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家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尹建莉:3件事不要做,2點著重培養

2020-12-20 小柳育兒指南

教育專家是一個不太容易被人相信的身份,理論全憑一張嘴,說出的各種教育方法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驗證,有的教育理論和家長想的也相符,再加上不同教育專家之間的教育方法也常常相去甚遠,如何判斷哪位教育專家說的在理成了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但有一點卻能真正能夠甄別這些專家們的教育實力,那就是他們對於自家孩子的教育成果

北京師範大學的教育學專家尹建莉,在這一方面則有著相當讓人信服的成績:她的女兒年僅16歲就通過連跳兩級的方式裸分進入清華大學,可以稱得上是的的確確的將自己的教育理論放入實踐當中並成功的典範,而她的教育方法也自然很值得家長的學習,談及自家女兒的成功,尹建莉她對女兒一直保持著3件事不做,兩件是重點培養的教育方案。

3件事不要做

一、不補沒必要的課

從家長的角度考慮,很多家長可能會在孩子成績差時補課,但尹建莉則更多地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尹建莉認為孩子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學習多了會累、會厭煩、會抗拒學習,對於孩子的教育要儘量「順毛捋」,沒必要的可千萬不要補過分強調學習時間而損傷了孩子的學習意願反而得不償失。

二、不要打斷孩子

同時尹建莉強調:不打斷孩子是親子溝通的基礎。對於孩子來說,學習時被打斷是專注力的損失,與家長溝通時被打斷是對家長的信任和溝通能力的損失,這對於孩子都是非常大的傷害。家長應該在生活中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將孩子當作一個平等的人,而不是自己的附屬物來對待。

三、不要使用負面激勵

尹建莉鼓勵家長更多的對孩子使用正面激勵而非負面激勵來進行教育。尹建莉認為,負面激勵的本意是通過批評讓孩子知恥而後勇,但副作用也可能導致孩子性格不自信,甚至直接擊碎了孩子的自信心,導致孩子破罐子破摔一蹶不振。因此對於孩子的批評一定要少用、慎用,更多的以鼓勵誇獎的方式來對孩子形成正面激勵。

2點需要著重培養

一、性格、情商

尹建莉在談到孩子的教育目的時,曾經真誠的說過:我是一個相當世俗的人,我不會要求孩子有什麼特殊的價值觀,我對孩子的要求依然是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而我的孩子也的確是這樣做的。家長想要讓孩子有出息,最應該培養的不是孩子的智力,而是孩子的情商和為人處世能力

英國劍橋大學曾經對世界500強企業的100名高管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根據他們的智力和情商測試結果來看,情商的優秀佔據他們成功80%以上的比重,而智商對他們成功的幫助卻只有20%,因此對於孩子來說,培養情商往往比培養智商更加划算。關於提高孩子的情商家長可以選擇這套《歪歪兔全情商彩圖注音讀本》,相信應該成為家長對孩子進行情商教育,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的好幫手。

全套繪本共計8冊分別從情商、好性格、情緒管理、社交能力、逆商教育、品格教育、性教育、財商教育這8個方面對孩子可能存在的情商問題進行教育。

二、自我管理能力

談到提高孩子成績,很多家長可能會想到監督孩子學習,但其實這種方法的效果相當有限,家長可以通過監督看管幫助孩子取得短暫的成績領先,但卻很難監管孩子一生,孩子如果沒有自理能力,「離了拐棍就倒」,那麼無論給孩子多好的基礎,孩子也很難走向真正的成功。而這本《歪歪兔獨立成長童話·學會管自己》系列應該是家長的幫助孩子形成自我管理能力的好幫手。

這套圖書共計10冊,針對孩子在入學前後階段可能遇到的10個方面的自我管理問題,以有趣又有用的童話故事的形式對孩子進行科學有效的建議,既可以作為4~6歲孩子的親子共讀讀物,也可以作為一到二年級孩子的自主閱讀讀物。

