1%(注1)。
  • 《姜子牙》確定年內上映,2020年國產動畫不止於此?
    在採訪了多位從業者後毒眸獲悉,雖然動畫創作環節中很多工作的確可以減少線下人員的聚集、在線上進行,但因為國內動畫行業發展整體還並不成熟,從人才供應到衍生渠道到還有很多短板,因此疫情所帶來的影響也會反過來將一些問題放大。疫情的「圍困」下,國產動畫可謂機遇與壓力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