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捕手》:從威爾的療愈成長,淺析「社會支持系統」的意義

2020-12-27 洛紅塵

我是洛紅塵,感恩和你的每一次遇見

先來做個小測試。

如果你遇到困難,能有多大把握得到他人廣泛、及時、而有效的幫助?

這些「他人」分別是:

①______②_____③______④______......

如果你把握較大、寫出來的較多,恭喜,你的「社會支持系統」是良好的。

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系統,是20世紀70年代提出來的心理學詞彙,即個人在自己的社會關係網絡中所能獲得的、來自他人的精神或物質上的幫助和支援。

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能讓人從中獲取情感心理的支持,提高自身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變化的應對能力。快樂時有人分享,困難時有人分擔。

之所以想起這個話題,是今天重溫了一部電影《心靈捕手》。

這是一部經典的心理學題材電影,上映於1997年,劇情溫暖療愈,獲得了第70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的故事。威爾是個數學天才,也是個問題少年,外表聰明狂妄,內心恐懼自卑。最後在教授藍勃、心理學家尚恩、朋友查克的幫助下,威爾重獲新生,找回了自我和愛情。

威爾的療愈與成長,和「社會支持系統」的力量密不可分。

下面,我將結合《心靈捕手》這部電影,淺析社會支持系統的對人的影響、以及如何建立與完善社會支持系統。

1、能輕鬆解開頂級數學難題的天才,卻解不開人生的謎題

主人公威爾是麻省理工學的清潔工。沒上過學,但是智商超群,不僅輕鬆碾壓名校學霸,就連藍勃教授花了整整兩年時間才解出的數學難題,他也能輕鬆破解。

「三分鐘擺平一個笨蛋」,是威爾的人生樂趣。

但與此同時,他也是個問題少年,曾因打架鬥毆、偷竊、襲警等罪名幾進警局。

這和威爾的成長經歷有關。

威爾出生不久就被父母拋棄,而後四次被送人寄養,其中三次遭受嚴重虐待。

內心深處的自卑恐懼,讓威爾習慣了「自我壓抑」,用重重的殼把自己包裹起來。自我封閉是拿手好戲,聰明自負也是偽裝手段之一。

精神分析學派認為,「壓抑」是常見的心理防禦機制之一,可以讓人緩解內心衝突,獲得一定的心理平衡,但也會掩蓋真正的問題。

心理學士、催眠導師廖閱鵬曾說:

壓抑,表面上解決了一個問題,實際上卻相對製造了更大的問題,而且,因為不能「光明正大」地面對問題,整個人格遭到扭曲,問題反而更加嚴重。

就像威爾,他能碾壓哈佛小子、戲弄心理專家、輕鬆破解世界難題,卻無法和別人建立深入的信任和親密關係。

生活中除了查克等幾個「死黨」,沒有別的任何朋友,從不和人交心;面對女友史凱蘭的真情,他明明喜歡,卻幾次想逃;藍勃教授幾次給他介紹高薪工作,他卻予以拒絕,還美其名曰「我就喜歡搬磚」。這個能輕鬆解開頂級數學難題的天才,卻解不開人生的謎題,就這樣孤獨了20年。

2、威爾的療愈和成長,與社會支持系統的幫助密不可分

威爾是不幸的,有著噩夢般的童年;但他又是幸運的,在人生路上遇到一些真誠的關愛。

1)朋友的兄弟情

查克等幾個「死黨」都是社會底層人士,沒事泡泡妞、吹吹牛。但他們對威爾始終不離不棄,陪伴他、關心他、無條件支持他。

威爾和人打架,他們會毫不猶豫幫忙;威爾交了女友,他們就像威爾的「家長」一樣,真心祝福。威爾生日,他們湊錢買了一輛舊車並細心改裝,方便他的生活。真的是輛很醜的車,卻承載著朋友們滿滿的情誼。

