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爐》原型受害人國家賠償終審敗訴,現實的結局依然殘酷

2021-02-08 豆瓣電影


韓國大法院昨天對「熔爐」案7名受害人向韓國市政府、光州市政府、光州光山區政府提出的索賠訴訟做出了原告敗訴的終審判決。這部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熔爐》曾震動整個韓國社會,上映後也促進了新的《性侵害防止修正案》,不過,最終還是沒能在賠償上有一個好的結局。「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本文來自豆瓣網友巴斯特德給《熔爐》的影評,原題「孩子們,世界很好,你們還好嗎?」

  穿過幽暗狹長的隧道,便是霧津。漫天濃鬱的霧氣,兩條剛剛失去,屍體還溫熱的生命,還有那塊綠色的交通指示牌,無聲地告訴姜仁浩:霧津歡迎你。

  也許每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本來應該是平等的。如今似乎人們已經達成了某種共識,那就是那句仿佛是刻在亙古不變的宇宙中沙塵上的一句話:人人生來平等。但現實的諷刺意義或許就在於此,它不斷地,隱約的告訴我們,人人生來不平等。

  任何強者向弱者所表示出的一點點恩惠,都被無限放大了,以至於甚至可以變成為強者罪行辯護的證詞。現實不斷地讓我們懷揣希望,卻又一次又一次的將這種希望化為烏有。現實一次又一次的教我們要學會原諒,或許那是因為有些人,尚未見識到真實的絕望。


  三個天生或後天在身體上存在某種弱勢的孩子與兩個富有正義感的成年人,串起了整個劇情。影片是一場有關正義與邪惡角力的故事。性侵犯孩子們的變態人渣,表面上衣冠楚楚,一副道貌岸然的嘴臉。辦公室裡甚至懸掛著那副比真人還要富有正義感的畫像,不禁讓人感嘆藝術的魅力是如此讓人盪氣迴腸。這些人,表面上,優秀的人,有頭有臉的人,擁有無數個頭銜,無數個豐功偉業:慈善家、教育家、基督教會成員、教師。但是他們的內心卻早已被腐蝕了個乾淨,也許甚至是最骯髒的蛆蟲,也不屑於棲居於這樣的皮囊之上。而還有另一些人,充當這些人的爪牙:警衛、警察、教育廳的官員、市政廳的官員、醫院的醫生、法官、辯護律師。這讓我們深深的覺得,人要擁有權力,人要擁有錢財,不然,所遇到的一切,或許只是活該。

  但是也許我們忘記了一個名叫無辜的詞。這個詞伴隨著弱者來到世間之後,就再未消失。而且它的後面總是連著一個讓人頗覺淡漠,卻其實觸目驚心的詞:受害者。影片中的孩子們,他們是無辜的,他們帶著善意來到這個世界上,帶著殘缺的給予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們活著,僅僅是活著,他們沒有憎恨世界,也沒有期許一切。但是,命運往往給予的極少,卻索取的良多。甚至連微笑,都成為了一種令人痛心的奢望。

  童年受到的莫名侵害,會成為人一生中永遠也抹去不得噩夢。它會伴隨著一個人一生。影片中觸目驚心的事實,讓人恨不得化身為某個正義戰士,去一一手刃這些畜生。但是,我並不能這樣做,你也不能這樣做,每個人或許都不能這麼做。為什麼?因為,此時,理性會告誡你,專家會告訴你:以一種罪惡懲罰另一種罪惡仍是罪惡。於是,我們有了合理的罪惡與制裁,那就是法律。


  法律是如此的公正,又如此的冰冷。它的公正應是與生俱來,它的冰冷卻總伴隨著人性的冰冷。法律的背後,是一群一批一個集團的執法者。當年幼的孩子們坐在證人席上,為了證明那些令人髮指的罪惡,流著眼淚又手語比劃著他們也許永遠也不願意再提起的噩夢時,他們堅強的讓人心疼。且不說,正義究竟能不能夠得到伸張,他們還只是孩子啊,卻要再次遭遇他們早已遭遇過得地獄,而有些人甚至還會為了金錢利益,在法庭上對著他們嘶吼,繼而對著法官嘶吼:他們是孩子,他們的話,不可信。

