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海風吹過廈大:東邊社(十六)

2021-02-17 廈大寶慶

 周日上午寫隨筆,看到微信閃過幾條消息,忙和新聞系86廣告的林國泰通電話。

 國泰兄弟語氣沉重地告訴我,同學任澤林昏迷兩天,周六被送進ICU搶救,周日早上不幸離開了。

 那幾天,86廣告班的席春梅、楊存旺和桂屹三位同學,特意趕到湖北的醫院,陪伴澤林走完最後一程。

 深厚的同學情誼,延伸幾十年,實在是親人般的情分。就象土樓遊子所說,戰友一起扛槍,同學一起長大,這就是兄弟。

 春梅說,澤林去世的周日這天,對她而言特別艱難。在送別過程中所感受到的夫妻、父女、兄弟姐妹之情、同學之誼,讓她真切覺到愛的流淌。

 她感慨,人生無常。任何時候都要愛美、愛朋友、愛生命裡的每一個遇見,把善意與溫暖帶給他人。

 大學期間,我曾和澤林一起上課。他好像是湖北十堰人,很整潔,愛乾淨,不太愛講話。但每次聽我講笑話,總是微笑著看我。

 因為上學時吃得多,我曾有幾次,向隔壁宿舍的澤林借過飯菜票。他從未拒絕過,總是不緊不慢地用鑰匙打開抽屜,拿出我要借的飯菜票來,然後抬頭衝我默默一笑。

 澤林青春時的音容笑貌,至今還清晰地印在我腦海中。

   ----時光,是那麼倉促;生命,和鮮花一樣美麗而脆弱。

 三十年前上大學時,苦中有樂,歡聲笑語,那時誰去想悲歡離合、誰去參悟生死!

 到了知天命的年齡,才開始理解菩提本無樹。

 其實,這把歲數,很多事都看開了。

 我曾寫過兩首詩,其一:昨日象那東流水(起筆是抄襲的),波濤漸去心漸平!如今落葉風驟起,秋來看綠自多情!其二:雪落世界白,明早是泥痕。推窗不見月,無念即清心。

 無憾無悔。

 借用《我是一片雲》的歌詞,獻給天堂的任澤林同學、獻給我們共同的青春記憶:我是一片雲,天空是我家。朝迎旭日升,暮送夕陽下。我是一片雲,自在又瀟灑!身隨魂夢飛,它來去無牽掛!

 化學85的胥德峰,為人豪邁爽直。他對我說,寶慶兄弟,咱們既然無法抗拒時光流逝,那就一起走進隨筆,走進那年海風吹過,再走一回廈大回憶!

 德峰說,回憶是第二次青春!

 定居美國的蔡茹虹小妹也說,青蔥隨筆的點點滴滴。就是我們的歷史印記!

 今天的點滴在哪兒呢?還說說勤工儉學吧。

 大學期間,賣點兒運動鞋、倒騰點兒香菸、賣些鑰匙串小禮品,對於沒任何人脈的在校生而言,這種地攤經濟賺外快,其實真的好難。

 能掙點兒飯菜票、或者打打牙祭就不錯了。

    ----都是老百姓的孩子,不容易!

 廈門學生稍微優越些,因為家在本地,沒了坐綠皮火車的痛苦指數,打牙祭的機會也比外地學生相對容易些。

 外貿系的阿暉和會計系阿斌兩位廈門本地小姑娘,本打算假期留在校園好好讀書,結果第二天跑去白城海邊,在朋友開的大排檔幫忙洗菜。倆人覺得好玩兒,裡裡外外忙了一個星期,也沒要人家一分錢,只是聚餐管飯。

 說是一頓飯,其實絕對上檔次:頓頓清蒸老虎斑、清蒸龍蝦、太子香辣蟹、白灼紅蝦、辣炒花貝,外加噴香的炒麵線。

   ----寫到這裡,口水橫流。

 現在回想,這些可都是上檔次的新鮮私房菜!

