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講記(1.2)——索達吉堪布

2022-01-02 文殊光明大圓滿

公元580年,智者大師在天台山的華頂建造了拜經臺,面向西方的印度方向頂禮拜求此經,十八年不間斷頂禮,殷切地盼望《楞嚴經》能早日傳到東土來。但遺憾的是,一代佛門龍象的智者大師,直至公元597年圓寂,也無緣見到這部經的真顏。

也許由於大師誠摯發願力種下的因緣,公元705年年初,即神龍元年,武則天被迫退位,她的兒子唐中宗繼位,印度天竺國的般剌密諦比丘(譯為極量,即波羅蜜多,也有智慧高、才智高的意思,名字有不同的譯法),終於歷經千辛萬苦,漂洋過海來到廣州。或因前世因緣,抑或是佛菩薩的化現,總之,他經歷了種種苦行,遠渡重洋,令此經來到了東土,其行為甚為偉大,確實感人至深。我們今天能夠學習這部經典,完全都得益於這位大菩薩的發心和願力。

聽聞東土的「小釋迦」智者大師,為了求閱《楞嚴經》,禮拜、祈請了整整十八年,且不畏寒暑、精進不懈,這令般剌密諦法師深深感動,無比欽敬,覺得這部經必定與東土眾生有殊勝的法緣,於是發下大願:一定要想盡辦法,將此經帶到東土!

第一次,他將《楞嚴經》抄錄下來,打算藏匿帶到中國。圓瑛法師的《楞嚴經講義》,以及很多歷史資料中記載,那時印度還不是一個統一的大國家,而是由很多小國組成。法師帶著法本過境時,被駐守邊境的官吏搜查,並直接將其沒收。因為這部經書被視為印度國寶級的重要文物,不準帶到境外,也不準對外流傳,也正是如此,當年玄奘和法顯等大德都沒能得到這部經典。由於當時印度邊境的管理要求,他到了邊境,不但不獲準放行,反而勒令其原路返回作為懲罰。這部國寶級的經書是不能這樣堂而皇之地「出國」的,所以他的第一次嘗試沒有成功。但般剌密諦並沒有死心,他繼續探尋其他辦法。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因一時違緣氣餒,而會持之以恆地尋找可行的途徑。

第二次,他準備把《楞嚴經》全部背下來。他想:「如能這樣,邊檢人員又讀不到我腦子裡的東西,所以我再前往東土時,應該萬無一失了。」就像很多想偷運物資出境的人,也會想盡辦法。

下定決心後,便開始背誦,熟記後再次向邊境出發。那時的交通特別不便,他歷經了長途跋涉,跨越千山萬水,終於接近邊境線。抵達前,他想檢查一下自己的背誦情況:「還是看看我背得怎麼樣了?如果背誦不成功,等到了東土才發現,那就晚了。」(眾笑)由於一路奔波勞碌、歷盡艱難,加上體力不支,以及過境時心情緊張、害怕,他發現自己遺忘了好多詞句。他又試了好幾次,結果仍然不盡如人意,心想:「如果沒有把《楞嚴經》完整地帶走,這次即使是我人過去了,也毫無意義啊!」於是,他只得再次返回印度。

第三次,般剌密諦又從長計議。這一次會有什麼辦法呢?

人類的古文化中蘊藏著浩瀚的深廣智慧,自古以來,印度都有輝煌燦爛的藝術文化,近年來科學技術更是蓬勃發展,至今培養出了很多傑出的科學家。包括現在一些尖端科技領域,西方國家也喜歡迎請印度或伊斯蘭的科學家探討學術、相互交流。

般剌密諦設法運用一種特殊技藝,用非常細小的文體,將整部《楞嚴經》書寫在一種特殊的細白布上。也有說法是寫在羊皮上,羊皮剝去後,會有一層纖薄的組織。但不管是細布還是羊皮,般剌密諦總算將《楞嚴經》謄抄完畢,仔細卷好,割開皮膚,埋在體內。原先本來打算藏在肌肉較厚的臀部或大腿位置,但又覺得藏在下身部分不太恭敬,於是選擇了手臂部位。

記得1990年我們跟隨法王去印度弘法,當時法王在印度南卓佛學院等地宣講了《金剛七句祈禱文》、《三根本修法》、《定解寶燈論》、《上師心滴》等法。法王的宣講精彩之至,感覺在藏地講課時也沒發揮得如此出色。

當時我們將法王和一些高僧大德的開示作了錄音,想將磁帶帶回藏地。但後來發現,其實這也困難重重。那個年代沒有光碟、iPad等便攜設備,更不用說手機錄音了。現在,「錄音磁帶」這種東西已經淘汰了很多年,不少年輕人可能都沒聽說過,但當時確實只有這樣的條件。

