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信哲的月份牌

2020-12-22 北青網
張信哲(供圖/潮水音樂)
謝之光 20世紀30年代 紙上水彩
鄭曼陀 20世紀20年代 紙上水彩
《踢毽子》 金雪塵、李慕白 20世紀50年代 設色紙本
胡伯翔 1929年
杭穉英 20世紀40年代 紙上水彩

    ◎剴弟

    展訊

    民·潮

    ——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潮流展

    2020.10.16-2021.4.4

    震旦博物館

    一個情歌王子的展覽會是什麼樣子的?可能是大家對張信哲「民·潮——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潮流展」的第一疑問,但其實大家並不知道這位馳騁華語歌壇的歌手,其實是一個有著逾30年收藏經歷的收藏家,其中明清服飾的收藏已經在2015年臺北歷史博物館做過專題展覽,而這次的展覽,作為張信哲在上海第一個收藏展,則集中呈現他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月份牌收藏。

    這場在震旦博物館新館舉辦的展覽呈現張信哲收藏的62幅(組)月份牌畫稿和40餘件/套相關服飾,通過圍繞月份牌原稿展開的路線和故事,以精緻難得的展品和別具一心的展陳設計,帶大家回到一個實實在在、可琢可磨的上海夢。

    「民·潮」展覽主要分為三個部分:月份牌畫稿和設計過程、月份牌原稿展示,以及與月份牌呼應的古董服飾和再創作。展覽布置和設計精彩細緻,不僅用裝置展示了原稿繪畫過程,進行了石印技術的演示,還通過展廳環境的鋪陳讓觀眾移步換景,遊走欣賞曾經上海風行一時的廣告畫大師作品,並且在最後部分追溯了這些畫家新中國成立後的創作和今天藝術家的再創作。

    月份牌是中國以上海為中心產生的一種特殊的廣告畫形式,上海1843年開埠之後,引來不少中外商人進行商業活動,也誕生了中國第一批商業品牌,比如英美菸草公司的哈德門香菸、華成煙股份有限公司的美麗牌香菸、正廣和汽水、廣生行雙妹彩妝護膚品牌、德孚洋行的晴雨牌陰丹士林布等等。

    月份牌可謂是第一代的商業海報,隨產品贈送給顧客,裡面除了會出現品牌名稱、廣告語之外,經常帶上日曆、年曆,兼具一定的實用性。題材則從中國傳統故事、民俗戲曲、神話傳說等,慢慢演變為帶有時代潮流的時裝美女畫,大部分的構圖畫面都是一個或多個美人在畫面中央,有時在花園裡,有時在西式建築中,在攝影技術還沒有大規模應用於廣告中時,此時都是以繪畫手段來完成畫面效果。

    第一代使用西化技法的畫師包括周慕橋、徐詠青、梁鼎鳴,他們還沒有脫胎古代仕女畫的題材和構圖,廣告畫有些許中西「嫁接」的生硬感。目前認為月份牌真正的開創者鄭曼陀,也是第二代畫師,開創了一種繪畫方法——擦筆水彩畫技法,成為後來月份牌的獨特魅力來源。

    擦筆水彩可謂中西結合,「中」是中國的國畫,「西」則是西方的明暗技巧。具體方法在展廳一開始就用一個裝置說明表示:先用鉛筆畫出輪廓線,再拿精碳粉擦出明暗層次,然後用水彩暈染,這樣出現的效果,既可以保留國畫的線描和輕薄感,也可以展示出人物的立體感。

    鄭曼陀從照相館底片上色起步,之後用自創畫法獨步上世紀一二十年代月份牌廣告市場。當時月份牌大家可以月入300大洋,最多月薪500塊大洋,是普通明星的三四倍之多,由洋商廣告開始出現的繪畫形式,成為這個時代最為緊俏的明星行業。為了保持地位,鄭曼陀不透露自己的畫法。但這種擦彩畫法還是讓後人學得,並相繼開設工作室,投入商業活動。

    到第三代的杭穉英、倪耕野、謝之光等人,則各自對月份牌的題材和表現有了拓寬和多元發展。其中最為集大成者為杭穉英,他與金雪塵、李慕白等人在上世紀30年代集體創作並經營畫室,這無異於中國最早的設計公司。其中,杭穉英表現了更豐富的女性形象,倪耕野的女性新潮大膽,謝之光從國畫轉型至年畫,金梅生則色彩豔麗,這些當年月份牌畫家中的翹楚,我們終於可以一次性看到他們每人的真跡。

