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此深愛著我們的兒女 他們愛我們嗎

2021-02-08 林苑之家


我們如此深愛著我們的兒女  他們愛我們嗎

隨著現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恨不得把所有的愛都給他們,故而造成兩極分化,不管出於何種原因,子女都應該孝順、尊重父母。                                                                 

我們這代人正在經受獨生子女時代帶來的傷害:

2016年10月4日晚九點,國慶長假第四天,廣州一所著名大學任教的老友在電話中泣不成聲,斷斷續續講了很久才弄清事情的原委:10月1日清早,他們夫婦倆乘高鐵前往南京,看望在南京大學中文系就讀的女兒。行前為女兒準備了很多她愛吃的零食,比如蛋塔、酸奶什麼的,打算給女兒一個意外的驚喜。沒想到見面之後卻碰了一鼻子灰:女兒不僅沒有一點驚喜,反而滿肚子怨氣,責怪父母為什麼不經她同意就去南京,對她極不尊重。媽媽說我們想念寶貝女兒了,可女兒說天天微信,還有什麼好想的,你們的感情也太泛濫了。爸爸說媽媽第一次到南京,叫女兒陪去轉轉,女兒回答說和同學約好了,要去蘇州玩,讓爸爸媽媽自己玩,然後就匆忙而去……夫婦倆在南京轉了一天,越想越不是滋味,索性高鐵返回廣州。老友在電話中問我:龍兄,你說我錯在哪裡?我不知怎麼回答……

 

我今天從太原趕回佛山,原本想和老家來的老同學見面,也盡地主之宜,沒想到情況也幾乎一樣:他們女兒今年九月剛剛考到廣州一所大學就讀,國慶專程來廣州陪她。可女兒並不領情,只顧玩手機,想去宿舍看看,也不得進去。問其為何如此冷漠,女兒說一是有代溝,二是爸爸總是批評她。見話不投機,老友裝著想回去,沒想到女兒卻變得興奮,馬上進攜程網幫他訂了回家的火車票……老友說:現在的孩子和我們這代人不同了,當年我們讀書,有家人來探望是多麼的高興啊。他流淚,我也流淚……

汪峰在《存在》中唱的,以前我似懂非懂,今晚完全懂了:

多少人愛著卻好似分離

多少人笑著卻滿含淚滴

誰知道我們該去向何處

誰明白生命已變為何物

是否找個藉口繼續苟活

或是展翅高飛保持憤怒

我該如何存在……

幾年前我去哈佛大學做學術交流,發現費正清研究中心有學者在研究一個課題:如何與未來中國打交道?我問為什麼要研究這個問題,美國學者回答說:30年後,人類歷史將迎來一個由獨生子女組成的國家,這個國家不是小國而是大國,他們將如何與世界相處?這是福音還是災難?美國學者必須為世界研究預案。我現在明白了美國人的遠見……

我發了一條微信,沒想到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朋友紛紛議論和全文轉發,閱讀量高達20多萬人,有1500多條評論。

一位佛山母親從美國發來的簡訊特別讓我感動。她這樣寫到:

 

龍老師好!幾個佛山朋友都在轉發你的那條關於獨生子女的微信,我一邊讀一邊流淚。你兩個朋友的經歷我感同身受,只是悶在心裡從來不說出來。說實話,我憋得很苦,今天索性說出來。

 

我是一位單親母親,38歲那年就獨自帶著8歲的女兒生活,不說含辛茹苦,也歷經了很多女人沒有經歷過的酸楚。為了讓女兒不受父親出走的影響,我以全部的母愛來呵護她成長。女兒從佛山九小到佛山一中,成績都非常優秀,是標準的學霸。高考以佛山前5名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核物理專業,畢業後又考入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畢業後在美國從事研究工作。我女婿也是上海學霸,年紀不大,就已經是芝加哥大學的教授了。他們有一個四歲的兒子,上海的爺爺奶奶在美國照顧了兩年,今年6月回上海去了。一個主要原因是我女兒和他們處得不好,經常吵架。曾經擔任上海廳級幹部的爺爺一怒之下帶奶奶回去了,還說再也不來美國受罪了。

