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世界2》觀影指南,帶你認識電影中出現的14+1種恐龍

2021-02-25 SME科技故事

本文授權轉載自:小盜龍帶你入侵史前世界

2018年6月15日,可是個大日子,並不是因為世界盃開幕,而是因為《侏羅紀世界2》上映,對於無數恐龍迷來說,這部電影真的是盼望已久。小盜龍興奮的刷過首映,然後以認真科普的態度給大家科普一下電影裡出現了眾多恐龍們,這些恐龍有的是老面孔,有的是新面孔,如果你傻傻分不清楚也不要緊,看過這篇文章你就認識了,去看電影的時候第一個說出它們的名字,有面兒!(無劇透,可以放心閱讀)

霸王龍(又名暴龍)

  屬名:Tyrannosaurus

  學名含義:暴君蜥蜴

  體型特徵:體長10至14米,臀高5.5米,體重約10噸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

  生存地點:北美洲

  食性:肉食性

  危險係數:極高

圖註:霸王龍,圖片來自網絡

  無論是三部《侏羅紀公園》系列,還是上一部的《侏羅紀世界》,霸王龍都是最重要的恐龍,而且總是「閃亮」登場。《侏羅紀世界2》中的霸王龍還還是上一部中那隻,再往前都可以追溯到1993年的《侏羅紀公園》了,是真正的老戲骨,大家都親切地稱它「老奶奶」。  

  圖註:《侏羅紀世界2》中的霸王龍,圖片來自網絡

  霸王龍由布朗在1902年命名,到現在已經有116年啦。自霸王被發現之後,它就成為中生代陸地上的王者,即便發現了更長的棘龍,它在我們心中的皇者地位也沒有被動搖。霸王龍身材高大,身體健壯,其典型特徵是巨大的腦袋和不成比例的小短手(不許笑!後面還有更短的)。霸王龍的大嘴是可怕的殺戮工具,這張嘴中長有60顆20釐米的大牙齒,其咬合力更是超過5噸。憑藉著巨大無比的咬合力,別說是肌肉,就算是骨頭暴龍也能咬斷。在侏羅紀公園系列中,人們總是用火焰在夜晚吸引霸王龍的注意力,研究顯示霸王龍在夜間的視力的確不是很好,不過它們的嗅覺異常靈敏,就算是一點異常氣味它們都能感覺到。霸王龍的危險程度應該是最高的,但是在電影它總能救好人於水火之中!


迅猛龍(又名伶盜龍)

  屬名:Velociraptor

  學名含義:敏捷的盜賊

  體型特徵:體長1.8米,高0.8米,體重20千克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

  生存地點:亞洲中部

  食性:肉食性

  危險係數:極高

圖註:迅猛龍,圖片來自網絡

  迅猛龍可是《侏羅紀公園》系列裡捧出的恐龍大明星,它們聰明、狡猾、兇殘。《侏羅紀世界》升華了迅猛龍的智力,它們懂得服從,能夠聽懂人類的語言,真的是讓觀眾大開眼界啊!《侏羅紀世界2》中迅猛龍依然是主角,歐文的「布魯」回來啦。 

圖註:歐文與布魯重逢,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歐文與年幼時的布魯,圖片來自網絡

  迅猛龍於1924年由著名古生物學家奧斯本命名,其化石發現於蒙古共和國和中國的內蒙古省。其實無論從外形上看,還是從體型上看,電影中的迅猛龍都要比現實中的迅猛龍大很多,其參考了發現於北美洲的恐爪龍。根據最新的研究,迅猛龍並不是光禿禿的,它的全身上下是長有羽毛的,不過導演又一次讓它「全裸」出鏡了。迅猛龍的智商被電影神話了,它們雖然是恐龍家族中最聰明的恐龍之一,但是還無法達到與人類交流並聽從人類命令的能力。如果你在「侏羅紀世界」中遇到迅猛龍,不要試著和它建立某種聯繫,趕緊藏起來!

