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詩詞中的本真情趣

2020-12-23 黨史頻道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本真情趣

  毛澤東詩詞的藝術成就舉世公認,讚譽之聲不絕於耳。其中,郭沫若的贊語「經綸外,詩詞餘事,泰山北鬥」最為精當。但人們側重解讀其「經綸」,即宏大抱負、深邃思想和崇高品質,卻忽視了寫詩填詞畢竟只是經邦濟世之外的「餘事」。毛澤東政暇賦詩,展示了「器大聲宏,志高意遠」的領袖風採,也體現出他以詩論事的才藝,以詩解壓的灑脫,以詩抒懷的本真,以詩自娛的情趣和以詩會友的儒雅。解讀毛澤東的詩詞「餘事」,不僅能擺脫無限拔高的窠臼,真正回歸詩詞的本質,也能使毛澤東的偉人形象更加真實、更加可親可近。

  舉重若輕主沉浮

  在「改造中國與世界」的歷史洪流中,毛澤東始終以舊世界改造者和新世界創造者的姿態挺立潮頭。毛澤東詩詞見證了諸多重要歷史事件,涉及不少社會現實問題,但它終究不是原原本本的歷史紀實,更不是立說立言的政論文章。正如毛澤東在致陳毅的信中所說:「詩要用形象思維,不能如散文那樣直說。」詩人毛澤東把思想家的深邃智慧、政治家的高瞻遠矚、理論家的嚴謹縝密、軍事家的膽識機敏,凝練於一個個構思精妙的意象,濃縮於一句句回味無窮的詩行,使紛繁的歷史詩意盎然,使嚴肅的主題生動可感,既給人思想啟迪,又給人審美愉悅。

  以《菩薩蠻·黃鶴樓》為例。毛澤東曾有自註:「心潮: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敗的前夕,心情蒼涼,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號,黨的緊急會議,決定武裝反擊,從此找到了出路。」這首詞涉及中國革命道路探索這一重大題材,毛澤東僅用三言兩語就把握到入木三分。「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茫茫」「沉沉」「蒼蒼」3個重疊詞反映現實困擾和思想迷茫,「鎖」字道盡局勢險惡和心緒憤懣。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中寫道:「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並沒有被嚇倒,被徵服,被殺絕。他們從地下爬起來,揩乾淨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屍首,他們又繼續戰鬥了。」「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一句文淺意深,特別是「酹」字,既是對革命英烈的祭奠,又是對前僕後繼的宣誓。這一詩句和那段名言異曲同工,不失革命家的本色,又凸現大詩人的才思。

  南徵北戰馬背吟

  1949年12月,在赴蘇聯訪問的火車上,毛澤東與蘇聯漢學家費德林談論起詩詞創作:「現在連我自己也搞不明白,當一個人處於極度考驗、身心交瘁之時,當他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幾個小時,甚至幾分鐘的時候,居然還有詩興來表達這樣嚴峻的現實。恐怕誰也無法解釋這種現象……當時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我倒寫了幾首歪詩,儘管寫得不好,卻是一片真誠的。現在條件好了,生活安定了,反倒一行也寫不出來。」費德林問:「一行都寫不出來?真的嗎?」毛澤東說:「現在改寫『文件』體了,什麼決議啦,宣言啦,聲明啦……只有政治口號沒有詩意囉。大概這也是脫胎換骨、從新做人的一種表現吧。」這段對話顯示毛澤東越是環境險惡,越是詩興勃發;同時也說明寫詩填詞和治國理政是兩碼事,思維特徵、心理狀態和表達方式存在明顯區別。