 

無奈之下,女兒、女婿多次給我電話求援,讓我去芝加哥幫他們帶孩子。我退休後單位返聘,有一份不錯的收入,心情也很好。考慮到女兒的處境,我最後下定決心到了美國。但在這裡的每一天都很難過,人生地不熟倒是其次,主要是女兒、女婿幾乎很少和我交流。他們早出晚歸,回家只想睡覺,周末也是在家睡覺,只有我一個人忙碌。好像我做什麼都是應該的。到了假期,他們帶上孩子出去度假,讓我一個人留在家裡。我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到底是美國改變了他們?還是獨生子女都是這個德性?

 

我女兒、女婿的收入不錯,還經常給非洲窮人捐錢。我幾次提醒他們說:舅舅、姨媽家在湖南農村,生活艱苦,你們給非洲黑人捐錢,是否也可慮資助這些親人一點?女兒女婿的回答讓我震驚:非洲窮人更需要幫助。幫自己的親戚不是慈善,沒有意義……

 

我真不明白女兒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無情無義,冷漠得不可理喻!是我的家庭教育失敗了嗎?如果說是我文化不高,不會教育子女,那么女兒的公公、婆婆,一個是政府官員、一個是同濟大學教授,怎麼他們的兒子也是如此?國慶那天,我親家在電話中說:你辛苦了,我們都被獨生子女害了。我們讓他們自己請保姆,你回來過你自己的日子,別理他們了……

 

親家的話有道理,但我於心不忍。

那年高考,我在佛山一中校園外面悄悄守候三天,一心祈禱女兒考試順利;收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個晚上,女兒摟著我淚流滿面地說:媽媽,這些年您太辛苦了。我以後有出息、有能力一定要好好報答您的……

 

那時我是多麼的開心,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非常值得。女兒的話,讓我覺得這個世界沒有黑夜……可是,當女兒已經有了出息的今天,我的內心卻歷經從未有過的傷痛。她是否還記得她說過的話?是否記得媽媽為她所做出的一切?

 

我如此深愛我的女兒,她愛我嗎?

讀完這位母親的信,我堅信一點:這不僅僅一位母親的追問,而是一代中國人的糾結。而這樣追問和糾結,都需要兩代中國人來回答。

 

本文摘自2016-10-11 好聲音第340期 全民悅讀官微網頁

 