食肉牛龍

  屬名:Carnotaurus

  學名含義:吃肉的牛

  體型特徵:體長8米,臀高3米,體重1.5噸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

  生存地點:南美洲

  食性:肉食性

  危險係數:高

圖註:《侏羅紀世界2》中的食肉牛龍,圖片來自網絡

  在預告片裡食肉牛龍就已經出現了,而且還被霸王龍欺負了,看來只能當個陪襯啦。食肉牛龍最大的特點就是腦袋上長有一對像牛一樣的角,這正是其得名的原因。我們總是嘲笑霸王龍長有一對小短手,其實食肉牛龍的前肢更短,短到什麼用都沒有呢。

圖註:長著大長腿的食肉牛龍,圖片來自網絡

  食肉牛龍在1986年被命名,是南美洲白堊紀末期最大的食肉恐龍。儘管食肉牛龍沒有霸王龍強悍,但是它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跑得快。食肉牛龍長著一對大長腿,其最高奔跑速度能夠達到每小時56公裡,絕對是大型食肉恐龍中的飛毛腿。如果遇到食肉牛龍儘量躲起來吧,因為逃跑絕對是死路一條!

重爪龍(又名堅爪龍)

  屬名:Baryonyx

  學名含義:沉重的爪子

  體型特徵:體長7.5至9米,臀高2.5米,體重1.3至1.7噸

  生存年代:早白堊世

  生存地點:歐洲西部

  食性:肉食性

  危險係數:高

圖註:新品種重爪龍,圖片來自網絡

  重爪龍的出場還是相當酷的,這個預告片裡就能看到哦。重爪龍是一種大型的食肉恐龍,但是樣子卻非常特別,它的腦袋(特別是嘴巴)細長,就像鱷魚一樣。其實重爪龍主要以魚類為食,所以才長出了如此特化的腦袋的。除了長嘴巴,不要忘記重爪龍手上的大爪子,足有40釐米長呢。 

圖註:電影中作惡的重爪龍,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重爪龍復原,圖片來自網絡

  重爪龍在1986年由艾倫·查理格等人命名,其最早發現於英國。不要以為重爪龍主要以魚類為食就不危險,它嘴中成排的尖牙可不是吃素的,咬起人類依然輕鬆。

異特龍(又名異龍、躍龍)

  屬名:Allosaurus

  學名含義:與眾不同的蜥蜴

  體型特徵:體長8.5至9.5米,臀高2.5米,體重1.5至2.3噸

  生存年代:晚侏羅世

  生存地點:北美洲

  食性:肉食性

  危險係數:極高

圖註:預告片中出現的異特龍,圖片來自網絡

  說實話,在電影中第一眼看到異特龍愣是沒認出來,我的第一反應是發現於新疆的中華盜龍。異特龍就不用多介紹了吧,它是侏羅紀晚期北美洲最著名最常見的食肉恐龍,其化石發現量也非常多。異特龍或許不是最大的食肉恐龍,但卻是身形最勻稱的食肉恐龍。  

圖註:異特龍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異特龍在1877年由馬什命名,它的身形健美,嘴中長有鋒利的牙齒,手上有彎曲的爪子,是完美的大型殺戮機器。異特龍兼具了霸王龍的高大和迅猛龍的靈活,是一種非常危險的食肉恐龍。

 

美頜龍(又名秀頜龍、秀顎龍)

  屬名:Compsognathus

  學名含義:美麗的頜

  體型特徵:體長1米左右,臀高約0.4米,體重3至5千克

  生存年代:晚侏羅世

  生存地點:歐洲中部

  食性:肉食性

  危險係數:低

圖註:美頜龍,圖片來自網絡

  

美頜龍是《侏羅紀公園》和《侏羅紀世界》系列中出現的最小的恐龍啦,它們看上去古靈精怪,但是內心卻充滿了殺戮的本性。在《侏羅紀公園2》裡,成群的美頜龍曾經殘忍地殺死了一個成年人。