  「猶記當時烽火裡,九死一生如昨。」1963年11月2日,毛澤東在會見法國前總理富爾時,又談到寫詩:「這是以前的事了。我的確曾經寫詩,那時我過著戎馬生活,騎在馬背上,有了時間,就可以思索,推敲詩的押韻。馬背上的生活,真有意思。有時我回想那些日子,還覺得留戀。」富爾問:「主席是否還寫詩?」毛澤東說:「寫得很少,因為一些政治問題把詩意都趕到九霄雲外去了。」軍旅詩詞不是敵情分析,不是作戰命令,不是總結報告,馬背吟詩的毛澤東顯得悠然自在。他用馬背上的顛簸緩解繁忙軍務的緊張,在戰鬥的間隙尋求靈感營造詩境,描繪戰地風光的秀美壯麗,抒發克敵制勝的舒心暢快,詠嘆人民戰爭的波瀾壯闊。

  移情山水尋常事

  「踏遍青山人未老」「我自欲為江海客」。毛澤東對名山大川心馳神往,正如他在《講堂錄》中所說:「遊之為益大矣哉!登祝融之峰,一覽眾山小;泛黃渤之海,啟瞬江湖失。馬遷覽瀟湘,泛西湖,歷崑崙,周覽名山大川,而其襟懷乃益廣。」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奮鬥人生中,無論是前期的戎馬生涯,還是後期的政務考察,毛澤東有著豐富而獨特的遊歷經歷,稱他為「漫遊家」並不為過。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毛澤東吟詠山水的作品很多,人們看重其歷史背景和政治寓意,往往淡化了毛澤東愛山樂水的情趣本身。比如,人們賞析《水調歌頭·遊泳》時,從「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看到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蒸蒸日上,通過「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看到毛澤東改造山河的偉大構想,而「萬裡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今日得寬餘」,這種遊泳體驗帶給毛澤東的輕鬆閒適與愜意暢快,並未受到足夠重視,這顯然有違毛澤東以「遊泳」為題專門賦詩的本意。

  辛棄疾有一名句:「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上世紀50年代,毛澤東曾多次到杭州,工作之餘,也會寄情山水,在怡然自得中經營他的詩詞「餘事」。他曾寫過幾首純粹的山水詩,如《七絕·五雲山》《七絕·莫幹山》《五律·看山》《七絕·觀潮》。毛澤東陶醉於山光水色,這些作品不以思想深刻見長,只是盡情舒展明朗、舒暢、愉悅的心境。「五雲山上五雲飛,遠接群峰近拂堤。若問杭州何處好,此中聽得野鶯啼」,近似於一個觀光客的自問自答。「翻身躍入七人房,回首峰巒入莽蒼。四十八盤才走過,風馳又已到錢塘」,頗像遊客的行程記錄。「千裡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臺。人山紛贊陣容闊,鐵馬從容殺敵回」,偏向於錢塘觀潮的現場感受和主觀想像。這樣的詩作,讓人們真切領略到了毛澤東詩詞深沉、深刻之外的清新自然、閒適飄逸。

  論情論禮論詩誼

  讀詩、賦詩、解詩、論詩,是毛澤東的情趣愛好,也是他的人際交往方式。以詩為紐帶,以詩為載體,毛澤東與詩友們共唱心曲。而毛澤東的詩交也耐人尋味,呈現出詩詞「餘事」的鮮明特色。毛澤東與黨內同志除工作關係外,不拘禮節,很少表現出親熱。他偶爾寫過《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七律·吊羅榮桓同志》,但很少把戰友、同事寫入作品。他曾把《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書贈周恩來,把《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念奴嬌·鳥兒問答》抄贈鄧穎超,但他與高層領導詩詞交往不多。他曾致信元帥詩人陳毅討論詩詞創作,兩人詩心相通,這可算是一個特例。

  毛澤東寫過《七律·和柳亞子先生》《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七律·答友人》等唱和之作,他的詩友多為文化名流、黨外人士以及同窗老友。毛澤東和他們之間常有詩書往來,相互唱和,切磋詩藝。毛澤東對他們敬重有加,書信稱謂也很親密,如稱柳亞子為「亞子先生吾兄道席」或「亞子先生」,稱黃炎培為「任之先生」,稱同學周世釗為「惇元兄」或「東園兄」。收到詩友的詩作,毛澤東總是滿心歡喜,覆信中時常出現「詩及大示誦悉」「各信並大作均收敬悉」「信及詩收讀,甚快」之類的措辭。而毛澤東把詩作寄給詩友時,態度十分誠懇,總有「乞為斧正」「錄呈審正」「奉和一律,尚祈指政」這樣的謙辭。

