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幹預存在著的意義。從事愛滋病恐懼症幹預研究的醫生老師們,都應該對彼此熟悉了解的恐友們好一些,並儘可能給予他們足夠多專業知識方面的經驗和真誠的互動體驗,讓他們明白,我們不是單純地給他們一個是否感染的結論,又是否只是一個簡單粗暴「沒事」的安慰。
在愛滋病恐懼症恐友不斷基於自己的傳統思維去探索恐艾症脫恐方法的時候,容易進入誤區,處處碰壁,將會遇到很多難以被其他人理解的痛苦,甚至還會被當成神經病對待。在他們面對著迷茫的未來,內心彷徨時,我們願意花精力去了解他們,花時間去鼓勵他們,運用恐艾幹預中心在愛滋病防治領域以及心理幹預領域兩方面的豐富實踐經驗給予指導,聽聽其他恐友在脫恐後的感懷音頻,告訴他們是怎麼走出恐艾症,不斷增強他們脫恐信心,讓他們保持相對穩定情緒,逐層逐次逐階地完成一個又一個的脫恐小目標。那時候,無論脫恐的路有多麼的崎嶇,甚至反覆,但是成都市恐艾幹預中心還存在著那麼一天,這樣由信任所構成的安全感就會成為他們荊棘之路上的彩虹和微弱的光明,指引著他們前進。
恐艾幹預存在的意義,不是給予愛滋病恐懼症恐友們一種漫無邊際的保證和不負責任的安慰,以完全絕對和強迫性口氣強行填鴨式地去樹立一個結論,無論醫生老師們給他們樹立了多麼肯定的結論,但在這種被安慰的相對安全信號消失以後,是否繼續痛苦則完全由恐友們自己決定。畢竟,是否真的有問題,是否還痛苦,還是得由自己去體驗,如何將醫生老師們的認識認知體系轉化為恐友自己的,那才是恐艾幹預中的精華部分,也是最難點的一個部分。
恐艾幹預存在的意義,不是醫生給多麼肯定的保證和與之瞬間產生的愉悅感,而是當作為恐友的您,一想到這位醫生老師,他是真正了解您的情況,是真正花了不少時間和您溝通,是真正把您當親人朋友一般的對待,您的內心中就充滿了不少的力量,會感受到溫暖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以此來獲得在反覆恐艾過程中去解決問題的信心和自由。
恐艾幹預存在的核心是,喚醒我們真正用以去改善恐艾的態度。我們無法控制和避免以後可能遭受到的任何刺激源,導致我們可能再次出現恐艾傾向的念頭,但是我們能夠修行我們的防禦性心理,讓我們站在自然的角度去正常化合理化,讓我們可以明白哪些才是真正的危險,而哪些只是我們多防禦了那麼一點點。
記得曾經有一位恐友,五年前就在中傷恐艾幹預中心,說的話是不堪入目,黑白顛倒,無中生有,甚至多次打電話到中心問候老師和工作人員的家人。自然,中心醫生老師和工作人員並不會做出什麼反擊行為,但是也不是那麼喜歡這位恐友。
前不久,張老師偶然在垃圾郵件裡面發現了她的一封郵件,內容比較多,詳細描述了她的痛苦成長史。父親有好賭嗜酒的惡習,常常虐待母親和她,家徒四壁,打記事起就沒有享受過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日子。在父親賭得最瘋狂的時候,還差點把她給當在牌桌子上,以至於差點就被轉到風月場所去了。快樂對於她來說,是極其遙遠的詞語。
周邊沒有人喜歡他們的家庭,她唯有以主動詛咒別人,來獲得別人的回應,來獲得別人的關注。看完後,張老師的眼睛也微微有些溼潤,這是個多麼可憐的人啊,當有時間我們想去憎恨和埋怨誰的時候,我們又是否去了解到一些鮮為人知的東西呢。從她出生那一刻起,家庭模式一旦形成,那不是她一個弱小的孩子所能決定的,也許她都不知道自己的一些行為不那麼科學,但是她能改變的是什麼呢,只有期待她能在生活中遇到一名良人,彼此珍惜走好下半輩子。中心每天面對大量的恐友,選擇預約的,選擇公益服務的,每個老師的工作強度都比較大,唯有能做到的,就是在規則以內,真誠的,多給予一些力所能及的關懷吧。
恐艾幹預存在的意義,就是多聽聽恐友自己的故事,這個故事不是說是什麼原因開始恐艾,恐了多久的時間,目前的狀態怎麼樣。這個故事是恐友家庭的構成,這個故事是恐友在成長中的快樂與悲傷,這個故事連結了恐友和醫生老師的彼此信任熟悉程度。每次開會的時候,總是有專家領導問張老師,恐艾幹預中心是如何解決了那麼多其他地方都沒辦法解決的疑難恐友呢。其實那真不是什麼難點,以恐艾幹預的倫理原則為基礎,真正花時間花精力在您自己的恐艾者身上,專業真誠,用心良苦,真正在他身上付出了很多,恐友們大都是成年人,都能感受到醫生老師對他們的熟悉理解和關切,真誠溫暖和負責,其他的阻抗和疑惑,慢慢都會因為關係的穩定堅固,逐漸被消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