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捕手》:真正的心靈捕手,能相互看透彼此

2020-11-09 好言勸學

初次觀看電影《心靈捕手》,我最大的收穫便是感動。《心靈捕手》講述的是問題少年威爾因驚人的數學天賦,受到麻省理工學院藍勃教授的賞識。然而藍勃教授的幫助不僅沒讓威爾感激,卻受到威爾的抗拒。藍勃教授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求助於大學同學尚恩。經過尚恩的耐心溝通,威爾才開始心靈轉變,並改變自我的故事。

隨著觀看的次數增加,我才發現電影之中暗藏的人生哲理:不完美是人生的常態,接受自己才是最完美。正如電影中,我印象最為深刻的那句臺詞說到:

人們稱之為「瑕疵」,但其實不然。「不完美」那才是好東西,能選擇讓誰進入我們的世界。

細細想來,電影看似是在問題少年威爾的身上展開劇情,但是與威爾聯繫密切的三個主要人物史凱蘭、藍勃教授和尚恩中,我發現他們都具有一個很大的共性方面,那就是他們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無論是獲得數學菲爾茲獎的藍勃教授,還是在心理學領域享有盛名的尚恩。但是電影的最後,他們都突破了自我,給觀眾呈現出他們真正的大徹大悟,也將電影的主題進行了升華。今天我將透過劇情的四個主要人物,帶領大家來看一看他們的不完美之處,並從中帶來我對現實生活的思考。

不完美是人生的常態,這是電影四個主要人物的最大共性

在歷史的長河中,從沒有出現一個完美無瑕的人。儘管這樣,有人還是會不斷追求完美,從而迷失了自我。其實,每個人的身上總有或多或少的缺點,每個人的人生總有不盡如意的地方,這也就在冥冥之中註定了我們的不完美。

①、威爾:浪費天賦和逃避愛情的「自私者」

威爾從小是一名孤兒,寄養了好幾個家庭,他並沒有體會到家庭的溫暖。養父母經常對他冷漠、辱罵、毒打,讓他開始逃避自我,越來越叛逆,他打架、鬥毆、假扮警察、偷盜等無惡不作。

威爾作為電影的主要人物之一,情節的設定讓他擁有著極高的數學天賦,但他並不沒有很好的利用起來,反而是將自己的天賦浪費在無盡的黑暗之中。在被藍勃教授賞識之後,按理說他應該好好珍惜機會,進而改變自己的人生。可是他還是一如既往地選擇頹廢,甚至在與史凱蘭分手時,他更是將逃避愛情演繹得淋漓盡致。

從威爾的種種表現來說,他只是一個浪費天賦和逃避愛情的「自私者」。各種機會擺在他的面前,他沒有選擇去怎麼改變自己,卻一再讓關心他的人受傷,這就是威爾的「自私之處」。所以說,威爾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

張海迪曾經說過:

在人生的道路上,誰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戰勝它。戰勝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強者。

②、史凱蘭:被愛左右的「受傷者」

史凱蘭美麗大方,因為欣賞威爾的聰明,對她愛之瘋狂。她與威爾交往期間,美好而甜蜜。她對威爾有著美好的憧憬,甚至幾次三番提出要見見威爾的家人。

面對威爾的一拖再拖與不誠實,史凱蘭明明有所懷疑,卻還是選擇相信。在電影的最後,史凱蘭與威爾大吵一架,一再質問威爾愛不愛自己。當威爾聲嘶力竭地喊出不愛她時,她的眼角掛滿了淚水。

在我看來,史凱蘭雖然美麗漂亮,但她只是一個被愛左右的「受傷者」。從史凱蘭和威爾的才能來說,他們也算是「門當戶對」的一對。然而在戀愛中,兩個人之間的相處離不開真誠。當一個人有所隱瞞時,就代表愛情已經陷入了危機。縱然如此,史凱蘭還是沉浸於愛情沒法正確面對,這就是她的不完美之處。

盧梭曾說:

真誠和愛情的結合是一切結合中最純潔的。

③、藍勃教授:困守數學研究的「完美主義者」

影片中,藍勃作為數學屆的佼佼者,二十幾歲便獲得了數學菲爾茲獎,中年的他已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他的人生可以說是開掛的人生。

然而,藍勃教授高傲,傲視每一個曾經的大學同學。他無力面對複雜的數學研究時,他並沒有放棄,而是在學校盡力挖掘新人替代自己,直到發現了威爾。當威爾還沒走出心理困境的時候,藍勃教授想到的只是讓威爾儘快進行數學研究。