 阿暉和我說,給人家風風火火幫工,腳不沾地忙乎十來天,從沒想到勤工儉學那樣的高度,算是友情幫忙。

 當時,廈門是發達的經濟特區,阿暉和阿斌更是廈大高級教職工子女,基本衣食無憂,因此打零工只是為了豐富單調的校園生活。

 那些回憶,是鮮美而溫馨的。

 而八十年代更多的學生,來自經濟尚不發達的農村、山區和邊遠地區。他們家鄉貧瘠落後,沒有任何家底,囊螢映雪挑燈夜讀,最後考入廈大成為天之驕子,其實背後有很多心酸。

 化學系有位湘西同學,每次假期回來,都帶了大包小包的辣椒醬。吃飯時,他都要等到食堂基本沒啥人,才去打些米飯,躲在食堂角落裡,或是在湖邊找個僻靜地方,然後米飯配辣醬,一吃就是兩三個月。

 沒有肉和菜。

 大學頭兩年,他也沒吃過一次水果。

 他在廈大,因為家裡困難,助學金的大部分要寄回家裡,因此從沒吃過芙蓉二後面兩毛錢一碗的餛飩或米粉。

 晚上讀完書餓了,就大口喝水,然後就口辣椒。

 食堂兩分錢一勺的紫菜湯,對他而言,就是改善生活的奢侈補貼。大一上學期考試成績不錯,他終於大手大腳一回,吃過一次一毛錢一條的巴浪魚。

 吃完那條魚,他砸吧著嘴,滿足、高興,又深深地愧疚:因為自己浪費了一毛錢,這筆錢,可以供老家兄弟姐妹吃好幾天!

 他一直在看《那年,海風吹過》的隨筆,曾感慨地說,我當年上的廈大,怎麼和寶慶、阿雁、文東的廈大不一樣啊?很多故事沒聽過,很多廈門美食,沒吃過。

 前些天,他給我打電話,說特意讓孩子在網上訂了廈門的香菇肉醬、綠豆椰、同安封肉和鼓浪嶼餡餅。

 我問他為什麼。

 他說,也要和當年來自大城市的我們一樣,回味一下30年前的廈門生活。

 這位如今已經是副局的老同學笑著說,如果退回到80年代,那些食品中的任何一件,擺在他面前都是過大年的美食。

 等到快遞寄來的廈門食品真的擺在眼前,他當著孩子的面,立即落了淚。

 後來他打來電話,說:「我上的廈大,和你與阿雁當年的廈大是一樣的了!」

 說完這話,他哽咽了。

 我也一陣心酸。

 七八十年代那陣子,中國的農民,苦!真苦!

   2008年3月28日,廈大施行新的夥食補貼,向全校所有本科、碩士和博士生提供免費米飯。

 那一年,全校36410名學生在食堂吃米飯不再花錢。

 從此,有些貧困地區家庭填報志願時,都把廈大作為首選----不為別的,就為求學時,孩子能有口不花錢的飯吃,不會挨餓。

 感謝母校的仁義和恩德,我們畢竟還有那麼多不富裕的地方和不富裕的人民!

 那時,城鄉的反差是巨大的。

 我們這些大城市來的孩子,特區補貼一到,立即興高採烈奔向廈大門口的林家鴨莊和南海漁村,要不就是白城海邊那一溜排檔,大吃大喝吹牛聊天;而農村和邊遠山區的同學們,卻要從特區補貼和助學金裡省吃儉用,有些還要寄回家去補貼父母和兄弟姐妹。

 在美麗的廈大校園,他們曾吃著鹹菜、辣醬配米飯而成長,他們奮鬥的歷程和故事,讓人唏噓,讓人欽佩;他們堅毅的內心世界,更強烈地散發出「自強不息,臻於至善」的廈大精神。

 有位85級學生,來自遙遠的大西北農村。剛上大學沒多久,父親就突如其來得了重病,喪失了勞動能力。

 他助學金的大半寄回家鄉,作為父親看病的保命錢。

 京廣滬學生去廈大,路上吃飯都在火車餐車,最次也是盒飯;這位小夥子去廈大,路上帶的都是家裡蒸的饃。

 五百公裡吃一個饃,三千公裡就是六個饃。剩下的饃帶到廈大,接著又吃十來天。

 生活,對他們而言,曾是多麼的不易!

