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湘妃怨》賞析

2021-02-08 禪迪紅塵

省試湘靈鼓瑟   錢起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悽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烈女傳》:有虞二妃者,帝堯之二女也。長娥皇,次女英。舜父頑母嚚。父號瞽叟,弟曰象,敖遊於嫚,舜能諧柔之,承事瞽叟以孝。母憎舜而愛象,舜猶內治,靡有奸意。四嶽薦之於堯,堯乃妻以二女以觀厥內。二女承事舜於畎畝之中,不以天子之女故而驕盈怠嫚,猶謙謙恭儉,思盡婦道。……天下稱二妃聰明貞仁。舜陟方,死於蒼梧,號曰重華。二妃死於江湘之間,俗謂之湘君。君子曰:「二妃德純而行篤。詩云:「不顯惟德,百闢其刑之。」此之謂也。

頌曰:元始二妃,帝堯之女,嬪列有虞,承舜於下,以尊事卑,終能勞苦,瞽叟和寧,卒享福祜。

《湘妃怨》


《謝琳太古遺普》曲意/解題

按書有鰥夫在下,堯妻以二女,長曰娥皇,少曰女英。舜既為天子,是為二妃。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二妃泣之,以淚灑竹,竹皆枯死。後人被之弦管,是為湘妃怨。

歌詞

落花落葉落紛粉,終日思君不見君。

腸斷斷腸腸欲斷,淚珠痕上更添痕。

—片白雲青山內,一片白雲青山外。

青山內外有白雲,白雲飛去青山在。

我有一片心,無人共我說。

願風吹散雲,訴與天邊月。

攜琴上高樓,樓高月華滿。

相思彈未終,淚滴冰弦斷。

人道湘江深,未抵相思半。

海深終有底,相思無邊岸。

君在湘江頭,妾在湘江尾。

相思不相見,同飲湘江水。

夢魂非不到,所欠惟一死。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盡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不當初莫相識。