仔細想來,藍勃教授執著於數學研究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可是我想說的是,藍勃教授腦海中一直想的都是數學研究,甚至是他面對那些難題無能為力的時候,他卻只想著依靠別人去解答,那就是一個極端的錯誤。尤其是他一再逼迫威爾的時候,他就猶如一個困守於數學研究的「完美主義者」。可是他並不知道,他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不僅沒能讓他更加完美,反而處處顯得不盡完美。

巴甫洛夫在《給青年們的一封信》一書中曾經寫到:

永遠不要企圖掩飾自己知識上的缺陷,即便用最大膽的推測和假設去掩飾,這也是要不得的。不論這種肥皂泡的色彩多麼使你們炫目,但肥皂泡必然是要破裂的,於是你們除了慚愧以外,是會毫無所得的。

④、尚恩:暗藏心傷的「孤獨者」

尚恩給威爾做第一次心理治療時,威爾就從尚恩的壁畫中看出了他與妻子曾經的過往,並一再認定尚恩娶錯了女人。尚恩被威爾徹底激怒,他掐著威爾的脖子一再警告威爾。

威爾離開後,尚恩有些難以釋懷,靜靜地想了很久。自妻子離世後,他直到現在也無法走出妻子離世的陰影。隨著後來的一次次治療,尚恩逐漸放下了,不再念想著過去。

在我看來,尚恩在婚姻生活中,尤其是在妻子離世之後,他將那些傷心過往悄悄藏在心裡,從不向任何人傾訴。從某個角度來說,尚恩只是一個「孤獨者」,他的心靈中永遠也藏著妻子的影子,難以抹去。

尼採曾經說過:

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劇本——不是你父母的續集,不是你子女的前傳,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而是做好你自己。

02、電影《心靈捕手》背後隱喻的深刻主旨:真正的心靈捕手,是能相互看透彼此

《心靈捕手》於我而言,影響很深。雖然我沒有威爾那般聰明,沒有威爾同樣悲慘的童年經歷,但是我有著與威爾極其相似的心結或者心病。正是這樣的心靈病態,讓我們掙扎在生命的迷茫之中,總在如履薄冰間,倍感孤獨。然而並不僅僅是我,每個人,每一段生命的行程,都有著這樣的心靈病態。因此說,我們需要一個真正的心靈捕手,能相互看透彼此。而這正是電影《心靈捕手》背後隱喻的深刻主旨。

1、威爾從畫中看出不一樣的尚恩

威爾在接受第一次心理治療時,他便通過自己的細緻觀察,看到了不一樣的尚恩。桀驁不馴的威爾似乎抓住了尚恩的弱點,不斷對他言語攻擊。尚恩忍無可忍,死死掐住威爾的脖子,讓威爾停止他的言語攻擊。

其實,尚恩的暴力行為,已經說明了威爾的攻擊性言語,並非空穴來風,而是說中了尚恩心靈最柔軟的一面。在我看來,正是那樣咄咄逼人的威爾,才讓電影最後的尚恩醒悟過來,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2、尚恩從威爾的童年經歷看出威爾的逃避

尚恩在幫助威爾做心理治療時,總不斷詢問威爾的童年經歷。然而威爾總是選擇閉口不談。正是因為如此,尚恩才會感覺無法從本質幫助到威爾。直到最後一次心理治療,尚恩才徹底了解了威爾悲慘的童年經歷,並逐漸明白威爾的逃避只是在自我保護的一種手段。

在我看來,尚恩和威爾一開始並不相識,尚恩能夠在最後如此地看透威爾的心理,幫助威爾走出心理困境。其實,他已經是威爾生命中真正的心靈捕手。

03、《心靈捕手》中蘊含的生活啟示

時至今日,《心靈捕手》已經上映了23年。直到現在,它還是如同一盞明燈,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那麼《心靈捕手》中究竟蘊含怎樣神秘的地方,給我們強大的力量。在我看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⑴、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學習、工作等壓力總是讓人難以喘息。很多人總是抱怨工作太累、生活太苦,卻從來沒有停下腳步好好感受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其實,當我們靜下心來,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我們就可以拋開一切煩惱和負面情緒,體會到不一樣的幸福。

其實,這也是電影中威爾的問題之一。已近成年的威爾有著超群的數學天賦和邏輯推理能力,但凡他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也會好好將自己的才能利用起來,努力改變生活的現狀。我想他絕對能夠收穫到一個美好的人生。可是在影片中,威爾想的全部是生活的不盡如意,而將自己困守在痛苦之中。

