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1926,廈大囊螢樓裡的星星之火!

2020-11-18 廈門大學

編者按

2021年4月6日,廈門大學將迎來100周年華誕。百年校慶不只是一場慶典,更是文脈的傳承、理想的賡續。推出「百年拾光」欄目,重溫廈大百年光輝歲月,再讀廈大十軼英雄篇章。回望以展未來,溫故以新精神。與廣大師生校友一起,追尋立校本心、昂揚廈大精神、思考時代責任,共為「吾國放一異彩」。

欄目第二篇由顏章炮老師講述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的廈門大學,講述福建省第一個黨組織誕生的故事。

八閩革命搖籃

節選自顏章炮《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的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其革命文化積澱深厚。建校伊始,校園裡便開始傳播馬克思主義,開福建省之先河。福建省的第一個黨組織也是誕生在廈大。一些廈大的教職員和學生積極參加革命鬥爭,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浴血奮戰,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各個歷史時期,廈門大學都發揮重要作用,對福建省特別是閩南、閩西地區的革命產生重大影響。

1921年4月底,廈門大學哲學教員朱穩青發起國際勞動節紀念活動,成立籌委會,出版紀念專刊,會後向師生宣講馬克思政黨學說和國際工人運動史。這是福建省傳播研習馬克思主義的開端,距廈門大學成立不過20幾天而已。次年,社會主義青年團員施乃鑄由上海轉學廈大,在校內外進行革命活動,將《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帝國主義論》《論左派幼稚病》等馬列書籍贈送同學閱讀。1923年,廈大映雪樓閱覽室陳列《嚮導》《新青年》《中國工人》《中國青年》《湘江評論》等進步刊物,供師生閱覽。同年,學校開設《社會學史要》課程,其中有專章介紹馬克思主義。1924年冬,廈大學生羅揚才等人在廈門組織「閩南文化促進社」,推進新文化運動,介紹馬克思主義。這時期馬克思共產主義思想在廈大和廈門地區的傳播,為其後中共廈門大學支部的建立作了思想理論準備。

△1923年,廈大映雪樓閱覽室的進步書刊

1925年6月,共青團廣東區委派人到廈門考察革命運動,將集美師範學校和廈門大學的進步學生組織骨幹李覺民、羅揚才等7人吸收入團,並建立了閩南地區第一個團支部。團支部成立後,積極組織和領導學生聲援五卅反帝愛國運動,在運動中培養和鍛鍊骨幹,這又為共產黨組織在廈門大學的誕生做了組織準備。

△羅揚才

1925年11月和1926年1月,羅揚才和李覺民先後到廣州參加會議,二人在廣州被會議的共產黨臨時支部吸收入黨。為加快廈門地區建立黨組織的進程,中共廣東區委調派廣東大學學生黨員羅秋天轉學廈大,於是,廈門地區便有3名共產黨員,具備建立黨支部的人數條件。1926年2月,遵照廣東區委的決定,廈門地區3名黨員聚集在廈門大學囊螢樓一樓羅揚才宿舍,宣告中國共產黨廈門大學支部成立,羅揚才任支部書記。這是福建省的第一個黨組織,福建的革命鬥爭從此掀開新篇章。

△廈大囊螢樓

羅揚才領導黨支部,以廈大為基地,在廈門地區積極發展黨員,建立和發展黨組織。1926年4月,以廈大支部領導成員為骨幹,成立中共廈門特別支部,隨即派遣以廈大黨員為骨幹的隊伍分赴漳州、泉州、閩西地區建立黨組織。

他們像撒出去的革命種子,在各地生根發芽,成為當地黨組織的創建者和發動革命的組織者與領導人。廈大黨支部是名副其實的廈門和閩南、閩西地區革命的搖籃。

在廈門地區,羅揚才領導的學生運動和工人運動如火如荼,包括反對日本出兵南滿、開展「五九」國恥紀念活動、反抗帝國主義文化侵略、迎接北伐軍入閩等。1927年1月,廈門總工會成立,選舉羅揚才為委員長,楊世寧(曾在廈大就讀)為副委員長。在大革命形勢的推動下,廈門的工人運動蓬勃發展,建立基層工會30多個,擁有會員2萬餘人,工人糾察隊300人,建立黨支部10個。羅、楊領導工人開展「二五」加薪運動,發動罷工鬥爭,工人運動一浪高過一浪。

「父親大人膝下:

敬稟者,兒為國為民而死,死亦甘心。家中業產可付盛兄管理,羅氏隨自由改嫁。

不孝兒德懷絕筆

民十六、五、十九。」

——楊世寧臨刑前給父親的絕筆信

1927年4月9日,廈門發生反革命政變,反動派派兵包圍總工會,羅揚才、楊世寧等7人被捕,後被解往福州關押。在獄中,二人堅貞不屈,於6月2日英勇就義。

1928年夏,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開,會議期間編輯的《革命烈士傳記》收入「羅揚才同志傳略」。

△中央檔案館編輯的《革命烈士傳記資料》中所載「羅揚才同志傳略」

△廈大校園裡羅揚才烈士雕像

今天,羅揚才烈士的革命精神已成為廈門大學「四種精神」之一,指引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廈大人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廈大人的貢獻!