 經濟系85級的趙英鴿,剛讀大一,母親就生了重病。

 當時,英鴿的弟弟在鄭州上學。爺爺和父親收入不高,又向別人借了上千元的債給母親看病,所以經濟十分拮据。

 後來,母親病情日益嚴重,她父親不得不請假在家照顧妻子,因此父親的工資,每個月被單位扣得所剩無幾。

 更要命的是,家裡不認識任何醫院的醫生。

 英鴿在廈大得知消息,心急如焚,含淚給西安第四軍醫大學校長直接寫信,懇求他們想辦法救母親。

 想到母親的含辛茹苦,她的淚水大滴地滴在信紙上,對素不相識的第四軍醫大學校長哭訴,說本來盼望將來畢業後,能讓苦了一輩子的媽媽享享福,現如今卻要眼睜睜看著不到五十歲的母親離開世界。

 她哭求第四軍醫大學向母親伸一把援手。

 校長含淚看了信,被這位千裡投書的孝女深深感動,立即破例安排她母親到軍醫大學治療。

 感謝那位有悲憫情懷的第四軍醫大學校長!

 那時,對大學、知識和人才,有著了不起的重視和尊重!

 但是,醫療條件畢竟有限。英鴿的母親,在過完五十歲生日的次日,不幸撒手人寰。

 西北大地,狂風呼嘯;千裡之外的廈門,萬木競秀。大二的趙英鴿,成了沒媽的孩子。

 得知母親噩耗,她一個人站在圖書館樓道,彎腰向著西北方向,輕輕喊聲「媽媽!」,之後淚如雨下。

 深夜,意識到母親已經永遠不在的她,在石井宿舍的被窩裡埋頭痛哭。

 從此,她的日子更艱難。 

 在廈門四年,可憐的丫頭竟沒嘗過南方的龍眼芒果。開始路過水果攤時,她還要看一眼,可後來,她就連看也不看了。

 她心裡牢牢記住了熱帶水果的顏色。

   ----那些水果,色彩真美。

 沒錢買,也不捨得買。

 別人聊起龍眼荔枝,說的都是味道;而她談起這幾樣水果,只有顏色。

 唉!活著,曾經多麼不容易!