⑵、成長無需恐懼、無需害怕,只管繼續前行就好

每一個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他的成長之路就不是一帆風順。因此說,成長賦予我們的各種磨難,我們都應該無需恐懼、無需害怕,只管繼續前行就好。

我記得電影《少年時代》中的主角梅森。他從小父母離異,他經歷搬家、轉學,甚至還領教過暴力狂、醉鬼等各種困苦,然而梅森並沒有恐懼和害怕,相反他卻能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對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堅定地追求。

周恩來曾說:

任何新生事物在開始時都不過是一株幼苗,一切新生事物之可貴,就因為在這新生的幼苗中,有無限的活力在成長,成長為巨人成長為力量。

04、《心靈捕手》與《肖申克的救贖》存在的異同

兩部電影的上映時間不相上下,它們詮釋的主題並不相同。可是同為救贖題材的兩部電影,我卻認為它們之間有著某些方面的相似之處。在我看來,有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威爾和安迪都有一個悲慘的經歷

在兩部影片中,威爾和安迪都有一個悲慘的經歷。小有成就的安迪被誣陷殺害妻子和情夫被判罰終生監禁。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安迪痛苦而又絕望。進入監獄之後,安迪總是沉默寡言,不與人接觸。對於安迪來說,曾經的美好生活化為了灰燼,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黑暗,這種打擊無疑是致命的。

相比安迪,威爾面臨的問題並沒有那麼嚴重。小時候受盡磨難的威爾,長大後的生活並不是那麼地糟糕。儘管他只是一名清潔工,但是他卻有著一個深愛著他的史凱蘭。其實威爾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突破自我。

其次、威爾和安迪都接受了自己的黑暗生活

《肖申克的救贖》中,當安迪被送進監獄之後,他情緒低落絕望,甚至不敢相信。但是經過短暫的自我調整,他開始逐漸適應了自己的角色。對於安迪來說,命運已是如此,只有接受,尋找另外的出路。

童年的威爾在無盡的黑暗之中度過,他將一切的痛苦歸為自己的原因,不斷將自己黑化。尤其是他受到了他人的幫助之後,他有的並不是感激,而是痛恨和不屑一顧。對於威爾來說,他很大程度上接受了自己黑暗的角色。

威爾和安迪對待命運的捉弄,一開始是有著相同的心裡想法。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他們卻產生了截然不同的選擇。這也間接造成劇情後半段威爾和安迪的不同之處。在我看來,有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安迪利用他超強的才能,讓他在監獄開始另外一種新生;威爾面對他人的幫助,依舊浪費天賦

安迪是一名銀行家,他與其他囚犯有著天壤之別。他驚人的理財能力和執著,讓他在監獄裡同樣光芒四射,以至於監獄的所有官員都找他尋求幫助。尤其是在電影的後半段,安迪開辦圖書館,收徒弟,帶領別人考文憑。對於安迪來說,他能將自己身上的才能發揮到了盡致,並感受不一樣的人生樂趣。

威爾憑藉著出色的數學能力,獲得了藍勃教授的賞識。然而威爾卻並不領情,他依舊選擇浪費自己的數學天賦。面對一個個心理治療師,威爾對他們只有言語攻擊,才能感覺到快感。而面對愛情時,威爾也毫不例外。

其次、安迪面對命運的捉弄,能快速做出決策,遵從自己的內心;威爾只知道沉浸在曾經的痛苦之中

在生活的態度上,安迪總是會遵從自己的內心做出決策。例如安迪進入監獄僅僅一個月,便迅速調整自我,開始準備逃獄的工具。在電影的最後,安迪得知自己沒罪,要求監獄長幫忙翻案被拒之後,便自己從監獄逃離了出來。對於安迪來說,當命運一再捉弄他時,他不會將希望寄托在任何人身上,他的人生得由自己做主。

反觀威爾,他一直受到小時候慘痛經歷的困擾,不敢面對美好的生活,將自己沉浸在曾經的痛苦之中,無法自拔。甚至是面對史凱蘭的深愛,也無法做出正面的回應。從某個角度來說,威爾有些懦弱,即使是美好和光明擺在他面前,他也只是一味地逃離,不敢坦然接受。

結束語:

《心靈捕手》是一部寓意美好的心理電影,誰都希望在自己孤獨、迷茫、困惑、不盡人意時,能夠被人深深讀懂。也許我對電影的感受過於稚嫩、淺薄,但是劇情中隱喻的人生思考不可改變。

