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雅事|晨興半柱茗香,客至汲泉烹茶

2020-12-24 文旅前沿

晨興半柱茗香,客至汲泉烹茶。

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賞心十六雅事中的兩件。

晨興半柱茗香,說的是,早晨醒來,泡一壺香茶,在品茗中感受茶的清香,體驗生活的舒適。

客至汲泉烹茶,意思是,有客來時,取清澈甘甜的泉水,煮一壺茶與友共品。

短短十二個字,將這位宋代大文豪對茶的喜愛描述得淋漓盡致。

在當今,快節奏的工作方式讓人容易感到疲乏,人們需要如蘇軾的賞心雅事來調理身心;喝茶,是十六雅事中最可行也無需勞師動眾的方法;或獨飲,或邀三兩好友共品;一壺香茶,聊聊人生,其樂融融,身心得以釋放;此乃人生雅事、快事,何樂不為呢。

蘇軾賞心十六雅事

清溪淺水行舟

微雨竹窗夜話

暑至臨溪濯足

雨後登樓看山

柳陰堤畔閒行

花塢樽前微笑

隔江山寺聞鍾

月下東鄰吹簫

晨興半柱茗香

午倦一方藤枕

開甕勿逢陶謝

接客不著衣冠

乞得名花盛開

飛來家禽自語

客至汲泉烹茶

撫琴聽者知音

文/珍壺軒 江蘇省網絡作家協會會員

圖/範家壺莊 範偉群作品

相關焦點

  • 內城「桃花源」,藏賞人生雅事
    蘇東坡人生賞心十六件樂事中曾有:「清溪淺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話;柳陰堤畔閒行;花塢樽前微笑;隔江山寺聞鍾;月下東鄰吹蕭;晨興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乞得名花盛開;飛來家禽自語;
  • 大文豪蘇軾為什麼不落葉歸根,而是選擇終老這個蘇南重鎮?
    北宋元符三年正月(1100年),被貶海南四年的蘇軾遇赦北歸——書中說,其因故來到常州,並在常州病逝!一直以來,不曾將蘇軾和宜興這個蘇南重鎮聯繫起來,這幾日得知,當初蘇軾來的就是宜興!那時的宜興就屬於常州府!大概遠鄉懷古,覺得「此山似蜀」,所以稱它為蜀山!正是這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鄉情,將遠隔山水的宜興和四川眉山聯繫在一起!
  • 杜甫 客至
    杜甫 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從中可以看出,「客至」中的「客」,是指崔明府。崔明府的具體情況不詳。關於這點,還有一說,因杜甫的母親姓崔,所以有人認為,「客」很可能是他的母姓親戚。第一聯中,前半句只用一個「皆」字,就把春天江水漲溢的景象形象地描畫了出來。後半句的「群鷗日日來」,既寫明了詩人生活環境之幽靜,又給詩人的生活蒙上了一層隱逸的色彩。群鷗,古時常作為水邊隱士的伴侶出現在文學作品中。
  • 【陪人晨興】0722善用晨興聖言
    幫助聖徒每日進入『晨興聖言』的享受要作基督結果子的枝子,我們需要天天被主復興。
  • 讀蘇軾幾首著名的茶詩茶詞,簡單看北宋飲茶的那些事兒
    蘇軾的著名詞作《望江南·超然臺作》中有「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的佳句。這幾句詞新奇獨特,其實除了意境絕妙之外,也因為蘇軾本人,便是一個地道的愛茶之人。蘇軾在我國燦爛的茶文化中,可以說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東坡一生愛茶、嗜茶、懂茶,茶在他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在他的詩詞作品中,也是經常提到,關於茶形形色色的描寫,為我們留下了關於北宋時期茶俗、茶藝、茶技、茶器等多方面的茶文化,堪稱一筆寶貴的遺產。
  • 唐詩三百首 | 客至
    【作品簡介】  《客至》由杜甫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首詩把居處景、家常話、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場景刻畫得細膩逼真,表現出了濃鬱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 【註解】1、客至: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題後自註:「喜崔明府相過」,明府,縣令的美稱。
  • 請問你有幾環晨興?
    當然,晨興不是一時的推動,也不是外面的工作;乃是基督徒生活最正常的建立。晨興是所有屬靈操練的基礎,也包括所有屬靈的操練。比方,一個晨興正常的人,定規是呼求主名的人,也定規是禱讀主話的人;甚至於連「恆切禱告」、「為主申言」都包括在其中。再者,清早被主愛充滿的人,很容易晚上就被主推動出去看望。
  • 汲古書店
    我多次到書刊市場的二樓,每次都是直接到黑藍書吧,便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思維,居然以為市場只有一處登二樓的滾梯,直到這一次順滾梯上來,茫然四顧黑藍蹤跡全無的時候我才驚愕的知道自己迷路了。好在這浮生半日本來就是要一閒到底的,乾脆無目的的漫遊一番。正是這無目的成就了我日後到這裡來的唯一目的,我發現一塊在整個書市太過卓爾不群的匾額——「汲古書店」。
  • 蘇軾:人生何處不可樂
    所以,蘇軾便想辦法自尋其樂。他去找農民,漁夫,商人搭訕,如果真碰到個不善言辭的人,蘇軾就說:「給我講個鬼故事吧!」要那人還說:「真沒鬼故事可講啊……」蘇軾就會堅持對他說:「瞎編一個如何?」客至,多辭以不在,往來書疏如山,不復答也。此味甚佳,生來無此適。如果僅僅讀這些書信,幾乎讓人覺得是神仙般的生活,又有誰能感受到蘇軾當時在政治上、經濟上、精神上的多重困境!蘇軾這種泛愛世人的天性,又使他在不知不覺間結交了很多年齡不等、地位懸殊、性情各異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