  一群他媽的畜生!在畜生的執行法律者背後,會讓人對法律本身也感覺到懷疑,因為在這種時候,法律往往用來維護畜生的權利,而卻把所有的人,當做畜生看待。即使,正義通過法律得到了伸張,又能怎樣,因為有些事情,是永遠也抹不掉的,更何況,正義,往往無法伸張。

  庭外的和解,無非就是金錢的力量。錢有時候可以換來一切,可以擁有聲名、擁有權力、擁有地位、甚至可惜洗淨罪惡。但是錢有時候卻也會感覺到無能為力。當遇到富有正義感的姜仁浩,以及維權機構的女職員時,連萬能的金錢,也悻悻然失效了。所以,世界上總有這種傻子,不肯面對現實,全能的現實,總是想要抗拒現實,有時候,我也會忍不住罵一句:你們傻不傻。但更多時候,我發自心底的,對他們肅然起敬。


  除卻討論法律與世界的不公正之外,影片中對於人物心理以及氛圍的營造也頗讓人動容。小女孩妍鬥寫在信上的回憶在影片中被展現的淋漓盡致。昏暗的走廊,顯得無比漫長而且遙遠,就仿佛是童年噩夢中總會出現的場景一樣。小女孩在走廊的盡頭看到了些微的帶有暖意的燈光,待到走近,聽到屋裡傳來了溫馨的音樂。但是推開門之後,卻看到了世界上最為齷齪甚至陰森恐怖的畫面。儘管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如此真切的慘痛經歷,但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如此的心理與經歷,我們懷著忐忑的心走向社會,在前進的路上,我們獨自跋涉,走著走著,在路的遠方看到了些許希望與溫馨,但待到我們走近,世界卻以一種猙獰的面目猛然間呈現在我們的面前。脆弱的人,直接跑開了,堅強的人,選擇留下來面對,逐漸麻木,逐漸習慣,總有一天,良知漸漸被磨滅了,此時,有另一些人便會拍著我們的肩膀說:年輕人,你成熟了。

  世界上有些東西是如此冥頑,讓人無論如何也找不到一絲裂縫將其摧毀,而世界上又同時如此易碎,正如受傷的孩子的心。當姜仁浩試著告訴民秀和解的真相時,他沒有講到錢,他只是說:奶奶很善良,於是她原諒了那些壞人。他是如此溫柔,在這樣絕望的環境下,仍想給孩子一個美好世界的夢。但民秀最終還是選擇了覆滅,與仇人一同走上死亡的道路。當列車呼嘯而過時,它撞碎了一個孩子美好的夢,也撞碎了一些人內心僅存的希望。

  睿智的孩子並沒有給他們帶來任何改變,影片的魅力之處也許就在於此,再讓我們看到希望的同時,又將它擊個粉碎。當妍鬥在法庭上證實她能夠聽到音樂時,罪人們啞口無言了,正義者歡呼雀躍。讓人想起姜仁浩老師在海邊對妍鬥說的那句話:世界上最美麗最珍貴的,反而是看不到也聽不到的,而是需要用心感受的。當妍鬥用手語比劃著那句惡毒的話,找出雙胞胎中的校長時,是多麼的讓人歡欣鼓舞。然而這一切的一切只是一場聊做自慰的春夢罷了。一直宣判書,讓所有的美麗幻想統統歸零。


  影片中另外一個有張力的細節,是當姜仁浩老師的母親質問他究竟是自己的女兒重要,還是這些素不相識的孩子重要時,姜仁浩的回答:當孩子們遭遇那些事情時,我在現場,但我卻無能為力,如果現在放棄,我沒有自信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父親。影片最終雖然沒有給出確切的結局,但是從姜仁浩手中的生日蛋糕,或許我們可以知道他們一家都很好,這也算做是對於我們的最後一絲安慰了。

  宣判結束了,罪人們在法庭上彈冠相慶。走出法庭,他們又在聲色場所風流快活,他們一邊把手伸進姑娘的上衣裡,一邊炫耀著自己是如何買通一切,獲得勝利。他們一邊歡笑著唱著歌,一邊聲嘶力竭的大喊著:正義終將獲得勝利。多麼的他媽的諷刺!諷刺的情節不止一處,校長的情婦走出男孩民秀的家門,抖動著手中的協議書,對著匆匆趕到的女主角說道:就算是在沒有文化,再沒接受教育,竟然為了幾個錢,竟然同意了私了……上帝是不是有些太過分了。諷刺的讓人想要毀滅世界,但是貧窮的現實又讓人無比痛心疾首,臥床的兒子,又聾又啞的兩個孫子,年老的老太太,落跑的兒媳婦,生命的不幸偏偏總是降臨在同一個家庭身上,人的生存竟然成了一種艱辛的奢望與幻想。在這裡,另一種現實在眼前鋪陳開來,讓人忍不住扼腕。

