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信哲當起了收藏家,跨界「民潮—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

2020-12-26 人民網貴州頻道

10月18日下午4時,封面新聞記者從上海獲悉,演唱《愛如潮水》《摯愛》《信仰》等名曲的著名歌星張信哲,跨界當起了收藏家,與上海震旦博物館共同舉辦的「民 潮—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潮流展」,在上海開展3天來,受到了上海市民和歌迷的歡迎。

張信哲十分喜歡收藏,又格外喜歡收藏月份牌。1990年代初,他造訪上海。在《用情》唱片專輯中,融入了老上海歌后吳鶯音的經典歌聲,在上海拍攝了MV,也從此收集起老上海黑膠唱片、老上海古董家具,一發不可收拾,一邊收集,一邊學習,越陷越深,越挖越深。美而雅的月份牌從諸多藏品中跳躍而出,吸引張信哲持續挖掘、系統歸納,構成其個人收藏中的一個甚具規模的專屬分類。

作為中國年畫史上特別的一章,月份牌從視覺形象上廣為大眾熟悉,但月份牌究竟因何而來?其風靡時有怎樣的社會背景?又誕生過哪些行業大師?後來有何新的發展?如此種種,讓張信哲探究了數十年。一路積累,構成了此次展覽的主題。

經過三年精心準備,張信哲和上海震旦博物館舉辦了「民 潮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潮流展」。展覽從10月16日開展,展出三天來,上海觀眾和歌迷踴躍觀展。

據了解,該展覽精選了張信哲收藏的60副(組)珍貴月份牌畫稿藏品。值得一提的是,展品悉數為月份牌畫稿原稿,它們有的是從後人傳人手上直接收得,有的則輾轉大半個地球,收藏自海外,皆是張信哲多年收藏心血的結晶。

展覽中,這些月份牌畫稿按年代劃分,且向觀眾隆重介紹多位月份牌繪製大師。從第一代使用西化技法的周慕橋、徐詠青、梁鼎鳴,到第二代獨創擦筆水彩畫法的鄭曼陀,再到第三代的杭穉英、謝之光和倪耕野,月份牌從誕生到興盛,一條脈絡清晰的發展線呈現在觀眾面前。不同時期,不同畫師,不同風格,讓觀眾多角度欣賞了解月份牌文化。

藏品中,有不少隱匿線索留待觀眾挖掘。比如其中一幅影星阮玲玉為畫中人物的月份牌畫稿,是阮玲玉這位默片女王初涉銀幕時的珍貴留影。另一副關於人物的月份牌畫稿中,主人公是與阮玲玉悲劇命運脫不開關係,並拿出阮玲玉「人言可畏」以外不同版本遺書的影星梁賽珍。一幅幅月份牌,勾勒出並不如煙的往事。

月份牌背後,照見的是時代。此次「民 潮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潮流展」一大特色就是除了有月份牌,還有「時尚潮流」展示。對應著一幅幅月份牌畫稿展品,張信哲從眾多古董服飾收藏中挑選了最有代表性的一批,予以展示。一件件精妙剪裁的旗袍就在月份牌畫稿邊展出,換言之,觀眾將在現場看到月份牌畫稿上的同款古董服飾實物,兩相呼應,感官衝擊下,讓觀眾多維度領略月份牌背後多個年代時尚潮流的更迭。

除了看與聽,視覺與聽覺的展出之外,此次「民 潮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潮流展」還以月份牌的美學為靈感,探索開發多款衍生周邊。中國藝術家薛松、日本藝術家高田唯也為此次展覽創作了與主題呼應的藝術作品。在展覽進行期間,身為展覽發起人的張信哲還將來到現場舉辦特別講座並出席書籍籤售會,力求不遺餘力地多層次、多角度推廣月份牌文化。

封面新聞記者曾問過張信哲:您作為歌星,為什麼喜歡收藏?

張信哲誠懇地表示:「喜歡收藏,主要就是分享。是一路學習,研究,做學問。無論是唱歌,還是收藏、做展覽,這一切,都是相通的,一切,都是因為『愛』!」(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相關焦點

