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今天繼續集中給大家:快速答疑。是不是良心公號,你們說的算!都是來自你們問的問題整理!請老朋友來給大家免費答疑!!!全是乾貨,建議先分享,後細讀~家族群也可以走一波~
只有願意學習的家長,才能把對寶寶的愛變成實際行動的愛哦!
大家近期問題如下:
1. 重油重鹽,一起吃?
2. 水果吃多易得糖尿病嗎?
3. 腸脹氣、腸絞痛?
4. 自主入睡?
5. 安撫奶嘴會上癮?
6. 過早站立有害處嗎?
7. 腹瀉要不要立即就醫?
8. 補品藥材煲湯?
9. 女兒性早熟?
10.短效避孕藥與緊急避孕藥區別?
重鹽重油的家庭菜,寶寶能一起吃嗎?
1. 一歲後,寶寶跟著大人一起吃飯菜,但是家人都是重口味,擔心長期這樣會對孩子不好。
1歲以後,孩子確實可以跟大人一起吃同樣的飯菜了,但前提是大人口味清淡一些,不要重油鹽。
過多的油以及鹽分的攝入,會導致孩子養成重口味的飲食習慣,同時過多的鹽,會加重腎臟的負荷甚至引起高血壓。
那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的鹽的攝入量分別是多少呢?咱們一塊看看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推薦的量吧,然後自查一下,是不是一不小心就攝入過多了。
學會看商品標籤,就能識別高鹽食品!
來看看鈉含量和鹽的轉換關係
一些食物標籤可能僅僅註明含鈉量,這個時候可以將鈉轉化為鹽的數量,只需要將鈉的量乘以2.5。例如每100g食物含1g鈉,就是每100g食物含有2.5g的鹽。
通過這個方式,根據不同年齡孩子鹽的攝入量,可以看看你家裡的零食,有的就只能偶爾吃吃,不要吃太多了哦。
哪些食物含鹽量高?
醬肉、菜湯、肉湯、沙丁魚、奶酪、滷肉/醬肉、火腿、醃菜、對蝦、鹹魚、燻肉、燻魚、醬油等等。
辣條、瓜子、薯片、蜜餞、魷魚絲、番茄醬、話梅、泡椒鳳爪.
更多含鹽多的食品,等你在評論區留言說說。
下面一起來看看嬰幼兒用油:
嬰幼兒用油量參考!
數據參考來源:膳食寶塔、NHS:
6-7個月,油少量或者不加;
8-9個月,油5g;
10-11個月,油5-10g;
1-2歲,油10-15g;
2-3歲,油10-20g。
所以如果想要全家一起吃飯菜,可以注意下用鹽和用油量。儘量做的清淡一些,或者是先把寶寶少鹽的部分菜盛出來後,然後全家大人的菜再放合適的鹽。其實中國成人用鹽量一直是超標挺多的,建議成人也最好控制用鹽量,成人一天用鹽量不超過6g。高鹽飲食,與高血壓、心臟病、腎病及誘發腦出血等的發生有直接關係。
說完了鹽和油,我們下面來說說關於吃水果的問題。
寶寶吃水果太多,會得糖尿病嗎?
2.寶寶吃水果的量,我媽給孩子吃太多水果了,真怕得糖尿病
曾經有一位媽媽焦慮的諮詢陳醫生,孩子吃了太多水果,會不會得糖尿病呢?先說結論,答案當然是,不會因為吃水果而得糖尿病。
糖尿病的具體病因其實不是很清楚。目前的研究發現,遺傳基因、免疫紊亂、以及微生物感染等在糖尿病的發生發展中扮演了一定的作用,從而使得降血糖的胰島素分泌絕對值不夠或者是雖然足夠,但並沒有起到相應的作用,繼而人體出現血糖增高、脂肪、蛋白質等代謝紊亂的情況。
當然了,孩子飲食均衡,才能發育得好。水果吃多了,自然影響別的食物的進食量,因此不是越多越好。另外,水果最好在兩餐之間吃。
那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每天水果的攝入量是多少呢,您可以參考以下圖表的量。
腸脹氣、腸絞痛
3. 寶寶2月齡,最近總是有腸脹氣,經常哭鬧厲害,哄不好,這麼哭會不會有什麼問題啊?
