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此人是罪魁禍首,不是董卓呂布曹操

2021-02-13 魚羊史記

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頗具魅力的時代,關於它的小說、戲劇、影視、遊戲等等不勝枚舉,足見人們對於三分天下的喜愛了。

而三國的出現,不得不提一個人,如果沒有他,也就不會出現漢末的群雄逐鹿,更不會有後來魏蜀吳三國爭霸的歷史。而且無論是史學界還是大眾文化,都認定這個人拉開三國歷史的序幕,他所發動的叛亂是天下巨變的起始。這位改變中國歷史發展,東漢王朝的掘墓人,三國歷史的發起者,就是史稱「黃巾起義」的領導人張角。

01

張角出生年月不詳,只知道他是鉅鹿(秦治今河北平鄉)人。而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東漢桓、靈二帝統治時期。當時皇帝荒淫無道,宦官、外戚、士人等等勢力爭鬥不斷,導致朝政腐敗、黑暗。加之邊疆戰亂、乾旱、瘟疫等等天災人禍橫行,人們在水深火熱中呻吟,對生活充滿了絕望。

紛亂的時代,往往是宗教發展的土壤。對美好來世的許諾,給很多絕望者以盼望,重拾生活的勇氣。而教徒間團結友愛的關係,又讓很多人感受到人間的溫暖。因此宗教時常會隨著亂世而壯大。當時道家學說、方術以及各類民間信仰相結合,產生了道教。在張道陵等人的推動下,道教在東漢末年得到了巨大發展。而張角所創立的太平道,就是其中的一支。

張角和弟弟張寶、張梁以《太平經》為基礎,建立了太平道。《太平經》又名《太平清領書》,相傳為于吉所作。這部經書是道藏之一,內容龐雜,包括天地、陰陽、五行、十支、災異、神仙等等。《太平經》雜糅道家(黃老學說)、陰陽家等等統治思想,強調無為而治。提出財產共有、自食其力的善惡報應觀念。而在個人修行上,指出只有人們信修正道,方可斷除災異而得道成仙。《太平經》構建了一個烏託邦世界,體現了平均主義和平等理想的樸素民本思想。

02

從168年開始,張角在冀州一帶開始傳教活動。他宣傳《太平經》上的理想社會,號召人們為建立「太平社會」而奮鬥。當時官府腐敗,民不聊生。因此張角的說教,尤其是反對剝削、腐敗,主張平等互愛的學說,很快引起了廣大百姓的共鳴。投入他門下的信徒日益增多。

除了給百姓一個美好的期許外,張角還用方士所慣用的符水、咒語等等方式給人們治病。在瘟疫橫行、缺醫少藥的時代裡,很多人都會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去尋求醫治。儘管很有可能有人會痊癒,但這一百個病患中只有幾個被治癒的「神跡」,就會被無限放大,從而使張角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神仙」,使他具備了卡裡斯馬式的領袖氣質。信徒們將其視為神,對他頂禮膜拜,言行上以張角的意志為轉移。

取得一定發展後,張角派出弟子到全國各地傳教。在「以善道教化天下」的蠱惑下,很快青、徐、幽、冀、荊、揚、兗、豫等八州,信徒猛增達數十萬人。除了流民、農民、工匠等社會底層民眾外,也有部分官員甚至皇宮裡宦官成為張角的信徒。

於是,張角將教徒劃分為三十六方(教區組織),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設渠帥負責。形成了當時社會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具備了與東漢朝廷叫板的資本。面對這樣的局勢,張角的野心開始顯露,他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觀點,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認為東漢(蒼天)氣數已盡,新的勢力將要崛起。而張角是擔負天命的人(土德、黃天的代表),要帶領民眾去建立一個「美好的國度」。一旦宗教團體有了激進的政治訴求,那麼就很容易淪為邪教,做出危害社會與人們的事情。

03

張角決定於靈帝中平元年(184)三月五日發起暴動,推翻東漢王朝。是年二月,不少太平道信徒潛入洛陽以及各地州郡治所,用石灰在市門及官府牆上書寫「甲子」等標語口號。渠帥馬元義帶著荊州、揚州的信徒北上鄴城,準備與張角合兵,共同起事。此外,馬元義還多次到京城洛陽約定宦官中常侍封諝、徐奉為內應,在三月五日裡應外合,一同叛亂。