 假期前,來自南平的陳菲同學,看到英鴿如此困頓,便帶她一起到廈禾路輪渡附近的餐廳勤工儉學。

 她們一家一家問過去,終於,海鮮店的老闆娘給了兩個女孩機會。

 陳菲會講閩南話,性格十分開朗樂觀,很快就和老闆娘、客人融成一片,而英鴿吃苦耐勞,也迅速得到了大家肯定。

 她們的工作,是給客人送菜、收拾桌子當服務員。

 當時社會對知識特別尊重,善心的老闆娘特意給兩位女大學生定製了寶石藍的漂亮套裙。她倆呢,還把這身「工作服」穿回廈大上課,「寶石藍」立刻吸引了校園女生羨慕的目光。

 過生日時,英鴿也特地穿上這套寶石藍的工裝。她珍愛這套衣服,每次都把衣服洗得乾乾淨淨。

 廈大下午沒課時、再加上每個固定周日,英鴿和陳菲便一起去海鮮店打工,一個月60元,還有兩菜一湯的晚飯。

 第一個月發工資,英鴿得了80元。她以為老闆娘給錯了,又拿出20元,還給老闆娘。

「沒媽的孩子,又是大學生!就是要給你80元!」老闆娘疼愛地拍拍她。

 後來,英鴿又為廈門一個初中女孩兒補習,算是擺脫了艱難的求學生活。

 那一年,她回陝西老家,順便和陳菲用打工掙的錢,順道沿途旅遊,在洛陽龍門石窟留下美麗的青春一瞬(陳菲,左)。 

 陳菲重視同學情分。畢業後,她先生的朋友到蘭州出差,陳菲特地在廈門買了許多龍眼,託人帶到蘭州,讓大學期間從不捨得吃龍眼的趙英鴿品嘗。

 英鴿呢,每年都給陳菲寄最好、最新鮮的枸杞。

 她們之間的友誼,一直保持到今天,就象姐妹一樣。

 現在,英鴿在蘭州某大學擔任副教授。每次到廈門,她都要回母校。

 她也會去廈禾路,去輪渡附近。那裡早已變了樣,當年的海鮮店也沒有了,但英鴿總是要在那裡徜徉很久。

 回憶當年,她對母校、對那位第四軍醫大學校長、對曾幫助和照顧過她的陳菲、同學們和海鮮店老闆娘,充滿懷念和感恩。

 經濟系85級的趙英鴿,是一位堅強、極其吃苦耐勞的女性。

 如今,我們這些經歷過人海滄桑的過來人都知道,英鴿這樣的女性,是中國傳統文化所鑄造出的真正孝女和賢妻良母。

 就在趙英鴿為基本生存而在廈大和輪渡海鮮店拼搏時,一位日後將橫空出世的中國製造業領軍人物,也心事重重地在芙蓉湖徘徊。

 他心裡始終有個疑問:為什麼出租司機每年能賺近萬元、而在大學辛苦授課的教授們,月收入才不到一百元?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在他心頭,百思不得其解。

 他,就是企管85級的姚明。

 作為莆田一中的高材生,姚明在中學就顯示出獨特的逆向思維能力。

  1985年5月,收錄了全國十三所重點中學優秀作文的《作文通訊》,其中就有姚明的作文,題目是《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嗎?》。

 我在北京讀高中時,語文老師還專門點評過這篇立意新穎的作文。順便說一句,我高中的語文老師,是當時全國高考語文考試委員會的委員;她的父親,是著名歷史學家白壽彝先生。

 「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嗎?這個思路,一看就反其道而行之,不凡!」語文老師說,「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姚明寫的題目,有意思,這是一種難得的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也稱求異思維,其特點是從問題的相反方向深入探察。這是一種寶貴的創新思維方式,很多新思想,由此而確立。

 幾千年的中國歷史,為後人留下很多逆向思維的經典,比如老馬識途、胡服騎射、破釜沉舟、背水一戰、草船借箭、曹衝稱象、司馬光砸缸等。

 姚明的《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嗎?》這篇作文,用絕大多數人沒想過的思維方式去思索問題,這種思維方式本身,獨具匠心,另闢蹊徑。

 逆向思維最可貴的價值,是它對常規認識的挑戰。工作中難以解決的問題,有時運用逆向思維、複雜問題反而變得簡單,出奇制勝。

 姚明日後成為著名的製造業企業家,這種思維方式很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感謝姚明莆田一中的中學同學、廈大生物系85級的柯麗豔,她為我寄來這幾張年代久遠的照片。

 不過,逆向思維的姚明同學思索了三年,也積澱了三年。大學這頭三年,他是沉默和孤獨的。

  1986年後,瓊瑤愛情小說在大陸開始悄悄流行。

 瓊瑤筆下,是一種神聖化的愛情。主人公多是痴情的現代都市女子,她們陷入愛情的絢麗夢幻,即便前面是刀山火海,也會義無反顧。

 瓊瑤小說,是痴情與至死不渝,還有無可比擬的善良與真摯,都是意境優美的詩情畫意和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

 廈大女生和所有憧憬美麗愛情的女性一樣,很快被瓊瑤故事深深吸引。

 男生們則推崇金庸小說。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筆下,生動描繪了人世眾生與滄桑百態,更描繪出長風萬裡撼江湖的俠義氣概。