  • 張信哲「民•潮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潮流展」上海開幕
    秀網娛樂訊,10月14日,上海震旦博物館,張信哲出席「民潮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潮流展」記者會,並為16號正式開始的展覽揭幕。這次,張信哲的份不是歌,是此次展覽的發起人。「希望透過這次的展覽與家分享。」張信哲在致辭時如是說,「從這些展品的分享中能夠看到,不管在任何時候,上海從未老去過。」
  • 張信哲:月份牌畫稿裡記錄了海派文化的歷史
    這些畫面並非印刷品,而是知名畫家一筆一筆繪製的水彩畫手稿,月份牌手稿的收藏者正是歌手張信哲:「可能海報有千千萬個,大家常常在大街小巷上面可以看得到,但是它們的原始稿件,原始的畫稿,存世量就非常稀少,而且基本上也沒有一個相對比較完整的收藏,或是相對類似的展覽,讓大家可以去親眼看到這些東西。」
  • 張信哲的月份牌:這一次他不是歌手,而是收藏家
    民·潮——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潮流展
  • 張信哲的月份牌
    —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潮流展    2020.10.16-2021.4.4    震旦博物館    一個情歌王子的展覽會是什麼樣子的?可能是大家對張信哲「民·潮——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潮流展」的第一疑問,但其實大家並不知道這位馳騁華語歌壇的歌手,其實是一個有著逾30年收藏經歷的收藏家,其中明清服飾的收藏已經在2015年臺北歷史博物館做過專題展覽,而這次的展覽,作為張信哲在上海第一個收藏展,則集中呈現他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月份牌收藏。
  • 張信哲為動畫電影《天官賜福》配唱新歌《無別》上線 、上海開展
    「情歌王子」張信哲(Jeff)斜槓策展人,他一手發起的《民•潮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潮流展 張信哲《民·潮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潮流展》已於16日正式開展此外,張信哲還以月份牌美學為靈感,邀請藝術家薛松、日本藝術家高田唯為此次展覽創作了與主題呼應的藝術作品。發起人張信哲也將舉辦特別講座和書籍籤售會,《民潮》將展至明年4/4,所有展品都來自張信哲個人收藏,相當難得!
  • 「愛如潮水」的張信哲現身陸家嘴!還帶來了他的「小眾」收藏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潮流展
  • 張信哲當起製作人,邀言承旭參演《有一點動心》,搶賺80億票房
    張信哲近年將工作重心放在大陸,上月他在上海震旦博物館跨界辦「民.潮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潮流展」,今(10日)周刊報導,他還有意進軍幕後當 電影製作人,去年開拍電影《有一點動心》,他掛名出品人,邀來言承旭及演出《我和我的祖國》的任素汐合作。
  • 徐詠青、鄭曼陀筆下的上海與時尚,月份牌原稿在滬展出
    上海震旦博物館的新展「民·潮:月份牌畫稿與20世紀時尚潮流展」於10月14日開幕,展出百餘件1910年——1950年間月份牌原稿畫及旗袍服飾。
  • 百餘件月份牌原稿畫及旗袍服飾還原百年前上海的時代風尚
    今年10月16日至2021年4月4日,《民•潮 ——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潮流展》將在震旦博物館展出,通過沉浸式的場景展出百餘件月份牌原稿畫及旗袍服飾,還原百年前上海的時代風尚。 在商業廣告需求強烈,電腦尚未發明的年代,月份牌廣告畫成為主要的傳播手段。寫實的繪畫風格、活潑生動的時髦女郎,成為當時審美傾向、時尚潮流的風向標。
  • 「情歌王子」張信哲竟是老上海美女月份牌收藏家!
    張信哲的國貨收藏以《愛如潮水》《愛就一個字》等歌曲聞名的張信哲,不僅是名歌手,也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收藏家。身為歌手的張信哲是大家熟悉的,但有一層身份是大眾所不太熟悉的,那就是收藏家。在這檔主打國貨推廣的節目中,張信哲曝光了自己的收藏愛好。他介紹,自己的收藏理念是從童年便培養起來的。
  • 月份牌畫家過著怎樣的生活?·都市快報
    雖然照片已經泛黃,卻擋不住那份舊上海20世紀30年代的時尚氣息。說到父親,兒子杭鳴時的敬仰之情溢於言表。「噢喲,我父親的確是派頭一級的,天天刮鬍子,天天換衣服,領帶無數條,我還記得他對著鏡子仔細打領結的樣子,弄堂裡大家叫伊『梅蘭芳』的……」 杭穉英,生於1901年,浙江海寧人,自小聰慧過人,才思敏捷。
  • 《我與世界》系列 · 張信哲:收藏,邂逅另一個時空
    這次展覽,張信哲拿出自己珍藏的60多幅月份牌原畫稿,以展示當年月份牌畫師們的精巧技藝。我們好奇通過月份牌這樣小眾、特定的時代產物,張信哲發現了一個怎樣的世界?外商湧入,為了推廣商品,他們將自己國家的商業廣告畫引入中國,由此在中國催生了一大批月份牌畫家。△《霸王別姬》謝之光作品 創作於上世紀20年代張信哲:謝之光有張很精彩的古裝作品,畫的是梅蘭芳的《霸王別姬》。
  • 杭穉英先生長得帥人聰明,他畫的月份牌女郎曾是流行風向標
    見到月份牌代表畫家杭穉英的兒子杭鳴時先生,我還是意外了一下:老年人裡少見的高大挺拔,雙目炯炯,一口純正的老派上海話,談笑風生。       話題就從讚美他父親杭穉英先生長得帥開始。白西裝白皮鞋,挎著時髦而大牌的羅萊克斯相機,英氣逼人的樣子。泛黃的老照片,擋不住那份舊上海20世紀30年代的時尚氣息。說到父親,杭鳴時的敬仰之情溢於言表。
  • 張信哲與他收藏的美人們
    自述 張信哲 撰文 Lila 責編 石鳴今年,我在上海做了我的第一個收藏展。展出了我收藏的月份牌,和月份牌上面畫的古董服飾。月份牌就是手繪的廣告畫,把早期的廣告、商標跟月曆結合在一起的招貼畫。基本上就是我們中國廣告的先驅,也是第一代商品藝術。發源於上個世紀的上海,從這裡影響到世界各地。
  • 「月份牌」曾獨領風騷
    於是,它成為申城別開生面的新年畫樣式,被市民稱作「月份牌」。「月份牌」很快形成取代傳統年畫之勢。在年尾歲首,一些大報館常免費把它贈送給訂戶,如上海中外日報館曾印了上部為龍圖案、兩邊繪歷史人物形象的「月份牌」,現在仍能找到。《申報》頭版曾在1883年年初刊出告示:「本館託點石齋精製華洋月份牌」,「隨報分送,不取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