湘江湘水碧澄澄,未抵相思一半深。

每向夢中相見後,令人不覺痛傷心。

娥皇與女英的故事距今太遠了,兩位了不起的女性與軒轅黃帝的嬪妃嫘祖與嫫母一樣被歌贊到如今。

她們是舜帝生命中兩片絢麗的色彩,也是飄揚在帝舜初都媯水河畔的兩縷千秋流芳、瀠繞不去的香魂。

她們用生命彩繪了華夏民族,在歷史上留下一道繽紛。

我喜歡,我在看 

相關焦點

  • 【娥皇和女英】一哭,便有了【湘妃怨】
    落花落葉落紛紛,終日思君不見君。琴曲《湘妃怨》 演奏:龔一 歡迎關注我們【鈞天觀音琴院】的公眾號,想更多地了解古琴文化、參與我們的雅集活動,請持續關注我們。  回復以下任意內容,獲取相應古琴曲目分享:樵歌 | 關山月 | 長門怨 | 瀟湘水雲 | 普庵咒 | 陽關三疊 | 梅花三弄 | 酒狂 | 廣陵散 | 平沙落雁 | 良宵引 欸乃 | 胡笳十八拍 | 碣石調幽蘭 | 高山流水 | 洞庭秋思 | 憶故人 | 歸去來辭 | 桃源春曉 | 秋風詞 | 龍朔操 | 莊周夢蝶 | 華胥引 | 墨子悲絲| 列子御風 郵箱:juntianguanyin
  • 《湘妃怨》|落花落葉亂紛紛,終日思君不見君
    《湘妃怨 》作者:阿魯威 生卒年不詳,字叔重,號東泉,蒙古族人。曾任南劍太守和經筵官。今存小令十九首。琴之界古琴譜庫有十幾部琴譜收錄辭去,其最早見於1511年撰刊的《謝琳太古遺音》。湘妃怨夜來雨橫與風狂,斷送西園滿地香。曉來峰蝶空遊蕩,苦難尋紅錦妝。問東君歸計何忙?盡叫得鵑聲碎,卻教人空斷腸。
  • 線上琴課 | 古琴曲《鳳求凰》精講慢學(直播+無限回看)
    △ 琴曲《鳳求凰》賞析漢朝蜀郡臨邛(今四川邛崍)卓王孫的女兒卓文君,17歲成了寡婦,精通音樂和文學,最愛讀司馬相如的文章,乃孀居閨中的佳人一枚。一天,司馬相如去卓王孫家作客,在卓家宴席上即興彈唱古琴曲《鳳求凰》,向卓文君表達愛慕之情: 鳳兮鳳兮歸故鄉,遊翱四海求其凰。有一豔女在此堂,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由交接為鴛鴦。
  • 弦韻禪心——淨因寺古琴雅集 !
    弦韻禪心——淨因寺古琴雅集 ●德不在手,而在心;樂不在身,而在道;
  • 古琴曲《湘妃怨》:望夫君兮不來,波渺渺而難升
    《湘妃怨》落花落葉落紛粉,終日思君不見君。腸斷斷腸腸欲斷,淚珠痕上更添痕。—片白雲靑山內,一片白雲靑山外。
  • 那些以為是真理的古琴知識,竟然是錯誤的?
    古琴業內長時間來存在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即注釋古琴曲時不是主要從樂曲本體出發,而是藉以文字史料來解說。
  • 零基礎古琴研習班招生| 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學習古琴可讓我們聽見自己的內心,遇見不一樣的自己即日起艾香茗茶書院古琴課程開始招生一對一 200元/課時/小時一對二 140元/課時/小時十節課起報哦組團報名更優惠(贈送內部琴譜資料)第一節課   古琴簡介:琴器、琴樂、古琴簡史、古琴文化、
  • 古琴指法「掩」教學彙編
    李祥霆古琴教學視頻「注、淌、掩、虛掩」戴曉蓮古琴教學視頻「罨、掐起、 掐撮三聲」龔一古琴教學【掩】龔一古琴教學左手指法【虛掩】減字譜小課堂之《虛掩》搭訕、提問,加群添加不愛說話的小編 微號信gqdjt520                                                                                176種古琴減字譜常用指法圖覽
  • 唐健垣古琴演奏欣賞
    他曾經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來內地拜虞山吳派一代古琴宗師吳景略先生為師學習古琴,是虞山派的海外傳人。唐健垣自六十年代已彈箏、唱粵曲及南音,七十年代得從「盛獻三盲德」之傳人杜煥瞽師兩人學彈箏自伴唱之術,傳地水南音「口唱、左手拍、右手彈箏」三合一之藝於一身。
  • 通知|三餘琴茶古琴文化生活館千葉老師課程、古琴價格調整
    >琴課方案調整如下:【課程】每期12課時,每周一次課,總共上6次,每次上兩課時,共一個半小時【老師】千葉老師【班級】一對一;一對二(自行組隊)【學費】由原2400元調整到4800元/期/人(一對二3600元/期/人)【時間】預約時間上課【內容】減字譜識譜,左右手基本指法,琴曲賞析
  • 學習古琴三要領