為了將錄音帶回,我們只能把磁帶拆開,(上師問旁人)磁帶裡面的那個叫什麼?磁條?磁帶芯?(上師描述,眾笑)就是磁帶拆開後,裡面那條黑色的帶子。我們把這些帶子取出,細心捲起,準備縫在衣服上。本想縫在裙子底部的裙邊裡面,但覺得放在下身對法太不恭敬,最後還是決定把一卷卷的磁條塞進裙子腰部的裙邊,再重新縫合。

我們經香港轉機,最後到達尼泊爾。返程時在尼泊爾出境,過安檢時,我們怕搜身時被發現,一直擔憂不已。但好像當時尼泊爾安檢的儀器很差(眾笑),沒出現什麼問題,搜查身體時也沒有被發現(眾笑)。但在那樣的狀況下,我們確實還是比較忐忑的。

當時和我們一起過境的還有位醫生名叫熱巴,他覺得印度的紡織品質量非常好,就買了好多裙子、披單。由於行李超重,過不了安檢,他就把好幾條裙子穿在身上,再披好幾層披單(眾笑)。法王如意寶故意開玩笑說:「今天熱巴醫生那麼胖啊?」(眾笑)

那時去一趟印度或尼泊爾並不容易,印度紡織品柔軟舒適,藏地布匹確實難以媲美,但我和索頓喇嘛還是覺得法王的錄音磁帶更為重要。最後我們都順利通過海關,抵達香港……咦,我說到哪裡去了?(眾笑)

般剌密諦的故事的確是感天動地:他覺得如果將佛經藏在下身的肉裡面,會顯得對佛經不恭敬,便選擇將左臂上的肉割開,把經卷全部放在裡面,再縫上,傷口基本癒合以後再去到海關。第三次終於順利地通過了海關。他可能當時是從海路進入的,登陸的地方應該是廣州。

據說般剌密諦精通四國語言,也可能懂得一些漢語。他到達廣州時,正是武則天執政期間,房融宰相是最後執筆潤色的居士。他是一個非常虔誠的佛教徒,只不過在執政過程中站錯了隊,後來被貶到廣州這邊來了,也算是當地最大的官員。房融迎接到法師後,就非常恭敬地將他迎請到廣州的制止寺進行接待。

當時是公元705年,他們從五月份開始翻譯。我們可能明後天會講到,翻譯分為主譯和證譯,包括漢族的懷迪法師在內,還有印度的一些僧人,他們一起建立了一個翻譯團隊,然後進行翻譯。

歷史記載,般剌密諦到了廣州後,在寺院裡將經書取出來。由於當時不像我們現在交通那麼方便,他經過水路的時候,耽誤了很長的時間(當時法顯是用了70天還是90天那麼長的時間),再加上沒有現代的先進技術,經書從血肉中剛取出來的時候顯得特別模糊,難以辨認。

後來,有的說是房融的妻子,有的說是其他人,不管怎樣,有一個啞女(不能說話的啞巴)看到這個情形,突然說話:「可能塗上人奶就會顯示清楚。」結果,他們使用了人奶,每一個字都能清晰顯示了。

之後便建立了翻譯團隊進行翻譯,其實這個過程是非常艱難的。

有時候我想,般剌密諦對一個素不相識的國家、人民竟能有這麼大的悲憫心,當時也沒有麻醉藥,就在自己的身上割肉。肯定需要取出很多肉,不然無法藏經。菩薩的這種精神真的是非常不可思議,令人難以想像。我們自己帶幾本法本到其他國家,或者遭遇一些艱難困苦、嚴寒酷暑,都難以忍受。我們弘揚佛法的心與這些大德們相比,真的有天壤之別。

去年,我看到有人將《楞嚴經》拍成了電影,我給大家準備了一段剛才講的般剌密諦隱藏《楞嚴經》的過程,請大家看一下,然後我們再講下去。

(播放電影《首楞嚴演義》)

