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2021-02-19 九州出版社讀書會

【賞析】

我們在《月夜憶舍弟》這首詩的賞析中,曾提過杜甫往秦州投依侄兒杜佐的事。不久,由於秦州、同谷也鬧饑荒,杜甫只好輾轉到四川,幸好他的兩位好友裴冕、高適熱心幫助,他才能在成都西郊浣花裡,營建一座暫時寓居的草堂。這首《客至》就是杜甫五十歲那年鄉居於此的作品。

這段時間,杜甫完成了不少充滿恬靜情調的詩,仿佛從極悲的大死中,悠悠醒活過來。當然,草堂環境的清麗樸質,在喚蘇他的雅性這方面功不可沒;再加上杜甫大半生顛沛流離的人生體驗,使他培養了透視宇宙人間的胸懷。

這首《客至》表現的就是那種坦摯平淡的感情樣態,跟他其他詩作的精凝細練(外)、悲憤沉鬱(內)的風格迥異,由是,我們也可以了解到一位偉大詩人的創作,往往是兼備多種格調的。

成都草堂坐落於風光明媚的浣花溪頭。水,總給人一種柔婉清秀之感,尤其是「春水」。杜甫摹寫草堂附近的春水有好幾處:

一徑野花落,孤村春水生。——《遣意》

二月六夜春水生,門前小灘渾欲平。——《春水生》

接縷垂芳餌,連筒灌小園。——《春水》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水檻遣心》

正寫也好,側寫也好,都那麼曲盡其致。我們再來看看《客至》怎樣寫春水的柔逸: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春水」靜中有動,「群鷗」則動中有靜,詩人透過最精粹的文字,把造化天工的美涵攝其中。試想在春水迂繞的草堂邊,日日看群鷗自來自去,何等的閒情野趣。

「鷗」鳥在杜甫的詩裡象徵超逸自由的精神,春水則呈現清亮明麗的景象,詩人一旦身處其間,慢慢地也就有心與物化的和諧感。

微波不興的日子裡,突然有朋友造訪,仿佛無端攪動一攤如鏡的湖水。到底給詩人帶來了怎樣的驚動呢?他說: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從「花徑不曾緣客掃」到「蓬門今始為君開」兩種情境的對比,可以看出詩人幽居的無比閒情和款客的情殷意摯。陸遊的《閒意》詩曾寫道:

柴門雖設不曾開,為怕行人損綠苔。

寫幽情是寫絕了,只是人間味太淡。而杜甫雖然也逃避紛沓無謂的俗世應酬,但他對於至親好友的來臨可是樂意歡迎的。從這點,我們可以看出杜甫的至情至性。他喜愛閒居,卻還不至於太忘情,他確實有儒者的溫厚襟懷。

草堂的「蓬門」已經暗示著詩人現實生活的清苦,第五、六句更把這種物質的匱乏坦告客人: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詩人擔心客人誤會他待客不周到,故說明是因為「市遠」和「家貧」的原因,其實,主要的還是「家貧」使然啊!杜甫的情真意摯有如是者。

欠缺物質款客的歉意,杜甫努力轉求精神上的彌補: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他是這樣殷切的為對方設想,不禁讓人在一片心酸中深受感動。他希望以「情」的豐饒來慰藉「物」的匱乏。換言之,即是想以超拔的心境來面對困厄的人生。

末了兩句詩,仿佛映現了杜甫憔悴枯槁但卻充滿溫厚氣質的面貌,他總是那樣細心地為別人設身處地,總是拿所有的生命力,對人間做一種永不反悔的投注與努力。

這首《客至》所流示的閒情野意,在杜甫斑駁的生命過程裡不過如曇花之一現,在它清麗的表層背後,仍隱含著滄桑的心聲,以及對人生悲劇本質的一份悟識。但是,從這份難得的閒致裡,我們不也能會意到杜甫的另一面——質樸淡靈嗎?

