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美5首絕句,讀完拍案叫絕,字字有真情,有境界,讓人佩服

2020-12-23 六不和尚

關注六不和尚,感受詩詞真善美

往事越千年,杜甫的詩為何仍能打動人心?

王和尚以為,杜甫及其詩作,有以下幾個特點:

其一,杜甫深刻不忘家國,心中始終充溢著對國家的熱愛與忠誠。故而他有大胸懷,有大擔當。這是杜甫最動人之處,細讀杜詩,不能不被杜甫的赤誠而感動。

其二,杜甫詩中始終洋溢著對生活的熱愛。誠然,杜甫一生坎坷,飽經憂患,但是杜甫從未放棄對生活的熱望。做人,可以窮困,但絕不可潦倒。窮困是指生活現實,而潦倒則是指精神氣質,杜甫生活多清貧,但杜甫總是對生活報以熱情,對未來充滿希望。

其三、杜甫詩中呈現高絕的筆力。杜甫之詩,精工錘鍊,用韻響亮,命意深切,思想厚重,而情懷則博大雄渾,這是杜甫筆力和思力高標之處。值得後輩人細細揣摩和學習。

因此,王和尚特地選取杜甫經典五絕,加以解析,敬獻諸君。借此可體味杜甫思想之深沉,愛國之熱情,生活之熱愛以及他純粹真摯的性情。

有評論者認為,杜甫詩諸體皆備,各臻其妙,唯絕句稍弱,你怎麼看?請讀完這五首絕句,發表您的看法。

△王和尚解詩:杜甫五絕中的大境界

1.絕句

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

風起春城暮,高樓鼓角悲。

這首絕句杜甫寫於草堂時期。這首詩寫得沉鬱悲涼,其特點在於情緒鋪排和轉折,還有杜甫心懷家國的情操。

「江邊踏青」,本是春日優遊之樂,而「罷」急速完結春日喜樂之情。「回首見旌旗」,作者偶然回頭一瞥,看見城頭飄揚的旌旗,心情瞬間低落而沉重。「旌旗」刺目又刺心,杜甫瞬間想到國家正面臨動亂。這一年,吐蕃在西山蠢蠢欲動,杜甫有詩「西山寇盜莫相侵」即言此事。

因此,二聯景中含情,寫出他對現實的憂慮和年老無能感慨。杜甫有詩說「不眠憂戰伐,無力正乾坤」,二聯即含有此意。江邊踏青罷,天色向晚,風吹在身上頓生寒涼之感。「暮」字很值得玩味,有兩重含義。

△王和尚解詩:戰爭陰雲壓在杜甫心頭

其一、寫實景,夜幕將要降臨。美好的春天也非常短暫,「暮」有惜春之感,也有夜色蒼茫之感,作者的心情也變得沉重而悲涼。

其二,比興手法,寫出作者對流年的感嘆。杜甫此時已經步入晚年,春天傍晚,更給他年華已逝,青春不在的傷感。

這時高樓上響起陣陣鼓角之聲,作者的心情降低到冰點,逼出一個「悲」字,力有千鈞,沉重如石,怎能不讓人陷入悲傷和迷茫。

「旌旗」與「鼓角」都是殺伐之兆,這才是杜甫最悲涼之處。「旌旗」屬於見,「鼓角」屬聞,「暮」和「悲」是寫情,這是這首詩的章法之妙。

古人稱杜甫「忠君愛國之意,常常拳於聲嗟氣嘆之中」,這首詩正是如此。

△王和尚解詩:杜甫釣魚歸來卻多愁

2.復愁十二首 其二

釣艇收緡盡,昏鴉接翅歸。

月生初學扇,雲細不成衣。

緡:音mín,釣魚用的絲線。

大曆二年,55歲的杜甫在夔州瀼西寓居,生活漸次穩定,但是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國事的關心,卻讓他悄悄滋生愁緒。「復愁」,即前愁未已,後愁又至之意。這首五絕卻不寫愁,而寫其閒散無聊之狀。而這首詩的用字之精到,格物之細膩,更值得留意。

寓居無聊,杜甫偶爾會外出釣魚排遣心中愁悶。秋日薄暮,他把釣絲收起,準備駕船回家。「收緡」著一「盡」字,似乎暗示杜甫釣魚成果不佳,心情也略低落。烏鴉盤旋,回巢而宿,「接翅」,刻畫非常形象,寫出烏鴉之多,翅膀挨著翅膀飛來,也寫出飛鳥之間的親暱之情。作者呢,卻孤身歸家,與「昏鴉接翅」形成對比,暗示自己的寥落。