  詩交屬於私交,毛澤東論情論禮。毛澤東與柳亞子詩交最深、唱和最多,但他畢竟是舊文人,難免有些自負。1949年3月28日,他題了一首滿腹牢騷的《感事呈毛主席》。毛澤東高度重視,寫了《七律·和柳亞子先生》,暢敘「飲茶粵海」「索句渝州」和「還舊國」的情誼,又以「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坦誠委婉地批評了柳亞子,希望他為建設新中國獻計獻策。毛澤東對待詩友發「牢騷」,既表現了詩人的含蓄婉轉,又展示了政治家的寬容大度,讀來如望霽月,如沐春風。

相關焦點

  • 毛澤東詩詞中的十百千萬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十百千萬 數字原本枯燥單調乏味,可詩人的生花妙筆使其情趣陡增,韻味無窮。巧用數字的古詩佳作俯拾皆是,如邵雍的《山村詠懷》「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因巧妙嵌入數字而膾炙人口。毛澤東心中有「數」,在數字王國「勝似閒庭信步」,將數字魅力揮灑自如,虛實有度,文採飛揚,氣象萬千。
  • 毛澤東詩詞中的江河湖海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江河湖海   毛澤東出生於山水相依的韶山沖,就連他的名字都充滿著水的潤澤。「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毛澤東是仁者,也是智者。毛澤東迷戀山嶺峰巒,也鍾情江河湖海。水賦予他躍動的靈感和才思、澎湃的激情和鬥志、敏銳的詩情和智慧。
  • 細品毛澤東詩詞中的「霜」與「雪」
    毛澤東是作詩填詞的高手,在他的詩詞中,有不少關於氣象的句子,風、雨、雪、霜、霧、紅霞、彩虹、夕煙等,信手拈來,但寫得最多的還是「霜」與「雪」,可謂情有獨鍾。與歷代文人墨客不同,毛澤東的「霜」「雪」以獨特的藝術視覺和意境,提升了詩詞的境界,豐富了詩詞的內容,增添了詩詞的磅礴之氣,給讀者以寬闊的想像空間。尤其是《沁園春·雪》,絕美至極,當年更引起國共兩黨一場詩詞大戰。
  • 毛澤東詩詞的字斟句酌
    毛澤東對這本詩集十分審慎,他給發表過的27首作品署明了寫作日期;補上了一些詞的題目,如將《浣溪沙》改成《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改動了少數題目,如將《遊仙〈贈李淑一〉》改為《蝶戀花·答李淑一》;對部分詩詞正文和附註作了訂正;為一些和詞附上了原作。「六三年版」是毛澤東親自參與審訂、編輯的毛澤東詩詞版本。
  • 汪建新:毛澤東詩詞中的天下情懷
    【主講人】汪建新,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教授、副院長 【講座主題】毛澤東詩詞中的天下情懷 【主要內容】很高興我們一起來欣賞毛澤東詩詞。今天我想解讀一下毛澤東詩詞中的天下情懷。 1912年秋天,毛澤東在長沙省立湖南省圖書館看到了一幅《世界坤輿大地圖》。這是毛澤東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圖,給了他強烈的心靈震撼:世界如此之大,世界上的事、中國的事是太值得研究了,他由此感到自己身上肩負有神聖的歷史使命。毛澤東開始將人生追求同全民族、全人類的命運聯繫在一起。
  • 毛澤東詩詞中的神仙鬼怪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了浩如煙海的神話傳說,為歷代文學創作提供了不竭素材。毛澤東詩詞植根於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蘊涵著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元素,其中也包含對古老神話資源的挖掘與運用。毛澤東賦予神話人物以善惡、正邪、美醜等多種特徵,表達了鮮明的愛憎情感和深邃的價值觀念。毛澤東詩詞中的神話內容,與詩意水乳交融,顯示著他對神話原型的透徹理解和把握,反映出他對現實生活的深刻認識和感悟,也彰顯了他對神話人物形象獨具匠心的改造與超越,從而達到了「器大聲宏,志向高遠」的詩美境界。