圖註:《侏羅紀公園2》中攻擊小女孩的美頜龍,圖片來自網絡

  美頜龍在1859年由華格納命名,它是一種小而靈巧的恐龍。我們不確定美頜龍是否成群活動,但是它們的危險性並沒有電影中表現的那麼高,這些小傢伙的主要食物是蜥蜴、昆蟲,見到人應該會害怕地躲起來的。

腕龍

  屬名:Brachiosaurus

  學名含義:前臂蜥蜴

  體型特徵:體長26米,臀高4.5米,體重40噸

  生存年代:晚侏羅世

  生存地點:北美洲

  食性:植食性

  危險係數:低

圖註:預告片中出現的腕龍,圖片來自網絡

  腕龍是一種身形高大的恐龍,多少人認識這種恐龍都是因為看了《侏羅紀公園》,它以優雅的步態出場無疑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過我印象裡最深刻的橋段還是感冒的腕龍打了小女孩一臉的鼻涕。

圖註:《侏羅紀公園》中的腕龍,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巨大的腕龍,圖片來自網絡

  腕龍由格裡斯在1903年命名,化石發現於美國。作為一種巨型的蜥腳類恐龍,腕龍站立的姿態挺胸抬頭,其腦袋距離地面的高度足有10米,絕對是侏羅紀的「瞭望塔」,那個時代的第一高度。

  腕龍總是以溫和的姿態出現在人類面前,所以當腕龍出現的時候,你只要保持距離欣賞就好。

雷龍

  屬名:Brontosaurus

  學名含義:雷聲蜥蜴

  體型特徵:體長22米,臀高4.5米,體重15噸

  生存年代:晚侏羅世

  生存地點:北美洲

  食性:植食性

  危險係數:低

圖註:迷惑龍的設定,圖片來自網絡

  雷龍與腕龍同屬於蜥腳類恐龍,它們曾經生活在一起,在上一部影片中,雷龍的戲份還是挺多的,但都是苦情戲,各種被暴虐龍虐殺。我本以為島上的迷惑龍都死光了,沒想到還有不少呢。

  早在1879年雷龍就被發現和命名,其命名者是大名鼎鼎的古生物學家馬什,他在描述雷龍時是這麼說的:當一大群雷龍從遠處走來時,一定是塵土蔽日響聲如雷。

圖註:雷龍的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雷龍是蜥腳類恐龍的代表,其長有小小的腦袋、胖胖的身體以及長長的脖子和尾巴。雷龍不但體型巨大,而且還喜歡扎堆,它們總是成群結隊的出沒。別看雷龍笨頭笨腦的,它們可有自己獨特的防身武器,那就是細長的尾巴。當雷龍揮動尾巴時能夠起到鞭子的效果,不過面對我們這些「無害」的哺乳動物,它們還是相當溫順的。

劍龍

  屬名:Stegosaurus

  學名含義:有屋頂的蜥蜴

  體型特徵:體長9米,挺高3米,體重約4噸

  生存年代:晚侏羅世

  生存地點:北美洲

  食性:植食性

  危險係數:中

圖註:劍龍設定,圖片來自網絡

  介紹了腕龍和雷龍,就一定要介紹劍龍,因為劍龍和這兩個大傢伙也生活在一起。劍龍在1877年由馬什命名,在最早發現劍龍背上巨大的骨板時,馬什以為這些骨板是水平長在它們背上的,就像屋頂上的瓦一樣,所以名字本意是「有屋頂的蜥蜴」。

圖註:劍龍的復原,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劍龍的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劍龍可是恐龍世界中最奇特的恐龍,它的背上有17塊菱形骨板,尾巴上有四根骨刺。別看劍龍樣子傻傻的,但是一點也不好惹。在電影《侏羅紀公園2》中它們就展示了自己的攻擊力,差點把貿然靠近的人類達成篩子。儘管劍龍以植物為食,但是相當危險,所以不要靠近哦。

