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麼是鱷蜥嗎?科普問答得大獎,等你來挑戰!

2022-01-02 腳爬客

像恐龍,像蜥蜴,又像鱷魚

這就是鱷蜥——

第四紀冰川末期遺留下來的古老爬行類「活化石」

鱷蜥 何南/攝

鱷蜥曾與恐龍共同存在在地球上

已逾1.9億年「高齡」的它們

被人類發現的歷史卻僅有80多年

據早期調查數據

中國鱷蜥野生種群數量約為1000至1200隻

其中約50%保護於廣東羅坑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鱷蜥 何南/攝

亞熱帶季風氣候影響下的羅坑

四季分明,季風發達

加之複雜的地形條件,孕育了這裡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39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17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共同生存於這塊生機勃勃的森林之中

關於這片森林的秘密,你知道多少呢?

封山育林又是如何保護這方水土的?

科普問答得大獎,等你來挑戰

廣東羅坑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科普問答賽

限時開啟!(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參賽)

為了普及廣東羅坑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知識,創新生態環境保護科普教育模式,推動保護區生態文明發展與建設狀況廣為人知,響應5月22日生物多樣性日號召,現面向全網開展「廣東羅坑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普問答賽」,在全社會形成「呵護自然 人人有責」的良好輿論氛圍,擴大保護區科普影響力。

2021年5月22日-6月1日

主辦單位:廣東羅坑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承辦單位:腳爬客自然科普中心

長按下方二維碼 即刻參與科普問答

1、每人每日有3次答題機會;

2、每題10分,總分為100分,共10道題目(題目內容隨機);

3、答題時間為15秒/題。

優秀獎:羅坑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文創伴手禮1份,共計100份

說明:活動成績達到90分,即為挑戰成功,可參與抽獎,先到先得,送完即止每人最多可中獎一次

1、答題結束後請填寫個人信息,用於獎品發放,工作人員將在活動結束後7個工作日與獲獎者取得聯繫;

2、如有疑問,可聯繫:18995657170 進行諮詢;

3、活動結束後7個工作日內仍無法聯繫上的獲獎者視為自動放棄,後期不再補發獎品;