腸脹氣/腸絞痛的問題:腸絞痛/腸脹氣是嬰兒期一種特殊的現象,3-4個月之內的孩子多見。
其典型的表現為:每周3天以上,每天哭鬧時間超過3小時。其發作往往在夜間出現,表現為尖銳高調難以安撫的哭聲,孩子往往還伴有滿臉通紅,肚子硬,四肢甚至甚至背部向後弓起。
目前小嬰兒腸絞痛的原因不清楚,研究發現可能和寶寶年齡小,控制腸壁蠕動的神經發育不成熟、腹部脹氣及不良情緒的傳染這些因素有關。
腸絞痛本身不是疾病,但孩子哭得撕心裂肺,會讓初為人母的媽媽們感覺非常費解和不安,但其實對孩子並不造成傷害。
目前關於嬰兒腸絞痛的研究不是很多,在孩子哭鬧不安的時候,又找不到具體的疾病的時候,可嘗試以下方法:
a、 在孩子腸絞痛發作時,可以做的嘗試包括排氣操(裹襁褓,飛機抱(孩子腹部朝向大人手臂趴在大人的前臂上類似坐飛機),白噪音(比如吹風筒的聲音),但是,這些措施對部分孩子有效,部分孩子無效,您都可以逐一嘗試。
b、餵養的時候銜奶姿勢要正確,孩子整個嘴巴含住乳頭,避免吸入過多空氣,吃奶中間可以暫停一下,把孩子抱起來拍一下嗝,再接著喂。
c、 在藥物方面,西甲矽油可以減少腸內氣體,也被一些育兒專家推薦過,但根據國外多中心的對照研究,它對腸絞痛的效果其實和安慰劑差不多。
d、益生菌對腸絞痛的研究結論也不一致,有的說有用,有的說沒用,目前主流的意見還是不推薦。
e、母乳和配方奶餵養的孩子腸絞痛發生率差不多,所以不需要因為腸絞痛而停止母乳餵養,但由於過敏的孩子,也可能表現為餵養困難,哭鬧不安。
目前純母乳餵養,您可以觀察是不是吃了某些食物之後餵奶,孩子哭鬧得更加厲害,這個時候需要注意迴避這一類食物。
總的而言,因為腸絞痛並沒有危害,對於孩子來說,也沒有大人看著想像中的痛苦,不需要擔心,耐心等待孩子成長,腸絞痛自然就會消失。剛才說了寶寶哭的睡不好,下面我們說說「自主入睡」。
自主入睡
4 . 每天哄睡要崩潰了,一放下就哭!
寶寶在懷裡睡得好好的,一放下就大哭,不少寶媽為了孩子能夠睡得更好一些,只能整夜整夜的抱著孩子,從而疲憊不堪。
其實孩子依賴抱睡,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媽媽的懷裡,溫暖舒適,有安全感,減少了從懷裡到床上的步驟,減少了醒來的可能性。
另外一點就是,在懷裡孩子如果醒來,媽媽往往會走動,拍一拍孩子,自動就接覺進入下一個睡眠周期了。
咱們可以從下面這幾個小技巧來改變這種情況,從而實現寶寶睡得香,寶媽也休息的好:
a、充分互動:白天充分的跟孩子互動,滿足孩子的需求,增加安全感;
b、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調暗燈光;空調溫度在22-26度;減少人員活動,避免過度噪音。
c、建議睡前程序:摸清楚孩子的睡眠規律,在其睡覺前的半個小時開始睡眠程序,例如唱搖籃曲或者放輕柔的音樂,給予擁抱等等。在相同的時間做同樣的事情,時間久了,孩子就知道該睡覺了。
d、培養自主入睡:這是戒掉抱睡,引導孩子自主入睡的核心。儘可能在孩子還沒有睡著,迷迷糊糊的時候,將其放在床上,大人可以跟著躺下,拍一拍孩子,讓孩子自主入睡。
如果失敗了,孩子哭鬧,先進行原地安撫,例如拍一拍,哼歌或者耳語等,如果失敗了,這個時候再將其抱起來,再哄睡,然後在孩子沒有入睡之前,再次將其放在床上,如此反覆的培養,孩子就慢慢會有自主入睡的習慣了。
e、 放下動作要輕柔:將孩子放到床上時,由於床的硬度、溫度與懷抱不一樣,很多孩子會由於這些因素的改變而突然醒過來。
因此放下的時候動作要輕柔,先放下屁股,接著在放下頭部,這個時候媽媽的手不要即可抽出來,可以等一會兒再抽出來。放下後可以給孩子拍一拍,哼歌等安撫孩子。
安撫奶嘴會上癮嗎?