甲龍

  屬名:Ankylosaurus

  學名含義:僵硬的蜥蜴

  體型特徵:體長6.5米,臀高2米,體重約6噸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

  生存地點:北美洲

  食性:植食性

  危險係數:中

圖註:甲龍設定,圖片來自網絡

  與劍龍一樣奇特的恐龍還有甲龍,這種恐龍因為全身長有骨片和骨刺組成的裝甲結構而聞名於世。在上一部《侏羅紀世界》中,甲龍終於有機會好好漏了一把臉,但還是被暴虐龍被虐了。

圖註:甲龍的復原,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甲龍的骨架,圖片來自網絡

  甲龍在1908年由布朗命名,這種滿身長有甲片的恐龍堪稱恐龍世界中的重裝步兵,它們的防護已經做到了極致,就連眼睛都有骨片保護。甲龍在做到保護自己的同時也不忘打擊對手,它的尾巴上長有一個重50千克的骨錘,當尾巴甩動時,骨錘就變成了流星錘一樣的武器。甲龍與劍龍一樣,都有足夠的手段保護自己,它們雖然不會主動攻擊,但是對靠近的動物也不友好。

冥河龍

  屬名:Stygimoloch

  學名含義:冥河惡魔

  體型特徵:體長2.5米,臀高0.8米,體重100千克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

  生存地點:北美洲

  食性:植食性

  危險係數:中

  

  圖註:冥河龍的復原,圖片來自網絡

  第一眼看到冥河龍,我把它看成了腫頭龍,不過仔細看它的腦袋,長而突出的骨棘和比人大不了多少的體型暴露了它的真實身份。在《侏羅紀公園2》中,冥河龍的大哥腫頭龍展現了自己「鐵頭功」的絕技,把人和車輛撞了個人仰馬翻,這一部中冥河龍也不會吝嗇自己的頭上功夫。

圖註:冥河龍與人類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冥河龍在1983年由高爾頓等人命名,它的身形健美,靠後肢奔跑和行走。冥河龍就像是一頭氣勢洶洶的小野豬,會用腦袋撞擊對它有威脅的動物,所以不要輕易招惹它哦。

三角龍

  屬名:Triceratops

  學名含義:長有三隻角的臉

  體型特徵:體長9米,臀高3米,體重6噸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

  生存地點:北美洲

  食性:植食性

  危險係數:中

圖註:三角龍設定,圖片來自網絡

  腦袋上長有三根大角的三角龍是最著名的恐龍之一,侏羅紀世界裡當然少不了它們啦。

圖註:三角龍復原,圖片來自網絡

  三角龍是馬什在1889年命名的,其巨大的帶著頭盾的腦袋和三根大角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角龍是角龍家族演化的終極產物,它們曾經與霸王龍生活在一起,兩個傢伙是一對生死冤家。當面對危險的時候,三角龍會晃動腦袋上的大角作為武器,成群的三角龍會用大角組成一堵牆來保護自己。最近的發現顯示在三角龍的臀部一帶長有長而尖的剛毛,這些剛毛的作用是保護它的大屁股!忘了告訴大家,雖然三角龍是植食性恐龍,但是它們的脾氣一點也不好,所以勸各位離成年三角龍遠一點。

中國角龍

  屬名:Sinoceratops

  學名含義:來自中國長角的臉

  體型特徵:體長6米,臀高約2米,體重2至3噸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

  生存地點:山東諸城

  食性:植食性

  危險係數:中

  

圖註:中國角龍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你仔細觀察《侏羅紀世界2》裡出現的角龍類,會發現除了特徵明顯的三角龍還有一種大型的角龍類,它就是來自中國的中國角龍。中國角龍的外形其他和三角龍差不多,最重要的不同就是眼睛上方沒有兩根大角,頭盾邊緣的褶皺更加複雜。中國角龍是在山東省諸城市發現的,它可是北美洲之外發現的唯一一種大型角龍類,在世界上名氣還是很大的。電影中出現中國角龍或許是考慮到中國市場對於電影票房的巨大貢獻吧。