  也許你我都跟姜仁浩老師一樣,每天忙碌的穿梭在大街小巷,拖著疲憊的身軀站上擁擠的地鐵,如此普通,卻又擁有如此美好的夢。當姜仁浩老師提著生日蛋糕,久久凝視宣傳牌的時刻,或許他又想起了在那個霧氣瀰漫的城市裡所經歷的一切,或許他想起了人世間的一切,或許他想起了死去的孩子,還有繼續活著的孩子。這一切的一切,都像是夢一樣,從他的腦海中呼嘯而過。最後,他的眼神直直的向著畫裡面的世界慢慢延伸開去,在畫的裡面,某個遠方,有他想要達成,卻又未達成的夢。


  影評末尾,請允許我也像電影最後的文字獨白一樣,附上真實事件的相關記錄。本影片的原作為韓國作家孔枝泳的《熔爐》。真實事件如下:

  韓國光州一所聾啞學校的校長和另外幾名教職員從2000年開始經常對該校的殘疾人學生實施性暴力。據了解,受害學生有十餘人之多。但該事件在2005年被揭露後,只有學校行政室室長金某和生活指導教師李某被警方逮捕,他們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和2年。

  報導稱,當時有輿論指出,金某涉嫌於2000年至2004年先後對6名7-20歲的聾啞學生長期進行性侵犯,但他收買學生父母,擺脫了部分嫌疑。此後,韓國國家人權委員會介入調查。有人提供證詞說,在學校參與性暴力的教職員就超過10人。一名18歲的女學生說,她從12歲就開始遭到性侵犯。但該學生的父親是2級聽力殘疾人,母親是1級精神智障殘疾人,對教職員侵犯女兒束手無策。

  韓國國家人權委員會在2006年8月以「對學生實施性侵犯和猥褻」為由,向警方舉報了校長金某、生活康復教師樸某等6名教職員。除已被判刑的行政室室長和生活教師以外,另有4人面臨司法處置。

  報導稱,該校校長金某和教師樸某在一審中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和10個月,但兩人在2008年7月進行的二審中卻被判緩刑獲釋。原因是他們「沒有前科」,而且與受害者達成了協議。另外,教師全某於2008年1月回到學校復職,並一直工作至今。受害者父母們對無休止的官司感到厭倦,因此放棄了上訴。「學校性暴力對策委員會」對此表示:「司法部偏袒『有錢人』,感到極其失望。」

  韓國「性暴力對策委員會」25日在門戶網站Daum的Agora論壇發起了要求重新調查性暴力事件的籤名運動,短短兩天內就有2.2萬多人籤名。網民紛紛發帖說「那些人太殘忍了,應該重新調查」、「作為一個養育子女的母親,絕不能容忍這種事」、「如果要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無論怎樣犯罪的人都應該受到應有的懲罰」等。光州警方組成專案小組重新偵辦此案。

  之後,韓國國會以207票通過,1票棄權壓倒性通過「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爐法」。要點:性侵女身障者、不滿13歲幼童,最重可處無期徒刑;廢除公訴期。加害者如任職於社會福利機構或特殊教育單位可加重處罰,新法於2012年7月實施。

  2012年3月,七名受害人向政府提出了4億4千萬韓元的索賠訴訟,稱政府和地方政府沒有盡到管理的責任。2015年11月8日,韓國大法院昨天對「熔爐」案7名受害人向韓國市政府、光州市政府、光州光山區政府提出的索賠訴訟做出了原告敗訴的終審判決。