「昏鴉接翅歸」,有版本做「昏鴉接翅稀」,「稀」字更寫出烏鴉歸飛之孤獨。但是,烏鴉單飛卻不大符合情理,因「烏鴉反哺」多用子女報恩之意,也有家庭和睦之意;且,黃昏時分,眾鳥歸巢,用「稀」則不妥。

△王和尚解詩:杜甫釣魚詩的精妙之處

二聯轉入寫歸來之景,比喻巧妙,刻畫細膩。月亮升起,卻不是滿月,「初學扇」,即還不似團扇那樣圓滿。「生」字也用得生動,張九齡有詩句「海上生明月」,生就富有動感和生命力。

而雲呢,雲絮細微,絲絲縷縷,不像衣服那樣連綿緊湊。古人有詩「裁雲作舞衣」,杜甫此句當從此處化來。

作者釣魚歸來,月亮尚未普照,雲層也稀疏,均暗示其心境無聊之意。

杜甫寫詩自稱「語不驚人死不休」,其詩千錘百鍊,工穩老練。以此詩來看,確乎如此。這首絕句,全篇對仗,寫景細膩真切,每個字都詩意飽滿,每一句均精煉如金,其觀察之細緻,雕琢之精工,殊為可嘆。然這也失去了絕句應有的飄逸流暢之美,古人稱杜甫「不善寫絕」,亦是為此。

△王和尚解詩:杜甫詩中的幽默與灑脫

3. 絕句六首 其二

藹藹花蕊亂,飛飛蜂蝶多。

幽棲身懶動,客至欲如何。

藹藹:茂盛繁多之貌。

王和尚常說:杜甫頗多幽默之詩,並非一味愁苦。詩人之性格是立體且多層面的,不可標籤化視之。史書記載杜甫性格放曠,常有傲誕之行。因此,杜甫集中也頗多灑脫適意之句,這種真性情顯得尤為可愛。這首詩即如此。

這首絕句寫於杜甫草堂時期。杜甫在四川草堂,生活漸次安穩富足,而杜甫性格中的瀟灑與幽默就表現出來了。

△王和尚解詩:杜甫的傲嬌與幽默

他幽居草堂,日日與山水花鳥為伍,漸漸有陶淵明「息交以絕遊」之意。因此起筆就寫出春花爛漫,蜂蝶飛舞的熱鬧之景。他漸漸變得慵懶和閒散,連朋友到來都懶得出迎,反而問客人:你幹什麼來了(客至欲如何)?杜甫還有詩「客至從嗔不出迎」,與此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此傲嬌,如此慵懶,如此灑脫,如此隨意,真像一個「老宅男」。因此,這首詩寫出了杜甫的真性情,讀起來也非常有趣。

想寫好詩,得有真性情,得有對生活的熱愛,也得有與山水花鳥的親近之感,這是杜甫詩給我的啟發。

△王和尚讀詩:杜甫筆下的絕美春景

4.絕句二首 其一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這兩首五絕詩杜甫最著名絕句之一,寫於草堂時期。

先說體裁。

絕句有一種寫法是「一句一絕」,即四句詩,一句一個點,四個點融合為一首詩。這種寫法常用「對起對結」,即全篇對仗,顯得整飭工穩,杜甫之「兩個黃鸝鳴翠柳」即是這種手法。

這首詩也是如此,四句詩四個點,工筆細描,秀麗典雅,寫出春景之美。「遲日江山麗」乃是總寫,陽光普照,江山秀麗。「春風花草香」乃是寫風花,二聯分寫燕子與鴛鴦。整首詩融合成一幅絕美的畫面。

△王和尚解詩:春風花草香

再說用字和章法。

這首詩的用字非常精煉。寫日用「遲」,寫出日出的慵懶,暗合作者心境;「麗」乃春景之總寫。「香」寫出花草繁盛,氣味濃鬱之象。燕子銜泥築巢忙碌,故用「融」和「飛」;而鴛鴦則相依臥於沙灘,故用「暖」和「睡」。

首聯寫出春天的溫暖與生命力,下聯寫出萬物均閒適而安詳。此為章法之妙。

因此這首詩美得單純,也美得悠然。四句詩層層寫景,有大筆勾勒,有細節點染;有動有靜,有視覺、有聽覺、有味覺,有觸覺,寫得豐富而真切,細膩而溫暖。

有時候寫詩,未必需要深刻的思想,複雜的感情,寫出單純自然之美就足夠了。越簡單越有韻味,越單純越純粹,越真摯越動人。

王和尚解詩:杜甫的家國情懷

5.絕句二首 其二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這首詩值得細品,有以下幾層含義。

第一,首聯顏色絢麗,對比映襯用得絕妙,江水湛藍,所以鳥兒顯得更加潔白;山色蒼翠,花開得如火一般。「燃」寫出花開之燦爛蓬勃。首聯寫景寫得細膩如畫,顏色搭配非常和諧。