相關焦點

  • 我的散文《囊螢樓》——寫給百年廈大
    》——寫給百年廈大如果你問我廈門大學校園裡究竟哪一座樓最傳奇,我會坦誠地告訴你,它肯定不是最壯觀的嘉庚主樓,也不是最有氣勢的建南大禮堂,很也可能不是老廈大的心腹——群賢樓;在我這個廈大土著的心目中,校園裡最傳奇的建築是我們外文學子偏愛的囊螢樓,首先是它幽婉的樓名,更有它飽經風雨的經歷,還有它裡裡外外一身的全花崗巖結構,歷久彌新,永不衰朽。
  • 你不知道的廈大秘史 紀念陳嘉庚先生誕辰140周年
    囊螢樓:廈門大學校園裡最老的建築之一。 鄧稼先在廈大的時光  你們知道的或許是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位女大學校長——復旦大學校長謝希德。在那段美妙歲月裡,他看到了藍天大海無窮無盡的變化,看到了浩瀚宇宙無邊無際的奧妙。  楊振寧當時就讀廈大附小、即現在的演武小學,1995年,楊振寧被廈大敦聘為廈大名譽教授時,特別安排時間接待母校師生代表。
  • 林文慶,鼓浪嶼女婿,百年廈大奠基人之一
    1926年,廈大成立國學研究院,他親自兼任院長。教學之餘,他還注重把經典國學著作翻譯成英文向西方推介,比如1929年,他就完成《離騷》的英譯,並由英國著名漢學家翟理斯和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作序出版。時間來到了1934年,因為世界經濟危機的衝擊,陳嘉庚在南洋的生意開始走向低谷,用於維持廈門大學的經費已經很難準時籌措到位。
  • 李敖去世,享年83歲│他曾獲聘廈大名譽教授,曾說「無法寫我的墓志銘」
    李敖親切稱呼廈大學生為「小朋友」。他曾說「我生平不太交朋友」,但當天在正式演講前,他特別感謝廈大客家研究中心的陳平景教授。他透露,是陳平景教授牽線搭橋,促成了他的廈大之行。他此次大陸之行,陳平景一路陪伴,他們是好友,也曾是在臺灣一起進監獄的獄友。
  • 【我的廈大老師】陳慧瑛|鍾情——記廈大外語系黃國雄老師
    可是,廈大南洋研究所需要有人去翻譯資料,結果把他給調去了。他沒有二話,離開自己心愛的專業,一去就是兩年。後來,廈大設立了東南亞經濟專業,學校又讓他改行,到那兒去教日語。他深深感到遺憾——會計專業搞了十年,丟了多可惜! 然而,他還是到東南亞經濟室去了,一心一意為學校培養日語師資。後來的廈大副校長王洛林、經濟系系主任袁鎮嶽、南洋研究所所長汪慕恆等同志,都是他教授的日語班的學生。
  • 初三歷史複習 北伐戰爭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從廣州出師北伐,北伐的主要對象是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三個軍閥。主要戰場:湖南、湖北。第12課: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1、南昌起義:1927年8月1井岡山會師後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
  • 去廈大還只看黑天鵝?大熊貓標本、冷豔貝珠衣……一大波校園「寶貝」今日揭秘!
    來來來,告訴招考君你們去廈大都看什麼?啥?芙蓉湖看黑天鵝?隧道裡看塗鴉?
  • 老照片憶廈門:戲劇大師姚一葦在廈大防空洞裡的愛情
    廈大躲戰火而搬到長汀,1946年畢業後,姚一葦去臺就職,在臺灣銀行任職達30年,兼任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教授。  2006年,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在廈大演講中提及,我在臺灣的三位文藝家朋友都是廈大校友。被連戰提及的這三位臺灣文藝家是:文藝理論家、劇作家王夢鷗,劇作家姚一葦和詩人余光中。年輕的廈大學生對余光中先生再熟悉不過了,但對於姚一葦,恐怕知道的就很少了。
  • 百年廈大隱秘六十六:她才是廈大最美「校花」
    拙文《廈門大學愧對老校長》貼出後,我的廈大7808同學、廈門植物園的總工程師陳恆彬先生發來了「林氏紫薇」的照片和相關資料文字,於是連忙轉貼出,與大家共享,一同回味九十多年前的那個初夏,盛開的紫薇與我們的老校長林文慶博士在五老峰下輕輕牽手,紫色的嬌豔蕩漾在演武池畔……哦,不是鳳凰花,不是芙蓉花,這才是我們廈大的校花,一款用中國校長的名字命名的紫薇花!
  • 廈大老教授,緣何多長壽
    清晨霞光初照,我家樓板響起咚咚的拐杖聲,這是樓上的林老先生開始在家裡散步,一步一步富有節奏。林老今年九十八足歲,1923年生人,如今生活基本能夠自理,與老伴相濡以沫,真的很令人羨慕。傳說中的壽星就住在我家樓上,堪稱「福星高照」,讓我足不出戶,即可「仰望星空」。