相關焦點

  • 索達吉堪布的「日常幽默」
    索達吉堪布:世間人常說:「你愛我,所以我愛你。」這樣推的話,佛愛所有眾生,所有眾生也應該愛佛,不愛的話,就有點沒良心了。發 問寺院的柱子裡長了白蟻,按照戒律又不能殺生,如果不殺的話,怎麼保護寺院的柱子呢?索達吉堪布:沒事,再修一個水泥的。
  • 索達吉堪布365天心路歷程:勿貪
    他對弟子的唯一教言就是:「在短暫的人生當中不要希求世間法。」他的大弟子金厄瓦遵照教言,櫛風沐雨,苦苦修習。終於平息了世間八法,達到「雷霆不能駭其念,火焦不能傷其慮」的境界。>4(不淨觀、觀身不淨破除對感覺的執著、愛欲為生死之本)5(五明佛學院攻略、自助遊、旅遊路線)6(吸菸危害、簡單餓鬼布施、萬不得已吃肉的方法、丹增活佛給墮胎媽媽的信、大自在轉經輪、慧燈之光法本流通)7(什麼是佛教、皈依、密宗、三殊勝、五戒、菩提心、佛教世界觀)全球最大的 「佛學院」
  • 索達吉堪布禪語錄
    索達吉堪布(法師),生於1962年,甘孜爐霍下羅科瑪人,著有佛學暢銷書《苦才是人生:索達吉堪布教你守住》、《做才是得到:索達吉堪布給你點滴加持
  • 索達吉堪布的前世今生!
    堪布雖然為他們上課,但在他心裡,堪布只是道友。他出門辦事時,堪布留在房中。他回來時,推門而入,驟然止步,動彈不得。後來,一位仁波切感嘆說:堪布和文殊菩薩一定有特殊不共的因緣。那時候,法王如意寶每天傳法,由上師第二天傳講,後來,上師同步翻譯。一天,法王如意寶在大經堂講法時。在喇榮所有僧眾面前說:「索達吉堪布還是很厲害。」當法王說到「索達吉」這個名字時,所有的漢僧都聽懂了,豎起了耳朵。
  • 索達吉堪布:吸菸飲酒的可怕果報
    《念住經》中云:「製酒、飲酒、令他飲之人多轉生號叫地獄。」《宣說戒律經》中云:「飲酒者將墮入燒熱地獄。墮於此地獄之眾生長達數千年中受煎熬之苦。」此等諸多佛經中對飲酒的過失都有宣說。  又如《毗奈耶經》中云:「草尖露珠許酒亦切莫飲,倘若飲用,則彼非我聲聞,我非彼本師也。」《宣說善惡經》中說:「今生飲酒後久睡不醒,死後轉生飲鐵液之地獄中。」
  • 楞嚴經講記 第1集
    -第1集諸位同修,《楞嚴經》我們先後大概講了十遍以上,同修們對這部經都非常的歡喜。從他的序文裡面看,他二十幾歲就留意《楞嚴》,聽《楞嚴》,研究《楞嚴》,他到六十八歲開始寫這部《講義》。《講義》寫成之後,接著寫一部《圓覺經講義》,他老人家就圓寂了。所以《楞嚴經講義》跟《圓覺經講義》是圓瑛法師一生當中可以講是他的代表作,最成熟的作品。圓瑛法師一生弘法利生,行解相應,我們從他的《講義》裡面去看,依舊脫離不了古人的範圍,由此可知,批註經相當不容易。
  • 觀音菩薩節日,聽索達吉堪布講故事——因貪戀妻子,死後投生鼻內蟲
    尤其是戒律清淨、修行精進的人,死時能憶念佛的話,一定會獲得往生,如《別解脫經》中云:「恆持清淨戒,精進修行者,臨終無憂愁,如火中解脫。」《月燈經》中也說:「一旦受病危,或遭死亡苦,不失憶念佛,痛苦不被奪。」因此,臨終時再怎麼痛苦,只要一心向佛,所有的痛苦便會消失無餘。
  • 索達吉堪布:耍小聰明的下場都不好!
    《法句經》中有這麼一句:「無樂小樂,小辯小慧,觀求大者,乃獲大安。」耍耍小聰明,只能得到一些小樂,甚至得不到快樂,只有發大心,利益一切眾生,才能獲得究竟的大安樂。  所以,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擦亮眼睛,遠離耍小聰明的人。
  • 看懂了的人,都是絕頂聰明——索達吉堪布譯作《俱舍論釋》
    釋迦牟尼佛的第一轉法輪,見解以《俱舍論》來衡量,行為以《毗奈耶經》衡量。如果既懂得了《俱舍論》,又懂得了《毗奈耶經》,對一轉法輪的教義就完全通達了。 摘自索達吉堪布講記《俱舍精鑰》 《阿毗達磨俱舍論》是釋迦佛親自授記、攝受眷屬等方面首屈一指的世親論師所撰著,屬於小乘論典的範疇,主要詮釋佛陀第一轉四諦法輪的無垢甚深教義,其中蘊涵有關初轉法輪的佛經中所涉及的大量名詞、法相、類別……可謂包羅萬象。正如智者們通常所說:「通達俱舍,於佛教詞,絕不愚昧。」
