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事關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生鮮遊戲,除了在下沉市場激戰正酣的網際網路巨頭,快遞企業也想從中摻和一腳。
小編走訪時發現,當前下沉市場中很多快遞驛站如菜鳥驛站、媽媽驛站等做起了團購生意。
以重慶渝北區人和春天小區為例,小編在興盛優選平臺看到,顧客下單後能前往的自提點達到30家,其中菜鳥驛站、媽媽驛站和中通快遞網點共佔據了6家。
雙壹諮詢創始人龔福照認為社區團購能在驛站興起,主要因為當前收派件的盈利點越來越薄,人工成本也在上升,所以很多快遞網點在嘗試商業化。
而美團、興盛優選、滴滴等企業也想藉助快遞末端體系快速鋪開社區團購的網絡,如果自己做小店模式太重,速度也慢,所以兩者的結合是互補的過程。
據他了解,一些門店數量較多的網點老闆,則能獲得社區團購企業10%的利潤提成。
利用現有資源快速圈地,成為網際網路巨頭入局社區團購的主要思路,因此承載團購的倉配資源也變得炙手可熱,同城配業務正迎來風口。
據知情人士透露,當前美團已與貨拉拉在部分區域試點合作,後者提供從網格倉到門店的運輸服務。
不僅如此,小編還在一些招聘網站上發現,例如在成都地區,橙心優選項目正高薪招募貨運司機,薪資以7000-18000/月不等,部分崗位的單趟運價在300元左右,配送門店數量大致為3-7個。
不過,要想一口吃掉社區團購整條履約鏈路,十分考驗快遞企業的消化能力。
12月11日,京東正式官宣眾郵快遞更名為京喜快遞,而眾郵快遞事業部納入京喜事業群,提供下沉市場的供應鏈支撐,原業務和加盟制屬性不會發生變化。
對於該調整,一位加盟商表示,眾郵快遞當前的業務量主要來自抖音和快手,整體單量並不高,而京喜平臺的物流商主要為通達系企業,雖然不知未來京喜是否會向眾郵快遞傾斜,但眾郵快遞目前的快遞網絡還未形成全國覆蓋,起網速度、物流時效較慢。
「而社區團購的供應鏈管理是重中之重,要想入局勢必將投入大量精力和成本,眾郵快遞存在的難點不是改一個名字就能變化的」。該加盟商稱。
事實上,若是俯瞰整條社區團購業務的履約鏈路,可以將其歸納為「三點兩段」,即用戶下單後,商品將從各城市的中心倉運輸至網格倉進行分揀、打包,最後配送至門店。平臺的倉儲物流能力會直接影響用戶體驗和供應商利潤。
這意味著社區團購對物流的響應速度、各環節的操作效率以及產品品控等方面均有較高的要求,而同城快遞由於需要在城市的轉運中心進行中轉,僅在時效層面便無法與社區團購的倉配模式形成協同。
「我認為快遞企業不太具備做社區團購業務的能力,因為要花費大量時間和人工成本,而這兩項已經是快遞企業最大的成本,因此不會輕易嘗試這塊市場」,另一位資深快遞從業人士表示。
「如果以企業擁有的倉庫資源去切入,為社區團購提供倉儲服務,也得衡量倉儲產生的利潤和成本問題,畢竟土地資源是有限的。而從整個行業來看,社區團購模式還不成熟,貨源如何與消費者的匹配還沒有一個成熟的經驗可借鑑,盈利模式也不太明朗。」
對於快遞企業而言,一切似乎還處於懸而未決階段。
改名後的京喜快遞業務增量從哪兒來?該如何匹配社區團購業務並解決效率與成本的平衡?眾郵快遞相關負責人暫未向小編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12月13日,部分眾郵快遞加盟商收到了一則眾郵快遞網格站的加盟信息。這也預示著原加盟商若是有意願加入社區團購業務,倉庫租金、人力招募等又將是一筆不小的成本。
一位眾郵快遞加盟商對此估算了一下,據他了解,1000平米的倉庫一年租金大致在十幾萬左右,此外還包括車輛往返油錢、司機工資、分揀工人等成本投入。「眾郵的區域加盟負責人稱要想快遞和網格站同時做,至少需要50萬的資金準備。」該加盟商說道。
深圳鯨鮮雲倉超市有限公司CEO李波濤分析認為,對於預售制模式來說,儘管庫存很小,但供應鏈的分配壓力較大,因此業務主要以區域市場為主,需要保障供應鏈的完整性和響應速度。
如果訂單量無法形成規模效應,物流成本一定是虧損的。李波濤表示,在理論中,社區團購可以將每單的交付成本控制在0.5元以下,但按照整個履約鏈路走下來,實際成本可能需要好幾元。
「物流和團長成為這個業態最重的兩大成本,這也是為何市面的企業都未有一家盈利,包括進入很久的興盛優選。」李波濤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