 韋小寶、令狐衝、楊過、張無忌、郭靖、段譽、喬峰、狄雲,每個廈大男生都在小說中找到自己的內心渴望和想像中的自己。

 英年早逝的阿苞曾在大醉後對我說,他最喜歡韋小寶。

    85級微信群主、國際金融專業的劉祖楊喜歡郭靖。

 劉祖楊作為航海愛好者,後來和幾個同伴駕駛「廈門號」帆船,歷經315個晝夜、航行四大洲、三大洋計兩萬三千多海裡,實現中國帆船史上首次沿地球地理形狀繞行一周的壯舉。

 和《射鵰英雄傳》中的英雄郭靖一樣,劉祖楊在這次航海壯舉中,長風萬裡、一往無前,充分展現了中國男人的魄力和氣概。 

 國際新聞專業的盧禎鈴、海洋生物學專業的侯紅兵也喜歡郭靖;和祖楊同班的林勝,則喜歡楊過;在廈大85全年級被公認為最博學的外貿系李緯同學告訴我,他喜歡的未必武功最高、但應該是智慧型的。

 我自己覺得,金庸筆下最智慧的人,應該是那位無名的少林寺掃地僧吧?

 大學時,男生人人渴望俠肝義膽;不過,倒沒聽說誰喜歡揮刀自宮的嶽不群。

 嶽不群聰明反被聰明誤,終日機關算計,最終是個缺心眼兒;揮刀自宮?用現在流行的話,這就是放棄原創與核心零部件,分明是自毀競爭力,咱廈大男孩子們可不幹----中國製造,有標準!

 除了愛情、武打和偵探小說,那時最流行、最神秘的頂級書,是那本《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這本書因性愛描寫,一度被列為禁書。

 法律系有位姓S的北京小夥子,想盡辦法也借不到此書,最後索性心一橫,自己寫!

 他買了高中《生物》課本,參照生理衛生部分,再加上青春期的道聽途說和胡思亂想,竟然自己胡言亂語寫了個手抄本,叫什麼「芙蓉二的情人」。

 他是高考兩次才上的廈大,比我們大幾歲,其實是個名副其實的「老處男」,因此對生理衛生似懂非懂,寫了一堆胡說八道的癔語,自以為創造了廈大男生寫情書的最高境界,又傻不愣登地把手抄本直接借給女生看,最後落個尼瑪級的煉獄處分----被開除。

 想想都可憐:生理衛生沒搞懂、從理論到實踐沒完成、查泰萊夫人沒看到、情人沒找著、芙蓉也沒了,就剩下一個令人嘆息的「二」。

 他的這個經歷,倒符合一本名著的書名----《悲慘世界》。

 那本查泰萊夫人贗品----《芙蓉二的情人》,後來被簡稱為《二》。

 《二》的風波很快過去,但該流行的,還是在流行。那時大陸青年男女愛讀的,還有三毛、席慕蓉、古龍、梁羽生等人的書。

 吃飯走路聊天,男生談的慕容復、洪七公、苗人鳳和東方不敗;女生說的費雲帆、展雲飛、夏小蟬、小燕子。東一本、西一本湊著看,越看越沒有,越看越想看。

 去借?圖書館沒有。

 買一套?哪兒去找那幾十塊錢?幾十塊錢,當時就是一座山。

 姚明,這位莆田籍的85企管系學生,敏銳地看到了商機。

 他要憑空掙出喜馬拉雅山。

 姚明認真開列了一張詳細書單。寫好後,用平靜而閃亮的目光,靜靜地審視這份目錄。

 書單上,都是廈大學生愛讀、而圖書館根本沒有的流行書目。

 和身邊同學一樣,姚明也只有每月幾十元的生活費。投資的本錢,沒有,軍人背景的父母也不允許他上學期間做生意。

 但他確信,這個商機就在身邊。

 這天,他拿著書單和投資報告,輕輕敲開廈門叔叔家的大門。

 做生意的叔叔仔細看了投資報告,抬頭詢問侄子需要什麼幫助。

 侄子用堅毅的目光望著叔父,「借我500元,辦書社!」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白鷺書社,就在三家村開張了。 