  

圖註:中國角龍復原圖,作者:趙闖

  中國角龍在2010年由古生物學徐星等命名,屬於角龍家族中的尖角龍亞科。中國角龍或許與三角龍一樣,群居但是脾氣不好,所以怎麼對待三角龍就應該怎麼對待中國角龍。


似雞龍

  屬名:Gallimimus

  學名含義:雞的模仿者

  體型特徵:體長4-6米,臀高約2米,體重400千克

  生存年代:晚白堊世

  生存地點:亞洲中部

  食性:雜食性

  危險係數:低

圖註:似雞龍設定,圖片來自網絡

  長著兩條大長腿的似雞龍是恐龍家族中的長跑健將,在《侏羅紀公園》中,一群高速奔跑的似雞龍向主人公跑來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侏羅紀世界2》中,似雞龍依然會在屏幕前跑過來跑過去,但是不要指望它們成為主角哦。

圖註:《侏羅紀世界1》中的似雞龍,圖片來自網絡

  似雞龍在1972年由古生物學家瑞欽·巴思缽命名,這種恐龍長有鴕鳥一樣的體型,長長的脖子、長長的腿,瘦長的身體和尾巴。儘管似雞龍比較害羞而且不會主動攻擊其他動物,但是不要把它惹急了,因為它前肢上的爪子還是具有相當殺傷力的。

最後又是一種該死的人造恐龍:

狂盜龍

  屬名:Indoraptor

  學名含義:狂暴的盜賊

  體型特徵:體長?,臀高?,體重?

  生存年代:現代

  生存地點:?

  食性:肉食性

  危險係數:極高

  繼《侏羅紀世界》裡吳博士創造了暴虐龍之後,本著不作死就不會死的精神,吳博士又搞出了狂盜龍這個怪物。在預告片裡大家肯定已經領教了這個怪物的恐怖啦,正片更可怕。不能劇透,關於這貨的資料我也不說了,說了也算是劇透,大家還是去電影院看吧。

除了上面介紹的恐龍,電影裡還有滄龍(Mosasaurus)無齒翼龍(Pteranodon)不過它們不是恐龍!不是恐龍!不是恐龍!

滄龍無齒翼龍

  好啦,我終於用這麼長的篇幅將《侏羅紀世界2》中出現的恐龍都扒了一遍,希望大家在看完本文之後可以更快樂的觀影,祝各位觀影愉快啦!