    不少琴師在教學中將《仙翁操》《秋風詞》《湘妃怨》等小曲列開指樂曲,也就是因為這些樂曲本身具有練習曲的性質和功效。使學習者通過這些「練習曲」的練習,得以右手「弦與指合」 ,左手「指與音合」用正確的方法運指運力,按弦走音。使音色飽滿圓潤,能虛實自如,同時又熟悉了指法運行規則和弦與弦之間的音高音位關係。通過這些正確的基本功訓練,為日後的提高與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經典古琴曲《風雲際會》精修網課
    上世紀70年代末期,文化部進行了古琴普查,李禹賢受邀參與福建省古琴普查工作,以收集散落在民間的古琴、琴譜,還原古琴的真面貌。在這搜集的工作中,被他赫然發現了絕跡百多年的「閩派古琴」。時值1980年,李禹賢在隨後的一年間,潛心為古譜進行破譯並依據遺留下來的減字譜重新打出閩派古琴的經典曲目《風雲際會》。此樂曲在消失了百餘年後,重現人間是在1982年舉行的「全國民族音樂聯會」上。
  • 精彩回顧|古琴研究會副會長陳宜外帶你領略古琴魅力(內含視頻)
    5月28日晚八點,武漢古琴研究會副會長陳宜外在我們的直播中,帶大家一起認識古琴,賞析琴曲。古琴藝術是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因其歷史悠久、文獻浩瀚、文化深厚、曲目眾多、影響深遠被世人所珍視,被譽為「哲學性的藝術」。在中國傳統音樂研究領域,「琴學」是一個悠久而又延綿未絕的特殊門類。
  • 佛系古琴是什麼樣的?| 聽一聽《寒山僧蹤》
    古琴與儒釋道三教的淵源不可謂不深,歷代琴人的主流也差不多出自三者,其中佛教對古琴之影響極大,大概也跟諸多文人雅士多為佛家居士不無關係。而且佛理與琴理多有相通之處。古琴所涉及的佛教音樂一般來說是廣義的,並不單單指佛事活動中出現的背景音樂,而是泛指所有和佛教有關的或以佛教為題材的古琴音樂。佛教文化是我國歷史文化中比較特殊的一個門類,與佛教相關的文學、繪畫、建築、雕刻、音樂等等以其鮮明的特色特點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中國古琴十大名曲賞析(附音樂)
  • 陳長林古琴演奏欣賞——《平沙落雁》
    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時期就已盛行的樂器,它在中國歷史上流傳了三千餘年不曾中斷,本世紀初才被稱作"古琴"。是至今依然鳴響在書齋、舞臺上的古老樂器。
  • 八荒琴院精品古琴課程第15期開課了!
    其實古琴藝術並非遙不可及,又可謂易學難精,如果你也喜歡古琴,想要彈奏自己喜歡的曲子;亦或想要修身養性;亦或想要掌握一項特長;亦或想要考級激勵自己;亦或想要深造琴藝,那麼為何不加入到我們的課程裡來呢?主講教師——李程老師有著多年豐富的教學與演奏經驗,曾受邀擔任大型網絡公益古琴課《從零開始學古琴》以及國琴網古琴直播課等項目主講教師,受眾廣布國內各地以及海外,許多琴友表示獲益良多。
  • 龔一《湘妃怨》古琴曲演奏及講解
    知名古琴演奏家,古琴教育家,上海民族樂團一級演員,國家一級演員。曾任上海民族樂團團長、「今虞」琴社社長,現任中國琴會榮譽會長、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和上海音樂家協會理事。 龔一於1954年十三歲開始學琴,十五歲登臺演奏古琴,獲古琴名家查阜西先生好評,報譽為「小古琴家」。1957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1966年畢業於該院民樂系本科,九年來專修古琴,成績優異。
  • 古琴知識丨如何區分:廠琴、手工琴、名家琴
    一、廠琴:廠琴,顧名思義應是工廠裡按標準化設計,由類流水線生產的古琴。其實任何一個產品一但充分成熟,工藝和材料可以標準化後,是完全可以按照一定的設計,由高度的自動化設備來生產的。以達到穩定、均衡的產品質量和較高的產量,並有利於成本降低。所以,對於廠琴我主觀上沒有任何排斥的態度。
  • 古琴裡的傳說——愛情篇
    三千年古琴的歷史,流傳至今幾百上千首琴曲,每一首都有其背後的故事,每個曲子的演奏者都是當時真實存在的人物,背後都有什麼樣的故事呢。今天先講幾個關於愛情的琴曲傳說。            其他關於愛情的琴曲:《相思曲》又稱《古琴吟》、《秋風詞》用秋天的景來寄託相思情;《湘妃怨》等。圖片和音頻來自網絡,僅供交流學習,侵刪,謝謝觀看。撥動七弦,仿佛穿越時空,觸摸歷史人物和故事的脈搏,懷古擬今,實屬人生之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