 這是廈大第一間深受學生歡迎的書店,一開張就人滿為患,所有圖書被出租一空。

 姚明精準把握住當時大學生的心跳,精準地捕捉到讀者的心靈與興趣。

 每本書出租,三毛錢。一年下來,他輕而易舉地成了萬元戶。

 當別人還在為爬幾十元一座的山嶺而掙命時,他成了徵服珠穆朗瑪峰的第一人。

 那時沒有通貨膨脹的概念。放眼諾大的神州,誰要有一萬元,感覺今後能痛痛快快活兩輩子。

 校園裡三家村的白鷺書社,在當時彌補了廈大學生精神世界的荒漠,為那些憧憬美好生活的青春心靈,帶來一絲光芒和滋潤的露水。

 企管系85級學生姚明,其實開闢了全中國第一家最有特色的書店;在這方面,他是後來所有特色書店的開山鼻祖。

 不過,光顧過這間書社的所有學生、包括姚明這位白鷺書社的創辦人,可能都沒意識到,他日後會揚名萬裡,更成為中國戰勝美國「雙反官司」的第一人、經濟風雲人物和回饋母校最多的慈善家之一。

 此時,白鷺剛剛起飛;離翱翔天空,還要很遠的距離要飛。

 而蒼穹之上,白鷺的萬裡遨遊,遠方也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狂風暴雨。

 著名企業家姚明逆向思維的傳奇故事,也剛剛開始。

【每周五傍晚8:00發表新篇《那年,海風吹過》廈大隨筆系列,敬請讀者微信公眾號搜索「廈大寶慶」並關注。我個人微信號wangbaoqing_china,歡迎兄弟姐妹聯繫。隨筆受到廈大校友們的熱評,歡迎大家轉發。版權所有,抄襲必究。】

