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是一件讓父母既開心又操心的事,尤其是處於好動時期的寶寶,家長再小心謹慎也有疏忽的時候。寶寶活潑好動,有時候磕磕碰碰的家長看了都忍不住替寶寶捏一把汗,生怕自己稍不注意寶寶就從高處跌落受傷。
近日一則新聞讓各位家長們看了都跟著擔心,濟南一名2歲的女童睡覺時不慎從床上跌落,頭部著地。而地板上正好放著爸爸的皮帶,孩子掉下來的時候恰巧砸中皮帶環,皮帶上的金屬扣深深的插進女童的頭顱內。
家長用剪刀剪掉皮帶部分之後第一時間帶著孩子去了當地醫院,考慮到孩子情況比較特殊當地醫院也不敢接收。家長只能連夜帶著孩子趕到濟南上級醫院,所幸皮帶沒有全部插進女童頭顱內,經過3個小時的手術終於取出皮帶,目前女孩已經脫離生命危險在醫院進行後續治療。
雖說皮帶扎進頭顱是個特例,但是相信很多寶媽都有過寶寶從床、椅子、沙發等跌落的經歷。有些寶寶還小不能自住表達,只能通過哭聲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家長們一著急就慌了陣腳不知該如何處理。也不知道寶寶怎麼樣,怎麼處理,需不需要上醫院。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寶寶從高處跌落,家長第一時間需要做什麼。
一、不要立刻移動寶寶的姿勢
很多家長一看寶寶跌落大哭就慌了神,馬上就抱起寶寶想要安撫寶寶,再想起檢查寶寶是否受傷。但是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寶寶什麼情況我們並不清楚,貿然抱起寶寶很可能對寶寶造成二次傷害。
寶寶跌落後家長首先應穩定情緒,不要驚慌失措,保持冷靜。可以就地安撫孩子,觀察孩子10-20秒,判斷孩子的情況再做相應處理。
二、從哪些方面觀察孩子情況
1.看孩子落地姿勢
首先先確定孩子是否頭部著地,一般來說後腦勺著地最危險,可能引起腦震蕩或者顱內出血,需要家長格外注意。其次觀察孩子的四肢是否正常,如果孩子四肢呈現非正常姿勢,則需注意是否骨折,第一時間固定骨折肢體。
2.看孩子狀態
如果初步觀察寶寶狀態沒有特別異常,家長可以抱起寶寶一邊安慰一邊仔細檢查。是否有碰傷、擦傷、割傷、腫脹等,手腳是否有扭到。如果有傷口可以乾淨紗布覆蓋在寶寶傷口上,先止血,保持傷口乾淨同時帶寶寶去醫院。
3.看孩子有沒有肢體障礙
如果檢查寶寶沒有明顯外傷,安撫好寶寶情緒後,可以看看寶寶有沒有出現肢體運動障礙。如用玩具試試寶寶的抓握情況,手指是否靈活,是否能用力。引導寶寶動動手腳,觀察寶寶是否哭鬧,如果是寶寶可能有扭傷或者骨折,應該保持寶寶原來的姿勢立刻送醫。
4.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
寶寶在摔倒後因為受到驚嚇或者身體短暫性的疼痛會哭鬧,這是正常現象,一般不會維持太久,隨著家長的安撫一般會平靜下來。
如果寶寶情緒穩定後精神狀態清醒,臉上正常,反應及時,沒有出現噁心、嘔吐,嗜睡等症狀一般沒有什麼大礙,可以不用去醫院。
5.注意後續觀察
如果寶寶沒有異常可以不用立刻就醫,但是家長在寶寶摔倒後的72小時內還是要注意密切關注寶寶情況。包括寶寶的睡眠、進食、玩耍情況、精神狀態等,一旦寶寶出現了嗜睡、嘔吐、精神萎靡,甚至是驚厥等症狀時,家長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
三、出現這些情況,立即就醫
1.頭部有較嚴重的出血性外傷;
2.跌落後沒有哭,出現意識不清,半昏迷嗜睡情況;
3.寶寶面色蒼白、肢體受限,行走困難,口齒不清、看不清東西等情況;
4.摔倒後出現鼻部或者耳內流血、流水,瞳孔不一等情況;
5.無論家長怎麼安撫也無法穩定寶寶情緒,持續哭鬧,不願意吃東西也不願意玩;
6.清醒一段時間後再次出現意識不清、抽搐、呼吸不穩定;
7.摔倒後兩三天,寶寶出現反覆性嘔吐,無精打採,就算用玩具逗也提不起精神;
如果寶寶摔倒後出現以上情況,家長一定第一時間撥打120,送醫治療。
寶寶的成長道路上免不了要磕磕碰碰,作為父母我們能做的就是時刻注意,細心呵護,把寶寶發生意外的可能降到最低。同時也要做好應對準備,以防萬一。不過各位父母也不用過於緊張,保持平常心,陪伴寶寶健康成長。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麼想法嗎?歡迎留言評論,和我們一起交流哦。
寫文不易,多多幫我留言轉發哦,雨滴醫生謝謝你了!
免責聲明:本人的科普,科普內容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人就職單位無任何關係。 如果我的科普內容有誤,請留言告訴我,我非常願意核實並更正。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權,請聯繫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