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順這座老建築舊址位於老城區(下溝)大津町,也就是現在的和平街。如果你對和平街印象不深,那麼兆麟橋你還記得嗎?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叫大津橋。橋西頭就是和平街。
這座老建築一眼看上去感覺就是一個教堂,在《旅順口區志》和《旅順地名要覽》中均沒有文字記載。老照片下面有文字註明:旅順大津町基督教青年會館。這座建築始建於何時沒有文字記載,通過白玉山上北邊納骨祠的簡易建築來看,1907年這個會館就已經有了,且有一些年頭。我對建築藝術風格沒有研究,為此請教廖原老師。廖老師認為這棟房子算是折衷主義建築,屋頂和女兒牆部分是中式元素,教堂的外牆的牆柱似於哥德式教堂飛扶壁造型,亭子四個門楣和穹頂是羅馬式的演變,加了點北歐式的曲線變化。
基督教青年會是怎樣的一個組織呢?
基督教青年會是全球性基督教青年社會服務團體,1844年6月6日由英國商人喬治威廉創立於英國倫敦,已有170 多年的歷史。中國基督教青年會創建於1895年,並存在至今。其努力目標是發揚基督精神,團結青年同志,養成完美人格,建設完美社會。不但注意個人的靈德,而且還看重體、智、群三方面的提練。
中國基督教青年會作為以基督教為根基的社會團體,在中國這個自古以來就敬重老成和經驗的國家裡,創造了一個以青年為主題的運動。在國家和社會快速發展的時代,為青年人在努力完善自身的同時積極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提供了廣泛的成長和發展的空間。
到1901年,全國共有學校青年會40處,城市青年會3處(天津、上海及香港),中國幹事2人,外國幹事6人(包括派駐朝鮮1人),永久會所只有天津1處。但是青年會選擇知識界青年為其工作對象、重要城市為其工作地點的工作方針,已基本確立,形成了青年會兩大基本工作形式——城市青年會和學校青年會。
當初,旅順有這麼大規模的基督教青年會館,可見旅順在近代化城市建設中的地位。可惜的是沒有留下一點文字資料,連同會館的建築也一起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