留言吧

相關焦點

  • 那年,海風吹過廈大:東邊社(二十一)
    回憶當年的廈大,有些人有些事,總是忘不掉。雖然彼此可能沒有見面機會,過去的時光也不可能回來,但那個人和那個人的故事就印在腦海中,揮之不去。廈大校園,我認識好幾個叫「衛東」的人。這些衛東,有南方人、有北方人,也有南方血統而在北方長大的。其中有一位86級的南方「衛東」,大學時一頭濃密黑髮,我們十分聊得來,彼此去年才聯繫上。
  • 那年,海風吹過廈大(我們的1985• 三十六)
    當年的廈大歲月,讓我們這些遊子即使走到天邊海角,心靈深處都烙上了廈門和廈大的印記。有時和文東、阿雁聊天,塵封幾十年的記憶會一下撲回腦海,真讓人感慨時間飛逝和歲月無情。寫到這裡,廈大芙蓉十宿舍樓下當年的雜貨鋪珍姐、東邊社宗伯和炒麵店的陳伯等人,都在眼前依稀出現。
  • 廈大MBA|廈門大學MBA聯合會第十六屆主席團換屆選舉成功舉行
    MBA中心主任屈文洲教授,廖曉虹老師,王賽男老師,第十六屆主席團候選人以及2018級、2019級和2020級各班級投票代表出席了本次換屆大會,共同見證這個重要的時刻。第十五屆副主席霍佳祺主持大會。第十六屆廈大MBA聯合會主席團名單第十六屆聯合會主席:1802班陳珊珊第十六屆聯合會副主席(按班級順序排序)1801班蔡葵、1804班林炎彬、1805班周飛
  • 童星張可人發行單曲《海風吹呀》撓人心扉
    近日,小童星張可人發行個人新歌單曲《海風吹呀》。這是一首曲風歡快俏皮、歌詞簡單朗朗上口、聽完使人幸福指數爆表的歌曲。可人清脆動聽的歌聲如一股清泉一下滋潤人們的心田,優美的旋律瞬間縈繞在每位聽眾的腦海,讓所有的歌迷再一次感受到這位年僅10周歲的孩子在音樂上不凡功力。
  • 大海文案 | 一起吹過海風的人,大概會記得久一些
    大海文案 | 一起吹過海風的人,大概會記得久一些
  • 被海風吹過的味道
    然後弓先生又拿出一個紅包,說這個月的獎勵,行店裡只有我和**有,經理特意包的,說著的塞給了白小姐.這是畢業上班的第一個月,第一份獎勵.意義非同一般,自小姐被眼前這位還穿著服務員衣服,身上一股飯味的直系男孩感動了,哽咽了一會楞是沒說出話,之後弓先生給他講了白天餐廳裡發生的趣事,就這樣,伴隨著涼宗的海風,吃著涼涼的壽司,幸福在臉上一直洋益到兩點半……
  • 抖音海風在吹頭髮在飛是什麼歌 相信不少網友都十分好奇
    抖音海風在吹頭髮在飛是什麼歌 相信不少網友都十分好奇時間:2019-05-02 16:27   來源:好多娛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海風在吹頭髮在飛是什麼歌 相信不少網友都十分好奇 好多娛 要說道最近國內最有人氣的社交軟體,相信不少網友都會提到抖音這款音樂創意短視頻社交軟體,這款軟體在國內雖然算是一款新興的手機軟體
  • 抖音是非恩怨一筆勾銷是什麼歌 《海風在吹》完整版歌詞
    這首歌歌名叫《海風在吹》。下面來看一下。  抖音海風在吹頭髮在飛是什麼歌  就在最近,抖音上有許多好聽的歌曲被網友們分享出來,就在其中,有一首歌曲在抖音上十分的火,這首歌曲有一句歌詞是「海風在吹頭髮在飛,你看不到我被吹冷的眼淚」。這首音樂的歌名叫做《海風在吹》,是荻歡作詞、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曲,相信大家聽過之後會喜歡這首歌的。
  • 十六那年,風陵渡口
    郭襄在十六歲那年就氣質非凡,頸掛一串明珠,身著淡綠衣衫。有了她娘的冰雪聰明淘氣機靈,也有了他爹的江湖正氣心地善良,真是集郭靖黃蓉的優點於一身。全書也從悲痛中轉換為一個明快輕鬆的節奏,讀起來猶如春風拂面,可謂是神來一筆。說到這兒,就不得不說說她姐姐郭芙。郭芙絕對是神鵰中最惹人嫌的角色,真的是把郭靖黃蓉的缺點給湊齊了,噁心指數遠超金輪法王、趙志敬、霍都之徒。
  • 郭襄:十六那年,風陵渡口
    郭襄在十六歲那年就氣質非凡,頸掛一串明珠,身著淡綠衣衫。有了她娘的冰雪聰明淘氣機靈,也有了他爹的江湖正氣心地善良,真是集郭靖黃蓉的優點於一身。全書也從悲痛中轉換為一個明快輕鬆的節奏,讀起來猶如春風拂面,可謂是神來一筆。說到這兒,就不得不說說她姐姐郭芙。
