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在看一些電影的時候,會有一些關於寄生蟲寄生人類或者動物的片段,只見寄生蟲進入動物體內,貌似侵蝕了動物腦部讓動物漸漸失去對自己身體的控制權,逐漸控制動物的行為。那麼現實中類似《寄生蟲》電影裡的情節真的會發生嗎?寄生蟲真的能夠控制宿主的行為嗎?
關於寄生蟲能否寄生並控制動物的行為,曾經真的有關於這個方面的報導。如柳葉刀肝蟲寄生螞蟻控制其爬上樹葉頂端被吃掉,線蟲寄生蟋蟀讓其跳水自殺等;雖然有關於這樣的報導,但是不能完全相信寄生蟲就有了控制宿主的能力。有了這樣的報導,你是不是渾身不舒服,毛骨悚然的感覺。那相比較這種能夠控制這種昆蟲,更高級的哺乳動物會被操控嗎?
讓「膽小如鼠」變成「膽大老鼠」的弓形蟲。
弓形蟲是一個單細胞微生物,幾乎所有溫血動物都可能成為寄生蟲的宿主。比如大家是否聽過「不怕貓的老鼠」,其實那是弓形蟲在感染老鼠後,被弓形蟲劫持了樹突細胞,無視老鼠的免疫系統,甚至血腦屏障也沒能阻擋,攻擊取代了老鼠的多巴胺分泌機制,讓其充滿冒險意識,對這些行為提供多巴胺獎勵,老鼠對捕食者失去恐懼感,就會被貓殺死,這樣弓形蟲就找到了最終宿主,捕食老鼠的貓。
雖然弓形蟲主要是感染寄生貓科動物,寄生於貓的小腸裡,然後產卵雖貓糞便排出。但是在我們人類身體裡也有弓形蟲的痕跡,並且人類感染弓形蟲的比例,絕對讓你驚呆,全球有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都曾感染過弓形蟲,尤其是歐美地區,因為食物不完全的受熱變熟讓歐美人更容易感染弓形蟲。所幸的是弓形蟲大多數都是隱性感染,對人類沒有危害。
那麼世界上是否有能夠寄生控制人類的寄生蟲?
首先我們要明白寄生生物的行為目的,大多數寄生蟲操控宿主只是單純的為了提高繁殖的成功率,或者通過宿主運動擴散到更廣闊的區域。寄生蟲的目標是自己唯一的寄主動物,有些寄生蟲雖然可以感染人類,但是在人類體內不一定能完成自己繁殖目的,就像進入「死胡同」,可能會改變人類的行為,但是可能性很小。所以說人體會有寄生蟲的,比如我們常知道的蛔蟲、絛蟲、人膚蠅等,但是他們控制人類行為那是不可能的。
一些高等生物,一般會有很強的血腦屏障作為自己體內中樞神經系統的保護層,寄生蟲進入大腦操控宿主的行為,根本不會發生,據目前的研究至今沒有一種寄生生物,能夠直接操控的行為。所以說寄生蟲能夠控制宿主的事情,僅僅發生在低級無脊椎動物身上,在人類以及高等生物身上,被控制中樞神經系統的機率幾乎為零。
世界就是這麼奇妙,如果各位小夥伴有什麼神奇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