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後就成了撿屎官,每天巴不得拿著放大鏡來看寶寶的大便。
網友花花說:沒當媽之前看到別的孩子大便,捂著鼻子離得遠遠的,自己生了孩子之後,每次孩子拉大便,都巴不得湊得近一些,看得清楚一些,甚至想買個放大鏡來觀察孩子的大便。
孩子大便是孩子腸道情況的陰晴表。很多人工餵養的寶寶,媽媽每天都會觀察孩子的大便,以判斷這個奶粉是不是合適寶寶?一旦覺得大便的顏色有變化,比如說綠便,媽媽就覺得奶粉不合適,甚至馬上給娃換奶粉。結果卻發現換來換去孩子的大便顏色越來越綠!
事實上奶粉太冤枉了,奶粉的生產按噸來計,一批奶粉就是幾十萬罐的奶粉,經過國家的檢測合格後,放在市場上銷售,同時會有很多寶寶買來喝。
奶粉都是一樣的,大多孩子喝出來大便是黃色的,部分孩子喝奶粉拉出來的大便是綠色的。你問綠便能是怪奶粉麼?媽媽還要看一下是不是自己寶寶的問題吧,從孩子身體上進行調節更有效,更合理!
幾類寶寶喝奶粉,容易拉綠便,看看你家寶寶中招沒
第一類:剖宮產寶寶
有研究發現,剖宮產寶寶腸道細菌的定植,要比順產的寶寶遲180天,也就意味著剖宮產寶寶腸道的細菌比較少。
膽汁在腸道被氧化為膽綠素(綠色),之後再在細菌的分解還原變成膽紅素(黃色)
剖宮產寶寶腸道裡面細菌比較少,沒有辦法把膽綠素還原成膽紅素。所以大便會偏綠。
建議:
寶寶生長發育都正常的話,媽媽不用過於擔心,綠便會隨著寶寶的長大而慢慢的消失。
如果媽媽真的很糾結綠便的話,可以考慮買剖宮產奶粉給孩子喝,市面上也有一些專門給剖宮產寶寶設計的奶粉,裡面的乳鐵蛋白和益生菌含量會更高一些,專門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和腸道能力的。
當然也可以考慮給寶寶補充一些益生菌,對於寶寶的綠便也有所幫助。
第二類:經常容易腹瀉的寶寶
有些孩子腸道功能比較弱,經常會出現腹瀉的情況,而一旦腹瀉,腸道裡面的菌群容易失調。
孩子菌群失調之後,也會容易拉綠便。膽綠素還沒有還原為膽紅素就跟著大便出來了,所以大便也就是偏綠色的。
建議: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急慢性腹瀉的孩子要補鋅,每天10到20毫克至少補10到14天。
慢性腹瀉的寶寶建議家長給孩子補鋅。六個月以下每天補10毫克,六個月以上的孩子,每天補20毫克,補10-14天。會發現孩子的腹瀉會慢慢的好轉。
有3個菁媽的粉絲在文章下面留言,說自己的孩子慢性腹瀉,看了菁媽的一個文章之後,補鋅之後腹瀉大為減少,甚至消失了。
第三類:吃不飽的寶寶
菁媽的侄女在兩個月時經常拉綠便,我回家發現了之後,就讓嫂子給孩子多喝30毫升奶粉,兩天之後孩子的大便就變回黃色了。
寶寶吃不飽,過多的消化液會導致大便來不及從綠色變黃色就排了出去,這種叫飢餓性綠便。
建議:
如果孩子沒有其他症狀只是拉綠便,家長可以考慮給孩子加一點奶量,增加奶量之後寶寶大便變成黃色,說明是因為飢餓才引起的綠便。
第四類:六個月前頻繁換奶的寶寶
建議孩子在六個月之前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給孩子轉奶粉,六個月前孩子的腸道功能比較弱,這時候轉換奶粉會刺激孩子腸道,導致腸道蠕動變快,一旦孩子腸道蠕動變快,膽綠素來不及還原成膽紅素就跟著大便排出體外,寶寶容易綠便。
建議:
孩子越小換奶粉越要慎重。實在不得已在六個月前轉奶,新舊奶粉的轉換半個月,而且在轉奶前給孩子補益生菌,保護好孩子的腸道。