相關焦點

  •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沈家堡後山有座小院,聽說是沈堡主專門為他準備的。」「後山的小院?」秦桑看了看沈青青,「別看我,你知道我難得回一次家。」沈青青擺了擺手,「這個雪公子什麼來頭?」「目前還不知道,只是莫名有種熟悉感。」秦桑回道,「要不咱倆去拜訪一下。」「好呀!翠娘,你辛苦了,先下去休息一下吧。」翠娘屈身行了一禮,退了出去。
  •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 2月14日 汀毅讀詩《客至》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作品簡介《客至》由杜甫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 註解1、客至: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題後自註:「喜崔明府相過」,明府,縣令的美稱。2、舍:居住的房子,指家。《鬼谷子·本經陰符》:神歸其舍。3、但見:只見。此句意為平時交遊很少,只有鷗鳥不嫌棄能與之相親。皆:都是。4、緣:因為。
  • 杜甫這兩句古詩原本很精彩,不過在今天看來「太汙了」
    杜甫的詩作當中,有不少是關注民生疾苦的詩篇。這些詩作構成了老杜詩作「沉鬱頓挫」的風格,也使得其成為了一代詩聖,受到後世人的敬仰。不過,在杜甫的詩作當中,還有很多其他的古詩,最典型的就是杜甫的一些寫個人生活的詩篇,富有情趣,很有生活氣息。
  • 每日讀詩: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客至》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七律。據黃鶴《黃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詩史補遺》,此詩是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五十歲時,在成都草堂所作。杜甫在歷盡顛沛流離之後,終於結束了長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頭蓋了一座草堂,暫時定居下來。詩人在久經離亂,安居草堂後不久,客人來訪時作了這首詩。
  • 唐詩三百首中最具生活氣息的詩,可惜杜甫名句被內涵網友玩壞了
    而且中國古代的詩歌要求詩言志,詩緣情,要求言之有物。所以這些詩歌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個人生活、個人習慣的烙印。比如今天所說到的這一首古詩,可以說是唐詩300首當中最具有生活氣息的古詩: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 杜甫最「無意為詩」的七律,50歲寫出經典唐詩,看似平淡句句有味
    公元761年,50歲的杜甫終於落腳成都。經歷了多年的顛沛流離,終於結束了長期漂泊的生活。他在這裡安頓下來,那一顆漂泊的身心在這裡也得到了暫時的休整。也就是在這一段時期,他終於恢復了平淡的生活。詩歌當中沒有了那種心繫天下的詩句,也沒有了那些哀嘆自己命運不濟的感慨。
  • 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
    這首詩主題寫的是夔州的秋天景色,但是實際上,「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才是這首詩的重點。表面上寫的是夔州的景色,但是實際上抒發的卻是「處江湖遠則憂其君」的情感。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去年對叢菊流淚,今年也流,說明詩人的處境;而所謂的「故園心」更是指的思念長安。詩人一生憂國憂民,晚年處境卻如此悽涼,可悲可嘆!
  • 杜甫 |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因為安史之亂,杜甫逃難到成都,在浣花溪畔定居之後,於第二年的春天,探訪了城西北的諸葛武侯祠,寫下這首流傳千古的詠史懷古詩。此詩借遊覽古蹟,表達了詩人對蜀漢丞相諸葛亮雄才大略、輔佐兩朝、忠心報國的稱頌,以及對他出師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杜甫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還沒有平息。
  • 杜甫很愜意的一首詩,盛情款待客人,充滿了濃鬱的生活氣息
    說道現實主義大詩人杜甫,他的詩沉鬱頓挫,讓人讀來像是充斥著數不盡的愁緒,那個時代造就的他太不幸了。他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感傷國事,花鳥皆為之傷心流淚。再有「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一到分別,想到再見的茫茫不覺頓覺悽愴啊。誠然杜甫在戰亂的影響下,寫就了這些壯麗沉鬱的佳作,雖然有陰霾,但生活還是充滿美好的。
  • 杜甫一首待客詩,之所以入選高中教材,恐怕還在「客」字上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杜甫在原題後有自註:喜崔明府相過。崔明府,明府,是當時對縣令的稱呼,崔明府此人應是杜甫的老朋友。杜甫於玄宗天寶14年,另有一詩《九日楊奉先會白水崔明府》,當時杜甫在奉先,奉先「西南至京兆府二百四十裡」;白水縣屬左馮翊同州,也在如今的陝西境內。崔明府生平不詳,而杜甫生母為清河崔氏,是否與其有親屬關係仍未可知。今天這首詩則寫於肅宗上元2年,也就是說離上次的奉先相會已是3年過去了。
  • 在古詩詞裡開啟閉合的門,五花八門,大有門道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門根據製作材料,可以分為木門、柴門、鐵門和銅門;門根據表面顏色與裝飾,可以分為原色門、紅門(朱門)、黃門、白門、黑門以及雕花門等等。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朱門,指古代王侯貴族的府第大門漆成紅色,以示尊貴,後來以「朱門」泛指富貴人家。晉朝葛洪在其《抱樸子·嘉遯》裡有:「背朝華於朱門,保恬寂乎蓬戶」之句。「朱門酒肉臭,肉有凍死骨」出自杜甫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意思是貴族人家裡的酒肉吃不完都放臭了,窮人們卻在街頭因挨餓受凍而死。
  • 杜甫 客至
    杜甫 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鑑賞:關於本詩的創作時間,據宋代黃鶴《黃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詩史補遺》講,是杜甫於上元二年(761)春在成都草堂時所寫,就題材而言,本詩是一首紀事詩,字裡行間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體現了詩人淳樸好客的性情。詩人曾為本詩自註:「喜崔明府相過。」從中可以看出,「客至」中的「客」,是指崔明府。崔明府的具體情況不詳。
  • 門隨處可見,但深究起來門也有等級之分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寫自然界中的繁花盛開之美;「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這是杜甫筆下的天倫之樂。在成都草堂期間,詩人時有邀請朋友來做客,有一次便源自待客的靈感,寫下了《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 【黃四娘家花滿蹊】成都,杜甫的「春天裡」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六)唐 杜甫黃四娘家花滿蹊,
  • 藏在名畫裡的杜甫詩意
    作為唐詩夜空中分外耀眼的明星,「詩聖」杜甫一生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他營造的詩意境界,也是後世無數畫家著意表現的主題。清初「四王」畫派,以摹古為主旨,講究筆墨趣味,功力深厚,成為清代畫壇的正統,影響深遠。其中,王時敏為「四王」之首。
  • 杜甫一首經典的七律,其中廣為稱頌的兩句,在今天看來「太汙了」
    杜甫是中國詩歌史上最為重要的詩人之一,他和李白同為唐詩的兩座巔峰,雖然他是李白的小迷弟,但是杜甫在詩歌上的成就,與李白不相上下。後人總喜歡將杜甫和李白放在一起比較一番,其實他們二人的詩風大相逕庭,很難有一個標準去評判他們二人的優劣。
  • 杜甫三十句經典詩句全部深情滿滿
    ——《春望》6、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絕句》7、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8、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9、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戲為六絕句·其二》10、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