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內參導讀:一檔素人為主的戀愛社交節目為何可以一直吸引大眾的目光和注意力?而在保持節目一貫高品質的同時,《心動的信號2》又依靠怎樣的創新與嘗試讓節目升級回歸呢?
來源:傳媒內參—主編溫靜
文/林夕
以素人嘉賓為主的綜藝日益增多,然而素人嘉賓因不具備流量藝人天生的娛樂關注度,且在處理情緒突發狀況時的專業度欠缺等,讓類似綜藝在熱度方面多半無法匹敵明星類綜藝。然而,如果當挑戰能恰到好處的被加以利用,那麼它將會變成節目區別於常規的全新亮點。當屏幕裡司空見慣的情感延續已經讓觀眾感受不到新鮮感,不少觀眾都開始懷念去年夏天那檔曾經讓他們甜蜜微笑的戀愛社交推理真人秀《心動的信號》。好在,今年夏天,終於等來了騰訊視頻《心動的信號2》甜蜜歸來。
目前,《心動的信號》第二季已播出三期,在熟悉的戀愛味道發散之外,也讓人驚喜地發現,再次回歸的第二季相較於上一季,做了更多維度的內容創新與升級。「勇敢」成為節目裡一個很重要的詞彙。節目鼓勵年輕人積極地去正視心動的美好,勇敢地真實表達與行動。
究竟,一檔素人為主的戀愛社交節目為何可以一直吸引大眾的目光和注意力?而在保持節目一貫高品質的同時,《心動的信號2》又依靠怎樣的創新與嘗試讓節目升級回歸呢?
四大維度升級,
《心動的信號》第二季不止讓人心動
如何抓住年輕觀眾的「心思」,已然是當下大多數綜藝節目創新過程中首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從內在來看,增強節目的互動和社交屬性是節目方另闢蹊徑的全新嘗試。從外在來看,如何坦然面對愈發挑剔的觀眾群體,讓節目時刻充滿新鮮感以此滿足年輕受眾的口味需求,是橫亙在節目製作方面前勢必要解決的一大難題。為了更好地應對這一困境,《心動的信號》第二季從四個維度對節目內容進行了全面升級與創新。
首先,全面升級棚內觀察團陣容。宋茜、鄭愷、楊丞琳、楊超越、杜海濤、劉軒構成本季全新的心動偵探團。這其中,除了曾在上一季中有不少精彩觀點輸出的元老偵探楊超越外,其他新加入的心動偵探,各自的功能明確且多元。宋茜、楊丞琳在節目中以女性的不同視角來分享各自的情感透析。鄭愷、杜海濤則會在節目中以男性的立場和心態出發,展現區別於女性視角下的邏輯思維。而情感學者劉軒則更多地會從心理學角度出發,給出更加專業且嚴謹的分析與判斷。
實際上,之所以設置心動偵探團,既是為了保證節目以素人為主、明星為輔的整體構架,同時也是為了使節目可以接洽開闢更大的受眾市場以及商業市場。顯而易見的是,第二季節目中的女性觀察嘉賓佔比增多,且跨越了不同的年齡層,在情感判定邏輯的發揮之外,她們在節目中所呈現出的情緒和觀念表達較之於男性,更為細膩柔軟,這其實在傳播過程中是更有助於提高觀眾「共情率」的。如同閨蜜間的情感分享一樣,第二季更加注重女性在情感領域的陪伴和共鳴。
其次,在素人嘉賓的選擇上,充滿了更多的驚喜。縱觀目前入駐信號小屋的七位素人男女嘉賓,無論是外在的職業、顏值,還是內在性格、生活態度,都讓觀眾記憶深刻,因為他們確實夠優秀且獨特。從顏值來看,都頗為養眼,諸如外形酷似陳坤的陳奕辰、帥氣開朗的趙琦君、霸道總裁與儒雅紳士合二為一的吳翔威,以及新一期節目加入的高情商運動型男黃鉦軒。
從職業上來說,他們從事著更為豐富多元的職業類別,在某些程度上而言其實恰好與年輕群體喜歡追求新鮮事物的獵奇心態不謀而合,諸如潮玩設計師楊凱雯、影視製片人張天、某香檳品牌中國區品牌大使吳翔威、文化基金投資行業的趙琦君,以及從事康復運動行業的黃鉦軒等。多樣性的組合讓《心動的信號》第二季在多元呈現的同時,碰撞出更多的新鮮與驚喜。
再者,升級版的「信號小屋」在浪漫氛圍之外實現硬體升級。此次「信號小屋」從魔都上海來到了帝都北京,地理空間改變之外,在硬體配套上也做出升級。健身室的設計更是在健身功能之外被趙琦君賦予了新的存在意義,成為他在早期情感被動時最為直接的情感宣洩口。生活起居範圍的擴展及細心營造的場景氛圍,則是為信號小屋內的男女嘉賓提供了最為舒適的浪漫交往空間,而這對於他們在情感上的培養與關係建立,自然承擔著推進助力的功效。
最後,選對合適的嘉賓,好故事自然發生。不難發現,第二季節目在懸念感和反轉性上更勝一籌,一方面這得益於第一季節目積累的製作經驗,讓第二季能夠在經驗累積之外得以更好地全新施展。另一方面,則是第二季選了與節目匹配性更高的素人嘉賓。
