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_
FANGDONG | 房東俱樂會
_
_
_
撰文:南宮言 美編:小櫻 校對:塔夫
房市困局之時,總有攪局者逆勢出牌。
老炮對這兩個年頭應刻骨銘心,2008年,2014年,二者皆為歷史上著名的窗口期。
彼時,碧桂園、融創、恆大之類的大佬都曾有驚人之舉,得以跨越式發展。
六年周期之後的2020年2月16日,善出奇兵的恆大突然發飆,打出了75折甩賣的「爆點」。
具體文件如下:
這裡有什麼套路?
1
七五折有什麼套路?
這份文件不尋常。
雙逼定
2月18日至2月29日,75折,只有12天;3月1日至3月31日,78折,足足31天。
買的越早,優惠越多。
單棟樓去化率在80%到90%之間,再享額外97折;單棟樓去化率在90%以上時,再享額外94折。
賣得越多,優惠越大。
讓你早買,讓你扎堆買,有雙逼定的味道。
早付款多付款的優惠
首付越早越多越優惠。
一個原則,首付兩成、三成、四成乃至更多,總體上首付越多,付款越快,優惠越多。
全款分期越快越優惠。
從兩年到一年到一次性,分期越快越優惠,特別指出,兩個月內付清全款,依然算作93折優惠的一次性付款。
2
真優惠還是假讓利?
此時此事,是真優惠還是假讓利?
筆者當即向恆大內部人士求證,得到的回覆如下:
「通知昨日下午剛剛發下來,具體到每個區域、每個城市、每個項目是多少折扣,還不是很清楚。」
也有恆大內部人士解釋說:「具體項目具體執行,集團給的政策具體項目如何用,用到什麼程度,可以自己判斷,本身賣得好的項目也輕易不會放到底。」
大量業內人士則表示:很難達到實質性75折。
實質性75折很難
一般而言,龍頭房企的淨利潤率通常在8%到10%左右。2019年年底,房企讓利衝關之後,利潤率已壓縮到5%左右。
原有效單價打75折,房企能虧得一塌糊塗。
如果2019年年底打85折,當下在85折基礎上再打75折,房企能虧得死去活來。
內裡,恆大資金融資成本相對低於友商,沒有殺人一千自損八百的強必要。
外在,不少項目為合作開發,合作方無法承受當下的賠錢,恐怕很難達成共識。
或許這麼做
先上調價格,再打75折,是最熟悉的做法。每年的雙11,剁手黨對此心知肚明。
更現實的操作或許如此,各區域各項目參照執行,好賣好賺的項目不讓利或小幅讓利;難賣壓力山大的項目大幅讓利快速出清。
一句話,75折的說法,或許可以有75個解釋的版本。
有機會也有陷阱
萬事辯證分析之後,才能有客觀理性的結論。
這裡當然有機會。
短期即使虧一點,只要回款夠多夠早,就可以擠壓式發展,進一步提升份額贏得長期的頭部優勢。
恆大有這個能力和魄力。
硬核價值的項目,短期實質性的優惠,當然可以出手,不過要擦亮眼睛。
學區房、地鐵房、租售比合理、實質性讓利超過10%以上,就是機會。
這裡自然有陷阱。
鳥不拉屎的區域,沒有學區,沒有地鐵,沒有租客,即使讓利超過了20%,也是多年的巨坑。
閉關數十天,你至少應該明白這兩點:一定要留存足夠的現金,至少半年到一年;務必要持有健康的資產,至少要有房租之類的現金流。
恆大攪局了,置業者該怎麼做?
3
看一看、等一等、比一比
看一看
對於鄭州人而言,全國龍頭和本土龍頭林立,絕不止恆大一家。
高手對攻,見招拆招,不妨先看戲。
相對於恆大,有人融資成本更低,例如某些央企;有人現金壓力更大,比如本地龍頭;有人更虧得起;有人更想跑得快。
這個時段,你不必出門。
空閒之時,僅打幾個電話,提出問題,留下號碼,你就可以了解更真實的市場,掌握更實在的價格。
等一等
等友商。
友商的智商和情商絕對不容低估,白刃戰已開啟,量體裁衣的優惠潮會不斷湧出。
等時間。
恆大的總優惠期不過四十多天,由此引發的競爭當然不止四十多天,理論上,你至少可以等五十天以上。
等節點。
這個更重要,限購限貸首付利率的彈性還沒有出現,目前最大的變數是首付和利率,如首付加大優惠,可以考慮出手;如首套利率優惠,可以積極入場;如二套利率優惠,可以搶跑入場。
鄭州房市,目前最重要的變量就是利率,懂者自懂。按照市場一貫的尿性,即使利率明顯鬆動,鄭州大概率有無憂窗口期。
比一比
比區域。
當下對於鄭州人而言,城區外和其他地市項目可直接忽略。剛需主攻三四環,投資主打地鐵盤和學區房;改善重視城區低容積率大戶型。
脫離了這些,再大的優惠也是弱不禁風。
比品牌。
大品牌至少有以下優勢,不會爛尾,一般不會延期(不可抗力除外);大毛病不多,一般不會無底線(負面成本太高);物業還不錯,一般過得去(錢賠得起、人還穩定)。
因此,同區域同價格下,優先選擇大品牌。
比價格。
即使龍頭開發商的小區,也是眾口難調、褒貶不一。
筆者的看法如下,同區域同配置,相對於中小開發商,龍頭溢價10%以內的房源,性價比更高。
4
復盤
2020年恆大的75折甩賣,絕不是歷史的重現,當深思以下幾點:
2020不是2008和2014
2008年在上海抄底,不少項目增值三倍以上。
2014年在杭州入市,不少小區增值兩倍左右。
然而,2020年絕不是2008和2014年。
廣義貨幣M2的高增長已告一段落,水少了;現在的收入和未來的增長,不確定了;房價的絕對值和收入比,已達到一個臨界值;有實力的人,基本已不缺房子了;沒實力的人,還在搬磚攢錢中。
一句話,房市暴富神話已終結,房價短期難言加速。
沒有實力、不需要買房子的人,可在市場虛火中泰然處之。
誰可以買?
勉強達標的首套剛需者。
於大部分人而言,買首套房都需要勇氣倍增和克服困難。
鄭州房市,2016年以來實質性漲幅並不大,2019年下半年又遇實在性調整,2020年疫情之後即將遭遇短期困局。
首套剛需者,父母資助一部分,自己借一些,這個時段內,買入一套剛需的房子,短期無錯,長期值得。
有餘錢的長期投資者。
其實,有餘錢的實力派人士也不在少數。相對於股市、信託、創業而言,好房子更值得長期投資。
有兩點永遠不會變:一是好房子至多短期微虧,長期增值可以超過通貨膨脹;二是好房子短中長期都不是坑,關鍵時刻可以救急甚至救命。
買什麼房子?
最後再次點題,三環內、甚至四環內的房子,大品牌,地鐵和學區至少具備其一,相對於2019年年底有10%以上的實質性優惠,就可積極關注;如優惠幅度超過15%,當然可以入場。
至於恆大的七五折甩賣,別慌,看清折價後再說。
饒是如此,也要感謝恆大。
困局弱平衡中的鯰魚效應,總會帶來或多或少的優惠,利好真正的聰明人。
_
_
—上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