  請永遠不要對強者與金錢低頭,在弱者的世界裡,擁有了世界上最為珍貴的美好,那就是一顆渴望正義與善良的心。


相關焦點

  • 還記得那部韓國電影《熔爐》嗎?影片中遭性侵的殘疾人現實原型敗訴了!!!
    隨後電影《熔爐》的原型受害人在2012年向韓國政府提出4億3500萬韓幣(約為2600萬人民幣)的索賠訴訟。但就在8日,韓國大法院對這起索賠訴訟做出了原告敗訴的終審判決,結果令人唏噓。「熔爐」案7名受害人1985年至2005年期間在光州光山區仁華學校就讀期間遭到了學校老師們的性侵。造成原告外傷並被診斷患上「精神壓力障礙」和「抑鬱障礙」等精神疾病。
  • 熔爐電影為什麼看不了 熔爐的真實事件校長最後怎麼判決的
    《熔爐》是根據孔枝泳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電影,影片由黃東赫執導,孔劉、鄭裕美、金賢秀、金志映等主演。該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2011年9月22日在韓國上映。 由於該影片所反映出的社會問題受到韓國國家高度關注,故該電影亦被稱為「改變韓國國家的影片」。
  • 韓國聾人暴力電影《熔爐》
    今天小編想和大家推薦一部韓國電影《熔爐》。一部講述發生在聾啞障礙人學校中的性暴力悲劇。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了?還記得之前很火的鬼怪大叔嗎?這部電影同樣是由他主演的,一起走進這部電影吧。本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
  • 從《熔爐》到《熔爐法》,犧牲了多少人?
    那麼我們就說說外國的事情:韓國電影《熔爐》是基於真實事件改編,真實的熔爐事件是這樣的(非電影情節,以下是事實):2000年左右,一位韓國律師,偶然從一個做老師的朋友處得知,他就職的韓國光州一所聾啞學校,校長和教工長期暴力虐待和性侵聾啞學生,從校長到教工至少10多人參與了暴力和性侵。律師大為震驚,於是和這位老師一起搜集證據準備曝光和反擊。
  • 影評《熔爐》原創
    不讓黑暗泯滅良知 一一淺析電影《熔爐》的鏡頭運用 (原創) 《熔爐》這部電影是根據韓國光州一所聾啞學校校長性侵兒童的真實事件進行改編的。該事件發生於2005年,2009年以該事件為原型的小說《熔爐》創作完成,2011年同名電影《熔爐》上映。
  • 二刷《熔爐》無論是影片還是現實 我都結局都不滿意
    「救救孩子」 百年後,魯迅的吶喊依然迴蕩在耳邊。電影《熔爐》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以2000~2005年發生在韓國光州一所兒童聾啞學校的性侵案為藍本,以藝術影像的方式呈現在世人面前。在影片拍攝中常常因為太過黑暗,壓抑導致投資方頻頻想撤資,最終在主演孔劉等堅持下,終於上映。
  • 原型女孩沒有自殺,而罪犯即將刑滿釋放,韓國38萬民眾要炸了!
    影片中素媛的原型,現實生活中叫娜英。雖然影片最後小女孩迎來了新生活,但很多人還是擔心她會自殺。一是因為這種傷害對於一個小女孩來說實在太過殘酷;二是影片中一個細節,很多觀眾認為是死亡Flag:素媛對著新出生的弟弟說:「你能出生真是太好了」。暗示父母有了弟弟,大概不會因為自己的離去太過傷心,自己也就放心了。
  • 《熔爐》一部改變韓國法律的電影,引人深思真實事件改編~
    1、看過《熔爐》的人大概都會為影片裡孩子們受到的殘酷對待,氣到發抖哭到崩潰。電影大概講述的,是一位老師到一所殘障學校任教,發現了學校校長和職員集體虐待、性侵學生的行為,於是向社會曝光……這部電影在2011年拍攝完成,在這以前的2008年,作家孔泳枝因為看到電視新聞,去事發學校跟學生們相處3個月後寫出了《熔爐》的小說。
  • 律師費什麼情況下可由敗訴方承擔嗎?
    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具體案情,可以將符合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律師費用計算在賠償範圍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2〕32號)第十七條 商標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包括權利人或者委託代理人對侵權行為進行調查、取證的合理費用。
  • 現實比電影殘酷!《素媛》原型將出獄,《殺人回憶》原型無法起訴
    文/藍鳳凰最近韓國媒體報導的一則新聞令不少網友表示無法接受,電影《素媛》中的原型罪犯即將於2020年12月被釋放出獄。這些演員出演這部電影後,都持續活躍在韓國影壇,也因此觀眾難以輕易忘記這部電影所帶來的震撼,所以對於片中原型罪犯的憎惡之情越加強烈。