  • 汪建新:有關毛澤東詩詞的若干「之最」
    9.第一本毛澤東詩詞外文譯本 10.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本毛澤東詩詞集 11.國內第一本毛澤東詩詞外文單行本 12.影響力最大的毛澤東詩詞版本 9.第一本毛澤東詩詞外文譯本 《詩刊》發表毛澤東詩詞,也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1957年9月,蘇聯出版了由6位頂級漢學家集體翻譯的《毛澤東詩詞十八首》俄文版。該書系蘇聯真理出版社《星》叢刊第38期,書中有毛澤東的18首詩詞,還有毛澤東給臧克家等人的信。
  • 毛澤東詩詞中的夏--黨史頻道-人民網
    毛澤東詩詞中有一首便是借夏天雨後彩虹的悅目景象,以《菩薩蠻》為曲牌,寫下大氣磅礴而又瑰麗多姿的《大柏地》詞。詞云: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雨後復斜陽,關山陣陣蒼。 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   這首詞背後有段小故事。
  • 汪建新:毛澤東詩詞中的贊秋情懷
    很高興和大家一起來欣賞毛澤東詩詞。今天我想解讀一下毛澤東詩詞中的贊秋情懷。 在中國傳統社會,絕大多數古代詩人都將悲情愁緒與草木搖落、萬物凋零的秋景聯繫在一起,讚美秋天的詩人廖若晨星。而毛澤東筆下的秋天,充滿生機與活力,絕無哀婉與悲情。僅《沁園春·長沙》、《採桑子·重陽》兩首作品所體現的偉大情懷,就足以使千古文人的悲秋文字黯然失色。
  • 閎中肆外 國爾忘家——毛澤東詩詞中的家國情懷
    編者的話:■毛澤東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而且是傑出的詩人。他一生共創作了100多首詩詞,詩詞中所呈現出的豪氣、正氣、大氣等,氣韻生動,獨具藝術魅力。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欣賞毛澤東詩詞,感悟毛澤東的家國情懷。
  • 毛澤東詩詞創作、傳播、研究的若干之「最」
    它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早的毛澤東詩詞研究成果,為迅速傳播和普及毛澤東詩詞發揮了巨大作用。 第一本毛澤東詩詞外文譯本。《詩刊》創刊號發表毛澤東詩詞,也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1957年9月,蘇聯出版了由6位頂級漢學家集體翻譯的《毛澤東詩詞十八首》俄文版。該書系蘇聯真理出版社《星》叢刊第38期,書中有毛澤東的18首詩詞,還有毛澤東、給臧克家等人的信。
  • 2020甘肅輔警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毛澤東詩詞中的典故
    2020甘肅輔警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毛澤東詩詞中的典故 甘肅中公輔警考試網為大家整理了甘肅輔警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建議各位考生在複習備考期間多多練習輔警考試公共基礎知識,今天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甘肅輔警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備考
  • 毛澤東詩詞中的陰晴圓缺