眾所周知,如果想要選擇出合適的素人嘉賓,顯然是需要花費足夠多的時間和精力,這也是節目籌備期間所必須面對的繁複瑣碎,無法「偷懶」。從目前節目播出的效果來看,前期用心找到合適的人,才讓節目內容如此好看且有記憶點。比如有著極強領域感的霸道總裁威廉,愛憎分明的外表下藏著外人難以發現的孤獨感。又或者在節目初期總是情感觸礁形單影隻的趙琦君,半夜健身發洩低迷情緒的一面雖引人發笑卻也難免讓人為之心疼……
從偶像劇到青春都市劇,
真實反映當代青年新社交圖鑑
如果說第一季的《心動的信號》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一部偶像劇,是因為節目中的素人CP更多的被聚焦於情感互動單一層面裡的甜蜜浪漫,而沒有更多地延伸至其他領域內更複雜多重的情緒探尋。第二季節目則在浪漫的基調上做了更多內涵擴充,不僅僅是記錄與呈現粉紅戀愛的美好,也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出當下青年男女所面臨的各個方面的困惑與自我反思,當普通大眾周邊的常見困惑被真實地呈現在一檔戀愛社交推理真人秀節目中,從都市偶像劇向青春都市劇的概念過渡,便順理成章。
縱觀目前第二季節目中的七位素人嘉賓,年齡最小的是1996年的張天和陳奕辰,最大的是1990年的吳沛。由於前兩期節目中,吳沛表示出對陳奕辰的喜歡,但考慮到年齡、職業等因素,尤其是當看到張天和陳奕辰彼此互生好感的情況下,吳沛多少表現出了一絲猶豫。與此同時,姐弟戀、女生年齡等社會向話題,也成為了當期節目觀察團所熱議的內容,同時也引發了不少觀眾的探討和反思。
而因在群體中遊刃有餘、習慣性的去掌控全局,男嘉賓威廉,被認定為頗具阿爾法特質。精英人士出身,且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威廉都會有意無意地表現出較強的「掌控性」,在享受著領導者的被尊崇感之外,威廉自然也承受著較大的情緒壓力。尤其是在感受到男嘉賓趙琦君也喜歡自己的心儀女孩楊凱雯時,威廉社交上的主動「進攻性」便展露無遺。
事實上,無論是戀愛中女性的年齡,還是人際交往中的不同的人格類別,其實都無形地對標著屏幕外的某些特定觀眾群體。情感共情讓觀眾更加期待節目中素人嘉賓能夠為他們提供真實直觀的理論參考甚至是經驗借鑑,而這則在無形之中成為不斷增進觀眾和節目粘合的另一大關鍵因素所在。
除了極具生活儀式感的情感寫實,如果從另一個維度看《心動的信號》第二季,它也積極推動當下年輕人去嘗試體驗更多的新型社交:摒棄沉醉社交網絡的死宅單調,三五好友一起做飯、席地而坐暢快聊天、外出體驗更多新鮮刺激的遊戲項目等,都可成為值得嘗試的新鮮體驗。
儘管這檔節目定位為戀愛社交真人秀,但最終能否產生戀愛結果,好像也並非最單一的目標訴求,素人嘉賓們在這個過程中,能夠盡情體驗享受人際社交的愉悅感,也屬於難得的人生經歷。
樹立健康的社交理念,
傳遞正向勇敢的青春態度
如果靜下心來自問一下:你孤獨嗎?或許很多年輕人都會或多或少感到被戳中心事。身處當下這個通訊科技發展迅猛的時代,每個人生活中充滿了太多選擇與困惑,抽離熱鬧繁華之後,獨處時的自己確實會不知不覺間被孤獨感包裹侵襲。孤獨更像是一個人卸掉逞強後無所事事的柔弱作祟,然而當你真正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你的生活會發生轉換,你會扔掉脆弱敏感的過去,變成想要更勇敢去爭取的更加努力的自己。
由此來講,基於心動的戀愛邏輯為起點,《心動的信號》第二季倡導的是年輕人既要積極地工作與生活,也要勇敢地去心動、戀愛與表達。正如這檔節目所傳遞出的愛情價值觀,在增進認知的基礎上,心動的感覺也在一天一天的積累,當你確認那個是對的人,就需要勇敢地表達,以及用行動來證明,這實則是在潛移默化地向年輕人傳遞積極的戀愛觀。
進一步而言,《心動的信號》不單單是一檔戀愛節目,它也在向充滿青春熱情的年輕人展示出生活中的多樣可能性。在節目走向的自然推進下,素人嘉賓和年輕大眾都可以收穫更多元化的認知和情感體驗:只要你足夠認真坦承的面對生活和周遭,那麼牽手喜歡的人、收穫摯友、遇見種種未知的美好,等等一切都將會發生。
從目前播出的三期節目效果來看,第二季節目在素人陣容、大眾話題等方面都進行了升級創新,使這檔IP綜藝保持了較高的水準和質感。隨著節目中帶有鯰魚效應的「新素人」嘉賓的加入,信號小屋的情感走向也許會更加撲朔迷離,於觀眾而言,這檔節目所能帶來的驚喜自然更加引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