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至到「數九寒天」正式開啟 宜早睡晚起合理進補
12月21日進入冬至節氣,這一天是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也意味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段來臨,「數九寒天」正式開啟。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氣候大不同,北方地區多流傳這樣的數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久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冬至進補開春打虎,中醫專家推出養生秘方
三湘都市報12月21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羅運花)今天是冬至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北方"冬至大如年",有家家戶戶吃餃子的習慣。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羅運花副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緩慢。冬至養精蓄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俗話說,冬至進補,開春打虎。
-
北吃餃子南湯圓,冬至之日咋進補?此時養腎正當時!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今年的冬至在陽曆12月21日,這一天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天氣嚴寒,陰氣較盛。冬至節氣人體陽氣內斂,新陳代謝相對緩慢,應養精蓄銳,休養生息,以利於來年的春生、夏長、秋收。
-
氣始於冬至推薦冬日進補第一方:當歸生薑羊肉湯
(圖片來源:www.pexels.com)冬至·食養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首,古人講: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而夜晚最長的一天,此時也是陰氣最盛而陽氣最弱的時候,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即下一個循環開始了,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升。冬至養生要護陽保暖,防寒邪擾動陽氣;要靜攝守志,讓陽氣得以內藏;要以艾灸扶陽,助陽氣順利萌生;要補益膳食,滋陰養陽御風寒。
-
冬至進補開春打虎!中醫教您這樣吃,為來年身體打好基礎
今年12月21日是冬至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北方「冬至大如年」,有家家戶戶吃餃子的習慣。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羅運花副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緩慢。 冬至養精蓄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
-
冬至進補,中醫專家推薦這「三寶」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古人說「氣始於冬至」,冬至之後,白晝一天比一天長,所以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轉換之時,也是陽氣開始回升的時節,大地萬物生命由衰轉盛、由靜轉動,人體內也是「陰極陽生」,此時最容易吸收外來的營養。「正所謂『冬藏』,這是人們養精蓄銳、儲藏能量的最佳時間,所以冬至是進補的最好時機。」
-
冬至進補,開春打虎!青島中醫專家推薦五個冬至食療方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鑫鑫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陽曆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關於冬至的養生,自古以來便有著諸多記載。
-
養生小知識:冬至進補註意這幾點
12月21日是冬至,古人對冬至的認識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是養生進補的大好時機。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醫師高三德提醒,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進補,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體虛則補,不虛則正常飲食就可以了。進補講究多。
-
「節氣養生」冬至除了吃餃子,還有哪些適合進補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陽曆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通過觀測太陽用土圭測定出冬至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
-
冬至小兒進補,我們是「凍」真格的
冬至小兒進補,我們是「凍」真格的 2020-12-23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普周周講】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
冬至在月中,天寒也無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宜祭祀2020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忌嫁娶冬至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此外很多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
冬至養生聊一聊那些不能做的事!冬至就一定要進補嗎?
就能健康長壽但是冬季養生的方法並不是每個人都適用有些人盲目養生反倒是事倍功半關於冬季進補你都盲目跟風了什麼1.盲目跟風進食冬至時,有些地方有吃狗肉喝羊湯的習俗,但是對於一些體質虛弱和患有關節炎等病的人,不宜食狗肉,以免食用狂犬肉,染上狂犬病。吃狗肉後還不能喝茶,這是因為茶葉中的鞣酸與狗肉中的蛋白質結合,會生成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腸蠕動減弱,大便裡的水分減少。
-
冬至到,怎麼安全度過最危險的「數九天」?提醒:3類人不妨進補
今天是冬至,祝大家冬至快樂!從今天開始,意味著已經進入「數九天」,這是最危險的時節,也是最容易吸收外來營養的時機。為什麼是最危險的時節?從冬至到1月26日,是一年中最冷的36天,這個時候的人體防禦能力降到最低,心血管疾病、骨關節疾病、腸胃疾病最容易在這段時間內暴發。我們的血管到了冬天,會像遇冷的水管一樣,變得特別脆弱。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數據顯示,我國冬季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比夏季高出四成。
-
冬至丨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陽氣|養生|食補|節氣|張...
宜 早點回家 熬夜加班 忌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 「冬至大如年」 一是說年關將近,餘日不多 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僅次於過年
-
冬至進補三倍功,傳統習俗如何補?養陽湯喝起來,暖身又好喝
冬至雖然是在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間,但是從傳統養生日曆來看,冬至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家裡老人家就說「冬至大過年」,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否極泰來,一陽復始。 一陽復始的「復」,就是回歸的意思,所以冬至可以稱之為一年的終點,也是一年的起點。
-
「廣醫科普」談談冬至養生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在北方,吃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習俗,傳聞這種習俗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開棚舍藥留下的。一碗「祛寒嬌耳湯」更是經典,民間流傳「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無論傳聞真實與否,但冬至的到來,表明已進入最寒冷的時期。
-
明日冬至,進補最佳時節,這4種食材,暖身又滋補,要做給家人吃
明日冬至,進補最佳時節,這4種食材,暖身又滋補,要做給家人吃。時間過得真快,明天我們就會迎來2020年的最後一個節氣——冬至。以冬至節氣為起點,此後的27天,是傳統意義上的「數九寒天」,此時很多人都會感覺身體各種不舒服,如失眠、腹瀉和腰痛等。如果冬至養得好, 會給來年的身體健康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所以,民間有「冬至進補三倍功」的說法。羊肉羊肉性溫,既能暖身,又能滋補身體。在寒冷的冬至時節,吃羊肉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
「一九一隻雞」,進補吃公雞還是母雞?
圖片源於網絡 圖文無關12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之冬至。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民間從冬至起,就開始數「九」。冬至大如年,多地百姓有「一九一隻雞」的滋補養生傳統,認為冬至開始每逢九天需進補一隻雞,來年就有好身體。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侯茜主治醫師提醒,冬至進補,選擇公雞還是母雞,需根據體質分而辨之。 冬至時陽氣開始復生,要適當進補,精心調養。《內經》提出雞肉有「溫中補虛」的作用,適合羸弱之人、病後體虛、產後不足、老衰之軀,可食養調補。
-
2020年冬至12月21日幾點幾分 冬至為什麼又叫進九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
-
二十四節氣丨冬至到,慢病患者也可適當禦寒鍛鍊
資料圖片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北京海澱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王穎表示,冬至意味著最冷時節的到來,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壓病等慢性病患者可能會加重病情,中風患者也會增多。冬至前後,調護陽氣為養生的重中之重,特別是對慢性疾病患者及年老體弱者來說,及時添衣,注意防寒保暖;適當進補、合理安排起居,可以減少外邪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