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公布了2018年的百度沸點。
也發布了在朋友圈瘋轉的視頻「2018年,我們告別了一個時代。」
在這部視頻中,小編注意到它提到了四部今年最熱的電影。
分別是《我不是藥神》、《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以及《復仇者聯盟》。
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兩部愛國題材電影佔據半席,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聯繫最近的熱點就能想到,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因此兩位導演選擇在今年上映這兩部電影也是為了給改革開放獻禮,同時中國也需要這種國產主旋律的電影來點燃國人的愛國熱情。
這兩部電影,也讓人們看到了國產電影的希望,真正打動人心又能帶來巨大社會影響力的國產好電影,絕對不是靠情色、搞笑的元素取勝的!
《紅海行動》獲得第17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
《紅海行動》 一部真實事跡改編的轉移僑民的愛國類題材電影,非常熱血沸騰,你總能在影片中找到感動你的地方。
這部影片的故事以葉門撤僑,保護中國僑民利益為背景,展現了中國軍人的智慧與勇氣。
索馬利亞海域外,中國商船遭遇劫持,船員全數淪為階下囚,蛟龍突擊隊沉著應對,潛入商船進行突襲,成功解救全部人質。
返航途中,非洲北部伊維亞共和國政局動蕩,恐怖組織連同叛軍攻入首都,當地華僑面臨危險,海軍戰艦接到上級命令改變航向,前往執行撤僑任務。
在掩護華僑撤離之際,蛟龍突擊隊收到中國人質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消息。眾人深感責任重大,義無反顧地再度展開營救行動……
影片緊張的節奏和氛圍,與去年的《戰狼2》比較類似,導演說拍這部電影也是因為《戰狼2》取得的巨大成功。
《我不是藥神》:2018「現象級」作品
《我不是藥神》毫無疑問將成為暑期檔乃至2018全年的「現象級」作品:上映12天後票房突破25億,豆瓣上超過54萬人打出了8.9分——這是世紀之交以來中國電影市場化、產業化改革之後,國產片中真正意義上的「票房口碑雙豐收」成績。
這部電影真的可以說是影響力巨大,它推動了醫療界的反思與改革,也給國產電影提供了新的思路——反映社會問題,揭露社會黑暗。
有人稱這是「象徵中國現實主義批判題材的重生」。
《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製的劇情片,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主演 。影片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程勇,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獨家代理商的故事。
利用電影的力量推動社會的變革,這才是真正的好電影!
電影裡大家感到痛心的高藥價問題在現實中正逐步改善。今年5月1日,進口抗癌藥零關稅政策正式實施,對於「瑞士格列寧」這類的正版藥,將實行更低的市場價格。2016年和2017年,經過兩輪國家醫保談判,大幅降低了十幾種抗癌靶點藥的藥價,並納入醫保目錄。
而在《戰狼2》以及這兩部電影之前,其實主旋律電影一直不被人看好。
主旋律電影由於商業屬性較差,故事內容缺乏新意,並不被資本市場認可,成為比較冷門的電影類型。
不過通過百度沸點公布的數據來看,未來這一現狀或將得到改變。
你怎麼看待百度沸點公布的數據呢?是否意味著國產主旋律電影即將迎來春天?
註:百度沸點依託全球最大中文搜尋引擎百度的優勢平臺和品牌影響力,百度沸點榜單和獎項作為網民搜索力的集中呈現,其客觀權威性同樣獲得了廣泛的認同。百度沸點也被稱為「網民意志的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