  • 周末去石塘 吹海風住石屋
    「遊客來到這裡,吹吹海風,玩玩海沙,到了8月之後,還有鮮美的海鮮,海洋資源豐富是石塘的最大優勢。」陳女士說。  然而幾年前,這裡的許多石屋被廢棄在海邊,為了保護開發,近年來,一些投資者租下石屋,保持了石屋的外觀,修建了民宿。  陳揚說,石屋民宿的保護開發利用,帶動了旅遊經濟。
  • 追尋1926,廈大囊螢樓裡的星星之火!
    推出「百年拾光」欄目,重溫廈大百年光輝歲月,再讀廈大十軼英雄篇章。回望以展未來,溫故以新精神。與廣大師生校友一起,追尋立校本心、昂揚廈大精神、思考時代責任,共為「吾國放一異彩」。欄目第二篇由顏章炮老師講述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的廈門大學,講述福建省第一個黨組織誕生的故事。
  • 馮提莫最新單曲《吹海風》,感受夏末裡的那一抹溫柔
    這裡有一份全新的單曲可以讓你在旅途中更加輕鬆愉快,馮提莫的最新單曲《吹海風》是非常合適伴隨你路途的一首歡快的歌。旋律明快朗朗上口,馮提莫輕盈又有活力的音色非常適合這首歌,相信它一定會在這個炎熱的夏末,帶給你一絲清涼,相信也是送給廣大學子的開學禮物。
  • 廈大版《南山南》刷爆朋友圈,那麼好聽還是純人聲伴奏!
    昨日,朋友圈瘋傳的」廈大版《南山南》」,引起廈門人的熱議。淡跡:離開了才愈發覺得廈大的好翼零飛:讓我想起了在廈大上學的日子,都是美好溫馨的回憶啊尹彤:用排隊買勤業沙茶麵的時間都不能感嘆完我廈和這首南山南的美啊!
  • 7歲女孩吹了三天海風面癱 嘴巴歪眼睛閉不上
    海邊玩了幾天,吹吹海風就面癱?這是什麼情況?  在海邊玩了三天,回來發現嘴巴歪眼睛閉不上  沈女士的女兒晶晶(化名)今年7歲,再過半個多月,就要上小學了。夫妻倆想著,在開學前帶女兒去海邊親子遊一趟,也算是份入學禮。於是,上周三,一家人坐著高鐵,開開心心奔赴廈門。  晶晶很喜歡大海,三天下來,幾乎每天都要在海邊呆上大半天。
  • 一首《吹海風》卻更讓人懷念暑假了!
    新歌《吹海風》與這首歌僅僅時隔了兩個多月,看來,馮提莫還真的有心要進軍樂壇了。而與馮提莫其他歌曲不一樣的是,這首新歌《吹海風》是一手純粹記錄快樂的歌,朗朗上口的節奏配上馮提莫甜美的聲音,倒還真的像極了夏天在大海邊上享受著海風的快樂。與此同時,或許是因為這首歌誕生於開學季的緣故,在馮提莫的粉絲中還是有不少學子表示感謝馮提莫給粉絲們帶來開學季的禮物。
  • 【悅讀】郭襄:十六那年,風陵渡口
    郭襄在十六歲那年就氣質非凡,頸掛一串明珠,身著淡綠衣衫。有了她娘的冰雪聰明淘氣機靈,也有了他爹的江湖正氣心地善良,真是集郭靖黃蓉的優點於一身。全書也從悲痛中轉換為一個明快輕鬆的節奏,讀起來猶如春風拂面,可謂是神來一筆。說到這兒,就不得不說說她姐姐郭芙。
  • 郭襄:十六那年,風陵渡口(轉載)
    因為有郭芙這個教育的失敗品擺在那裡,郭靖夫婦既不會對她溺愛,又不會疏於管教。  郭襄是在《神鵰俠侶》離結束還有四分之一時才出場,卻當仁不讓的成為了全書的第二女主角,甚至比女主角小龍女個性鮮活的多,故此給人印象好的多。  郭襄在十六歲那年就氣質非凡,頸掛一串明珠,身著淡綠衣衫。
  • 有一種心情,叫做突然想去日照看海吹海風
    有一種心情,叫做突然想去日照看海吹海風看海推薦:萬平口是日照看海最好的地方,門票60,學生半價(記得拿學生證,查票很嚴格)。海真的是太好看了。每個北方人都嚮往海,羨慕夜晚穿著背心短袖坐在海邊,拿著兩罐啤酒,吹著海風,好像一切煩惱都吹走了。日照,一個很小的濱海城市。即使是五六月份也不熱,溼度極其高,每天平均在60%以上,陰天去海邊是非常冷的,浴場的人也很少,即使是大晴天,晚上散步一定要穿長袖。日照也是一個人口極其疏鬆的城市沒有太多的人,但街道井然有序,交通極其便利,住在這裡的也人素質極高,是一個非常的想讓人快速親近的城市。
  • 【芭提雅】希爾頓酒店高空酒吧,吹著海風欣賞絕美夜景!
    【芭提雅】希爾頓酒店高空酒吧,吹著海風欣賞絕美夜景!在這裡欣賞著夕陽、吹著海風及品嘗調酒,也好好地給自己放個假、享受放鬆的時刻,真的相當愜意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