    張信哲在採訪中提到,他自從看過月份牌原稿,就開始慢慢去挖掘,到世界各地拍賣會,也通過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拜訪最後一代月份牌畫家,這些珍貴原稿可能是從月份牌畫家後人手上收得,也可能來自這些跨境菸草商的子嗣,可以想像,商業畫稿並非藝術品,當時能留下來好好保存的鳳毛麟角。

    也許因為月份牌在當時難以被歸類為藝術形式,而其惟妙惟肖的人像在今天也被攝影所取代,所以這種廣告形式在上世紀40年代之後基本消失,但是作為一種捕捉最新潮流的宣傳手段,月份牌記錄下了最為風雲變幻的時代,也是中國大陸接觸歐美現代文化的一段稀缺樣本。

    各種思潮湧入,不僅有清朝遺風,也有歐美西洋風,時代變化很快,所以體現在人物的面貌上,更加多元,這一部分,在後半段——時尚潮流部分得以一窺「真容」。

    一個設計精妙的帷幕展現在觀者面前——用棉絲線做成一個門帘,上面投影著阮玲玉主演的電影片段——穿透這個帷幕,按照年代劃分四個區域,每個區域的特點皆通過展陳設計表現。比如在1910年第一個部分,搭配的家具甚至木地板都是張信哲的收藏,而在20年代,為了突出黃金年代的時代背景,展品背後也都用了啞光金色背板。為了保證收藏服飾的最佳呈現,還特邀了服裝設計師的團隊來做服裝陳列,保證每件衣服以最佳狀態呈現。

    這裡有中國傳統服飾,也有清袍改制的旗袍,以及融入西方剪裁風格的混合樣式,傳統的紋樣也在西洋文化的滲入下,出現了不同的幾何花紋。在後來,也出現了根據西方化學染色技巧而留下的陰丹士林布,做成的旗袍和搭配成為一種完全是上海風味的現代主義時髦服飾。這一段浮華年代服飾留下的真實多樣的色彩和惟妙惟肖的材質讓人驚嘆,而展籤的細緻和專業也可以看出來這一部分收藏的專業程度。

    我不僅在想,如果曾經的上海與西方的交流沒有在歷史中斷掉,這份潮流文化的將來是否會不同?而中國今天的時尚風貌是否又有改變?

    絕大部分月份牌原稿作品被放置在一個花園之中,隨著S形曲線供人瀏覽,我們一幅幅欣賞美人美物美景,穿插著這些畫家風流的愛情故事。而到了展覽最後,這些畫家在上世紀50年代的作品則陳設在一個仿照學校走廊的環境中,牆面中線以下塗抹軍綠色,新的作品,用了老的擦畫法,畫出的是學習、生產、表演的新內容,不再明目張胆的有美女崇拜,而是變成了集體回憶。再到今天,雖然月份牌畫法和形式都日趨沒落,但作為老上海的符號,其元素則被提取出來,供今天的中外藝術家再次創作,構成了流行文化的一劑可用素材。

    走出這個展覽,碩大的震旦建築體空曠留有餘音,今日的美人以其建築為背景正在留下倩影。交錯的時空,讓人生出上海夢仍在繼續的感受。

    供圖/震旦博物館(因版權要求部分圖片帶水印)