相關焦點

  • 女兒16歲上清華,教育專家尹建莉強調:要狠抓孩子小學階段的教育
    這樣優秀的孩子讓家長們很羨慕,所以尹建莉總被詢問教育孩子的秘訣。 她直言,圓圓並不是神童,能有如今的成就,就是因為她狠抓了孩子的小學階段教育。
  • 尹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簡單》:教育孩子,父母不妨多做些減法
    我們讀書時很容易產生代入感,跟隨尹建莉老師一起感受孩子的喜怒悲哀,從而接受老師的教育理念。當我們手中有一塊玉石,象徵著我們心愛的孩子,我們要用精美的刻刀,而不是鋤頭去雕刻他。本文介紹的是尹建莉老師的另一部著作《最美的教育最簡單》。尹建莉老師認為,社會生活中,正確和美好的事情往往不複雜,凡事太複雜了一定有問題。
  • 三歲前千萬不要讓孩子認字?不是認字早晚的問題,是教育方式問題
    因此,在幼升小之前讓孩子認識一定量的字,是必要的。1、三歲前千萬不要讓孩子認字?是這樣嗎?有人說,孩子三歲前千萬不要讓孩子認字,孩子容易產生閱讀障礙,會破壞孩子的想像力。事實真的如此嗎?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中說,孩子在3到7歲左右進入語言、識字、閱讀等敏感期,因此,在這個階段,家長要抓住孩子的興趣,引導孩子愛上識字,愛上閱讀。
  • 尹建莉對話黑幼龍:嚴養?放養?焦慮時代,孩子到底應該怎麼養?
    主持人:徐慧 尹建莉父母學堂課程總監11月18日,尹建莉父母學堂特邀中國臺灣最有影響力的教育專家之一——黑幼龍先生做客北京,在冬日裡為家長朋友們帶來一場關於又是如何解答當前家長在養育中遭遇的痛點、難點的?下面就將他們的對談精華奉獻給您!•現在流行的教育觀念很混雜。有人倡導「嚴養」,有人倡導「放養」,而黑先生提出「慢養」。您認為這些教育觀念的不同之處在哪?
  • 尹建莉發文怒批李玫瑾,兩位育兒大咖「皇城PK」,我們該聽誰的
    其實,尹建莉老師與李玫瑾教授的育兒理論,有3點區別,這3點就猶如「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勢不兩立!按照尹建莉專家的說法,我們不能怪孩子,要學會「換位思考」,寶媽在家庭教育中佔據著什麼樣的角色?「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的言談舉止,正反映了父母的性格!可是,問題又來了,既然我們看到了父母教育方法不對,要如何改正呢?2.
  • 育兒專家的子女們後來如何了?對比李玫瑾和約翰的子女,太諷刺了
    4、對青春期的孩子給予最大的尊重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父母要做的不是更多地限制孩子,而是最大程度放手,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尊重孩子的隱私,尊重孩子的個人選擇,讓孩子參與到家庭重大事務中,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 尹建莉:李玫瑾雖火,但不建議你聽了,網友:「掐」起來了?
    全文長達近2萬字,對李玫瑾教授的育兒觀點進行了非常全面的描述和分析,其主要觀點是:李玫瑾教授育兒觀的出發點,是訓練和控制孩子,是「父母有病孩子吃藥」,是「要把孩子培養成工具」。在這裡,筆者不做評判,尹建莉、李玫瑾兩位老師的觀點、作品,都是公開的,請大家自己閱讀,自己理解。我只和大家探討一下,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選擇育兒專家的觀點。
  • 李玫瑾被教育學者公開diss,家庭教育到底該聽誰的?
    傳統教育能手,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李玫瑾教授大家都應該熟悉了,即使自己沒看過她的講座,也應該在朋友圈和家長群裡見過她的教育技巧。她出生於1958年,現年62歲,是研究犯罪心理的專家。讓世界充滿愛的教育學者——尹建莉尹建莉老師的教育理念與李玫瑾老師截然相反,其主張是「換位思考」。更具體地說:孩子出了問題,家長首先要反思自己的錯誤。
  • 郭德綱楊爍挫折教育為何引爭議?挫折教育可不可取,關鍵看這3點
    挫折教育應該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很長時間以來,挫折教育在家庭教育圈子裡都是一個很流行的說法,不少父母甚至常把挫折教育掛在嘴邊。那麼什麼是正確的挫折教育?挫折教育,到底可取麼?諸如此類的問題都需要我們去客觀看待。最近發生的兩件事把又刷新了「挫折教育」這個話題,把「挫折教育」帶入到了我們的視野。
  • 你會幫孩子寫作業嗎?尹建莉老師:我會!
    01教育專家尹建莉說:我之所以替孩子寫作業,是為了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動不動就2行、3行,甚至5行。我相信一個孩子如果願意去記住一個字的話,他是用不著寫這麼多遍的。」「我想了想,問圓圓,是不是這些字你都會認,也會寫了,覺得不需要寫那麼多遍?她說是。我說:那這樣,你不要看書,媽媽讀,你默寫。只要寫得正確,寫一個就行,如果寫得不正確,就寫三遍,剩下的媽媽替你寫,這樣好不好?」
  • 李玫瑾尹建莉兩位育兒專家「掐架」,作為普通父母,我們該站誰?
