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家庭真豪氣!用金剛石做磨刀器,鈍刀切出0.2mm番茄薄片

2020-12-23 SherpaMan

俗話說「好廚一把鹽,刀功頂半壁山」。

無論是家庭主婦、下廚愛好者,還是五星級大廚,都應該擁有一把好刀。

例如,謝霆鋒在拍攝《十二道鋒味》時,都是帶專屬刀具製作菜式的。

要是手裡的刀夠鋒利、流暢、趁手,那做飯的興致瞬間就被點爆了,做出來的菜也會格外的香!

而一把沉重的鈍刀,不僅切菜費老大勁兒,而且切菜的時間,可能增加3倍以上。

甚至,還會讓我們手忙腳亂,把廚房弄得一團糟。

更危險的是,鈍刀切肉,可真的要小心手指頭!

刀是廚房工作的「武器」。刀具鋒利,烹調起菜品就更加得心應手了。

不管是幾百,還是上千的雙立人刀具,再好再貴,用久了也還是會鈍的。

刀不好使了,做飯的興致就大打折扣。像我這樣,菜刀沒磨之前,用來切肉。

才剛剛切第一刀,就鈍到讓我想直接上手,把肉拽下來!!!

一般來講,廚房裡的菜刀鈍了,只有兩種法子解決:要麼換刀,要麼磨刀。

雖然家裡那套刀具,費了我好幾百塊,但是用了這麼久,還是挺趁手的。

所以就沒啥必要換刀了,買塊磨刀石回來,磨一磨就行。

喏,這就是我在網上花了39塊9買的磨刀石。

嘿,這還沒開磨,就已經斷掉了。而且不同店鋪連續下單兩次,兩次拿到手都是斷的!

這磨刀石的品質,估計上手磨刀,也用不了多久。我最怕的是,它可能還會把刀磨壞了。

既然這樣的磨刀石,不頂用,那我就只好再繼續找。

經過一通好找後,我發現了一款德國出品的磨刀器——戴德金剛石磨刀器。

這款磨刀器遠銷海外,不僅德國家庭都在用,而且國外的家庭也用。

跟同類產品相比,這款磨刀器不僅是兩段磨刀卡槽,而且適用磨的刀具非常廣泛。

例如,菜刀、砍骨刀、水果刀、廚師刀、切片刀等等。

不管是切骨頭,還是切絲切片,甚至的剪刀,全都可以用它磨!

不過,甭管它有多少段磨刀卡槽,還是適用範圍有多廣。這些都是次要的。

一款磨刀器,最核心的功能是什麼?那當然是刀具磨後夠鋒利!