威爾也很珍惜這幾個朋友。哈佛小子讓查克當眾出糗,威爾也會過來幫忙,用自己的學識把哈佛小子全面碾壓,給查克出了這口氣。

後來藍勃教授推薦高薪工作,威爾卻不去,寧可和查克他們一起在工地搬磚。他覺得這樣就很好,將來他們的孩子還可以一起玩耍。

查克知道,威爾從小孤苦缺愛,特別看重這幾個朋友。可是作為朋友,他也不希望威爾浪費才華、碌碌無為。

他毫不客氣說:「如果我們50歲時,你還和我在一起,我會殺死你。」

他還說:「明天醒來我五十歲了,還在幹這種事,那無所謂。而你已擁有了百萬獎券,卻窩囊的不敢兌現。你再待二十年是侮辱我們,窩在這裡是浪費你的時間。 」

威爾在震驚之餘,也開始認真反思,最後開著那輛醜醜的車、帶著朋友的祝福,走向新的人生。

而查克,看到威爾空蕩蕩的房間,也情不自禁露出欣慰的笑容。

這就是朋友。明知你飛黃騰達後會和我漸行漸遠,但我仍然要推著你往前走,一直走到更好的人生。

2)師長的欣賞與循循善誘

藍勃教授十分愛才,無意中發現威爾擁有數學天分,很是欣賞,想方設法想培養他。

得知威爾打架鬥毆可能要坐牢,就主動為他保釋,還給他請了心理諮詢師。後來更是動用自己的資源,幾次給威爾推薦高薪工作。

看到威爾「自甘墮落」,糟蹋自己的才華,藍勃教授氣得覺都睡不著。

也許他不太理解威爾,但他欣賞威爾、給他提供了力所能及的一切幫助,是值得敬重的師長。

心理學教授尚恩則是威爾的人生導師。

之前威爾曾氣走了5個諮詢師,還故意激怒尚恩。但是尚恩並不放棄。

他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給威爾進行心理輔導,又像朋友般真誠探討人生、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更像父親一樣,給他慈愛、包容。

他叫威爾:my son。我的孩子

他真誠地、堅定地、一遍遍地說,這不是你的錯

威爾再也忍不住,撲到尚恩懷裡失聲痛哭。

尚恩的真誠、信任、接納、共情,讓威爾一步步放下心理防禦,開始面對真正的自己。

3)女友一腔赤誠、愛得熱烈純粹

哈佛女孩史凱蘭對威爾一見傾心。在她看來,威爾雖然沒有像樣的學歷和工作,但他博學、優秀、講義氣。她大膽表達自己的好感,還說:真是不公平,為什麼我大學四年才遇到你。

威爾也很喜歡這個女孩,卻始終不敢大膽響應。

後來在尚恩的鼓勵下,威爾終於突破自我,和史凱蘭的關係有了實質性進展,但是當女孩提出讓威爾跟她一起去加州時,威爾卻再一次退縮。

他情緒激動,說出了自己的自卑和惶恐。

史凱蘭更加心疼他,哭著抱住他,一遍又一遍地說:我愛你。

威爾為了不耽誤史凱蘭,卻硬著心腸說:我不愛你。

最後,史凱蘭傷心之下一個人遠走加州。

史凱蘭雖然離開,但威爾知道,他擁有過一個女孩熱烈而純粹的愛,這是他人生勇氣之一。

以上,

來自朋友、師長、女友的關心、幫助和愛,讓威爾慢慢融化了內心的堅冰,得到療愈和成長,最終告別過去,開始新生。

3、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對人的身心健康有著重要意義

《社會支持評定量表》中,把社會支持系統分為三個維度: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對支持的利用度。

主觀支持:是指個體在社會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體驗。

客觀支持:是指客觀的、可見的或實際的支持,包括物質上的直接支援,社會網絡、團體關係的存在和參與等。

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每個人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存在著差異,比如有些人雖可獲得支持,卻拒絕別人的幫助。

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讓人身心健康,擁有愛和希望。反之,則讓人生荒蕪,甚至產生心理疾病。

