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一首待客詩,之所以入選高中教材,恐怕還在「客」字上

2020-12-23 十日讀書閒話

杜甫雖然仕途不得志,終其一生也沒有能夠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晚年居於蜀地,也才靠著老友嚴武的關照,得了個「杜工部」的頭銜。但要說這個頭銜,若非嚴武的邀請,大概杜甫也是不在意的,他有著屬於自己的清高和驕傲。

他的聲名在當時是無法和他後世所獲得的讚譽相比的。也就是說,當時的杜甫,並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比他官大、名氣又大的詩人太多了,但他的驕傲可一點都不比王維、高適等人少。

今天介紹的一首詩,是杜甫的待客詩,他對於老友的到訪欣喜異常,很是熱情。但作為這樣的作品,比之杜甫其他更有影響力的詩篇,一定要有獨到之處,才能夠被選入高中語文教材。而這一點,正是今天所要說到的,被選入教材的原因,恐怕還在一個「客」字上。

唐·杜甫·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杜甫在原題後有自註:喜崔明府相過。崔明府,明府,是當時對縣令的稱呼,崔明府此人應是杜甫的老朋友。杜甫於玄宗天寶14年,另有一詩《九日楊奉先會白水崔明府》,當時杜甫在奉先,奉先「西南至京兆府二百四十裡」;白水縣屬左馮翊同州,也在如今的陝西境內。崔明府生平不詳,而杜甫生母為清河崔氏,是否與其有親屬關係仍未可知。

今天這首詩則寫於肅宗上元2年,也就是說離上次的奉先相會已是3年過去了。這一次兩人再次相會於成都浣花溪,也算是杜甫自己的家了,故人來訪,且看詩人如何招待老友。

首聯就像是杜甫將自己這浣花溪草堂周圍的景致,先給介紹了一遍:你看哈,我這屋子前後都有水,成天都能看到那些沙鷗飛來飛去。這也算是將自己與老友分別後的情形做了簡單的介紹,現在不用四處奔波,日子雖然還是清苦了點,但還過得去。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頜聯作為對仗聯,這首詩的頜聯常常被人們拿出來曬,不是因為這一聯對得有多工整,而是因為出句中用了「緣」,對句中又用了個「為」字,意思一樣,這在通常的對仗中屬於失誤,但這2個字都是虛詞,倒還算不得錯,因此這2句總會出現在一些相關介紹中。

這一聯可以看出杜甫對老友來訪的重視,平常這裡可能也沒有什麼客人來訪,所以門也少開,門前的小路也懶得清掃,今天老友來了,詩人特地把小路清掃了一番,又早早將大門打開,準備迎接這位老友。

平常頸聯與尾聯都不太合適放在一起介紹,但今天這2聯只有放在一起,才更能讓人體會杜甫招待老友的喜悅和真誠。「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這是說自己家貧,離城裡也遠,因此招待老友的東西只能比較簡單了,喝的酒也就只能是陳酒。飧,讀音孫,熟菜;舊醅,陳酒,以前的人喜歡喝新釀的酒。

雖然是這樣,杜甫又接著說,「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這是問一下老友:你看,我把隔壁的老者請過來,一起陪你喝個過癮怎麼樣?你要是願意,我這就喊他一嗓子,他就能過來了。此「肯」,為徵詢意,看是否願意。

從這後3聯,我們可以看到,杜甫對於老友這次來訪很是重視,也很是開心。他雖然清貧,但我們仍然可以從後2聯中讀到杜甫的驕傲:雖然沒有好酒好菜,但我對你的到來,是發自真心的喜悅。而且,可能是怕不夠熱鬧,又擔心自己不勝酒力,故而想要請隔壁老者一起來陪老友喝酒。

詩的題目,一個「客」字,可以看到杜甫的幾層想法:1是這位到訪的老友,是杜甫真正的老友;2是也讓老友有了溫暖的感覺,這是杜甫骨子裡的驕傲:雖然我這個人脾氣不太好,但是我對你這位老友,真的足夠好。

如果到現在你還沒有對這個「客」字有深切體會的話,不妨再來看杜甫的另一首詩,《賓至》。這首詩裡,杜甫在後2聯說,「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糲腐儒餐。不嫌野外無供給,乘興還來看藥欄。」這4句的大意就是說:貴賓來了,那就請坐,粗茶淡飯您請將就。要是不嫌怠慢的話,下回您再來啊。

你看,相同的地點,這位貴賓應該還在崔明府來訪之前,慕杜甫之名而來,估計身份不低,但這首詩雖然看似客套,實際上充滿了憊懶與隨意,甚至是敷衍。這就是孤高的杜甫。即便你是慕名而來,看到的也是一位異常驕傲的杜甫。

因此,讀完了這首詩,我們確實能看到杜甫對於老友到訪的喜悅,但是跟他自己同樣被收入高中語文教材的《登嶽陽樓》、《登高》,甚至跟其他詩人的名篇相比,這首充滿平民意味的作品,之所以能入選,怕還是因為題目中的一個「客」字,和貫穿全詩的待「客」之情,給了這首詩太多的人情味。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上方關注,與我共同解讀純美古詩詞。