5 . 安撫奶嘴會上癮嗎?怎麼溫和的戒安撫奶嘴?
大多數的嬰兒有比較強烈的吮吸願望。安撫奶嘴能讓煩躁不安的孩子舒緩下來,安撫奶嘴還能夠幫助寶寶入睡,另外有些研究還發現安撫奶嘴能夠減少嬰兒猝死綜合症的發生率。
但是,安撫奶嘴也並非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例如部分孩子會對安撫奶嘴過於依賴,需要含著安撫奶嘴入睡,在夜間安撫奶嘴從嘴裡掉出來時,孩子會哭鬧不安。
另外, 2-3歲的孩子及以上的孩子,仍然使用安撫奶嘴可能會增加中耳炎的發生率,3歲以上仍然吮吸奶嘴,可能會導致孩子牙齒錯位。
雖然絕大部分的孩子在2-3歲就自動戒掉奶嘴,但對於少部分仍然依賴奶嘴的孩子,則需要逐漸戒除安撫奶嘴。
那麼,哪些方式可以逐漸的幫助孩子解除安撫奶嘴呢:
a、選擇合適的時機
選擇在孩子比較開心,沒有身體不舒服或者壓力大的情況下開始戒奶嘴。千萬不要在孩子生病了、開始上日託等情況下進行解除奶嘴。
b、規定安撫奶嘴可以使用的地方
例如開始的時候規定僅在家裡才可以使用,等孩子逐漸適應了,再規定只有在睡覺的床上才能使用。
c、引入其他的安撫物
在逐漸戒掉奶嘴的過程中,可以逐步引起其他的安撫物作為替代,例如毛毯、毛茸茸的娃娃等。
d、逐漸減少使用的時間
最初規定在午睡和夜間睡眠的時候使用,等孩子慢慢適應了,再過渡到只有在夜間睡眠的時候才能使用。
e、舉行一個告別儀式
在孩子逐漸適應減少或者不用奶嘴之後,對於較大的孩子,可以跟孩子進行交流,在徵得孩子同意之後,讓孩子跟奶嘴告別,並將其放入盒子,告知孩子奶嘴將寄給需要安撫奶嘴的更小的寶寶,最後記得給予孩子獎勵。
過早站立好嗎?
6 .老人喜歡在3、4月大時就駕著寶寶胳肢窩站立 跳躍,想知道這樣做是不是有危害?
孩子的運動發育是有其固有規律的,通常來講,孩子的大運動有如下的規律:2月齡抬頭,4月齡翻身,6月齡會坐,8月齡會爬,10月齡能夠站,周歲走。
每一個運動技能的獲得並非一日之功,需要孩子的骨骼、肌肉發育到某一種程度,才會出現相應的運動能力。
過早的扶站,不符合孩子的發展規律,在骨骼肌肉發育達不到條件的情況下,會加重脊柱、雙下肢骨頭的負荷,對於孩子的生長發育不利。
腹瀉,要不要立即去醫院?