  • 迎新 在廈大——衣食住行篇
    廈門天氣在導遊詞裡是四季如春,實際上還是相當多變,令人無法捉摸。雖然短袖可以穿到十二月,但大棉外套也可以穿到三四月。寒流來襲,一天氣溫降幅達到十幾度,在一星期內你可以走完春夏秋冬。所以,被子、衣物務必備齊。清新靚麗的夏裝可以強撐三個季節,加上小外套妥妥地度過春夏秋。南方無暖氣,冬天的冷雨亂拍需要大厚外套防禦。每天睡前關注天氣預報,就可以完美出行。
  • 廈大與廈門的百年校地情緣——鷺江深且長 南強綻芳華
    此後十幾年裡,思明南北路、大同路、中山路、廈禾路、鷺江道陸續建成,現在我們熟悉的廈門老城區,就是那個時候拉開框架的。百年後的今天,廈門成為馳名中外的高素質高顏值之城,廈門大學則成為這座城市的一張名片。從這個角度看,廈門大學的創辦,和廈門近代城市框架的拉開,幾乎同步,和弦同鳴。
  • 廈大生日快樂!今天,上百萬人參加「雲校慶」,快來感受一下→→
    今天上午 廈大舉行了一場特殊的「雲校慶」各地校友、網友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在雲端相聚,為廈大慶生!雲校慶啥樣呢?校慶典禮8:30開始,用了近半個小時時間連線全球各地校友會,廈大武漢校友會第一個亮相,廈大在歐洲的校友會則是半夜爬起來參加,睡眼惺忪地向學校祝賀生日快樂。廈大目前有97個校友會。
  • 寫在廈大戈15回歸盛典後【境華李慧】
    歷經四天三夜戈賽,這群徵服沙漠的勇士們,終於在10月30日這一天又再次聚首在朱家角這塊恬靜而兼具古韻的小鎮裡。
  • 廈大、環島路:董卿來啦!
    董卿奔跑在廈大上弦場↑時隔一年多,她再次來廈走過哪些地方?又會遇見誰?邂逅書香鷺島迎接《朗讀者》第三季回歸今天上午,在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的教室裡,董卿與數十名廈大學子,正一同聆聽「百歲先生」潘懋元教授傳道授業解惑。
  • 廈大誘姦女生博導:不知睡了幾個
    網友貼出的吳春明酒店睡覺照片近日,廈大歷史系教授吳春明被指「誘姦」女學生一事,將廈大推入輿論漩渦。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為之堅持的夢想,TA能幫你實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為之堅持的夢想,ta能幫你實現關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篇文章,大家可能都有去看過,他是毛主席給林彪的一封信,是為了答覆林彪散發的一封對紅軍前途應該如何估計的徵求意見的信由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成了中國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最終取得徹底勝利的代表性事件。只要心中有夢想,有理想,有追求,有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一點一點的慢慢去進步,去成長,去追尋自己想要的一切。
  • 那年,海風吹過廈大:東邊社(十六)
    任何時候都要愛美、愛朋友、愛生命裡的每一個遇見,把善意與溫暖帶給他人。 大學期間,我曾和澤林一起上課。他好像是湖北十堰人,很整潔,愛乾淨,不太愛講話。但每次聽我講笑話,總是微笑著看我。 因為上學時吃得多,我曾有幾次,向隔壁宿舍的澤林借過飯菜票。他從未拒絕過,總是不緊不慢地用鑰匙打開抽屜,拿出我要借的飯菜票來,然後抬頭衝我默默一笑。
  • 廈大88校友創新響應「南強興鷺」模式
    這一年,我們成功舉辦了廈大1988級校友入學30周年返校活動,1200多名同學從五湖四海回到母校。兩年多時間的籌備,換來返校短暫的時光。再看畫冊,就再想到2018的美好大聚會,令人眼角溼潤,讓我們廈大88級校友有力量在往後時光裡全力以赴。
  • 廈大版《南山南》火爆微信朋友圈 被贊「最好聽」
    昨晚,廈門大學微信公眾號發布的一條名為《廈大版<南山南> 想把廈大唱給你聽》的文章火了,短短3個小時就在朋友圈「霸屏」,被稱讚是「最好聽的高校版《南山南》」。經在校和已畢業廈大學子的轉發、評論,閱讀量很快超過10萬次。  「你在芙蓉的波光裡凝視清晨,我在白城的晚濤中守望黃昏……」歌曲《南山南》配樂在純人聲伴奏中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