相關焦點

  • 高中新教材集智備課|視頻素材:杜甫《登高》吟誦
    賞析杜甫的《登高》總體上給人一種蕭瑟荒涼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於景,將個人身世之悲、抑鬱不得志之苦融於悲涼的秋景之中,極盡沉鬱頓挫之能事,使人讀來,感傷之情噴湧而出,如火山爆發而一發不可收拾。如一般詩篇,《登高》首聯寫景,開門見山,渲染悲涼氣氛。詩中如是寫到: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 一首杜甫都仿不來的詩,有水平有千古名句,家長卻不願它入選課本
    這首詩,五言四句,二十個字,估計很多人都會恍然大悟:原來是這一首,小時候讀過。估計還有不少朋友能夠背出後兩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一個「怯」字寫得真情出;「不敢問來人」,以反筆寫出苦況,令人為之動容。歷代詩評家都對這首詩讚賞有加,其中有評論家指出「五絕中能言情,與嘉州『馬上相逢無紙筆』同妙,這是將這詩的水平提到了岑參的高度。
  • 杜甫畫面感很強的一首詩,四句連起來就是一幅畫,值得我們一讀!
    ,杜甫正是有了朋友,才讓他感受到了人世間的溫暖,才在最困難的時候有了依靠。公元755年爆發「安史之亂」,杜甫一度避往梓州避難,但是生活了一度時間之後,他又回到了成都,畢竟在那裡有他最好的朋友嚴武,還在他的幫助下建了一座草堂。
  • 都是家中來人,杜甫的《客至》與《賓至》用意有何不同?
    《客至》和《賓至》都是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時期寫的以待客為題材的七言律詩。同為待客,這兩首七律不僅寫作時間相近,體裁相同,題材上也皆因客人到來之契機寫就,且都記錄了賓客「至」後自己的情感變化和行為態度,有許多相似之處。
  • 詩仙李白寫了一首懟人詩,詩聖杜甫也寫了一首,兩首讓人無言以對
    當然詩仙之名也是名副其實,千古絕句朗朗上口,只不過詩仙也有情緒,有情緒就會喝酒,喝酒之後詩意就會大發,比如那一首「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將進酒》氣勢磅礴,不過也有時候,也會因為一些心煩之事,遇到一些看不慣的人,醉意上了梢頭,一時不爽,寫了一手懟人的詩,以此表達自己的憤懣之情。
  • 李白最搞笑的一首詩,竟然是跟杜甫開玩笑!
    唐代大詩人李白詩風瀟灑飄逸,生性豁達,李白和蘇軾的豁達又有所不同,蘇軾喜歡開別人玩笑,不管是認識的和不認識的人,蘇軾都喜歡說上幾句,蘇軾曾對好友張先說「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面對素未謀面的農婦,蘇軾可以調侃道:「蓬髮星星兩乳烏,朝朝送飯去尋夫。」
  • 杜甫 客至
    杜甫 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鑑賞:關於本詩的創作時間,據宋代黃鶴《黃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詩史補遺》講,是杜甫於上元二年(761)春在成都草堂時所寫,就題材而言,本詩是一首紀事詩,字裡行間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體現了詩人淳樸好客的性情。詩人曾為本詩自註:「喜崔明府相過。」從中可以看出,「客至」中的「客」,是指崔明府。崔明府的具體情況不詳。
  • 杜甫送給宰相之子一首詩,其中10字成千古名句,鼓勵人們多讀書
    這句話的作者,也確確實實做到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他就是唐朝著名詩人,人稱"詩聖"的杜甫。這句詩出自杜甫的《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這首詩有點長,因此我用圖片的形式展示。杜甫的這首詩寫於唐玄宗天寶七載,即公元748年,而杜甫出生於公元712年,此時的他36歲左右,正值中壯年。
  • 杜甫給李白寫了一首詩,表面看似「高端黑」,暗裡狂吹「彩虹屁」
    在唐朝,李白最火的那些年,杜甫「毫無名氣」,只能跟在詩仙屁股後面做一個小迷弟,所以近來網友開玩笑說,杜甫為李白寫了一輩子詩,卻沒有得到過回應,哎,要我說這都是瞎操心,能和偶像一起交上朋友一起睡,寫不寫詩哪有那麼重要!杜甫為什麼如此愛李白呢?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標題僅一個字全文僅20字,小學生會背卻不懂
    推薦語:山的壯闊和高低沒有關係,水的風採和深度也不相關,一首詩的精彩與否和字數也是不搭嘎的。試問古代眾多朝代當中哪一個朝代的佳作最多,出的詩人最令後世敬佩,相信大家都會異口同聲地回答道:唐朝。小學生偏愛王維不是說他的風採比之李白,杜甫稍遜一籌,而是他的作品要更加的簡短,李白是寫意派的詩人,他寄情山水有感而發,他的作品讀起來是很美,但是背起來因為字數太多,小學生很頭疼;杜甫的作品太過現實,和朝代相關,小學生並不了解歷史,讀起來會覺得晦澀難懂;王維的作品字數簡短,意思也不難懂,是小學生最喜歡的了。
  • 杜甫和陸遊在寒食節各寫一首詩,都是經典之作,但意境卻大相逕庭