  • 資訊速遞 | 喬丹體育商標案終審敗訴、《三體》將拍成劇集
    有關商標01、商標案終審敗訴:喬丹體育品牌重塑承壓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顯示,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近日對喬丹體育分別起訴亞馬遜、酷買網等電商平臺在銷售Jordan Brand運動裝備時使用了「喬丹」中文字樣的糾紛作出終審判決,喬丹體育全部敗訴。
  • 違法解除勞動關係要賠償!唯品會二審敗訴
    違法解除勞動關係要賠償!唯品會二審敗訴 2020-11-24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堪比《熔爐》,韓影《小委託人》再次直擊殘酷現實!
    還記得韓國影片《熔爐》嗎?這部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韓國影片,揭露了校園暴力,受影片影響直接促使「熔爐法」的誕生,這部影片也成為了改變韓國國家的影片。這便是韓國影片的影響力,當然了我們國家的《我不是藥神》也有著同樣的影響力,得益於體制,韓國影片從來不怯於現實,而是大膽切入直擊血淋淋的現實,進而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
  • 5部「改變」國家的電影,3部改變國家法律,1部為33年前案件翻案
    其中,也有很多韓國電影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它們對於韓國的社會產生了實質性的作用,甚至改變了韓國的法律。 1.《熔爐》 雖然電影最後的結局是壓抑的,但這部電影也引起了韓國政府的重視,《熔爐》上映的第37天,韓國國會通過《性暴力犯罪處罰特別法部分修訂法律案》,又名「熔爐法」,這是真正意義上改變了韓國法律的電影
  • 每個人都在討論《熔爐》,其實還有這些影視劇值得你關注!
    今天,韓國電影《熔爐》上了熱搜,不少明星發微博用了這部電影的海報,希望這一次能有不一樣的結局。--電影--《熔爐》(2011)韓國電影《熔爐》無疑是涉及「性侵」的題材中知名度最高的一部,不只因為它改編自真實事件,還因為電影在韓國上映第6天,光州警方組成了專案小組重新調查此案,電影上映一個月後,韓國通過了《性暴力犯罪處罰特別法部分修訂法律案》,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熔爐法」。是以,我們誇讚韓國用電影改變國家。
  • 那些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們,現實往往比電影更殘酷!
    今天要推薦的幾部電影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而這些電影也讓我們知道了,現實往往比電影更加殘酷!1、《熔爐》本片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這個世界是熔爐,將人們曾經的正義和理想熔化。
  • 《熔爐》:當《釜山行》中的喪屍活在現實中
    金融爸爸和戰鬥孕婦的演員,孔侑和鄭有美,在遭遇喪屍之前,曾在《熔爐》中與更可怕的東西試煉過。在極端科幻與極端現實的故事中,他們都保護著孩子,在瘋狂而殘酷的黑暗世界中蹣跚前行。強權如刀,以世道為砧板,視蒼生為走肉。人性迷霧,以社會為熔爐,化黎民為白骨《釜山行》是在喪屍危機中的絕境逃生,《熔爐》則是主動地拒絕對現實的行屍走肉視而不見。
  • 現實比電影殘酷!《素媛》原型將出獄,需要佩戴定位電子腳鏈7年
    現實比電影殘酷!《素媛》原型將出獄,需要佩戴可以定位的電子腳鏈7年如果說起電影,那麼韓國的電影總是那麼的真實,能夠拍出十分現實的案件,甚至讓人覺得可怕,但是電影我們可以拍出一個好的結局,現實卻遠遠要比電影更殘酷,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素媛》。
  • 韓國虐童電影《熔爐》:電影中的性暴力永遠不會比現實更殘酷
    我們不是要改變這個世界,我們只是想不被這個世界改變韓國虐童電影《熔爐》:電影中的性暴力永遠不會比現實更殘酷
  • 改變法律的電影<熔爐>與「素媛」齊名的性侵題材電影
    韓國電影《熔爐》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該電影以自2000年2004年期間,棒子國 光州一所殘疾人聾啞障礙人學校的校長和教師針對聾啞學生(缺少父母的殘疾人)犯下的極其殘忍X暴力加N待兒童的罪行,最小的被nue兒童僅有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