    古詩中「橫塘」多指婦女居住的地方,也常指送別之地。範成大《橫塘》詩中就有「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之句。唐代殷文圭《八月十五夜》詩云:「萬裡無雲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毛澤東《五律·喜聞捷報》中「佳令隨人至,明月傍雲生」一句,所表達的正是這種情愫。這首詩寫於1947年中秋,「中秋步運河上,聞西北野戰軍收復蟠龍作」。詩人渴望親人團聚,但戰火導致「故裡鴻音絕,妻兒信未通」。
  • 楊炳延敬錄毛澤東主席詩詞書作展開展
    你好臺灣網12月26日消息(記者 慧清 攝影 楊波、許珍)12月26日,由中國美術館、東莞市大嶺山鎮人民政府主辦,生態中國書畫院、東莞詩書畫研究院、東莞市大嶺山圖書館承辦的楊炳延敬錄毛澤東主席詩詞書作展在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圖書館二樓1號展廳舉辦,來自全國的文化、書畫界嘉賓和市民讀者出席了開幕式。
  • 毛澤東為何不贊成對自己詩詞作註解
    1963年《毛主席詩詞》出版後,郭沫若曾經問他:是否要出一本主席詩詞的解釋本?毛澤東回答:沒有必要。唐詩三百首,流傳多少代都沒有統一的解釋,我的詩詞也讓別人去理解吧。  1964年,周世釗打算撰寫評論文章,連寫兩封信向毛澤東請教對詩集中一些作品作何理解。  毛澤東回覆:「拙作解釋,不盡相同,兄可以意為之。」
  • 毛澤東詩詞與革命文化:敢教日月換新天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毛澤東詩詞是中國革命的藝術成果,真實反映了毛澤東的革命生涯,是中國革命史的壯麗畫卷,也是解讀革命文化的獨特文本。
  • 「毛澤東詩詞朗誦會」在永城新華書店圓滿舉行
    由永城市文聯和永城市新華書店聯合舉辦的「最美讀書聲——毛澤東詩詞朗誦會」正熱火朝天地進行著。大家在慷慨激昂的朗誦中,重溫紅色經典詩詞,傳承毛澤東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自強不息的革命精神。此次舉行毛澤東誕辰126周年詩詞朗誦會,也是永城新華書店貫徹落實全省「最美讀書聲」的系列活動之一。大家以詩詞彰顯偉人獨具魅力的個人情懷和傲立古今的人格精神,感受毛澤東詩詞中隱含的卓越風採。
  • 紀念毛澤東誕辰127周年 著名書法家韓天雍敬書毛澤東詩詞
    編者按12月26日是毛澤東同志誕辰127周年紀念日,為了深切緬懷毛澤東主席,著名書法家韓天雍先生敬書毛澤東詩詞,以饗讀者。錄毛主席詩詞《蝶戀花.答李淑一》92×176cm(中國美術館收藏)錄毛主席詩詞《水調歌頭》92×176cm(中國美術館收藏)錄毛主席詩詞《浪淘沙.北戴河》92×176cm
  • 譯作||毛澤東詩詞英譯本:錢鍾書主持翻譯 歷經二十年完成
    隨後,袁著手成立了毛澤東詩詞英譯定稿小組,組長由他自任,又選外交部的喬冠華,英譯毛澤東選集委員會委員錢鍾書,《中國文學》負責人葉君健等人為組員。該小組任務是對翻譯的毛澤東詩詞進行修訂或重譯,最後出版單行本。這個小組成員中,錢鍾書和葉君健主要做翻譯和譯文的潤色工作;袁水拍作為負責人,自然對原作的解釋有最後的發言權;喬冠華雖外交部的工作很忙,但對原作的解釋也起到頗重要的作用。
  • 毛澤東在重慶談判期間創作的一首七律政論詩
    盛巽昌發掘出的毛澤東這首逸詩,不脛而走,引起了一些毛澤東詩詞研究者的興趣和重視。最早在1991年,馬連禮主編的《毛澤東詩詞史詩論》附錄《毛澤東詩詞輯逸》,就按照盛巽昌提供的版本(以下簡稱「盛巽昌本」)收錄了這首詩。隨後,1993年出版的徐濤編著的《毛澤東詩詞全編》、羅熾主編的《毛澤東詩詞鑑賞辭典》,1994年出版的季世昌主編的《毛澤東詩詞鑑賞大全》,都按照盛巽昌本收錄了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