正當一切準備就緒時,二月十五日,馬元義屬下唐周向官府告發叛亂之事。導致暴動計劃洩露,馬元義被車裂,一千多名信徒被捕。張角只好提前發動起事,他自稱「天公將軍」,弟弟張寶、張梁分別為「地公將軍」與「人公將軍」。由於張角的軍隊都以黃巾裹頭,因此被稱為「黃巾軍」,這場暴亂也被稱作「黃巾起義」。此外,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以宗(邪)教名義發起的農民暴動。

黃巾軍一開始勢如破竹,一個月內,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發生戰事。各地貪官汙吏以及地方豪強紛紛被殺或逃走,太平道信徒佔領了不少州郡。漢靈帝得知黃巾勢大的消息後,感到非常慌張,馬上任命何進為大將軍,組織平叛工作。何進將東漢政府軍部署在自函谷關、大谷、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關口,並設置都尉駐防。使黃巾軍無法威脅京城。

此後,皇埔嵩、盧植、朱儁等名將帶領軍隊到各處鎮壓,並號召各地州郡、豪強召集義軍,參與平叛。儘管黃巾軍人數眾多,但與訓練有素的漢軍相比,顯得力不從心。而且黃巾人數雖多,但也充斥了大量的老幼婦孺,其戰鬥力受到很大影響。因此當漢軍鎮壓時,儘管奮勇抵抗,但還是頂不住官軍與地方義軍的攻勢。

04

是年底,張角帶著對「太平世界」的渴望病故,其弟張寶、張梁也相繼陣亡。轟轟烈烈的黃巾暴動,不到一年就被東漢官軍與地方義軍鎮壓,《太平道》的烏託邦世界終究無法建立。

不過黃巾軍的餘部仍在不斷地給漢朝製造威脅,一股股勢力(包括黑山、白波、黃龍、左校、青牛角等等)不斷地發動叛亂,動搖著東漢王朝的基礎。從曹操在青州「受降卒三十萬,男女百萬餘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來看,就足見黃巾餘部勢力之大了。

當然張角發起的暴動對東漢王朝最大的打擊是,各方豪強為了抵禦黃巾軍,紛紛組織起義軍,從而形成了全國範圍內大大小小的軍閥。像曹操、袁紹、公孫瓚、袁術、劉備、孫堅、劉表等等勢力,都是從黃巾暴動中嶄露頭角,並在日後稱為一方諸侯的。他們憑藉著自身的實力,脫離了朝廷的掌控,使東漢王朝名存實亡。

而當東漢朝廷發生內亂,各方諸侯趁機而起,開始了逐鹿中原的大戲。經過三十餘年的吞併戰爭,最終形成了魏、蜀、吳三國割據的局面,迎來了三國時代。因此張角發起暴動,是三國形成的遠因,一個邪教頭子,無意間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走向。