跳出《心靈捕手》這部電影,我認為無論是天才還是蠢材,無論偉大和平凡,人生從來都不是完美的,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學會如何去接受自己,讓我們的成長之路更加平坦。

相關焦點

  • 從《心靈捕手》與《弱點》,解讀兩位問題男孩的異同
    困惑間,於我而言,《心靈捕手》不僅是解決我心理困頓的良藥,而且還能給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帶來很大的幫助。《心靈捕手》講述了天資聰穎的問題少年威爾,在麻省理工學院解決了藍勃教授的數學難題,進而受到了藍勃教授的青睞。藍勃教授為了挽救威爾,他讓心理醫生尚恩幫助威爾打開心扉,改變自我的故事。
  • 【Movie Night】Good Will Hunting心靈捕手
    Movie Night: Good Will Hunting(心靈捕手)下周四晚ACC-Movie Night將會為大家呈現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
  • 《心靈捕手》| The power of love
    #挑戰三個月看一百部電影之第十八部 #心靈捕手 《心靈捕手》,一個內心破碎的問題少年被治癒的故事。
  • 心靈捕手:朋友啊朋友
    《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是由格斯·范·桑特執導,羅賓·威廉士,馬特·達蒙等主演的一部勵志電影。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Will Hunting)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的故事。威爾在數學方面有著過人天賦,卻是個叛逆的問題少年,在教授藍勃、心理學家桑恩和朋友查克的幫助下,威爾最終把心靈打開,消除了人際隔閡,並找回了自我和愛情。影片於1997年12月2日在美國上映。
  • 《心靈捕手》:自己才是人生最好的擺渡人
    《心靈捕手》是部被大眾看作經典的心靈救贖電影,可以說大家都能從主人公威爾的身上找到自己的縮影。如劇中所說「躲避和不信任,是因為曾經被應該愛我的人遺棄」 威爾從小被父母拋棄,在四個寄養家庭中呆過,更加不幸的是威爾從小就被養父虐待。直至長大威爾還是活在童年陰影中。
  • 《心靈捕手》其一:在生命最深處與人相遇
    ​一年後再看《心靈捕手》這部影片,有更深的感觸和感動。 看到心理教師肖恩(sean) 給威爾(Will) 做心理諮詢的那幾個情節,腦海裡瞬間浮現出歐文·亞隆的思想傳記《 在生命最深處與人相遇》。Good Will Hunting 是一個雙關的名字,男主角名叫Will Hunting,因而片名有「好樣的威爾· 沆汀」之意;另一層意思正如幾個版本的中文譯名一樣, 可以理解為《心靈捕手》《驕陽似我》等,聽上去很美。我現在更願意把它理解為「對人內心美好意願(good will)的捕捉」。「對人內心美好意願的捕捉」,我認為正是人的追求所在。
  • 《心靈捕手》:天才不該墮落
    兩年後,憑藉電影《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年僅27歲的達蒙不僅拿到了金球獎最佳男主角,還和自己的死黨本•阿弗萊克一同斬獲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下面這段視頻就是兩人當年獲得奧斯卡的頒獎視頻。看完視頻,有沒有想要去看電影的衝動呢。
  • 評《心靈捕手》:真誠是打開心靈的唯一鑰匙
    1 《心靈捕手》是一部心理學的經典電影,由格斯·范·桑特於1997年導演 至此,桑恩已經與威爾建立起了親密的、相互信任的諮訪關係。 到第六次約見之時,桑恩直指威爾的問題所在:你究竟想要什麼?你為什麼始終在躲貓貓? 這裡的對話非常有意思。我摘錄幾句以供欣賞。 桑恩:你有「心靈伴侶」嗎?那些可以與你匹敵的人。我是指那些能使你敞開心扉、觸動你心靈的人。
  • 電影《心靈捕手》不要讓別人的過錯,世界的過錯來懲罰自己的人生
    《心靈捕手》我們迷失在資訊時代,我們都以為自己知道的很多,殊不知是我們一直生活在膚淺中。我們為了太多不是真正需要的東西付出精力,擁有著越來越多的荒蕪,所以越來越不知所措。《心靈捕手》劣跡斑斑的威爾靠著平時在麻省理工做清潔賺錢養活自己,偶然的一天他發現學校的教授們遇到了一個難題。
  • 《飛天大盜 第八季》真正的心靈捕手
           在這裡,稱他們為「心靈捕手」,是因為他們能夠抓住人性的弱點,從人的心靈上的汙點出發,做好圈套等著你去自投羅網。    他們雖然游離在法律之外,但是絕對是社會上難得的正義之風。和簡單的劫富濟貧不同,他要讓那些為富不仁的傢伙嘗到苦頭,並且從中發現自己的噁心。