一個典型的反例,是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家庭中,父親把全部的愛都給了生病的妹妹,對松子卻是處處嫌棄。松子變得自卑、孤僻,為了博父親一笑,不惜處處扮醜。工作後,松子替偷錢的學生頂罪,但學生卻背叛了她,最後松子被學校開除。愛情中,松子滿懷期待,卻一次次被傷害,直至遍體鱗傷。影片的最後,53歲的松子臃腫肥胖,頭髮像一堆雜草,在春天來臨之際悄然死去,只在牆上留下幾個大字:「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松子的悲劇,固然和她自己的人格缺陷有關,但假如,她人生中能有幾個真正關心她的親人朋友,或者主動求助專業幫助,也不至於落得如此悲慘啊。

4、如何構建和維護社會支持系統

作為一個個體,我們平時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維護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呢?

1、改變認知,擁有社會支持理念。

有的人過於自信,認為自己不需要別人幫助;

也有人太要強,寧願咬牙硬撐,也不願尋求必要的外援。

過度封閉和防範的行為,都可能導致一個人失去有力的社會支持。

所以,應形成社會支持理念,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建立和完善社會支持系統。

2、完善社會關係網絡

一個完備的支持系統,可以包括親人、朋友、同學、同事、鄰裡、合作夥伴、各種圈子等,也包括由陌生人組成的各種社會服務機構。

關於後者,在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時期,來自各行各業對於疫區的援助,就是一種非常有力的社會支持。

積極的人際互動,可以拓寬關係網絡;

適度自我袒露,有助於建立深入的信任關係。

可以適當參加社會活動,也可以主動尋求社會服務機構的支持。

3、加深支持性人際關係

社會支持不僅僅是一種單向的關懷或幫助。

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多多助人,自己得到快樂,也會為獲得他人支持奠定基礎。

無需過於功利,學習從良好的人際關係中獲得愛與溫暖,是我們更重要的人生收穫。

特別想說的是,對於已婚人士來說,自己的另一半就是最好的支持。

很多夫妻變成一個屋簷下最熟悉的陌生人,這是很遺憾的。

應該知道,我們的另一半,不僅是法律上的配偶、孩子的爸媽、年少時的愛人,更是生活中的戰友。

以積極的心態主動調適彼此的關係,讓伴侶成為社會支持系統中最有力的一股力量,是我們人生重要課題。

最後,願我們人生有愛,

就算經歷寒冬,也總有春暖花開!

我是洛紅塵,主要分享情感和心理學話題。

願我們一起,寧靜、喜悅、明亮,心中有力量!