____________

內容為【小盜龍帶你入侵史前世界】公眾號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侏羅紀世界》中出現的18種恐龍詳解
    腫頭龍在《侏羅紀2》中出現,面對前來追捕它的恐龍獵手,它奮力反抗,最終寡不敵眾被拖倒在地。    《侏羅紀公園1》中,副櫛龍曾作為遠景出現在祥和的恐龍公園中,在河邊喝水。    另外,與腫頭龍一樣,它們也在《侏羅紀2》中被恐龍獵手追捕。
  • 《侏羅紀世界2》火爆來襲,但想看懂這5種恐龍你不能不認識
    即將上映的《侏羅紀世界2》必將燃爆暑期檔,因為很多人小時候都特別喜歡恐龍,恐龍玩具,模型,甚至理想裡也有恐龍的位置。
  • 《侏羅紀世界》:觀影之前你必須知道的恐龍圖鑑!
    但順便還是要吐個槽:按現在的研究,這種恐龍和鳥類關係特別近,是有羽毛的。但《侏羅紀世界》依舊遵從《侏羅紀公園》的舊例,將其刻畫為冷血的蜥蜴——但同時還擁有不應該擁有的豐富表情和極高的智商。對了,我要沒記錯《侏羅紀公園1》裡迅猛龍的表情是按貓的表情來做的特效。
  • 《侏羅紀世界2》恐龍種類大盤點,第七個是龍中哈士奇
    而該影片作為侏羅紀電影系列的第五部,相信大家也迫不及待的想前往電影院一睹為快,在這裡,我先帶大家了解下該電影中出現的各種恐龍,以便大家前往觀影的時候能有更好的體驗。1、霸王龍說到恐龍,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霸王龍,霸王龍又名「雷克斯暴龍」,生存於白堊紀末期,是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約11.5米-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
  • 你真的看懂《侏羅紀世界2》中的恐龍了嗎?
    其實在上海自然博物館裡,你就能看到現實版的侏羅紀世界↓↓↓2018年5月-7月上海自然博物館恐龍季宣傳視頻半年前,《侏羅紀世界2》的預告片上線後,我們就做出了整部劇的分析預測↓↓↓  戳我了解《侏羅紀世界2》神預測今天就讓三十年恐龍老粉為大家奉上最新鮮的觀影吐槽~
  • 《侏羅紀世界2》中恐龍種類至少有13種
    《侏羅紀世界2》內地上映首日,毫無懸念地拿下票房冠軍。算上1350萬的午夜場票房,《侏羅紀世界2》首日票房2.15億,佔據大盤九成以上。2015年,《侏羅紀世界》在內地上映時,首日票房1.1億,續集的同期成績幾乎實現翻倍。
  • 《侏羅紀世界》恐龍圖鑑:觀影之前你需要提高的*格
    電影一開始說侏羅紀世界裡一共有20種恐龍,14種食草,6種吃肉。但是,電影裡出現的種類肯定沒有這麼多。加上不是恐龍的中生代爬行動物,也沒達到這個數。和老版三集《侏羅紀公園》類似,《侏羅紀世界》裡都出現的各種龍是最經典的種類——這一點特別重要,憑這個規則電影裡的恐龍是啥特別好猜。
  • 侏羅紀世界18種恐龍獨家詳解
    劍龍的首次亮相是《侏羅紀2》。主人公在森林中像用相機給劍龍寶寶拍照,卻被劍龍父母誤以為要傷害小龍,進而攻擊人類。可見,劍龍雖然腦子小,但智商還是夠用。《侏羅紀世界》中,劍龍的觀賞方式是遊客乘船漂流,它們將在兩邊的雨林中出現。
  • 漲知識了~《侏羅紀世界》裡你認識幾種恐龍?
    《侏羅紀世界》延續了好萊塢經典科幻巨製《侏羅紀公園》的故事內容,講述了《侏羅紀公園》第一部的22年後,當年的納布拉爾島已經成為了一個龐大的主題公園——侏羅紀世界,而國際基因科技公司為了吸引遊客,借用基因技術,結合了霸王龍、迅猛龍等生物的DNA打造出更高智商和更嗜血的「暴虐霸王龍」,再次引發了一場災難。
  • 《侏羅紀世界》18種恐龍出沒!
