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客至

2020-12-24 一起學詩詞xn

杜甫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鑑賞:關於本詩的創作時間,據宋代黃鶴《黃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詩史補遺》講,是杜甫於上元二年(761)春在成都草堂時所寫,就題材而言,本詩是一首紀事詩,字裡行間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體現了詩人淳樸好客的性情。詩人曾為本詩自註:「喜崔明府相過。」從中可以看出,「客至」中的「客」,是指崔明府。崔明府的具體情況不詳。關於這點,還有一說,因杜甫的母親姓崔,所以有人認為,「客」很可能是他的母姓親戚。

第一聯中,前半句只用一個「皆」字,就把春天江水漲溢的景象形象地描畫了出來。後半句的「群鷗日日來」,既寫明了詩人生活環境之幽靜,又給詩人的生活蒙上了一層隱逸的色彩。群鷗,古時常作為水邊隱士的伴侶出現在文學作品中。「但見」,只看見之意,與群鷗相連,傳達出另外一層意思:只見群鷗,卻看不到其他的訪客,生活也不免有些單調了。這兩句以戶外景色為著眼點,交代了時令、地點,刻畫了詩人生活的環境,在寫景中,融入情感,描繪出了悠閒、安逸的江村生活。

第二聯中地點發生轉移,由戶外轉到了庭院之中,這是因為有客而至。兩句話互相襯託,借互文的修辭手法,揭示出隱藏其中的另一層意思:庭院小路還未曾因為迎客而打掃過,今天因為你的到來才打掃;用蓬草編成的門還未曾打開,今天因為你的到來,才第一次打開。語句構思巧妙,很好地表現出了詩人對客人到來的喜悅和招待客人的誠意。同時詩句以談話的方式來寫,增強了生活氣息。

在第三聯中,我們好似看到了主人熱情待客的畫面。一邊頻頻勸飲,一邊因酒菜欠豐盛而說一些歉疚的話:離街市太遠,買東西不方便,只能略備一些簡單的菜餚;好酒買不起,只能用家中的陳釀來招待你。這些話,聽起來平常,平常之中卻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這段對待客場景的實寫,正是詩人所著力刻畫的,從中體現出的是賓主之間的深情厚誼。

最後一聯寫詩人邀鄰共飲。此處寫法與陶淵明的「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需要事先邀請,隨意來飲,體現出質樸的人際關係帶來的自然之樂。這處細節描寫,不但使酒席氣氛達到了最高潮,還取得了峰迴路轉、別開生面的效果。