推薦閱讀

如果我把中國名將都拉進微信群:名將起名大賽

相關焦點

  • 東漢末年何進身亡,天下大亂,為何屠夫出身的何進一死天下會亂?
    熟讀歷史者,皆知,東漢末年,何進一死,天下大亂。何進,一匹夫也,無德無才,靠關係上位,為皇親國戚,加官進爵,先後被封郎中、虎賁中郎將、潁川太守,其妹成皇后,何進地位水漲船高,又被封侍中、將作大匠、河南尹。黃巾起義後,靈帝重用何進,命其為大將軍,坐鎮洛陽,指揮盧植等人作戰。
  • 曹操究竟有多難演?一人過於奸佞,一人過於正派,只有一人把曹操演活了
    不可否認的是,曹操的能力過人,能夠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中,建立曹魏,絕對有著過人之處。後人對曹操的評價出現了很大的爭議。在三國演義中,出現了捧劉貶曹的情況。不過這都是羅貫中的一己之見,不可以當作是人們對曹操的看法。大多數人對曹操都稱之為奸雄。其次在三國演義中,曹操被稱呼為「漢賊」,反而是劉備被看成是正統。可是仔細查看後,就會發現問題。
  • 真實的歷史上,曹操與司馬懿根本不是一個檔次,差距非常大!
    三國時期,曹操和司馬懿都是非常有名的人物。東漢末年,曹操更是三國中少有的梟雄。
  • 東漢軍閥割據的罪魁禍首並不是董卓,跟一個屠夫有很大關係
    在東漢末年時期,全國各處天災人禍,並有北方的西羌作亂,還在民間有一股叫五鬥米教的勢力也拔地而起,雖然這兩股勢力都得到了朝廷的有效控制,但是漢室江山已經入不敷出,難以維持。 然而,靈帝卻以為天下太平只圖安樂享受。
  • 「說曹操,曹操就到」有何來歷?真的是因為曹操跑得快嗎
    說起「說曹操,曹操就到」這句話,讓人不由想起2008年央視春晚中一個叫做《火炬手》的小品節目。這個小品中有這樣一個問答題,問:「誰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答:「曹操,說曹操,曹操就到。」自古以來,民間說法是,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漢獻帝劉協在漢軍將領李催與郭汜火拼時曾一度脫離險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後繼續追捕漢獻帝,有人獻計推薦曹操,說他平剿青州黃巾軍有功、可以救駕。
  • 在東漢末年,作為空降的地方長官,如何加強對轄區的控制
    在東漢末年,時局動蕩,中央與地方徹底地割裂,很多野心家紛紛走上了歷史舞臺。最後的勝利者是劉備、曹操、孫權三個人,不過他們卻並不是最早具有優勢的人,而是後發制人。「三互法」與地方長官的情況  在東漢末年,能夠成為一州之牧守或者刺史,大概都有些名望和地位。但是在東漢朝廷也有對這些州牧、州刺史遏制的考慮,還是擔心他們利用自身的力量為自己或者家族謀取利益,結成黨羽。
  • 【備戰國考】除了官渡之戰,東漢末年三大戰役還有哪些?
    此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
  • 東漢末年,楊家也是四世三公,為什麼沒有如袁紹起兵成為諸侯?
    在注重出身門第的東漢時代,能夠跟汝南袁氏相提並論的世家大族,就只有楊修所屬的弘農楊氏家族。弘農楊氏家族和汝南袁氏家族一樣,都是四世三公的名門望族。而且弘農楊氏家族的歷史悠久,西漢時期弘農楊氏就已經十分興盛,遠比剛剛崛起的袁氏家族聲望更大。
  • 社會輿論的力量,東漢末年的特殊群體——名士,擁有怎樣的影響力
    但是打擊名士的代價則是大批士人對東漢朝廷離心離德。所以在"黃巾起義"爆發的時候,漢靈帝不得不聽從皇甫嵩、呂強等人的建議,解除對士人的禁錮。    對中央政權——結成政黨  在東漢的背景下,名望往往與仕途掛鈎,無論是道德取得的名望還是對經學的研究;另外很多名士背後是一個具有巨大政治影響力的世家望族。或者說正是因為他們出身世家大族,處於東漢政治舞臺的焦點,才更容易獲取名望。所以說在名士群體中,有一部分人也有相當的政治資源。
  • 人物 | 他在東漢末年割據一方,籠絡孫堅父子,死後還讓曹操念念不忘
    當然不是。在那個紛亂的時代,能夠收攬各路豪傑稱雄一方,都不是簡單的人物。袁術有很多缺點,有些還是嚴重的致命缺點,但他也曾經割據淮南,虎視中原,在爭霸的群雄之中也是叱吒風雲的人物。孫堅曾以長沙太守的身份出兵襲擊荊州刺史王睿,以下犯上,形同叛逆,如果不是袁術及時將其納入討伐董卓大軍的麾下,孫堅很可能會被認為是和董卓一路的反賊。除此之外,曹操的大將韓浩、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孫權的舅舅吳景、書法家師宜官,早年都是在袁術的提攜之下起家走上政治舞臺的。由於袁術敞開大門,廣納四方英才,很多人在不得志時都選擇投奔袁術。