第二,鳥兒如此自由,花朵如此燦爛,但是人呢?作者漂泊在異鄉,想回家而不得,這是不自由;年齡越來越老,怎能像花朵一般年年開花呢?這是反襯自己年老。

△王和尚解詩:杜甫經典五絕選評

第三,春天再美,終究要過去;春天再美,終究不是家鄉。今年作者又在異鄉的春天度過,何時又能回到家鄉呢?作者感到深深的迷茫,因此,景色越美,愁緒越重。

慕容霜晨評:強烈的自然生命力,自己無可奈何的現狀。

相關焦點

  • 詩聖杜甫在「絕句」的創作中,相比前人有哪些開拓?
    也就是說,時代對絕句提出了創新的要求。杜甫就以其獨具的慧眼,橫溢的才華順應了時代的要求。他首先在絕句的題材上作了大膽的創新嘗試。他把「安史之亂」後的社會現實和個人憂患困苦、流離顛沛的生活經歷寫入自己的詩中,其中有不少寫入了絕句中。杜甫愛詠國家大事,在他的100多首絕句中,專詠國事的就有30餘首,佔四分之一。
  • 賞析║杜甫《絕句二首》其二
    名作賞學mingzuoshangxue葵杜甫《絕句二首》其二說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一、格律中仄中平仄,中平中仄平。平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二、寫作時間和背景根據杜甫同時寫作的《絕句二首》其一來看,燕子飛來這一物候表明這首絕句寫的應該是春分時節。杜甫自從躲避兵災,逃離成都,經歷了「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當時正有家難回。三、釋義A、【原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字意】逾:更加;欲:將要。
  • 杜甫《絕句二首·其二》的譯文、賞析
    這首詩《絕句二首》中的第二首,寫於公元764年暮春,當時詩人杜甫正漂泊西南,住在其在成都的草堂。全詩描寫出了暮春時的美麗景色,濡飽墨於紙面,抒發了詩人的思鄉之情。《絕句二首·其二》的原詩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 杜甫:絕句
    杜甫詩作沉鬱頓挫久為人所稱頌,而其詩聖創作的藝術手法的多樣對詩歌意境的開拓等方面更是為後者所重,詩學杜甫的難計其數,「詩聖」的影響至今不息。杜甫的詩作,除真寫關切人世社會的遭遇、變動外,還有不少是通過寫景以達情景相生,以抒發自己的情懷的,現在要賞析的這首《絕句》正屬此例。
  • 杜甫的《絕句二首》,為何教科書只選擇了第一首?
    ……語文教科書中,杜甫的詩作更是多次入選。杜甫的詩更是每個小學生必背科目,哪個小學生沒有被杜甫支配的恐懼?但是,為何杜甫描繪成都春景的組詩《絕句二首》,語文教科書卻只選錄了第一首呢?《絕句二首》——唐·杜甫【其一】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 閱讀與欣賞 杜甫《戲為六絕句》(下)
    他說杜甫「別開異徑」,在盛唐七絕中走出一條新路子,這是熟讀杜甫絕句的人都能感覺到的。除了極少數篇章如《贈花卿》、《江南逢李龜年》等外,他的七絕確是與眾不同。  首先,從內容方面擴展了絕句的領域。一切題材,感時議政,談藝論文,紀述身邊瑣事,凡是能表現於其它詩體的,杜甫同樣用來寫入絕句小詩。
  • 未來講堂|杜甫《絕句二首》其一 誦讀:廖菁
    未來講堂|杜甫《絕句二首》其一 誦讀:廖菁 2020-10-16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杜甫《絕句》賞析與新唱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絕句 杜甫 這首詩其實是沒有題目的,「絕句」兩個字是詩歌的體裁。絕句一共四句,每句五個字就叫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就叫七言絕句,所以這是一首七言絕句。沒有題目的一個可能原因,就是這首詩好像也沒有什麼需要特別強調的東西。
  • 【用日語讀唐詩】杜甫——絕句
    人民網東京12月1日電 日本各地有許多「詩吟會」,他們不僅誦讀日本傳統的和歌、俳句,也包括「漢詩」。「詩」本是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在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對其讀音和韻律等進行了二次創作,並廣泛推崇。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日本學生也會誦讀一二。「漢詩」可以說是日本古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用日語讀唐詩?聽起來萌萌噠!人民網日本頻道將每期為大家送上一首優美的漢詩,今天這首是杜甫的《絕句》,一起來欣賞吧。
  • 杜甫絕句江碧鳥逾白賞析 絕句江碧鳥逾白的詩意
    杜甫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一生中作詩無數,留下了許多經典之作。《絕句》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這首詩的資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讀起來讓人唇齒留香