相關焦點

  • 張信哲:月份牌畫稿裡記錄了海派文化的歷史
    這些畫面並非印刷品,而是知名畫家一筆一筆繪製的水彩畫手稿,月份牌手稿的收藏者正是歌手張信哲:「可能海報有千千萬個,大家常常在大街小巷上面可以看得到,但是它們的原始稿件,原始的畫稿,存世量就非常稀少,而且基本上也沒有一個相對比較完整的收藏,或是相對類似的展覽,讓大家可以去親眼看到這些東西。」
  • 張信哲的月份牌:這一次他不是歌手,而是收藏家
    可能是大家對張信哲「民·潮——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潮流展」的第一疑問,但其實大家並不知道這位馳騁華語歌壇的歌手,其實是一個有著逾30年收藏經歷的收藏家,其中明清服飾的收藏已經在2015年臺北歷史博物館做過專題展覽,而這次的展覽,作為張信哲在上海第一個收藏展,則集中呈現他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月份牌收藏。
  • 張信哲當起了收藏家,跨界「民潮—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
    10月18日下午4時,封面新聞記者從上海獲悉,演唱《愛如潮水》《摯愛》《信仰》等名曲的著名歌星張信哲,跨界當起了收藏家,與上海震旦博物館共同舉辦的「民 潮—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潮流展」,在上海開展3天來,受到了上海市民和歌迷的歡迎。 張信哲十分喜歡收藏,又格外喜歡收藏月份牌。
  • 張信哲「民•潮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潮流展」上海開幕
    此次舉辦以月份牌為主題的展覽,是張信哲次向外界規模展露他在份牌這個「小眾」門類的收藏積累。張信哲收集月份牌,要追溯到90年代初他因為音樂作品而造訪上海。他在《用情》唱片專輯中融入了老上海歌后吳鶯音的經典歌聲,在上海拍攝了 MV,也從此收集起上海膠唱片、上海古董家具,發不可收拾,邊收集,邊學習,越陷越深,越挖越深。
  • 「情歌王子」張信哲竟是老上海美女月份牌收藏家!
    張信哲的國貨收藏以《愛如潮水》《愛就一個字》等歌曲聞名的張信哲,不僅是名歌手,也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收藏家。身為歌手的張信哲是大家熟悉的,但有一層身份是大眾所不太熟悉的,那就是收藏家。在這檔主打國貨推廣的節目中,張信哲曝光了自己的收藏愛好。他介紹,自己的收藏理念是從童年便培養起來的。
  • 徐詠青、鄭曼陀筆下的上海與時尚,月份牌原稿在滬展出
    其創作者包括彼時著名月份牌畫代表人物周慕橋、徐詠青、鄭曼陀、杭穉英、謝之光等。當下存世的月份牌印刷品已屬不多,名家原稿畫則更為稀少,通過這些月份牌原稿畫的展示,意在勾勒月份牌廣告畫的發展歷程,還原百年前的上海時代風尚,致敬中國商業美術先驅。
  • 百餘件月份牌原稿畫及旗袍服飾還原百年前上海的時代風尚
    今年10月16日至2021年4月4日,《民•潮 ——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潮流展》將在震旦博物館展出,通過沉浸式的場景展出百餘件月份牌原稿畫及旗袍服飾,還原百年前上海的時代風尚。 在商業廣告需求強烈,電腦尚未發明的年代,月份牌廣告畫成為主要的傳播手段。寫實的繪畫風格、活潑生動的時髦女郎,成為當時審美傾向、時尚潮流的風向標。
  • 張信哲與他收藏的美人們
    震旦博物館《民·潮》展覽現場今年10月,一場特殊的展覽在上海震旦博物館開幕,展品是1910至1950年間的美女月份牌和古董服飾,策展人和藏家是同一個人:「情歌王子」張信哲。
  • 《我與世界》系列 · 張信哲:收藏,邂逅另一個時空
    這次展覽,張信哲拿出自己珍藏的60多幅月份牌原畫稿,以展示當年月份牌畫師們的精巧技藝。我們好奇通過月份牌這樣小眾、特定的時代產物,張信哲發現了一個怎樣的世界?△上世紀20年代的月份牌原稿(左)與月份牌海報(右)△當時的月份牌海報上往往帶有年曆和香菸廣告張信哲:看月份牌原稿跟看海報是不一樣的,它呈現不出太多細節上的東西。
  • 「愛如潮水」的張信哲現身陸家嘴!還帶來了他的「小眾」收藏
    10月14日,張信哲的「民•潮—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潮流展」在震旦博物館A2展廳開幕。展覽集中呈現了百餘件月份牌原稿畫及旗袍服飾,這也是張信哲首次向外界大規模展現他在月份牌這個「小眾」門類的收藏積累。
  • 張信哲為動畫電影《天官賜福》配唱新歌《無別》上線 、上海開展
