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小的時候我們總是期望自己能夠快快長大,脫離父母的管束,獲得獨立和自由。憑藉自己的能力打拼闖蕩,收穫一番屬於自己的天地。
然而當真正走到了人生的這一個階段,才明白家的月亮最圓,兒時的時光最自在。
因為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從來沒有容易兩個字,誰還不是為了生活一直咬著牙負重前行呢?
即便如此,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依舊只能是溫飽而以,然而我們所要面臨的社會重壓和不公的的待遇往往和我們的收入不成正比。
前不久一句調侃的話語:加油吧!打工人!以玩味的語氣說出了無盡的心酸......
1
懷孕後被辭退,網友卻一片支持
對於女性在職場而言,生育是一個難以逃避的話題!
在奇葩說中一位選手也提到:生育成本是女性不得不承擔的一個重擔。
家住重慶渝北區的呂女士最近就因為生育權力的事情發起了求助,究竟是怎麼回事?
呂女士是一家培訓機構的語文老師,在就職之後意外發現自己懷孕了,於是就將這一消息告訴了自己所在的公司,萬萬沒有想到,在公司知道這一消息之後竟然表示要讓自己離職!
呂女士:每個女人都要經歷懷孕生孩子,真沒想到公司為了不承擔相應的責任會將她開除。
懷孕就離職,真的是一點都不把法律當回事啊!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任何單位不得以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為由,辭退女職工或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顯然公司的這一行為侵犯到了呂女士的權益。然而經過了解之後發現事情沒有想像的這麼簡單!
培訓機構校長表示:
我們只是請她回去休息,這樣做是合法的,其他的也不想說太多。如果呂女士覺得不合理可以去起訴。
我們已經保障了她的權益,問題是沒有辦法和解,而且在她懷孕後我們也沒做過任何過分的安排。
為什麼學校執意要讓呂女士休息呢?懷孕對於教學來說影響應該是沒有那麼大的。
經過了解,我們知道了原因,原來是呂女士在四個月前剛剛生產,而現在已經有懷孕兩個月了。
學校考慮到呂女士的特殊情況才做了這樣一個決定,表示:沒有出事情還好,可是一旦出了事情,沒有人能夠擔負起這樣的責任。
我認為這位校長的擔心是有道理的,的確存在很大的風險。
因為人就是這樣,沒事情的時候風平浪靜,好言好語,可是一旦發生事情是必要魚死網破!
但從法律的角度來講,培訓機構的做法的確違反了勞動法。
最終,經過記者協調,培訓機構表示,願意根據勞動法賠償呂女士一個月的工資,另外出於對員工的慰問和關懷,願意額外在賠償她兩個月的工資。
呂女士表示接受這樣的處理結果,隨後雙方解除了勞動合同。
事情到這裡也算是有了一個相對不錯的結局,但是我們的網友不幹了紛紛表示:這不就是來養胎的!
一時之間質疑之聲不斷,但是我想說既然事情已經解決了,大家就嘴下留情,以免給當事人造成精神傷害!
2
職場上孕婦的困境與歧視
有一種壓力是懷孕女性不願看到、但又不得不承受的,那就是職場上的「孕婦歧視」。
樊女士入職珠海某物業公司不到兩個月,卻在查出懷孕當天遭到解僱,與物業公司多次協商無果後,樊女士於4月25日,以平等就業權糾紛為由提起訴訟。
香洲法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物業公司侵害樊女士平等就業權,判令其向樊女士作出書面賠禮道歉,
賠償孕期工資損失2064元、未休產假工資損失1875元、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0元。
還有一位寧波準媽媽,已經懷孕,是個需要被照顧的弱勢群體。
7月份的時候,公司負責人在微信群裡發布消息,要求上報當月營業額,並且強調10分鐘之內上報。
當時是10點23分,已經深夜了,這位母親早已經入睡,未能及時回復。
10分鐘之後,負責人在微信群裡通知她:「你已經被解僱了。」
她醒來之後一臉懵,怎麼睡個覺醒來,突然就被解僱了?
知道事情之後,她非常憤怒。 都10點23分了,有什麼工作,不能等到明天嗎?
很多人這個時候已經睡覺了,更何況她是孕婦,更是早早起床了。
10點23分,早就已經下班,員工已經從工作狀態調整為生活狀態,時間不屬於公司,而屬於個人。
你憑什麼要求我在深夜,10分鐘之內回覆你的工作安排?
事情最後的處理結果是:這位媽媽把公司起訴到法院,獲得18000塊錢賠償。 賠償是拿到了,工作也丟了。
孕婦工作其實不僅僅在我國,國外更是嚴重。
一份官方報告顯示,英國每年約有54000位女性因懷孕和休產假被工作單位非法辭退,
懷孕期間找新工作幾乎是不可能的,很多女性的職業生涯因此被毀,此後也未能恢復,受到無法挽回的影響,通過職場建立的自信心也遭到摧毀。
40歲的Joeli Brearley就曾遭受職場孕婦歧視,並開始關注準媽媽們的職場權益問題。
她和丈夫以及兩個兒子住在英國約克郡,擁有一個幸福的四口之家,
她不但是一位母親,也是一位重視事業發展、思想成熟獨立的職業女性,
但是在懷大兒子期間,她遭受了殘酷的職場孕婦歧視。
剛懷孕的時候除了興奮,Joeli和很多孕婦一樣,擔心的是孩子是不是健康、能不能平安降生、未來的生活該如何規劃,
她萬萬沒想到,穩定的工作竟成了最讓她操心的問題。
Joeli在一家兒童慈善機構工作擔任項目經理,該公司的CEO也是一位女性,看上去像是一家會善待女性員工的公司,
直到她將懷孕的消息告訴上司,第二天就收到一封語音郵件,通知她被公司炒魷魚了。
3
職場孕婦歧視的背後是輿論歧視
在現實生活中,女性不少隱性歧視——被追問婚育計劃,一旦發現隱婚就辭退……
在平衡家庭和事業中,女性時常面臨「生」或「升」的兩難選擇。
某機構的「女性職業機會」調研數據可以作為一種參考:
46%的女性由於生育主動或被動地錯過了職業機會,該比例是男性的兩倍;在生育前後近1/3的女性更換了工作或沒有回歸職場成為自由職業者。
在職場中,對女性權益的保護往往是葉公好龍——不少企業雖然口頭上贊同男女一視同仁,但在實際行動中,卻往往選擇把頭埋進沙子裡,只顧自身利益和短期利益。
然而更可怕的是輿論歧視,據統計,更有四成的網友認為
「試用期懷孕是在佔公司便宜」。
因此為了節省人力成本,找藉口辭退或者乾脆不錄用,就成了很多公司的應對方式。
懷孕是孕育生命的過程,不應該因為懷孕就斷送一個人的職業生涯,希望這個社會以後可以對一點寬容,少一點歧視吧!
本文素材及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轉發是一種動力,分享是一種美德~
點讚和在看都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