  • 《心靈捕手》:論威爾人生中的心靈救贖者
    《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是由格斯·范·桑特執導的一部勵志電影,其中,馬特·達蒙飾演主人公Will(威爾),斯特蘭·斯卡斯加德飾演教授Lambeau(郎博)、羅賓·威廉士飾演心理醫生Sean(尚恩)、本·阿弗萊克飾演死黨Chuckie(查克)。
  • 青澀的馬特達蒙,對於自己心靈的捕獵《心靈捕手》
    青澀的馬特達蒙,對於自己心靈的捕獵《心靈捕手》 不屑一顧的威爾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獨家記憶和故事 結語:成長的路上都會有迷茫,迷惑,如果現在你也有這種迷惑,我推薦這部電影《心靈捕手》
  • 豆瓣8.9《心靈捕手》| 與過去和解,無須原諒傷害自己的人
    01 威爾和尚恩的療愈之情從「傷害」開始以擁抱結束《心靈捕手》中威爾有著超強的記憶能力和極高的天賦,他總能通過滔滔不絕講出書本上的知識,讓和自己爭論的人啞口無言。他同時也擁有極強的分析與觀察能力,所以他奚落了六位輔導自己的心理醫生,包括尚恩。威爾第一見到尚恩時,就出言不遜試圖激怒他。
  • 【佳片在線】《心靈捕手》----走出心靈地獄!
    是心靈受過創傷的人的一種過度防衛,是心靈的迷障,思想的誤區。而要撥開這些迷障,開啟受傷的心靈唯有取得這位天才的信任,舍此沒有他途。取得一個聰慧過人,自以為是的天才的信任,是一件令人頭痛的事情,前赴者已經倒下了五個,這個後繼的桑恩。能否讓這位天才走出心靈的地獄,重新擁抱生命呢?
  • 電影《心靈捕手》——找尋自我本身
    《心靈捕手》是一本書裡提到的,書中僅一筆帶過,略微提到了幾個字。
  • 電影《心靈捕手》:當心靈被愛觸摸的那一刻
    一、作品簡介電影《心靈捕手》採用好萊塢古典敘事手法,流暢且煽情得宜。作品主要講述了放蕩不羈的天才威爾通過與心理醫生尚恩的情感互動,威爾逐漸坦露其對於外界的排斥和自己悲慘的童年經歷,並慢慢地願意敞開自己的心扉去接納身邊的任何事物。
  • 電影推薦《心靈捕手》
    《心靈捕手》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心理治癒電影,期待每個人都可以看看,因為情節細膩豐富,經典不會因為時間而褪色。這是一部關於心理療愈的電影,一個心裡滿是創傷的天才,在經過他人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找到了人生目標,沒有浪費獨有的數學天賦。躲避和不信任,是因為曾經被應該愛我的人遺棄。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 《心靈捕手》感人至深,發人深省
    電影《心靈捕手》,由格斯·范·桑特導演,1997 年拍攝完成。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逆襲成為天才數學家的故事。威爾作為學校的清潔工,在一次意外中看到數學教授公布的一道數學難題,這道難題沒有學生能解但最終卻被威爾解了出來,數學教授蘭勃因而發現了威爾在數學方面的驚人天賦。但不巧的是,威爾出生在一個狀況不良的家庭,導致他內心叛逆,變成了一個問題少年。
  • 豆瓣8.9《心靈捕手》:溫暖的療愈,用心理元素講述的暖心故事
    在童年時期,如果父母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情感交流,孩子就會健康地長大,身心也能得到正常發展,也能夠培養出能適應環境的品格,成年後即便遭遇挫折和困難,他也能夠從溫暖的童年中汲取力量。相反地,如果孩子小時候沒有被正確地照顧和引導,沒有從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獲得本應獲得的信任和認可,不被賦予身份或者被愛,這些種種都會導致長大後身心出現多種狀況。
  • 《心靈捕手》:在圍城裡的相互救贖,三個角色和自己的和解
    ——桑恩 《心靈捕手》是一部由格斯·范·桑特執導,羅賓·威廉士,馬特·達蒙等主演的勵志劇情電影。該片在1997年12月2日首映後引起一波熱潮,次年,該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心靈捕手》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Will Hunting)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