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人們雖然沒有如果太多的書,但是他們在生活上的智慧還是很多的,在他們看來從生活中也能夠學到很多的道理,從書本上學習到的都是一些理論性的東西,但是從生活中總結出來的才是實踐性的經驗。村裡面的老人經常會把他們的經驗傳給他們的下一代,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教育他們,這樣的話能夠讓他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少做一點錯事,多明白一些道理,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就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能夠用到的,「窮莫失志,富莫癲狂」你聽說過嗎?知道其中的深意嗎?
首先前半句話的意思就是即使一個人再窮也不能沒有志氣,就好比說有的人即使生活的再困苦他們也是有底線的,一些事情不能做他們就不會去做,就算今天要餓肚子也不會去做傷天害理的事情,人都難免遇到有失意的時候這時候需要的就是家人和朋友的幫助,因此你只有守得住你最後的原則和底線才有人願意幫助你。
但是有一些人難免會在選擇面前把控不住自己,比如說村裡面有一些人因為家裡面生活困難於是就會想著怎麼能從別人家裡拿一點,今天去別人地裡順點蔥,明天從別人院裡摘點菜,這樣的做法都是很讓人討厭的,所以一個人即使生活得再困苦也不能沒有底線和志氣
後面半句話的意思就是一個人即使再富有也不能夠太張狂,忘了自己是誰。現在村裡面發展的比較好的,國家政策也不少,很多人都仰仗著這樣的好形勢發財了,但是人一旦是有錢了就難免會飄起來,走在村裡面走的總是覺得自己比別人高一頭,對於之前的很多老鄰居都表示看不起,一旦你有這樣的心理你就需要注意了,因為這樣的做法無疑會讓別人討厭你,不願意你共事。
大家之前都是鄰居,本應該好好的相處,即使你富有了也並不代表你就比別人高貴多少,有錢也不代表可以按著自己的性子來,人一旦是因為有錢而變得六親不認了之後肯定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的麻煩,現在你覺得你一帆風順,以後要是遇到了問題肯定大家都不願意去幫你。
由此看來流傳到現在的這些俗語對於我們來說還是很受用的,在很多時候都能夠讓我們明白很多生活中需要的道理,只要我們仔細去體會,一定能夠收穫不少道理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