    尹建莉老師是知名的教育專家,其最為知名的育兒書應該要算《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了,其次是《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自由的孩子最自覺》等,尹建莉老師主要倡導「愛的教育」,「有心無痕的教育」等理念。
  • 尹建莉女兒16歲上清華,語文成績140分,她是如何做到的?
    圓圓的成績是完完全全的學霸,我們普通人眼中的「別人家孩子」,在談及育兒「秘籍」的時候女兒圓圓並非「神童」,而是正確的教育理念的體現。尹建莉說:有一根「魔杖」,它確實是有魔力的,哪個孩子一旦被它點中,就會變得更為聰明,在學習和才能上更有潛力。這個「魔杖」就是課外閱讀。
  • 田亮女兒長腿上熱搜:要想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須滿足這2點
    養育孩子本就不是件小事,往往家長的教育方式能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所以說,無論如何培養孩子上學,是所有父母都應該做到的事情。就像田亮夫妻,對於森碟的學習也沒有疏忽,而且學習時間還不少。而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父母也和田亮夫妻的教育方式差不多,多是從孩子的愛好能力中選擇最好的一個著重培養,這樣孩子在這一方面的成就才會更拔尖。
  • 與李玫瑾掐架的尹建莉,對養育中鬧心的6件事情,是這麼看的
    尹建莉的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暢銷後,一直有讀者來信,都是請教育兒問題。持續8年的時間,她回復了超過20萬封郵件,總結了養育中大家最鬧心的幾件事情。深以為然,佑媽做了整理,希望對為人父母者有啟發。尹建莉表示這樣不對,孩子不需要有一個去懼怕的人,而是需要每一個人都愛著他。當然有人會擔心,這樣是不是驕縱孩子,會培養出熊孩子。只要沒有熊家長,絕不會有熊孩子。只是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個熊家長。
  • 【教育】李玫瑾:如何培養出快樂、溫暖、人格健全的孩子?
    如何建立依戀? 「應該給母親3年產假,利於培養嬰幼兒正確的依戀關係。」 2 3歲-12歲 性格撫養 愛是一種營養,但不是全部,孩子從3歲開始,逐漸具有了理解和表達的能力,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時期。
  • ...很焦慮 教育專家提醒:培養孩子要遵循兒童生命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
    幼小銜接,家長很焦慮教育專家提醒:培養孩子要遵循兒童生命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掌上懷化訊 「老師,我再給孩子報個數學班吧,我覺得上小學前,只給孩子報語文班還不夠。」暑假還沒有過十天, 無論情不情願, 5歲男孩凡凡的書包內又將多出了一個新課本。眼下,懷化市「幼升小」入學報名工作已啟動,各種「幼升小」銜接班開始升溫。
  • 尹建莉發文批評李玫瑾,兩位育兒專家「PK」,父母究竟該聽誰的?
    尹建莉不僅是知名高校的教育碩士,還曾經從事一線教育工作十餘年,出版過著名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尹建莉老師之所以不認同李玫瑾教授的教育觀念,是因為尹建莉主張父母要給孩子足夠的愛和自由,而李玫瑾教授的育兒觀念則比較強勢,注重父母對孩子的幹預。
  • 尹建莉女兒跳級兩次,高考語文成績140分,總結經驗:重視這2點
    相信家裡有孩子的,對於尹建莉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影響了千萬家庭的書籍,就是尹建莉老師的著作。 尹建莉本身自己也是從事語文教育多年,曾入選「噹噹年度影響力作家」育兒/家教作家榜。
  • 李玫瑾是育兒專家,她的女兒教育得如何?很多人都覺得「翻車」了
    一、那麼李玫瑾是育兒專家,她的女兒教育得如何?1)李玫瑾是育兒專家,女兒很平凡,很多人都覺得"翻車"了和母親李玫瑾是大學教授,國內聞名的心理學家、教育家相比,她的女兒顯得很平凡。李玫瑾的女兒不是大企業家,也不是知名的教授學者,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英語老師。
  • 尹建莉坦言:從未給女兒補課,她高考語文成績140,只因重視這2點
    尹建莉這個名字相信對於各位父母並不陌生,她擁有眾多的"媽媽級粉絲",是2009年媽媽們心目中"最牛的母親"。尹建莉熟悉學校教育,對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並且自己培養了一位優秀的女兒。語文最大的得分點就在作文,孩子寫作文的水平決定了三分之一的分值。那麼,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呢?⑴ 尹建莉說:「總結我多年的經驗,得出來的只有兩個字——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