  • -索達吉堪布
    二、皈依法以後,必須斷除惱害眾生之事,盡己所能防微杜漸,努力做到連夢中也不損害眾生。漢地有些人明明已皈依了三寶,但還在殺雞、殺蟲、殺蚊子蟑螂,甚至有些法師也開許這麼做。但佛陀明確告訴我們,這樣做是不合理的,正如《涅槃經》所云:「歸依於法者,則離於殺害。」《涅槃經》說的是「殺害」,《前行》說的是「傷害」,也就是連輕微地害眾生都不行,更何況是殺他們了?
  • 【索達吉堪布】
    有時在經堂的走道上撒一泡尿,沒有穿鞋的僧人們一不小心就踏在上面;有時在剛離座的僧人的坐墊上優美地側身而坐,一隻蹄伸出,一隻蹄壓在身下,一雙長而妖嬈的眼無所不知、含而不露、似看非看傲視往來的僧人。它有一對彎而長的大角,常常在經堂的角落翻搗,一次,它把香燈師的經書一頁一頁吃了半本,剩下的被香燈師搶了回來。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第四卷—9(文字版)
    真正明白了《法華經》《楞嚴經》,不管講《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地藏經》,乃至講《聖經》《道德經》,乃至講天文、地理、語文、數學,統統能講出《妙法蓮華經》。把《弟子規》的「弟子規」三個字也能能講出《楞嚴經》,你信不信?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妙音」是表藏性,我們任何人都共一個如來藏性。
  • 指捻轉經筒功德文(索達吉堪布譯)
  • 請認出你的本尊——索達吉堪布講述中陰重要竅訣
    索達吉堪布:人死後的幾天時間裡,不是所有人面前都能顯現寂猛壇城的如來本尊像。有些人雖然顯現了,但這種顯現如同流星般瞬間即逝,認識不了;還有些人,因為不了解這個法門,以另外形象顯現了;而業力深重的人,則看到自己從前所殺的生命或其他景象,見不到佛尊。
  • 喇榮旅行攻略——索達吉堪布為你指點最美的風景
    持教法者唯講經,持證法者唯修行。說簡單點,一句法義聽到了、懂得了,也是一種教法;一剎那的善根在心中生起,也是一種證法。任何一個地方,有了這兩者,就說明佛法在那裡。假如這方面什麼也沒有,只是剃著光頭、穿著出家衣服,或者手裡拿著皈依證,是不是就代表佛教呢?不一定。寺廟建得雄偉壯觀,信佛的人也越來越多,是不是就意味著佛教興盛呢?
  • 寫給身陷痛苦的人——索達吉堪布的除苦妙方
    摘自索達吉堪布《佛子行講記》
  • 【索達吉堪布】【慈誠羅珠堪布】新年祝福!附大年初一念誦吉祥經文
    【索達吉堪布——索達吉堪布(2015年)(以下各108,或更多)蓮師心咒 : 嗡啊吽班扎格日班瑪斯德吽。觀音心咒 : 嗡瑪尼吧咪吽。度母心咒 : 嗡達烈都達烈都烈梭哈!《聖八吉祥頌》索達吉堪布原聲 造頌:全知麥彭仁波切  原聲:索達吉堪布  編曲:浮克《聖八吉祥頌》漢文          藏音嗡
  • 【淨界法師】【楞嚴經講記338】整個《楞嚴經》的下手功夫,就是不循這兩個字
    整個《楞嚴經》的下手功夫,就是不循這兩個字淨界法師
  • 電影《首楞嚴演義》震撼發布!
    本片講述的是楞嚴經傳入中國的艱辛歷程和楞嚴經第一卷的經文演義。該片由福建寧德瑞跡寺十方楞嚴學苑出品,深圳本煥學院張迪執導,著名梵唄音樂人桑吉平措、演員王千予 .鄭羅茜等鼎力加盟,性龍法師,果來法師等均有參演。歷時兩年,歷盡辛苦,眾籌拍攝而成了第一部,終圓性龍法師大願,堪稱佛教界的一大創舉和盛事,是佛教文化藝術發展的裡程碑!
  • 【索達吉堪布推薦的電影】《小蘿莉的猴神大叔》
    ——索達吉堪布你們以後要和睦相處。如果我們不能立即愛別人,也至少要做到不在言行上做違背和睦的事。都是凡夫時,哪有對和錯,不過是無明對無明,可憐對可憐。何況對任何人的指責和抱怨都是嗔恨的一種,是毀自己善根和福報的。牢記,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