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豆瓣8.9《心靈捕手》:溫暖的療愈,用心理元素講述的暖心故事
    影片的優點在於沒有拘泥於過分的流淚煽情,同時影片的亮點也並不是展示威爾的才華和愛情,而是重點展開了心理醫生肖恩與天才少年威爾從敵對到朋友,從抗拒到接納的過程,也是治療威爾的心靈療愈過程。,依然很有醍醐灌頂般的教育意義。
  • 《心靈捕手》:拯救心靈的路程,為什麼只有桑恩打開威爾的心扉?
    《心靈捕手》這部曾獲得1998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電影,在好萊塢眾多商業片包圍中常年在豆瓣據居9.0高分的《心靈捕手》,猶如「一千個讀者眼裡的一千個哈姆雷特」,在平緩而簡單的故事中,讓人們看到不同的人生影射下各自的情感和人生目標追求。影片講述了曾被寄養過5個不同的家庭,卻又不斷遭受拋棄和養父虐打的孤兒威爾在麻省理工學院當一名清潔工,他與生俱來超越常人的數學天賦,讓他連續解開了麻省理工兩道困難複雜無人能解答的數學題。
  • 《心靈捕手》:論威爾人生中的心靈救贖者
    《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是由格斯·范·桑特執導的一部勵志電影,其中,馬特·達蒙飾演主人公Will(威爾),斯特蘭·斯卡斯加德飾演教授Lambeau(郎博)、羅賓·威廉士飾演心理醫生Sean(尚恩)、本·阿弗萊克飾演死黨Chuckie(查克)。
  • 《心靈捕手》:成長就是與過去和解,愛是治癒內心的解藥
    作者:盛伊藍原創不易,抄襲必究《心靈捕手》是一部經典老電影,1997年上映後獲得了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原創劇本獎和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銀熊獎。國內豆瓣評分超75萬人看過,並打出了8.9的高分,好於97%的劇情片。 電影講述了一個在麻省理工當清潔工的年輕人威爾,成天遊手好閒、劣跡斑斑,卻解出了數學教授藍勃寫在公布欄的難題。
  • 《心靈捕手》:真正的心靈捕手,能相互看透彼此
    初次觀看電影《心靈捕手》,我最大的收穫便是感動。《心靈捕手》講述的是問題少年威爾因驚人的數學天賦,受到麻省理工學院藍勃教授的賞識。然而藍勃教授的幫助不僅沒讓威爾感激,卻受到威爾的抗拒。藍勃教授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求助於大學同學尚恩。經過尚恩的耐心溝通,威爾才開始心靈轉變,並改變自我的故事。
  • 中外十部教育成長的電影,天才與伯樂真正意義的心靈捕手
    《心靈捕手》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的故事。威爾在數學方面有著過人天賦,卻是個叛逆的問題少年,在教授藍勃、心理學家桑恩和朋友查克的幫助下,威爾最終把心靈打開,消除了人際隔閡,並找回了自我和愛情。《心靈捕手》是好萊塢一縷少見的清新空氣,這部電影有著智慧、誠懇和正確的目標。《死亡詩社》
  • 淺析二十年前的奧斯卡影片《心靈捕手》:解心靈之鎖,讓生如驕陽
    圖片源自網絡一、電影簡介《心靈捕手》這部電影的主角名叫威爾,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他擁有超強的數學天賦,但由於童年的創傷,心理總有一道不可逾越的坎,是一個叛逆的問題少年。在心理學家肖恩與朋友查克的幫助下,最終把心靈打開,消除了人際隔閡,並找回了自我與愛情。
  • 淺析二十年前的奧斯卡影片《心靈捕手》:解心靈之鎖,讓生如驕陽
    圖片源自網絡  《心靈捕手》這部20年前電影在今天看來依舊很經典。從個案社會工作理論的角度出發,是講述社會工作者幫助案主解決心理問題,走出自身陰影,最終實現自我價值的成功案例。電影的主角名叫威爾,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他擁有超強的數學天賦,但由於童年的創傷,心理總有一道不可逾越的坎,是一個叛逆的問題少年。在心理學家肖恩與朋友查克的幫助下,最終把心靈打開,消除了人際隔閡,並找回了自我與愛情。
  • 《心靈捕手》:自己才是人生最好的擺渡人
    —主人公威爾給了我們答案。 《心靈捕手》是部被大眾看作經典的心靈救贖電影,可以說大家都能從主人公威爾的身上找到自己的縮影。如劇中所說「躲避和不信任,是因為曾經被應該愛我的人遺棄」 威爾從小被父母拋棄,在四個寄養家庭中呆過,更加不幸的是威爾從小就被養父虐待。
  • 《心靈捕手》:天才不該墮落
    兩年後,憑藉電影《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年僅27歲的達蒙不僅拿到了金球獎最佳男主角,還和自己的死黨本•阿弗萊克一同斬獲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下面這段視頻就是兩人當年獲得奧斯卡的頒獎視頻。看完視頻,有沒有想要去看電影的衝動呢。