7 . 寶寶腹瀉要不要立即去醫院?哪些情況必須要去?
病毒感染是引起小朋友拉肚子的主要原因,除了拉肚子,部分孩子還會有嘔吐,甚至發燒等情況。
由於病毒感染引起的拉肚子,通常在5-7天恢復,部分孩子時間比較長,甚至超過2周,這種情況需要注意是不是由於腸道黏膜損傷,繼髮乳糖不耐受。
由於這一類的疾病往往是自愈的,因此面對一個每天拉好幾次肚子的孩子,咱們不需要過於擔心,直接往醫院跑。
但是由於拉肚子會丟失大量的水分以及電解質,如果等不到及時的補充,那麼孩子可能出現脫水等情況,因此,咱們需要積極給予孩子補液。
對於吃母乳的孩子來說,多喝母乳就好。母乳中90%都是水分,並且還有多種活性物質,也有助於腸道黏膜的修復;對於喝奶粉的大孩子,那麼首選的液體就是口服補液鹽III,記得每包衝250ml溫水。
每解一次稀水樣便,每公斤體重需要補充10ml左右的液體,如果孩子不願意喝,那麼將鮮榨的蘋果汁按照1:1的比例,加入等量的溫水給孩子喝,也是可以的。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的情況,需要及時就診:
a、反覆嘔吐,頻繁嘔吐超過8小時,嘔吐物有血絲或者黃綠色像膽汁一樣的東西;
b、一陣陣發作性哭鬧不安難以安撫;
c、腹痛伴大便有血或者像果醬一樣。
d、反覆高燒甚至抽筋。
e、有脫水錶現:口腔嘴唇黏膜乾燥;哭的時候眼淚少;眼眶凹陷;皮膚乾燥,小便明顯減少, 6-8小時未解小便。
補品藥材煲湯?
8 .我家老人要給1歲寶寶喝人參北芪桂圓當歸燕窩這些燙湯喝,說可以增強抵抗力,怎麼說服家人不要這麼做?
長輩都希望家裡孩子長得更加健壯一些,不惜花重金買來人參、蟲草、燕窩等補品給孩子吃。
從父母的角度來看,盼女成鳳,望子成龍是可以理解,但從醫學的角度看,這些產品往往沒有商家宣傳的功效,有些甚至還有毒副作用,不適合孩子食用。
舉個簡單的例子,燕窩由於含有唾液酸,商家大肆宣傳燕窩能夠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提高智商。
目前的研究確實發現唾液酸能夠促進神經細胞的發育和分化,提升記憶和學習功能。
但是,這個需要比較大的量,平常每次吃3-5g的燕窩,其中的唾液酸含量遠遠達不到促進改善神經系統功能的量。
更加重要的是,其實人類能夠自行合成唾液酸,並且其他的食物中,也含有唾液酸,如果想要補充唾液酸,那麼母乳、牛奶、雞蛋等等將會是更好的選擇。
另外的一些補品,則含有毒副作用,更加不應該給孩子食用。
例如:人參含有人生素、人參皂,其實不僅不能增強免疫功能,反而會削弱孩子的免疫功能,人參皂有類雌激素作用,可能會促進孩子早發育。
服用人參過量,可能引起煩躁不安、易怒等神經系統亢進的表現,更加的嚴重的則會抑制大腦皮層的功能,從而出現血壓降低、心臟收縮能力減弱以及低血糖等嚴重副作用。
至於蟲草,目前的研究均無法證明,冬蟲夏草裡含有任何特殊,對人體有益的成分。起初宣稱蟲草酸具有神奇的作用,但是很快被證實,蟲草酸其實就是普通的甘露醇而已;並且,長期吃蟲草,有可能砷中毒。
2016年,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發出警告:長期服用冬蟲夏草、冬蟲夏草粉及純粉片等品會造成砷過量攝入,並可能存在人體內蓄積,存在較高風險,將其從保健品中除名。
砷中毒嚴重的話可引起肝臟損害,腎臟損害,溶血、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等情況。
所以,各位爸爸媽媽,孩子只需要好好吃飯、菜、肉類即可,千萬別自行給孩子食用各種補品。一不小心,弄成性早熟就不好了。
懷疑女兒性早熟