相關焦點

  • 都是家中來人,杜甫的《客至》與《賓至》用意有何不同?
    《客至》和《賓至》都是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時期寫的以待客為題材的七言律詩。同為待客,這兩首七律不僅寫作時間相近,體裁相同,題材上也皆因客人到來之契機寫就,且都記錄了賓客「至」後自己的情感變化和行為態度,有許多相似之處。
  • 唐詩三百首 | 客至
    【作品簡介】  《客至》由杜甫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首詩把居處景、家常話、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場景刻畫得細膩逼真,表現出了濃鬱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 【註解】1、客至: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題後自註:「喜崔明府相過」,明府,縣令的美稱。
  • 杜甫: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賞析】我們在《月夜憶舍弟》這首詩的賞析中,曾提過杜甫往秦州投依侄兒杜佐的事。不久,由於秦州、同谷也鬧饑荒,杜甫只好輾轉到四川,幸好他的兩位好友裴冕、高適熱心幫助,他才能在成都西郊浣花裡,營建一座暫時寓居的草堂。這首《客至》就是杜甫五十歲那年鄉居於此的作品。
  •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 2月14日 汀毅讀詩《客至》
    作品簡介《客至》由杜甫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客至》是一首七言律詩,作者是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杜甫,這首詩是在成都草堂落成後寫的。全詩流露詩人誠樸恬淡的情懷和好客的心境。詩歌自然渾成,一線相接,如話家常。這首詩把居處景、家常話、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場景刻畫得細膩逼真,表現出了濃鬱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
  • 所謂杜甫的「名片」
    公元759年12月24日,被後世稱之為「詩史」的杜甫結束了一路的流亡漂泊,落腳於成都。47歲的杜甫靠著成都的浣花溪建造了一座草堂,在此居住了數年,這正是現在所稱的「杜甫草堂」。一方小小草堂,既非杜甫故鄉,也非杜甫最後的終老之地,卻成為了杜甫最知名的「名片」之一,後世因此為杜甫增加了一個「杜草堂」的名號。我們先來看一下,杜甫為什麼會來到成都建立草堂呢?主要與他的運氣太糟有關。
  • 杜甫詩歌音樂會開啟 唱一曲《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6月21日上午,杜甫草堂大雅堂琴聲悠悠,樂音婉轉,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之「且詩且歌,詩韻千古」杜甫詩歌音樂會詩意呈現。在《經典詠流傳》節目中,陳彼得將杜甫的《成都府》譜曲演唱,唱出對故鄉的眷戀與渴望,張靚穎演繹的《春夜喜雨》,讓人們在歌聲裡感受巴山夜雨,體會成都這座城市獨有的溫婉魅力。 ↑活動現場杜甫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集大成者,被尊為「詩聖」,他的詩歌被譽為「詩史」。杜甫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產生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杜甫精神對後世滋養深遠。
  • 藏在名畫裡的杜甫詩意
    《杜甫詩意圖冊》是王時敏創作的一套山水畫冊,據圖冊題跋可知,這組詩意圖作於康熙乙巳年(1665),王時敏時年74歲。此圖冊共十二頁,每頁畫家均以隸書題寫杜詩兩句。在筆墨技法上,王時敏不獨仿黃公望,也融匯了董源、巨然、王蒙諸名家之所長。
  • 杜甫最美5首絕句,讀完拍案叫絕,字字有真情,有境界,讓人佩服
    這是杜甫最動人之處,細讀杜詩,不能不被杜甫的赤誠而感動。其二,杜甫詩中始終洋溢著對生活的熱愛。誠然,杜甫一生坎坷,飽經憂患,但是杜甫從未放棄對生活的熱望。做人,可以窮困,但絕不可潦倒。窮困是指生活現實,而潦倒則是指精神氣質,杜甫生活多清貧,但杜甫總是對生活報以熱情,對未來充滿希望。
  • 招募 | 「聚焦杜甫酒 醇香綿竹行」攝影採風創作活動暨"聚焦杜甫酒 醇香綿竹行"攝影比賽徵稿啟事
    "酒聖"杜甫居住於四川的幾年裡,對燒春系列的蜀酒非常喜愛。在《草堂即事》中書:"蜀酒禁愁得,無錢何處賒?";《題寄上漢中王三首》更高度讚揚燒春酒:"蜀酒濃無敵"。杜甫在成都草堂,運用燒春技術釀造家酒,故《客至》中書:"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朝雨》中也有"草堂樽酒在,幸得過清朝"之佳句。