「金剛石」、「航空陶瓷」磨輪

8秒切出薄如蟬翼的番茄片

這款磨刀石有兩個磨刀段位:1段是粗磨,2段式是細磨。

1段式的磨輪是金剛石材質,很適合用來磨比較鈍的刀具,或者是開刀。

金剛石,作為自然界中硬度最高的物質,產量是比較稀少的。因此,就顯得非常珍貴。

除了被打造成昂貴的鑽石外,在工業上,它也有極大的用處。

因為 它堅硬無比的特性,所以人們會採用合成金剛石,來作為精密儀器的主要核心。

例如,金剛鑽頭等等。

而2段式磨輪材質,是航空陶瓷。原本這種材質是用在航天航空等高尖端科技領域。

不過,由於它的硬度高抗衝擊力強,所以現在已經擴大到工業陶瓷刀具、磨刀器等產品上。

而用了航空陶瓷的磨刀器,最適合給刀具去毛邊、鞏固刀鋒,讓刀刃更加鋒利。

用磨過後的刀具,去切番茄。不管是橫著切,還是豎著切片,菜刀都能輕鬆切出漂亮的薄片,而且幾乎沒有汁水流出。

說實話,我以前從來沒有切出這麼薄的番茄片,簡直薄如蟬翼啊!估計厚度和蟬翼一樣,大概只有0.2mm~0.35mm。

擱以往,都是食材配合著刀具切。現在,這種情況不存在了。

各種花式切法,沒有切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

就算拿去切紙,鋒利度也是妥妥的,絲毫不比剪刀差。

而且,自從有了這款磨刀器,現在備菜時間縮短了不少。

切黃瓜,那可真的是手起刀落,黃瓜片唰唰地落在案板上。

之前用鈍刀切肉,肉塊死活切不斷。我都快切到想上手拽了。現在,手握菜刀,輕輕往肉塊上一壓,薄薄的肉片就切出來了。

對了,過去像切土豆絲、萵筍絲這些工作,我都是用切絲器搞定。

雖然方便一點,但是切辣椒絲,就不管用了。因為辣椒比較軟,切絲器不好切出均勻的切絲。

現在要是需要切辣椒絲,我都是用菜刀直接解決。

大伙兒看,這切出的辣椒絲粗細均勻,多好看。

磨刀操作舒適、簡單,安全不傷手

別看這款磨刀器,跟咱們以前常用的磨刀石長得不一樣。其實,用它來磨刀,比用磨刀石還要輕鬆、簡單。

需要磨刀時,只要將刀插進磨刀口,然後輕輕拉動幾下,就可以磨出鋒利的刀刃。

粗磨時,將磨刀器平放在平面上。一手抓刀,一手握住磨刀器手柄,把刀刃垂直放入1號磨刀口,保持垂直,以適當的力度勻速向後拉,重複幾次就 OK 了。

要是想細磨,那就將粗磨好的刀,垂直放入精磨刀槽,即 2 號磨刀口,稍微用力勻速往後拉,重複幾次就好。

關於磨刀頻率,我看這說明書上寫著,建議粗磨半年一次,精磨一周一次,說可以延長刀具的使用壽命。

不過,實際情況中,我倒是沒有按它寫的來。

像我這種每天都下廚的人來說,廚房裡的刀具使用次數多了,就容易鈍。

所以,我不會記著要隔多久,才要磨刀一次,而是在用的過程中,覺得刀鈍了,就隨手磨一磨。

反正,這款磨刀器磨刀省時又省力,什麼時候磨都不礙事。

要是覺著殺魚時,菜刀不給力。那我就會隨手磨一下,然後唰唰幾刀,把魚給切好。

相較於其他同類產品,這款磨刀器的底部設計更貼心。

它的底座設計成田字形。同時,採用的是防滑功能的材質。

這一來,就可以防止磨刀時,刀具會滑動,甚至會脫離出磨刀槽。因此,有這樣的設計,使用起來非常安全可靠。

而且,德國設計師還根據我們使用磨刀器的習慣,運用人體工學設計,打造出握感舒適的手柄。讓我們在磨刀過程中,不會覺得累手。

我覺得這款磨刀器,還有一個細節做得比較好。那就是手柄和磨刀槽表面,都是不鏽鋼製作。

畢竟是在廚房使用,如果是不鏽鋼製成的,那它就更耐腐蝕,沒那麼容易生鏽。

目前這款金剛石磨刀器已經上架了百度旗下的度小店平臺,售價和官店一樣,賣69。有需要的可以去看看。

斬獲四國五大獎項

德國設計名副其實

磨刀石外觀時尚,線條流暢,體積小巧,極具德國設計美感。

這款磨刀器一推出,就獲得了德國的IF獎、紅點獎,咱們中國的紅星獎,日本的G-MARK獎,還有美國的idea獎。

也虧是德國設計,不然的話,哪能包攬設計界份量最重的大獎?