  • 東漢末年其實是四國鼎立,三國演義只寫魏蜀吳,被抹去的是哪個?
    東漢末年那段歷史,大家可能已經如數家珍了,我們之前說了很多這方面的故事,其中的人物、戰役估計大家也了解的差不多了。今天我們打算說點不一樣的。大家知道嗎?東漢群雄割據,最後成了氣候,稱了帝的並不是只有魏蜀吳三家。很多人會疑問,不是說三國嗎,羅貫中的書也是這樣寫的呀。沒錯三國演義非常成功,它將東漢末年那段跌宕的歷史表現的淋漓至今。但是正如書名「演義」一樣,這本書也不是正史。
  • 東漢末年戰爭史彙編
    東漢末年確實是英雄輩出的年代,也有我最喜愛的將軍,卻不是百姓的福音,只看這短短90載,究竟發生了多少次戰役,當真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孫堅擊劉表襄陽之戰 曹操擊黑山軍濮陽之戰 陶謙破黃巾軍徐州之戰 劉焉割據益州之戰 公孫瓚破黃巾軍東光之戰 192年 袁紹與公孫瓚界橋之戰 公孫瓚擊袁紹巨馬水之戰 公孫瓚攻袁紹龍湊之戰 袁術擊袁遺揚州之戰 李傕等進犯長安之戰 曹操擊黑山軍武陽之戰 曹操破黃巾軍兗州之戰
  • 曹操的頭痛病,放在今天的醫療條件下,究竟能否治癒
    曹操的一生,幾乎都在為復興漢室江山而努力。從平定黃巾軍開始,曹操就再也沒有停下過四處徵戰的腳步。
  • 「非劉氏不得稱王」的漢朝,東漢末年為何還讓外姓人「騎在頭上」?
    東漢末年在歷史上的歷史節點是指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在此期間,群雄並起,爭相割據但皇權又沒有能力去完全的管控,導致各方勢力愈發膨脹。 1. 太平道黃巾軍起義 漢末時期土地兼併現象嚴重,社會出現了兩極分化。
  • 4位曹操扮演者:陳建斌80分,最後一位10分是不是都有點多?
    新《三國》中的陳建斌飾演了曹操一角,不得不說陳建斌的表演非常細膩,而且有些表現很傳神,但是這個曹操的多疑卻少了一些,而且他說話的方式並不能讓很多人接受,雖然他的曹操很有氣勢,但是這個曹操少了曹操該有的神韻,但是整體來說,還是可以的。80分感覺比較中肯。
  • 青年曹操竟是一位熱血鬥士?他無懼東漢權貴,曾霸氣叫板太監勢力!
    原來,這位曹丁氏就是曹嵩的正妻,而曹嵩本名夏侯嵩,是東漢末年朝政黑暗,夏侯家通過買官等途徑在朝中有了一席之地,但是朝廷的政治鬥爭很厲害,夏侯家就投靠了皇帝身邊的紅人,大宦官曹騰。由於曹騰沒有生育能力,正在這個時候,夏侯家出生了一個遺腹子夏侯嵩,就過繼給曹騰當養子,改名叫曹嵩了。曹嵩長大後取了曹丁氏,沒多久曹丁氏懷孕了。
  • 曹操一生中最鍾愛的人是她,她一席話為曹操為奠定了基礎
    在賣藝為生的生涯中,卞玲瓏隨著父母四處飄零之後,來到了譙地,即今天的安徽亳州,也就是曹操的老家。此時正值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時為東郡太守的曹操,為避禍而辭官返鄉,恰遇沿街賣藝的卞玲瓏。看到這位賣藝女子容貌秀麗,風姿綽約,便一見鍾情,納為小妾。這時曹操二十五歲,卞玲瓏二十歲。
  • 東漢末年的那些奇聞怪事
    今天小編我為大家分享一些東漢末年的一些怪事希望你們喜歡如果你們喜歡希望能關注我一下!東漢末年,也就是漢靈帝即位後依然沒有想著怎末改變漢朝的內部矛盾怎末樣讓漢朝變得強大而是和他的上一任也就是漢桓帝一樣甚至比他更加荒唐,這兩位都是十分的荒淫無道,據說漢桓帝十分的好色他的後宮可以說是史上之最擁有五六千人所以在他36歲那年就死了至於原因額大家都懂。
  • 東漢末年西涼名人:韓遂
    建安十四年(209年),韓遂派自己的女婿閻行前往拜謁曹操,曹操厚待閻行,上表朝廷授閻行為犍為太守。閻行趁機請讓他的父親入朝任職,閻行西還見韓遂,把曹操勸韓遂入朝的話告訴他。並趁機勸韓遂歸附曹操,勸他先派一個兒子入朝作為人質。韓遂說:「暫且再觀望幾年!」後來就派自己的兒子與閻行的父母一起入朝。
  • 東漢末年分三國,林俊傑氣勢灑脫演繹亂世三國 —「曹操」 | 尤克裡裡吉他譜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兒女情長被亂世左右」《曹操》是一首搖滾曲風的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