    比如晚唐與李商隱合稱「小李杜」的杜牧,是寫七言絕句的高手,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來的沉鬱氣質,往往更能讓人感懷頗多。不論是他洋洋灑灑的《阿房宮賦》,還是他「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的自我感懷,又或是《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暗諷,無不充斥著傷感的滋味。
  • 讓人拍案叫絕的55句「詩詞之最」,句句都是知識點!太有趣了,建議...
    ——白居易《琵琶行》 5.最多的愁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 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
    這首絕句通過評論西晉太康詩人潘嶽批評、嘲諷潘嶽做人做詩的二重性格。元好問從詩寫真情出發,鄙視詩寫假話,言不由衷的作品。潘嶽的作品描繪自己淡於利祿,忘懷功名,情志高潔,曾經名重一時,傳誦千古。但是他的實際為人,卻是躁求榮利,趨炎附勢,鑽營利祿,諂媚權貴的無恥小人。因此元好問認為,揚雄說的「心畫心聲」,以文識人是不可靠的,會「失真」,即言不真誠,言行不一的問題。
  • 南懷瑾談人生的最高境界,句句經典,字字精闢,不愧是國學大師!
    人生最高境界是什麼呢?是多少人一生都在追求的,多少人真正追求到了呢?因為每個人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都不一樣,都會有一些偏差,但都是人的生活一種美好的嚮往和追求。所以人生最高境界,沒有人是嚮往差的,都是嚮往好的。如果問大家人生最高的境界是什麼?大家會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呢?
  • 關於《唐詩三百首》,你知道了太少了關於《唐詩三百首》,你知道了...
    說到《唐詩三百首》,幾乎無人不知,連三歲小孩子都能背誦。 上學的時候,誰沒有為那些背不完的唐詩而頭疼呢? 年歲漸長,才漸漸讀完唐詩,才知道這本書的難得。
  • 杜甫這首詩,寫盡人間真情,20年後的相聚,這溫暖無可比擬
    杜甫的詩歌自古以來就有「詩史」的美譽,他的詩寫出了老百姓的血淚史,他為天下蒼生吶喊:「安得廣夏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懼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不全是寫人間疾苦,他也寫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唯有真情,才有真詩,而這首《贈衛八處世》寫出了亂世中的真情。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滄。
  • 蔣寅:杜甫與中國詩歌美學的「老」境
    比如絕句之體,夙以感興為主,但杜甫 《喜聞盜賊總退口號五首》卻用以紀事,仇兆鰲因而點明:「詩以絕句記事,原委詳明,此唐絕句中另闢手眼者。」《短歌行贈王郎司直》一篇,仇氏又指出:「此歌上下各五句,於五句中間隔一韻腳,則前後叶韻處,不見其錯綜矣。此另成一章法。」
  • 8首幽默詩詞,讀完捧腹大笑,詩人好可愛
    他們喝多了和樹較勁,諷刺朋友毫不留情,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今天與大家分享古人的幾首幽默詩詞,原來他們也很可愛。這是李白調侃杜甫的詩,大約寫作於李白與杜甫最後一次相遇時。李白和杜甫曾相見三次,同遊梁宋,訪仙問道,再一次相遇時,李白問杜甫:請問老兄自從分別以後為何如此消瘦?恐怕都因為這一段歲月裡作詩太費辛苦。李白你這麼皮,真的好嗎?
  • 唐宋元明清,五首最振奮人心的詩詞曲,最後一首的境界無人可比!
    五首最振奮人心的詩詞曲,最後一首的境界無人可比!一,唐代: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這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可謂千古絕唱,前路茫茫又如何?天底下哪個人不認識我?!此句大氣磅礴,令人拍案叫絕。若你也是一個人獨闖江湖,不妨常常念念這句詩。也許有朝一日,你也會名震江湖,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無人不識。
  • 他是杜甫的粉絲,被朱元璋逼瘋,名字鮮為人知,有首詩人人會背!
    從此,袁凱詩名大動,並有了「袁白燕」這個美稱。2/詩追杜甫,自成一格袁凱能如此機緣巧合地迅速出名,靠的不僅僅是運氣,還有自己的實力。袁凱的詩,古體學魏晉,近體師杜甫,是杜甫的鐵桿粉絲。雖然師古追杜,但他並不囿於古人,詩作也追求自己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