相關焦點

  • 早讀:我們如此深愛我們的兒女,他們愛我們嗎?
    隨著現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恨不得把所有的愛都給他們,故而造成兩極分化,不管出於何種原因,子女都應該孝順、尊重父母。我不知怎麼回答……我今天從太原趕回佛山,原本想和老家來的老同學見面,也盡地主之宜,沒想到情況也幾乎一樣:他們女兒今年九月剛剛考到廣州一所大學就讀,國慶專程來廣州陪她。可女兒並不領情,只顧玩手機,想去宿舍看看,也不得進去。問其為何如此冷漠,女兒說一是有代溝,二是爸爸總是批評她。
  • 我們的愛--電視劇《我們的愛》
    反觀今日,有多少父母搞砸了婚姻,把災禍帶給了孩子,卻不知反思。有多少父母,以掙錢的名義,把孩子拋給老人,使孩子成為」留守兒童「,有多少父母,沾沾自喜地以為,給孩子創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就是愛!我們之於兒女的愛,是不是應該反思?沒有了陪伴,就沒有愛!上面我們主要探討」祖孫「愛。這種是長輩對晚輩的一種愛。常言道:」隔輩親「。
  • 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卑微
    之後丈夫又在樓下痛哭流涕地道歉,說自個是深愛她的,希望妻子原諒他。不久,妻子緩緩地走下樓梯,和丈夫和好了。費雯·麗飾演妻子的姐姐,在妹妹挨打之後就勸說妹妹離開這個人,但是妹妹卻絲毫不在意,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事情。這種類似雙面人的行為,正是蘇珊·福沃德博士在《依戀: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卑微》這本書中所分析的控制性男人所做的行為之一。
  • 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
    主,有你遮蓋我們,有你愛我們,儘管我們本是惡到極處,無可救藥,可是在你永世的寶血面前,我們永遠潔淨。有你做成了一切,我們還需要去愛嗎?是的,神福音的宣告,儘管一開始是對我們這些完全沒有任何良善的人說的。然而其目的卻是帶領我們這些人進到德行的高峰。是的,要進到聖潔最終的完全。
  • 熱文《兒女為何不「愛」我們》作者:我點破了「皇帝的新衣」
    最近,你們一定在朋友圈裡看到過這樣一篇堪稱「聲淚俱下」的文字《我們如此深愛兒女,他們為何不「愛」我們?》,文章作者龍建剛記錄了自己的老友在國慶假期探望獨生女兒,送去驚喜反遭女兒冷落的故事,引發了網友們的大討論。
  • 我們真的愛主嗎
    這位秭妹起先想不通,神為什麼這麼不夠意思,先不是求得很好的嗎,為什麼現在不聽她的禱告了呢,她甚至懷疑神的大能。在她哀慟的時候,她再一次來到主的面前,尋問主的意思,翻到兩處經文:提前6:6-8 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
  • 《大河戀》:那些我們不太了解但深愛著的人,現在還好嗎?
    那些不被我們理解,但深愛的人現在還好嗎?諾曼不理解弟弟,潔茜不懂哥哥。保羅酗酒,染上了賭博,卻從來不要哥哥幫忙;尼歐荒唐墮落,醉生夢死,也終究離開了家人的庇護。無論是年少時獨自承擔責任,還是長大後欠下賭債拒絕所有人幫助。小時候的夢想,長大後的迷茫,保羅一直在追尋自己的價值。
  • 我們愛 因為神先愛我們
    在我們還不知道神以前,雅偉神就先愛我們了。他賜給我們生命的氣息,在合適的時機引導他的僕人尋訪我們——每一隻他失落的羊。在我們還不能為認識雅偉神而做些什麼的時候,他已經在想盡辦法來認識我們了。神的愛成了我們願意效法他兒子去付出愛的源動力,神的愛推動也成就了他一批批的僕人和使女成為愛的活水江河。沒有雅偉的愛,沒有他僕人愛的奉獻,哪會有今天的我們呢?雅偉神為了幫助我們的成長,他在每一個人身上花費的心思和施與的恩惠是人想像不到的。從我開始能記事起,神那美善的心思意念就已經運行起來了。
  • ​影評|【這就是我們 This is us 】「我們」如此親近
    美國影集《這就是我們 This is us》的評價超好,但我一直沒有機會觀賞,直到近期才覺得可以開始來追劇。第一季第一集的劇本架構,非常非常讓人驚豔與驚喜,看完內心高喊:「#這根本是我的菜啊!」《這就是我們》皮爾森一家的故事。年輕的皮爾森夫婦(傑克和蕾貝卡)生下一對龍鳳胎兒女(凱文和凱特),他們另外領養一名棄嬰藍道爾。傑克和蕾貝卡是白人,藍道爾是黑人,自然引來許多人的側目與衝突。
  • 我們彼此深愛著對方,就是最適合的結婚對象嗎?
