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世界中,有一種拍攝手法令人心醉,就是一鏡到底,所謂一鏡到底,就是攝像頭跟隨人物,中間沒有任何的剪接停頓,一氣呵成,暢快淋漓。
當然,這樣的長鏡頭拍攝也是極為困難的,因為在這一鏡到底的拍攝中,任何地方都不能出現任何錯誤,因為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去給你犯錯後的修整,更別說我們所熟知的替身、借位等常用的拍攝手法了,即使在最後一秒出現了問題,你也只能重頭開始拍攝。
我所記得的之前的電影中,運用一鏡到底的電影還是比較少的,但是只要出現,基本就會讓人驚豔,比如我們所熟知的香港電影《大事件》,就運用了這種手法,講警匪間對峙的緊張表現的淋漓盡致。
而今天我所要說的,則是一部更加顛覆性的電影,整個電影可以看做是一個長鏡頭所組成的,中間沒有任何的剪輯,這就是《1917》,可能一些不喜歡看戰爭電影的朋友並沒有看過,今天我這裡也不是要介紹戰爭場景,畢竟對於這部電影來說,看點並非是宏達的戰爭場面。
《1917》主要講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故事,兩個小人物士兵,接到上級的命令,需要穿越戰區去送達指令,停止進攻的故事。故事很簡單,但是命令卻不簡單,因為在這中間,要穿越戰區,隨時可能遇到敵人的攻擊,而自己只有區區兩個人而已。
不管如何,這兩個士兵出發了,電影並沒有用太多戰爭場景去展現戰爭的殘酷,而是用兩個士兵的經歷途中一點一滴來展現。
因為人性的閃光點,其中一名士兵為了救助敵軍的飛行員,卻慘遭對方殺害,在這裡,善良到底是對的嗎?好人是否會有好報呢?可能在戰爭中,根本就難有善惡之分吧。另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剩下的一名士兵在逃避追殺的過程中,意外躲進了一個帶著嬰兒孤寡女人家裡,他留下了自己的食物,也拒絕了女人的挽留,因為他還想著自己的使命,可能挽救無數的同胞,戰爭,使人身不得已。而後再逃亡的過程中,跌入河水,河中遍布屍體,個人的生命,在戰爭中是如此的渺小。
再從拍攝手法來看,雖然電影可以看做是一鏡到底,但是畢竟如果真是如此,那基本算是難如登天了,電影中還是有一個明顯的分割點,就是在士兵昏倒再次醒來,中間的黑暗可以算是一鏡到底的轉折吧。
電影摒棄了以往電影中展現不同人物的表現,來展現電影的場景,而在這部電影中,因為使用的是一鏡到底的長鏡頭,所以我們只能跟隨主角的視角,也就更能讓人深入其中,當然,這種視覺效果,我認為說的再多,不如親眼一看,因為畢竟是視覺效果,而不是理解其意義。
最後一點,當命令送達時,雖然阻止了進攻,但是指揮官的話卻更讓人深思,命令總是在改變,今天是進攻,可能明天就是撤退,這樣的戰爭,何時才能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