  • 杜甫這兩句古詩原本很精彩,不過在今天看來「太汙了」
    杜甫的詩作當中,有不少是關注民生疾苦的詩篇。這些詩作構成了老杜詩作「沉鬱頓挫」的風格,也使得其成為了一代詩聖,受到後世人的敬仰。不過,在杜甫的詩作當中,還有很多其他的古詩,最典型的就是杜甫的一些寫個人生活的詩篇,富有情趣,很有生活氣息。
  • 蘇軾雅事|晨興半柱茗香,客至汲泉烹茶
    晨興半柱茗香,客至汲泉烹茶。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賞心十六雅事中的兩件。晨興半柱茗香,說的是,早晨醒來,泡一壺香茶,在品茗中感受茶的清香,體驗生活的舒適。客至汲泉烹茶,意思是,有客來時,取清澈甘甜的泉水,煮一壺茶與友共品。短短十二個字,將這位宋代大文豪對茶的喜愛描述得淋漓盡致。
  • 杜甫最「無意為詩」的七律,50歲寫出經典唐詩,看似平淡句句有味
    公元761年,50歲的杜甫終於落腳成都。經歷了多年的顛沛流離,終於結束了長期漂泊的生活。他在這裡安頓下來,那一顆漂泊的身心在這裡也得到了暫時的休整。也就是在這一段時期,他終於恢復了平淡的生活。詩歌當中沒有了那種心繫天下的詩句,也沒有了那些哀嘆自己命運不濟的感慨。
  • 杜甫一首經典的七律,其中廣為稱頌的兩句,在今天看來「太汙了」
    杜甫是中國詩歌史上最為重要的詩人之一,他和李白同為唐詩的兩座巔峰,雖然他是李白的小迷弟,但是杜甫在詩歌上的成就,與李白不相上下。後人總喜歡將杜甫和李白放在一起比較一番,其實他們二人的詩風大相逕庭,很難有一個標準去評判他們二人的優劣。
  • 郝潤華 王燕飛│獻給詩聖的一瓣心香 ——莫礪鋒、童強《杜甫詩選》讀後
    如:「我熱愛杜甫,我很樂意借寫評傳的機會向這位偉大詩人獻上一瓣心香。」又如:「我自幼熱愛杜甫。雖然我對李白、杜甫兩人從無軒輊之意,但如果讓我在古今詩人中選一位最熱愛的對象,那我就會毫不猶豫地把票投給杜甫。……我很願意有新的機會向杜甫獻上我的一瓣心香,我也很願意嘗試著用普及讀物的方式向廣大讀者講述杜甫的一生。」《詩選》導言再次強調:「我們熱愛杜甫,我們希望通過編選本書向詩聖獻上一瓣心香。
  • 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詩歌對新詩的啟示
    五四以後,新詩好不容易從古詩樊籠中掙脫出來,說再見還來不及呢,哪有心思再談舊詩,特別是再談舊詩的「總頭目」杜甫。仔細閱讀就會發現,百年新詩有一個「避杜」情結。新詩人中,學李白者有之,李商隱者有之,溫庭筠、陶淵明、王維、姜夔者皆有之,唯獨少談或不談杜甫。馮至熱愛杜甫,可是從馮至一生的詩歌創作中,很難感受到杜甫詩藝的影響。
  • 唐詩三百首中最具生活氣息的詩,可惜杜甫名句被內涵網友玩壞了
    (餘 通:餘) 這首古詩的題目叫《客至》,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杜甫。從這一首詩的題目當中就能看出這首詩的基本內容,詩人截取了生活當中的一個簡單細節。杜甫所寫的,就是在結束了西南飄零,在成都安頓下來,然後有老友來訪的這樣一件事情。不過單就這首古詩來說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這首詩的第二聯。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 唐代大地主杜甫的死因之謎
    唐詩為鏡照汗青第十章(下)杜甫為全家人的生活所迫,不得不到處投靠在仕途上混得比較好的朋友,其中有幾年時間生活在四川成都,因為他的好朋友高適、嚴武都曾在這一帶做官。嚴武任成都尹的時候,在市郊找了個綠水環繞的僻靜地方,幫杜甫蓋了個可以遮風擋雨的茅屋,就是今天的著名景點——杜甫草堂。
  • 杜甫在成都
    高適、嚴武、李白,杜甫有一個怎樣的的朋友圈?人的高貴一是地位與身份,一是心靈與情懷。杜甫的高貴在情感的高貴,在他心裡始終有理想和熱情,無論多艱難也放不下天下國家,黎民百姓。從讀杜甫詩看整本書閱讀,詩為心聲,意為心靈上的音樂,完全了解一個人在人世間的艱難跋涉,便不難聽懂他在某時某地的歌吟。以《客至》(喜崔明府相過)為例,家裡來客,杜甫喜從何來?孤獨中有人來訪?歲月的艱窘因資助得到緩解?
  • 杜甫很愜意的一首詩,盛情款待客人,充滿了濃鬱的生活氣息
    說道現實主義大詩人杜甫,他的詩沉鬱頓挫,讓人讀來像是充斥著數不盡的愁緒,那個時代造就的他太不幸了。他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感傷國事,花鳥皆為之傷心流淚。再有「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一到分別,想到再見的茫茫不覺頓覺悽愴啊。誠然杜甫在戰亂的影響下,寫就了這些壯麗沉鬱的佳作,雖然有陰霾,但生活還是充滿美好的。
  • 【黃四娘家花滿蹊】成都,杜甫的「春天裡」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六)唐 杜甫黃四娘家花滿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