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肱骨遠端骨折
肱骨遠端骨折約佔所有骨折的2-3%,可能合併韌帶損傷,肱骨遠端骨折分為關節內和關節外骨折,髁上骨折是關節外骨折,單髁骨折、肱骨小頭骨折、雙髁骨折是關節內骨折,單髁骨折及雙髁骨折最多見,多見於直接創傷所致。肱骨髁上骨折多見於兒童,多見於伸直位跌倒時施加在肱骨遠端的力作用在前臂,導致骨折遠端向後移位;骨折遠端向前移位是外力直接作用在肱骨的表現;兒童也可發生肱骨遠端全骨骺滑脫;由於有韌帶附著,可以發生撕脫骨折。肱骨小頭骨折以矢狀骨折線多見,多伴有橈骨小頭的對衝骨折。
上圖為髁上骨折(關節外骨折)
上圖為肱骨遠端粉碎骨折,累及關節面,關節內多骨折塊(關節內骨折)
上圖為肱骨內上髁外下方撕脫骨折
肱骨遠端骨折分類複雜,多採用骨科學會的分類分為A、B、C三型:
A型:關節外骨折;
B型:部分關節內骨折;
C型:關節內骨折。
關節內骨折又分為三型:
C1型:關節內簡單骨折,幹骺端簡單骨折;
C2型:關節內簡單骨折,但幹骺端為粉碎骨折;
C3型:關節內多骨折塊。
二、橈骨近端骨折
橈骨頭骨折為常見創傷,大多數是由於跌倒時伸出的手著地造成,常合併肱骨小頭損傷及外側副韌帶損傷,多見於成年人且容易漏診,常規X線檢查應包括橈骨頭-肱骨小頭位投照以減少漏診。依據骨折形態分型:
1、裂紋型:線狀骨折無移位,骨折線多從外下斜向後上達關節面,環狀韌帶無損傷,不易再移位。
2、塌陷骨折:橈骨頭關節面塌陷。
3、粉碎骨折:無移位者仍保持橈骨頭的外形,仍有完整的關節面,環狀韌帶完整;有移位者環狀韌帶多有損傷。
4、橈骨頭骨骺分離或橈骨頸骨折。因骨折位於頸部,橈骨頭關節面無損傷,骨折塊多為傾斜向外移位,大部分呈「歪戴帽」改變。
5、嵌插性骨折:橈骨幹嵌插於橈骨頭骨折塊的松質骨內。
上圖為橈骨頭縱行裂紋骨折
上圖為CT冠狀位重建,顯示橈骨頭塌陷骨折
上圖為橈骨頸骨折,呈「歪戴帽」改變
三、尺骨近端骨折
1、尺骨鷹嘴骨折:鷹嘴骨折多因跌倒時屈曲的肘關節著地引起,常產生粉碎性骨折及明顯移位;如跌倒時伸出的上肢著地間接導致,則可造成斜行或橫行骨折,移位輕微。根據骨折類型分類:
①無移位的骨折:骨折無移位,可包括粉碎、橫斷或斜行骨折,X線顯示骨折分離2mm以下,肘關節有對抗重力活動,伸肘功能完整。
②有移位的骨折:骨折端分離3mm以上,無對抗重力的伸肘活動,又分為撕脫骨折、橫行或斜行骨折、粉碎骨折、合併肘關節脫位的骨折。
上圖為尺骨鷹嘴骨折
2、尺骨冠狀突骨折:極少單獨發生常與肘關節後脫位同時發生。冠狀突骨折常採用Regan-Morrey分型:
Ⅰ型:冠狀突尖撕脫骨折;
Ⅱ型:1段或粉碎骨折,累及冠突的20%或50%以下;
Ⅲ型:1段或粉碎骨折,累及冠突的50%以上。
上圖為尺骨冠狀突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