9.懷疑女兒性早熟已經快崩潰了,很無助很彷徨
女孩子在8歲之前出現第二性徵的發育,例如最常見的是乳房發育,或者是在10周歲前出現初潮,稱之為性早熟。
性早熟會給女孩子以及家長帶來一些危害:
首先性早熟會導致骨骼成熟加速,骨骺提前閉合,從而影響孩子的成年身高;其次就是性早熟可能會導致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
再次,性早熟會引起女孩子早初潮,會給性早熟的孩子青春期的護理帶來很大的挑戰;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小年齡的孩子性早熟可能是由於某些疾病引起的,例如某些腫瘤。
由於引起性早熟的原因,廣泛並且可能帶來傷害,因此,8歲之前女孩子出現早發育,需要兒童內分泌科就診評估,進一步完善檢查,來評估孩子發育的情況。
醫生會根據孩子的病史、查體情況,進行初步的檢查,往往需要查骨齡,評估骨齡是否超前了,是否影響孩子的生長潛能;B超了解子宮卵巢的發育情況,是否有巨大的卵巢囊腫等情況;基礎的內分泌激素水平,例如卵泡刺激素、黃體生成素,評估孩子是否正式進入青春期;對於年紀比較小開始發育的女孩子,例如小於6歲的孩子,往往還需要做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刺激試驗以及垂體的核磁共振進一步查找原因。
短效避孕藥
為什麼可以長期避孕?
10. 搞不懂為什麼短效避孕藥可以長期避孕,和緊急避孕藥有什麼關係?哺乳期可以吃嗎?
短效避孕藥最主要的成分是雌激素和孕激素,這兩種激素模擬了人體懷孕的狀態,從而卵巢不排卵,不排卵自然就不會懷孕。
另外服用短效避孕藥後,宮頸粘液發生改變,不利於精子的進入,精子沒法和卵子結合,懷孕的機率就很小了。
短效避孕藥的效果非常好,按照要求吃,基本上避孕的效果高達99%,注意需要連續服用7天後才有避孕的效果,並且副作用很小,少許的人一開始會有不規則點狀出血或者噁心嘔痛等不舒服,但是通常過了3個月,慢慢這些症狀就消失了。
並且研究發現,口服短效避孕藥能夠降低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發生率。由於短期避孕藥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因此可以長期口服短效避孕藥作為避孕的首選方式。
其服用方式很簡單,就是在月經周期的第一天開始服藥,每天在相同的時間服用,連續21天,停用7天,注意在服用的前7天短效避孕藥安全可靠,副作用也很小,因此可以長期服用避孕。
哺乳期建議使用其他的避孕方式,因為短效避孕藥中的雌激素會降低母乳的生成量,並且口服後母乳中會含有少量的激素類的藥物及代謝物。
而緊急避孕藥的成分主要是孕激素,通過在短時間內補充大量的孕激素,來推遲排卵或者抑制排卵,從而達到避孕的目的,但其避孕效果很一般,大概75-85%的樣子,長期服用副作用比較大。
END
中國家長從孩子出生起,就需要學習大量知識,才能避免彎路,少遇坑,叨叨願與家長一道守護寶寶健康成長!
如果閱讀量好,說明大家喜歡這類內容,以後就會多出現。叨叨會努力給大家奉獻專業嚴謹有用的知識,你的分享就是對叨叨最大的愛!
本平臺特約科普作者:陳澤偉,深圳大學總醫院兒科主治醫師。卓正、知貝線上問診平臺可以找到我。擁有美國心臟學會的高級生命支持證書,尊崇循證醫學,具有豐富的兒科臨床經驗,熟悉兒童生長發育、兒科常見疾病的診治,能夠根據病情,結合循證醫學依據,作出符合最新的國際臨床指南的診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