總的來講,家裡的廚房有這麼一款牛氣的磨刀器,以後磨刀就都成了輕鬆活兒。

快速磨刀,不費力,不用加水。

實用,小巧、輕便不佔地兒,不需要學任何磨刀技巧。

就來回拉幾下,就可以磨出鋒利刀鋒,真是廚房必備的一件磨刀神器。

相關焦點

  • 火候迷你磨刀器,讓你做菜更簡單
    健康的食品只有自己做出來的才放心。食材多種多樣,無疑都需要用菜刀來進行加工,但菜刀使用時間長了就會鈍,切菜一點也不流暢,切個肉還要像拉鋸一樣來回磨,我們的刀該磨一磨了,總不能刀不快就扔掉吧。傳統的磨刀師傅那還是小時候見到的,現在雖然也有,但並不常見,所以不能及時幫助我們磨刀。如果你想買一塊磨刀石,我勸你還是放棄這個想法吧,即使買到了你也沒有磨刀師傅那手藝。
  • 【片岡刃物】- 日本匠人純手工定製中式菜刀以及磨刀器返場開團!
    這是我自己的真實使用感受,之前一直認為德國的刀已經不錯了,做了一番reserch並且自用之後,才知道原來日本的刀具才是真心牛!我自己家裡之前一直用了很多年的刀,是德國某牌,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大家再來看下上次開團寶寶們發來的好評。頁面有限,截幾個給大家參考哈。確實,日本人崇尚武士道,自古以來,都對鍛刀投入極大的熱情。
  • 德國雙立人「羞愧難當」,558一把菜刀,小米有品69就拿下了!
    做菜實在不方便,切菜、切肉跟用鋸條鋸一樣,特費勁。之前,我也嘗試給磨刀,還買了磨刀器,但媳婦嫌麻煩。無奈之下,只好一步到位解決這個「吃飯問題」——買刀。我有研究過不少好的廚刀。例如,德國雙立人啥的。一說到菜刀推薦,大家幾乎都說它好。
  • 國產黑科技30秒磨出好刀,老外:全球前五
    沒錢買刀,買個磨刀器磨一下刀總可以了吧。所長本來以為,最好的刀出自德國,那最好的磨刀器理應也是德國的。沒想到,國貨竟然逆襲了德國貨!在我們切菜的時候,刀對菜施加力,菜也對刀施加力,這力撞著撞著,就把刀鋒給撞鈍了,切菜自然不利索。要讓刀重新變得鋒利,傳統的方法是找個磨刀的老師傅,順著刀刃的角度將刀磨鋒利。注意,我說的是老師傅,咱們這種小白磨刀,就是用磨刀石磨桌面。
  • 【技能】沒有磨刀器的時候,教你就地取材巧磨刀
    當刀子變鈍的時候 最糟心的是你要用刀 更糟心的是手邊沒有磨刀器 玩刀的朋友都知道,一把鈍刀其實比一把鋒利的刀更危險。 尤其是用鈍刀切割圓滾滾的物體時。
  • 什麼,你們刀用鈍了就換新的?太浪費了吧【曼達乾貨館】
    「磨剪子嘞戧菜刀~」小時候一聽到這樣的吆喝聲,我媽媽就會拿著家裡的鈍刀出去,磨刀的手藝人三兩下就能把刀重新磨回鋒利。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到過這樣的吆喝聲,算是小小暴露一下我的年齡了(18歲,別猜了)。不過這樣的磨刀人現在基本見不到了,你們現在自家用鈍的刀都是怎麼處理的呢?
  • 這個磨刀神器,只要一分鐘,讓你的鈍刀立馬變鋒利
    而他們所用的材料確實非常簡單,一塊磨刀石、一條小板凳,一點點的水,僅此就可以馬上開工。刀是越磨越亮,越磨越快,就比如我們廚房用的菜刀就需要經常磨。俗話說,廚以切為先。一把鈍刀用起來不但危險,還費勁。切肉的時候一刀下去,還得前後割幾下才斷開。玉不琢不成器、刀不磨要壞事,快刀才能斬亂麻。
  • 我為刀狂 (中):關於廚刀的多種追求 德國趣聞
    (回復「036」可以查看上期推送)+ 廚刀豪華套餐 有沒有一把刀,你擁有了它就像擁有了全世界?——想得美!要真是這樣,索林根幾百年的工藝還玩個P啊!常言道,文人得有幾把刷子,廚夫(婦)也得有幾把刀,今天跟著小編走,看看什麼叫做開了掛的廚刀豪華套餐。
  • 日本23歲廚刀達人,切出全球最薄三明治,網友:不如中國這塊豆腐
    日本23歲廚刀達人,切出全球最薄三明治,網友:還不如中國這塊豆腐世界上最薄的三明治有多薄?最近有位23歲的日本廚刀達人上傳一段視頻,視頻裡這位年輕的廚師展現自己高超的刀工,用廚刀乾淨利落的了超薄的麵包、番茄、青瓜,這三個食材被他切的記薄到要透明了,一下子就被數十萬網友點讚。而這位日本廚刀達人表示自己熱愛烹飪,這個視頻是為了和大家展示日本廚刀的優秀。大家可以想像麵包這種軟軟的食材,他切得均勻而薄。
  • 百元內性價比最高的切片刀之一!