    同樣是客居,杜甫和陸遊都以《寒食》為名,寫下一首經典詩作,然而意境格局卻大相逕庭。杜甫歷經波折終於在清江安居,與鄰裡相處融洽,頗為自得。陸遊呢,依然是那樣情思繾綣,幽憤難終,一言難盡!《寒食》[ 唐 ] 杜甫寒食江村路,風花高下飛。汀煙輕冉冉,竹日靜暉暉。田父要皆去,鄰家鬧不違。地偏相識盡,雞犬亦忘歸。詩的第一句是寫寒食時節,踏上江村路,飛花上下翻飛。
  • 杜甫最有殺氣的一首詩,跟李白有關,僅40個字,世人都覺得他太狂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杜甫最有殺氣的一首詩,跟李白有關,僅40個字,其中一句,殺氣騰騰,世人都覺得他太狂了。這首詩全文如下:《不見》作者·杜甫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不見》這首詩,是杜甫寫給李白的,以不見命名,也可謂是對李白一種很深的感情。是沒有見到李白,才提筆寫詩的。
  • 杜甫詩一直被模仿很難被超越,李商隱酒席隨手仿一首,成千古名作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是唐詩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標誌性地位。而唐詩中難以逾越的高峰,非李白、杜甫莫屬。其實即便是在唐代,已有很多文人不斷模仿他們的作品,其中不乏才華卓著的大詩人,比如李商隱。
  • 杜甫這首詩短短28字誇了4個人,卻罵了一群人,最後一句非常解氣
    臺灣著名作家蔣勳曾經說過,他年輕的時候從來沒有喜歡過杜甫,可是到了五十歲,卻非常愛杜甫。李白是詩仙,仙人當然看不見人間疾苦,所以可以看到李白的詩大多是很浪漫灑脫、豪邁奔放的。而杜甫是詩聖,這個聖是心懷天下的寬廣。
  • 杜甫很悲涼的一首冬至詩,戳中了很多天涯遊子的心,讀完眼中含淚
    今天要講的這首詩也是杜甫在冬至日所寫,道盡半生孤苦,戳中了很多天涯遊子的心,讀完眼中含淚。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杜甫在765年好友嚴武去世後,便離開了居住多年的浣花草堂,漂泊蜀中,一年後到達夔州才暫時安定下來。這首詩寫於公元767年的一個冬至日,這是他入蜀後的第九個冬至日,在這一年的秋天,他還寫下了一首千古絕唱《登高》,「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 杜甫最經典的一首七言律詩,第二聯妙絕古今
    杜甫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甚至都可以不用加「之一」二字,他的七言律詩,是中國詩歌史上難以逾越的高峰,在他的詩中,可以享受到無比精妙的練字用詞、篇章結構、對仗格律的藝術。今天,小樓推薦杜甫一首非常經典的七言律詩《登樓》,並重點賞析這首詩中的千古名句「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動古今」。
  • 李白很肉麻的一首情詩,被美國「精神病患者」翻譯,入選美國教材
    它來自於我國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一首經典情詩《長幹行》。在這首詩中,詩人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平淡卻絢爛,唯美而真實,讓人羨慕的愛情故事,也被稱為是李白最肉麻的一首情詩!往事一幕幕重演,我只能借著回憶假裝你還在身邊。歲月流轉,紅顏易老,你可否還會待我如先前。想啊!念啊!我對著風痴痴呢喃:「待到歸來時,站立風中,卻相迎」。
  • 杜甫最霸氣的一首詩,寫在他最落魄的時候,成了流行的口頭禪
    杜甫是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也是一位可以與唐代李白相媲美的偉大詩人。杜甫在官場失意。他早年科舉落第,後投靠貴族。但他始終沒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手腳。後來,安史之亂爆發了。他雖躲在四川避亂,但仍為國事擔憂,故作《登高》、《春望》等作品。杜甫一生寫了很多詩,但只有這一首最霸氣。
  • 李商隱寫詩誇讚這位神童,一首詩跟杜甫《春望》比肩,一起來欣賞
    晚唐李商隱才高八鬥,跟杜牧並稱為「小李杜」,以跟李白杜甫這對「大李杜」區別。李商隱看得上的人不多,但有一個詩人,10歲時即席成詩,5年後李商隱吟詠著他的詩,還忍不住寫了一首詩誇讚他。李商隱的這首詩題目長達45字,而詩只有28字。
  •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 2月14日 汀毅讀詩《客至》
    作品簡介《客至》由杜甫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客至》是一首七言律詩,作者是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杜甫,這首詩是在成都草堂落成後寫的。全詩流露詩人誠樸恬淡的情懷和好客的心境。詩歌自然渾成,一線相接,如話家常。這首詩把居處景、家常話、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場景刻畫得細膩逼真,表現出了濃鬱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