  • 青澀的馬特達蒙,對於自己心靈的捕獵《心靈捕手》
    青澀的馬特達蒙,對於自己心靈的捕獵《心靈捕手》 不屑一顧的威爾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獨家記憶和故事 很多人說這部電影是很好的心理學教學片,威爾經歷了5個心理學家的治療,結果是5個心理學家自動離開,對於威爾,他們判定為不良少年,沒有價值,可是在尚恩一次次的開導下,威爾終於走出過去,我想他肯定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當然這樣看的確是。
  • 《心靈捕手》:躲在殼裡的安穩幸福,不是你想要的幸福
    最近看了一個經典的心理題材電影—《心靈捕手》,這部電影在1998年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與其說電影講述了一個天才數學少年的傳奇故事,不如說電影只是講述了一個問題少年如何在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下,在朋友的支持下,打破心靈枷鎖,撫平內心傷痛,恢復對人性的信任和希望的故事。
  • 豆瓣8.9《心靈捕手》| 與過去和解,無須原諒傷害自己的人
    經典電影《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就是這樣一部講述天才少年威爾在兩位教授、女友斯凱蘭以及兄弟查克的幫助下,成功治癒童年傷害的影片。故事從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名不起眼的清潔工威爾 (馬特·戴蒙 飾),夜裡偷偷解算出「世上只有兩人會的方程式」開始的。
  • 豆瓣8.9《心靈捕手》:直面人生慘澹,成就最好的自己
    其故事原型源自小說《年輕天才威爾亨汀的成長故事》,由哈佛大學學生馬特.達蒙構思而成。這部小說的內容雖短小,但人物特質構造卻極具特色,它通過刻畫一個數學奇才的心靈成長之路,帶給我們心靈撼動的同時,也讓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為深度的思考空間。正如波士頓環球報所評論的那樣:《心靈捕手》是好萊塢一縷少見的清新空氣,這部電影有著智慧、誠懇和正確的目標。
  • 電影《心靈捕手》:當心靈被愛觸摸的那一刻
    一、作品簡介電影《心靈捕手》採用好萊塢古典敘事手法,流暢且煽情得宜。作品主要講述了放蕩不羈的天才威爾通過與心理醫生尚恩的情感互動,威爾逐漸坦露其對於外界的排斥和自己悲慘的童年經歷,並慢慢地願意敞開自己的心扉去接納身邊的任何事物。
  • 從《心靈捕手》與《弱點》,解讀兩位問題男孩的異同
    困惑間,於我而言,《心靈捕手》不僅是解決我心理困頓的良藥,而且還能給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帶來很大的幫助。《心靈捕手》講述了天資聰穎的問題少年威爾,在麻省理工學院解決了藍勃教授的數學難題,進而受到了藍勃教授的青睞。藍勃教授為了挽救威爾,他讓心理醫生尚恩幫助威爾打開心扉,改變自我的故事。
  • 心靈捕手:朋友啊朋友
    《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是由格斯·范·桑特執導,羅賓·威廉士,馬特·達蒙等主演的一部勵志電影。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Will Hunting)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的故事。威爾在數學方面有著過人天賦,卻是個叛逆的問題少年,在教授藍勃、心理學家桑恩和朋友查克的幫助下,威爾最終把心靈打開,消除了人際隔閡,並找回了自我和愛情。影片於1997年12月2日在美國上映。
  • 電影《心靈捕手》不要讓別人的過錯,世界的過錯來懲罰自己的人生
    《心靈捕手》劣跡斑斑的威爾靠著平時在麻省理工做清潔賺錢養活自己,偶然的一天他發現學校的教授們遇到了一個難題。《心靈捕手》毫無疑問的,威爾是個天才。在數學輔導方面,蘭博教授教的很輕鬆。但是到了心理輔導時,威爾僅僅從心理師的肢體動作就發現了他是個同性戀的事實,後來趕到的催眠師也被威爾輕鬆戲耍。
  • 電影《心靈捕手》——找尋自我本身
    《心靈捕手》是一本書裡提到的,書中僅一筆帶過,略微提到了幾個字。
  • 「師道|電影」《心靈捕手》「那麼,我們現在開始了解心理諮詢」
    文丨魷魚不會夢見墨魚@bigfun社區前言今天是2020/12/4,放假回家,閒來無事,正好推送了《心靈捕手》,也便點了進去。最初看時,並沒有多大感觸,無非是高智商少年的裝逼之路罷了,也可以看進去,正好打發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