    所以我本來對廚刀也沒什麼研究,覺得只要鋼材過關,經常磨就行了。直到有一天,家裡花了大價錢(一百多)買的蘇泊爾刀具套裝裡的切片刀從手柄處斷開,老媽從別處拿來了一把買啥東西送的菜刀,抱怨又鈍又輕,很難用,讓我給買一把好的。我這才開始研究起廚刀來。
  • 如何選用廚刀?11款廚刀橫向評測
    刃切入大約2毫米,使得刀能夠穩定在胡蘿蔔裡面,然後進行刃尾到刀尖的滑動,這一滑動動作不包括刻意的向下壓力。如果是鋒利的刀,胡蘿蔔會被乾淨的整個切過;如果不那麼鋒利,就無法完全切過,甚至造成胡蘿蔔斷裂;如果是很鈍的刀,那根本就切不過。第二種切法是切1毫米的薄片。這一切割從刀尖一寸處開始切,然後將刀推向斜前方來整個切過胡蘿蔔。進行這一切割所需要的力氣和切割後切面的整潔程度將作為比較的標準。
  • 硬槓德國雙立人,再也不敢黑「中國製造」
    硬槓德國雙立人,再也不敢黑「中國製造」最近「價格屠夫」真沒閒著,又插足不粘鋼菜刀。和德國雙立人同款的高品質,卻僅售著超低的價格,很多人看完,都會跟筆者一樣瞬間想丟掉家中的那把超鈍的菜刀,立刻丟棄,換上小米不粘鋼菜刀的衝動。
  • 別看不貴,用過才知道好
    廚房是我們女人的主戰場,每天都要在廚房不停地忙活,給小孩家人做一頓美味可口的飯菜,要做飯,就要用到很多的廚具,比如碗具、電飯煲、以及電餅鐺等等,東西多了,就顯得廚房很雜亂,如果收納和選擇正確的廚房用品及顯得非常重要了。
  • 金剛石鋸片知識詳解
    在生產花崗石面磚時,使用的金剛石圓鋸片直徑較小,線速度可以達到35m/s。   (2)鋸切深度:鋸切深度是涉及金剛石磨耗、有效鋸切、鋸片受力情況和被鋸切石材性質的重要參數。一般來講,當金剛石圓鋸片的線速度較高時,應選取小的切消深度,從目前技術來說,鋸切金剛石的深度可在1mm~10mm之間選擇。通常用大直徑鋸片鋸切花崗石荒料時,鋸切深度可控制在1mm~2mm之間,與此同時應降低進刀速度。
  • 廚房用鋼系列——菜刀的自我修養
    20Cr13:低端刀常用材質,碳含量低(前面的數字20代表碳含量的萬分比,決定鋼材強度,後面的13是鉻含量的百分比,影響腐蝕性和鋒利持久性),刀體較軟,易卷刃,但易復磨。30Cr13:國內最主流的做刀材質,大小品牌都會出品這種材質的刀具,幾乎四十元錢就能買一把。中庸屬性,鋒利持久度較低,剛買來的時候很鋒利,用不了多久就不好用了,需要勤磨。
  • 這刀好快!切菜剁骨頭太容易了
    每天都自己做飯的小編,一年買了三次刀。要麼很快用鈍了;要麼功能單一,能切的不能砍、能砍的不能剪,糟心。 一體化刀背,像海鷗一樣的流線型設計,符合人體力學,握起來更舒適。 刀與柄是雷射焊接,手柄用鉚釘加固,不藏汙垢易清潔,堅固耐用。 刀柄做了打磨拋光處理,摩擦力恰到好處,不傷手不打滑。
  • 德國稀土精鍛造,59一把切肉如豆腐
    我就照著用了一下,有用倒是有用,但是很煩人。每切一樣東西就得換一條橡皮,而且稍微切厚點它就不夠力彈了。朋友就介紹我,可以考慮德國刀。像雙立人,WMF(福騰寶),Wüsthof(三叉牌)等,德國刀的不粘性能非常強。
  • 金剛石鋸片分類介紹、選用技巧及使用方法
    由於切割過程中圓鋸片與石料之間的摩擦和衝擊作用,在切割面上產生大量的熱量,而石材的散熱性又差,使大部分熱量被鋸片吸收,尤其是金剛石刀頭,更是首當其衝,這樣極易造成金剛石石墨化,刀頭也易被灼傷和易脫落。同時鋼基體也易產生熱變形及從水口根部開裂。用大量的冷卻液持續地從鋸片前後和兩側均勻地向切口處噴灑,會起到很好的冷卻和保護鋸片的作用;使用冷卻液的另一個作用就是衝屑。
  • 日本23歲廚刀達人,切出世界上最薄三明治,網友:不如中國這道菜
    最近在某網站上,一位只有23歲的日本廚刀達人上傳一一則影片,片段中可見廚師用廚刀利落地切出了超薄的麵包、番茄、青瓜,食材薄到幾乎透明,有近10萬個網友點讚。這位日本達人年紀輕輕就練就一身好刀法,他表示,自己的興趣是做飯,秀刀法只是希望能告訴大家日本料理的美麗和日本廚刀的美妙,沒想到會得到那麼多網友的讚賞。一起來欣賞一下他的作品?
  • 世界三大廚刀詳解,厲害了我的廚師!
    為了適應中餐廚房的不同用途,中式廚刀裡面,片刀、桑刀、文武刀、砍刀、拍皮刀、片皮刀、斬骨刀、剔骨刀、豬肉刀、燒臘刀,各種類型,應有盡有。片刀片刀是烹飪中餐時的主刀,主要用於切菜。中式料理中要用到大量的瓜果蔬菜,要想將它們快速切成薄片、細絲,需要特別的刀,所以才產生獨有的中式片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