第五類:喝水解蛋白奶粉的寶寶(和奶粉有關)
有些孩子是過敏體質,普通奶粉裡面的蛋白質,對於這些孩子來說太大塊了,他沒有辦法消化吸收,所以只能喝水解蛋白奶粉。
水解蛋白也就是通過特殊的技術手段,把大塊的蛋白質水解成更小的多肽,或者寡肽甚至是胺基酸,減少孩子消化的壓力,比如胺基酸甚至壓根就不用消化,直接就吸收了。
因為沒有消化的過程直接吸收,所以喝水解蛋白奶粉或胺基酸奶粉的孩子,消化的過程會變成非常快。
喝水解蛋白奶粉的孩子有兩種特點:餓得快,別的孩子喝200毫升的奶可以撐5個小時,喝水解蛋白奶粉的孩子沒到4小時就餓了。
大便綠色, 腸道消化過程短,自然大便也沒時間變黃,所以拉出來的是綠便。
建議:
喝水解蛋白奶粉拉綠便的,只要孩子的身高體重增長正常,家長不用過於糾結,慢慢等孩子長大可以喝正常配方奶粉就好了。
第六類:喝海淘奶粉的孩子(和奶粉有關)
國外的孩子吃輔食之後,就開始大口的吃肉了,而我們中國的寶寶還在慢悠悠的吃米糊。
所以國外當地銷售的奶粉,蛋白質含量一般會比較低一些。
比如說歐洲的標準的二三段奶粉,蛋白質的含量一般是0.45~0.8克每100千焦,而在我們中國二三段奶粉規定的,蛋白質含量是0.7~1.2克每100千焦。
孩子每天喝700毫升的奶粉,國內正常渠道銷售的奶粉,大概可以給孩子提供15克的蛋白質。但是歐洲海淘回來的奶粉,只能給孩子提供10克的蛋白質。
蛋白質含量少,孩子就容易餓。也容易拉綠便。
建議:
最好不要給孩子喝海淘奶粉,想喝進口奶粉的話,在國內正規渠道,也能買到國外原裝原罐進口的奶粉。
長期給孩子喝海淘奶粉,不但導致孩子經常拉綠便,還會出現身高體重增長不良,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第七類:肚子著涼和受驚嚇的寶寶
孩子的肚子著涼之後,會刺激腸道蠕動變快,導致孩子拉綠便。
當孩子受到驚嚇的時候會反射性引發腸道蠕動變快,腸道蠕動快膽綠素來不及還原成膽紅素,就跟著大便排出來,大便就是綠色的。
孩子的肚子要注意保暖,給孩子買的衣服可以稍微長一些,晚上可以給孩子用睡袋來睡覺。
第八類:吃青菜消化不良的寶寶
孩子剛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在加青菜時,有些家長沒有對青菜進行選擇,無論是嫩的還是老的都一股腦的切碎給孩子。
稍微老的菜裡面膳食纖維比較多,孩子沒辦法消化容易吃什麼拉什麼,吃進去的青菜就變成綠便拉了出來。
建議:
孩子在剛開始加青菜的時候,先用開水把整個菜葉燙一下,家長再把菜葉裡面的纖維抽出來,只給孩子吃比較嫩的菜葉。
第九類:對奶粉中鐵消化不完的孩子(和奶粉有關)
奶粉中鐵沒有肉類食物中的鐵好消化吸收,腸道功能不是特別強的孩子,在喝奶粉的時候,會因為吸收不完奶粉中的鐵,讓鐵跟著大便排出體外,鐵碰到氧氣被氧化就變成了深綠色。也就成了綠便。
建議:
如果孩子生長發育正常,不用過於擔心。長大一些就好了。或者可以選擇一款鐵含量低一點點的奶粉。
菁媽寄語:
新手媽媽,別只光看寶寶的綠便,我們養的是孩子,而不是大便!
只要孩子身高長得高,體重長得正常,該會爬的年齡會爬,該會走的年齡會走,該會說話的年齡會說話,就不用過於擔心。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過敏寶寶反覆拉綠便,跟奶粉沒關係,只要娃兩項指標正常不用換奶
0-6個月寶寶大腦發育黃金期,多摸輕搖勤母乳,讓孩子更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