4、本次活動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

相關焦點

  • 鱷蜥憑何熬過生物大滅絕?賀州鱷蜥為你解密
    鱷蜥因頭部和體型與蜥蜴相似,而從頸部以下身體部位,尤其是側扁的尾部與鱷魚酷似,故得此名。在民間,老百姓稱它為雷公蛇、大睡蛇、落水狗,因其立春之後雷雨天生產、見人就跳進水裡以及生活習性喜靜不喜動得名。「這些未解之謎包括鱷蜥能潛水很長時間,是什麼樣的機理能讓它耐受這種缺氧環境?鱷蜥是變溫動物,全球氣候變暖對它的影響有多大?它能否適應這種變化?鱷蜥性別決定機制是什麼?
  • 蜥蜴中的「睡神」——瑤山鱷蜥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至今還無法產量繁殖的蜥蜴——瑤山鱷蜥。它們因為尾巴與鱷魚相似,所以就被人稱為鱷蜥。
  • 鱷蜥屬的多樣表型,其實是大自然選育的結果!
    #@Vojtěch Víta蛇蜥科(Anguidae)的鱷蜥屬(Abronia)擁有許多形態各異的物種,並且它們中的很多物種還具有高度的多態特性。我所知道的紅唇樹鱷蜥(Abronia lythroilla),就擁有著多變的特徵和豐富的表型。
  • 螞蟻莊園小雞今日問答知識科普:大熊貓愛吃的竹子實際上是什麼到底...
    螞蟻莊園小雞今日問答知識科普:大熊貓愛吃的竹子實際上是什麼到底是草還是樹時間:2020-05-10 15:2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螞蟻莊園小雞今日問答知識科普:大熊貓愛吃的竹子實際上是什麼到底是草還是樹 關於到現在螞蟻莊園小雞今日問答知識科普:大熊貓愛吃的竹子實際上是什麼這個話題
  • 【科普知識】你知道包裹奶糖的透明紙是什麼嗎?
    【科普知識】你知道包裹奶糖的透明紙是什麼嗎?那麼它究竟是什麼?食用後是否會對身體有影響呢?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和卓琳來源:科普中國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科普知識】你知道包裹奶糖的透明紙是什麼嗎?》
  • 【科普】你知道包裹奶糖的透明紙是什麼嗎?
    【科普】你知道包裹奶糖的透明紙是什麼嗎?那麼它究竟是什麼?食用後是否會對身體有影響呢?舉報電話:0316-5112377舉報郵箱:wenanwangjianban@126.com舉報微信公眾平臺:「網信文安」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科普】你知道包裹奶糖的透明紙是什麼嗎?》
  • 萬元大獎等你來挑戰!
    萬元大獎等你來挑戰!如果你熱愛運動如果你熱愛籃球那麼這場籃球嘉年華你一定不能錯過首屆城南新區籃球嘉年華萬元大獎等你來挑戰!》
  • 《假如你是鯊魚……》:邊玩邊學,一本有趣幽默的鯊魚科普繪本
    為了滿足弟弟喜好,最近各種搜羅鯊魚相關的讀物,發現大磚頭的科普書讀起來有點枯燥,只能看看圖。而這一本《假如你是鯊魚……》則十分貼近生活、巧妙的科普鯊魚的種類、外貌特徵、生活方式、繁育特點等,還可以激發孩子想像力,是一本有趣的鯊魚科普書。
  • 中國電影三大獎你知道是什麼嗎?
    在今天的開幕式中提出以後每年舉辦一次,來順應時代的發展。金雞獎以金雞啼曉象徵百家爭鳴,同時也包含激勵中國電影藝術家聞雞起舞、努力創新、奮發向上的意義。創辦於1981年,因金雞獎評委會組成的權威性、評選程序的嚴密性和評獎標準的學術性和專業性,而被稱為「專家獎」。最後,中國電影華表獎亦稱為「政府優秀獎片」,是中國電影的最高榮譽,創辦於1992年,前身是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 【環保科普】「塑料」的威力,你知道嗎?
    【環保科普】「塑料」的威力,你知道嗎? 「塑料」有多厲害 你知道嗎? 觀看下面59秒小視頻 來了解一下吧!
  • 環保科普 | 水也有硬度,你知道嗎?
    環保科普 | 水也有硬度,你知道嗎? 歡迎關注生態徐州綠色生活你知道水也有硬度嗎
  • 你知道防彈少年團《BTS》Logo的真正含義嗎?
    K-Pop歷史上連續兩年破天荒獲得了美國BillBoard大獎之後,驗證了全世界大勢的韓國男團組合防彈少年團相信大家已經都很熟悉了吧?因為只要你認真聽過他們的音樂,都能被歌詞當中的那些真實故事所折服,成為一個阿米。但是《BTS》這三個英文裡面所包含的意義,你真的了解嗎?如果你不太了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科普一下。
  • 漲姿勢丨知識問答節目——「中國綜藝史上的活化石」的編年史
    從2015年9月30日21點至2015年10月7日23點,國慶七天一共170個小時裡,芒果TV推出了一檔全時在線智力問答節目——《百萬秒問答》。讓我們用科普的眼光,看看「年紀最大」,「存活最久」的智力問答是如何走過了30多年的風風雨雨。
  • 那是你沒見過這麼好玩的科普書!
    那麼,有什麼有趣的方式可以滿足我們對宇宙源源不斷的好奇嗎?今天鵝會長帶來了三本書,讓你在覺得有趣好玩的同時,不知不覺就學會那些高大上的知識!和鵝會長一起來看看作者們是如何在科普面前「抖機靈」的吧!如果地球膨脹得像太陽一樣大會怎樣?全人類搬離地球需要幾步?你以為這是一本搞笑書籍嗎?作者的專業背景會讓你發現他不是在開玩笑。
  • 科普知識問答(六十五)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科普知識問答(六十五) 2020-04-01 1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普 |你知道你的太陽星座和上升星座是什麼嗎?
    它甚至還能讓你在短時間內初步了解一個人的脾性概況。隨著星座文化的深入傳播,諸如「我是摩羯」、「Ta是巨蟹」等說法已經滿足不了人們了。若你有心留意,你可能會更多地聽到這類的說法:「我日羊月獅升處,你呢?」或者,「Ta上升星座在水瓶,跟我不知道配不配。」看到這裡,相信有些人已經開始一頭霧水了。什麼是太陽星座?
  • 妲己問答社 | 我能送你回家嗎?好啊,但是你送不了...
    在這裡,為你定製專屬你的英雄全方位攻略!不管你是遊戲小白還是需要進階的高手,都可以找到適合你的攻略喲~此外,更有超人氣主播瓶子、美人魚頭在這裡等你! 接下來,就是我們每周的硬核環節—妲己問答社啦!今日份的峽谷冷知識,快get起來吧~大喬能否用二技能將元歌的傀儡傳回家?不能,元歌的傀儡不算作英雄單位~
  • 網絡流行語科普 口罩挑戰不小心漏掉了全身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口罩挑戰不小心漏掉了全身是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9-30 16:26   來源:親親寶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口罩挑戰不小心漏掉了全身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口罩腰是最近抖音上很火的一個梗,和A4腰有著異曲同工的感覺哦!
  • 「智新津·慧科普」全民科學節丨頭腦風暴,燃燒卡路裡,奔跑吧!科普...
    關卡一:綠道科普綠道科普相關知識問答垃圾分類挑戰遊戲關卡二:科技戰疫「一起來戰疫」智力問答平衡的釘子(科學動手)調整遊戲關卡三:智在新津智能製造、公園城市、5G+TOD…相關知識問答mini高爾夫挑戰遊戲
  • DNF五一科普:這些卡通人物是誰?你知道嗎?
    大家好,本期我給大家帶來的是動畫聯動科普文章。也許很多玩家都忙於在阿拉德的土地上戰鬥,對《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一無所知,所以我在這裡給你一些科普知識,誰是cos的卡通人物,看看哪一個適合你!可能會有一個小夥伴會質疑男人和女人都死了,不是結束了嗎?錯錯錯誤,這個時候,月魚的技能,男人的主菜,在網上,就是「死亡回歸」。每一次致命傷後,他都會回到某個時間點,然後才能繼續下一步「劇情」,直到他的下一個行為避免死亡。因為情節太複雜,所以我就不在這裡繼續為大家講述了,如果玩家有任何好奇心,他們可以自己去找球迷。讓我們繼續介紹動畫中人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