    》於16日在上海震旦博物館開展,張信哲並親自為展覽揭幕,更邀請到金曲獎最佳裝禎設計獎大師方序中操刀主視覺海報,展覽中的美女月份牌,甚至赫然出現超級大咖-傳奇女星阮玲玉的月份牌,相當珍貴!張信哲表示收集月份牌,要追溯到90年代初,他因為音樂作品而造訪上海,並在《用情》這首歌中融入了老上海歌后吳鶯音的經典歌聲,更在上海拍攝了MV,「從此愛上了上海的老事物,一發不可收拾!」
  • 「月份牌」曾獨領風騷
    於是,它成為申城別開生面的新年畫樣式,被市民稱作「月份牌」。「月份牌」很快形成取代傳統年畫之勢。在年尾歲首,一些大報館常免費把它贈送給訂戶,如上海中外日報館曾印了上部為龍圖案、兩邊繪歷史人物形象的「月份牌」,現在仍能找到。《申報》頭版曾在1883年年初刊出告示:「本館託點石齋精製華洋月份牌」,「隨報分送,不取分文。
  • 那些年超火的月份牌廣告畫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之光款永久牌電筒電池美女月份牌廣告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耕野款永泰和菸草有限公司美女廣告月份牌     「月份牌」起源於20世紀初期的上海灘,在20年代到40年代進入鼎盛時期。據上海檔案信息網記載,鴉片戰爭後,各國洋商競相湧入中國,並展開廣告攻勢以招徠顧客。
  • 張信哲串燒TFboys經典歌曲,左手右手慢動作打出一副情懷牌
    最終,張信哲、容祖兒、老狼三人突圍成功,總決賽的七人陣容跟上一場淘汰賽完全一致。以九首歌的串燒表演《致光陰》拿下首張總決賽門票的張信哲,卻因表演單薄引來質疑,有網友直呼「尷尬癌犯了」,而老狼的《虎口脫險》則被贊為拼編曲、拼高音的舞臺上的清風,「從老狼開口的第一句眼淚就止不住呢」。
  • 張信哲當起製作人,邀言承旭參演《有一點動心》,搶賺80億票房
    張信哲近年將工作重心放在大陸,上月他在上海震旦博物館跨界辦「民.潮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潮流展」,今(10日)周刊報導,他還有意進軍幕後當 電影製作人,去年開拍電影《有一點動心》,他掛名出品人,邀來言承旭及演出《我和我的祖國》的任素汐合作。
  • 張信哲與他收藏的「美人們」,您絕對想不到~
    清中期 絳色緙絲加繡雲龍紋蟒袍 張信哲收藏2014年,北京保利拍賣曾推出張信哲藏品專場,上拍了皇家龍袍、貴族日用品、清代女袍等100多件織繡藏品,其中一件光緒時期的供奉袈裟,展出了我收藏的月份牌,和月份牌上面畫的古董服飾。月份牌就是手繪的廣告畫,把早期的廣告、商標跟月曆結合在一起的招貼畫。基本上就是我們中國廣告的先驅,也是第一代商品藝術。發源於上個世紀的上海,從這裡影響到世界各地。畫月份牌的畫家,就是我們國家最早的廣告人。除了畫畫,他們還兼廣告策劃、文案等等工作。30年前,我就開始收藏月份牌原稿,如今有將近百來張月份牌了。這裡展出了60多張。
  • 最美老上海「月份牌」,好久不見你倩影
    或戲曲故事等場面到後來發展為畫面以表現時裝美女為主要形象在本埠畫家手中「月份牌」帶著中國的韻味結合西方畫法技法讓老上海的「月份牌」風靡起來除了受到當時上海市民的普遍喜愛外還廣為發行到國內各省市和香港、澳門地區及東南亞華人中香港因深受上海「月份牌」畫影響香港畫家關薏農仿效上海的「月份牌」畫在香港名震一時被譽為「香港月份牌王」舊時「月份牌」作為廣告的一種新式
  • 月份牌畫家過著怎樣的生活?·都市快報
    杭穉英的一生雖然短暫,可留下的月份牌作品卻非常多,而且他包裝設計的品牌產品也不少,如「蝶霜」、「雅霜」、「陰丹士林布」、「杏花樓月餅」、「樂口福」、「雙妹牌花露水」、「三星牌蚊香」,以及各種香菸品牌等等。可以說稚英畫室是月份牌的「半壁江山」。 (轉自「澎湃新聞」) 月份牌代表畫家是杭穉英。
  • 美人月份牌裡,藏著民國版的《Playboy》
    月份牌,就是民國版的掛曆女郎。在商業競爭激烈的上海灘,最早為外商招徠顧客所用。1930年的一幅月份牌,美人畫像下方是香菸廣告和月曆。很快,月份牌在全國各地流行開來。「僅天津一地,每年印刷的年畫、月份牌畫達一億份。」北上廣等地的小資階層,也以互贈月份牌為時尚。
  • 上海記憶:月份牌裡的旗袍文化
    「上海音像資料館」館藏歷史視頻資料我們對於旗袍的最早印象,一定應該來自月份牌中的美女。月份牌廣告最早起源於19世紀末的上海。當時眾多洋行推出的西洋廣告水土不服,就將它於中國民間自宋代起就有的掛年畫習俗結合,推出月份牌廣告,中國美女成為主角。不難想像旗袍美女想當然就成了舊時月份牌的主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