    假使我知道不慎重的婚姻會如此痛苦,而要離婚又如此麻煩的話,我當時結婚前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可實際上在我當時結婚的時候並沒人告訴我婚姻中可能會發生的各種問題是什麼,讓我好好考慮,給我冷靜期。」現實正是這樣。
  • 《我愛你》——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
    他們也曾有過熱鬧的日子,撫養三個孩子長大成人,兒女們各自離家,卻誰也顧不得老兩口兒。若不是有了困難,連最疼愛的女兒,都不會回家來看他們一眼。如此,張軍峰,才更加珍惜他那傻掉了的妻子。便是在日復一日的照顧裡,這個男人的坦誠與真愛,深情與耐心,全然地展現出來。
  • 三十年過去了,為什麼我們還是深愛著三毛
    有人說,在看這段視頻之前,自己對三毛的印象是颯爽自由,以為她應當是一個像開在沙漠裡的鮮花一般堅韌而勇敢的人,但沒有想到,她居然如此溫柔,甚至有些羞赧。有人說,因為少年時讀了三毛的書,所以自己也成了一個旅行者。
  • 浪漫的愛會一直延續下去嗎?為什麼最愛的人傷我們最深?
    儘管不順心的事情還是會發生,高自尊的人仍然相信伴侶會陪他們一起度過。而低自尊的人在感情中會非常的神經質,對方隨便一個超出預期的行為,都能讓低自尊的人在腦中展開無數個小劇場,而且只要感情路上遇到波折低自尊的人會開始害怕受到傷害。他們會告訴自己:「對,他根本不愛我,過去的他只是在演戲而已。」於是這種人很容易在這種情況下結束關係。
  • 《蜂鳥》我們與愛的距離
    樂觀地想,我們這一生,能有這樣短暫的相遇和與人知心的時刻已然是幸事;悲觀地想,我們愛的,帶給我們歡喜的,卻總是轉瞬即逝,我們抓不住快樂,傷痛卻隨時襲來。在一個有點陰沉的下午看完了這部電影。一直以來都對於這種沒有巨大衝突的片子有好感,類似於日本電影《小森林》。看過之後,從恩智身上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也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同樣的感受。
  • 鄭爽張恆分手: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卑微
    從鄭爽出道至今,先後與張翰、胡彥斌、張恆公開過戀愛關係,對每段感情都全心付出,但每一段的感情都慘澹收場 因為在每一段段感情中,我們都看到了他們戀愛的矛盾,也看到鄭爽愛的多麼卑微。 為什麼集美貌、名氣、金錢為一體的鄭爽,依然會困守在一段糟糕的感情當中,讓自己愛得如此卑微呢?
  • 《如此可愛的我們》
    這部劇中的很多情節,似乎是只有電視劇才擁有的青春,又似乎就是我們很多人的青春的縮影。我們可能擁有不了青梅竹馬的那份友情與愛情,可我們又都是有著很寶貴很珍惜的友情,都有過在求知獲智路上悄悄喜歡一個人的經歷。劇中的親情線,也真的就是很能引起我們共鳴的情感。「那些藏在心底深處的秘密,和十七歲的心動與喜歡,都構成了如此可愛的我們。」
  • 為什麼最愛的人,總是傷我們最深?人性而已,看透了就不痛了
    愛和恨交織,快樂與痛苦並行,傷害撫平傷害然後繼續前行。為什麼我們最愛的人,總是傷我們最深?其實都是人性而已,想明白了也就不會那麼痛苦了。1、因為在意,才會痛苦因愛而生各種情緒,我們愛一個人,把心捧出去,也就給了對方傷害我們的權利。因為愛,所以在意。因為在意,才會痛苦。
  • 《如此可愛的我們》離不開如此可愛的他們
    不過今天我想介紹的是這部小製作,小清新的——《如此可愛的我們》。雖然是小成本製作,可是真的稱得上是良心劇,令不少網友一直在線求第二部。 圖源:網絡我是一個消息不靈通的人,等我知道《如此可愛的我們》的時候,這部劇已經收官了。不過幸好的是我並沒有錯過這部絕世好劇。
  • 神愛我們,並非因我們可愛,乃是因為神就是愛
    神的愛與人的愛是不可混為一談的。人的愛往往因著行為好而得到一份愛,神的愛卻不然。神的愛本乎神自己,也因著人的信,不是出於我們自己和自己的行為。神在創世以先就揀選我們,就按照我們的本相接納我們了。「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5:8)  儘管我們的本相在別人眼裡是一根刺,有時連自己對鏡而視都覺得扎心,但絲毫不減少神對我們的愛。
  • 《為愛瘋狂》愛的深度,能力和我們的現實
    因為人的本質都是一樣的,所以看劇中的男女主人公的生活,就好像在看我們自己,往往電視劇裡的情節折射出我們對於生活實存的一種渴望和理想,所以給我們感動,這樣的感動給我們枯乾的心靈以慰藉和力量。雖然現實中可能不一樣,但是電視劇裡面的男女主人公都是用心在生活,用心在說話,裡面令我印象最深的不僅僅有饒恕,而且還有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