    電影背景設置在《侏羅紀公園》故事發生22年後,納布拉爾島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主題公園和度假勝地——侏羅紀世界。《侏羅紀世界》裡,在大Boss從籠中逃出後,雷龍也慘遭它的屠殺,以此來襯託混血恐龍的兇殘。
  • 《侏羅紀公園1》中出現的恐龍們
    在幾億年前的侏羅紀世界中生活著這個世界上出現過的最大生物——恐龍們,人們總是幻想著直面這些恐龍的時候會發生些什麼,史匹柏導演基於這一想法拍攝出了科幻電影
  • 《侏羅紀世界2》2分鐘預告登場13種恐龍介紹,史上最多種恐龍來襲
    萬眾期待的怪獸大片《侏羅紀世界2》終於曝光了首款預告,先看預告:第一款預告看起來沒有想像中的燃,不過作為出場的恐龍很多,至少有13
  • 《侏羅紀世界》恐龍圖鑑(上)
    電影開篇就說侏羅紀世界裡一共有20種恐龍,14種食草,6種吃肉。但是,電影裡出現的種類肯定沒有這麼多。
  • 侏羅紀世界恐龍圖鑑,你pick哪只小可愛?
    我不信看完《侏羅紀世界2》被嚇到的只有我一個人???小時候對恐龍很感興趣,看《侏羅紀世界2》的評分都說特效很棒,這不電影一上映,就拉著哈妹去看了。然後在電影一開始就嚇到閉眼,現在我滿腦子都是恐龍張大嘴嗚嗷嗷
  • 不認識這些恐龍,怎麼在《侏羅紀世界》愉快玩耍?!
    《侏羅紀世界》延續了好萊塢經典科幻巨製《侏羅紀公園》的故事內容,講述了《侏羅紀公園》第一部的22年後,當年的納布拉爾島已經成為了一個龐大的主題公園—侏羅紀世界,而國際基因科技公司為了吸引遊客,借用基因技術,結合了霸王龍、迅猛龍等生物的DNA打造出更高智商和更嗜血的「暴虐霸王龍」,再次引發了一場災難。霸王龍,又名暴龍,屬暴龍科中的一種,名字的意思是殘暴的蜥蜴王。
  • 侏羅紀世界2中史上最危險的恐龍現身
    影片主要講述了在侏羅紀世界主題公園及豪華度假村被失控的恐龍們摧毀四年後,納布拉爾島已經被人類遺棄,島上倖存的恐龍們在叢林中自給自足。當島上的休眠火山開始活躍以後,歐文(克裡斯•帕拉特飾)與克萊爾(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德飾)發起了一場運動,想要保護島上倖存的恐龍們免於滅絕。在觀看影片前,先做好功課,認識一下侏羅紀2中的具有攻擊性的恐龍品種。
  • IMAX在成都舉辦《侏羅紀世界2》觀影會
    26城的媒體、粉絲和喜愛IMAX的觀眾在上映首日黃金場興奮集結,在IMAX影院共同跨越侏羅紀。時隔三年,狂奔的恐龍群再次登陸IMAX大銀幕,《侏羅紀世界2》此次帶著全面升級的特效,豐富多樣的場面和比前作更加驚險刺激的情節歸來,且在中國比北美提前一周上映,讓國內的恐龍粉絲們充滿了期待。而IMAX 3D版本沉浸式的卓絕體驗勢必成為影迷們打開恐龍世界大門的不二之選。
  • 《侏羅紀世界》恐龍圖鑑!
    電影一開始說侏羅紀世界裡一共有20種恐龍,14種食草,6種吃肉。但是,電影裡出現的種類肯定沒有這麼多。加上不是恐龍的中生代爬行動物,也沒達到這個數。和老版三集《侏羅紀公園》類似,《侏羅紀世界》裡都出現的各種龍是最經典的種類--這一點特別重要,憑這個規則電影裡的恐龍是啥特別好猜。
  • 《侏羅紀世界》恐龍百科圖鑑
    核心提示:如今《侏羅紀世界》登場,侏羅紀公園時隔22年之後重新開張,在電影中正式登場的恐龍多達17種之多,新品種的恐龍正等待觀眾檢閱
  • 最全最新:侏羅紀世界18種恐龍詳解!
    他們有著長頸及尾巴,每天要花大量時間來吃東西,但它無法咀嚼,只能把植物完整吞下。食物從長長的脖子一直滑落到胃裡,在那兒,食物會被它不時吞下的鵝卵石磨碎。顧名思義,它們的頭頂腫大,好像長著一個巨瘤。 腫頭龍的頭顱奇厚無比,隆起厚度可達25釐米,而且相當堅硬。但它們的厚頭並不能抵抗掠食者的襲擊,可能只用於物種內的打鬥中(典型的窩裡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