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經典的一首七言律詩,第二聯妙絕古今

2020-12-24 謝小樓

杜甫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甚至都可以不用加「之一」二字,他的七言律詩,是中國詩歌史上難以逾越的高峰,在他的詩中,可以享受到無比精妙的練字用詞、篇章結構、對仗格律的藝術。

今天,小樓推薦杜甫一首非常經典的七言律詩《登樓》,並重點賞析這首詩中的千古名句「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動古今」。

杜甫行吟圖

一、全詩

登樓杜甫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二、通釋

這首《登樓》,大約寫於廣德二年(764)春季,此時,杜甫客居成都。

廣德元年(763)十月,吐蕃攻陷長安,立廣武王李承宏為帝,唐代宗出逃陝州。十二月,長安收復,唐代宗回京,國勢轉危為安,所以詩中說「北極朝廷終不改」。但是吐蕃攻陷了四川北部松、維、保等州,後又攻陷劍南、西山諸州。

首聯寫詩人登樓縱目,見花近高樓,本是樂景,卻更加傷心,因為他心中滿懷著對艱難國勢的擔憂。

頷聯寫登樓所見之景,成都的錦江,春色歸來,玉壘山的浮雲,古今變幻。

頸聯議論時勢。唐王朝經安史之亂,又經吐蕃侵擾,但唐王朝最終挺住了,說明大唐帝國氣運久遠,因而告誡吐蕃,莫再侵擾。詞嚴義正,浩氣凜然。

尾聯借蜀漢後主劉禪,喻諷唐代宗。可憐後主劉禪,他丟掉了江山,當他魂歸故國祠廟,看到故國江山時,會有什麼感想呢?意即代宗還朝,看到被吐蕃侵擾的長安,當作何想?而詩人自己客居蜀地,不能為國分憂,只能仿效諸葛亮,寫一首《梁父吟》。

三、賞析「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動古今」。

通釋完全詩,我們來看這首詩中最受後人讚賞的一聯「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動古今」,有何妙處。

1)意境闊大

這一聯是寫杜甫登樓所見之景。錦江,是岷江支流,流經成都西南。玉壘,山名,在四川都江堰西北。這一聯第一個妙處,便是將登樓所見之景寫得闊大悠遠、籠蓋宇宙。

上句寫錦江冬去春來,用「來」字,本來是平常用詞,但後面接以「天地」,氣象頓時宏闊,仿佛春色,是自天地四方匯聚而來。

下句寫玉壘浮雲飄雲,用「動」字,也不是新奇之語,但後面接以「古今」,意境頓時深遠,從浮雲,寫到古往今來玉壘山上的風雲變幻。

這一聯,杜甫用「來天地」、「動古今」這樣的字詞組合,營造出一個闊大悠遠、籠蓋宇宙的意境。天地之間,春色歸來,古今之際,浮雲變幻,如此宏麗之景致,自然暗含著杜甫對祖國山河的讚美和對民族命運的憂思。

2)對仗精巧

杜甫律詩,極善對仗。一般律詩只要求中間兩聯對仗,而杜甫的律詩常常會出現三聯對仗甚至是四聯對仗,可見杜甫於對仗這一技法用功極深。

這一名聯的對仗,便極為精巧。

先是地名對,「錦江」對「玉壘」,地名相對本來就已經很工整了,然「錦」與「玉」,「江」與「壘」,字面亦對,這種地名天然成對,讀起來非常美。能做到地名字面天然成對而成千古名句者,後來唯有劉禹錫的「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一聯,但仍不及杜詩之工整。

「春色」對「浮雲」,名詞對名詞;「來」對「動」,動詞對動詞。

「天地」與「古今」,是句中自對。

句中自對,也叫當句對,是格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則和技巧。宋人洪邁《容齋續筆·詩文當句對》:「唐人詩文,或於一句中自成對偶,謂之當句對。 」

我們常常會認為一些詩中的對仗沒有對好,就是因為我們沒有了解當句對這種對仗方式。

「天地」與「古今」,一言空間,一言時間,看起來對得不工整,實際是句中自對。"天"對「地」,「古」對「今」非常工整。

3)扣合下聯

明王嗣奭《杜臆》中說:「錦江玉壘二句,俯視弘闊,氣籠宇宙,人竟賞之,而佳不在是,止作過脈語耳。北極朝廷,如錦江春色,萬古常新,而西山寇盜,如玉壘浮雲,倏起倏滅。」

就是說,頷聯雖是千古名句,但在詩中,它並不是詩是核心,而是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過脈)。這一聯之所以能起到「過脈」的作用,是因為其在寫景中含有對現實的隱喻,與第三聯議論時事相扣合。

上句寫錦江春色歸來,隱喻唐代宗還朝,唐王朝回歸正統。與第三聯「北極朝廷」句扣合,朝廷不改,如錦江春色,萬古常新。

下句寫玉壘浮雲變幻,玉壘山是吐蕃進犯的必經之地,玉壘浮雲,象徵著吐蕃侵擾。與第三聯「西山寇盜」句扣合,西山寇盜,如玉壘浮雲,倏起倏滅。

兩聯扣合,使全詩渾然一體,讓人不得不嘆服杜甫詩思妙入毫顛。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一聯之中,便有種種精妙之處,杜甫的格律詩,確實達到中國古代詩歌藝術的巔峰,「詩聖」之名,不是亂叫的。

相關焦點

  • 杜甫十首最經典的七言律詩,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詩聖」杜甫,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他在詩歌藝術上的成就,至今無人能及。杜甫的各體詩歌中,又以七律成就最高,今天小樓就輯錄十首杜甫最為經典的七言律詩,與大家一同賞析。 一、《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 杜甫最經典的一首七律,悲壯動人,三四句冠絕古今
    杜甫善於以壯景寫哀情,常在壯麗的景色描寫中,傳達出極為悲慨的感情,讀來很是動人。他在夔州時寫的一首《閣夜》,便是這樣一首詩。閣夜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 杜甫一首經典的七律,其中廣為稱頌的兩句,在今天看來「太汙了」
    杜甫也有非常出色的古風,五言有《三吏三別》、七言有《兵車行》,但他最令人稱道的,還是七言律詩。從「齊梁體」到「近體詩」,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近體詩的格律,也是逐步完善的狀態,這也是為何在初唐到盛唐時期,有許多「出律」的律詩,直到杜甫的出現,在他的努力下,七言律詩的格律趨向完善。
  • 杜甫登高有感,遂賦詩一首,此詩被評為「七律之冠」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詩思想藝術集大成者,被後世人稱為「詩聖」,詩也被稱為「詩史」。杜甫的代表作品有《登高》、《春望》、《望嶽》、《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以及「三吏」、「三別」等等,大約有1500首詩留存後世,收集於《杜工部集》。
  • 《將進酒》:李白最狂放的一首詩,無人之境,經典名句,震撼古今
    不然,為何皇家的人都會親自去邀請李白為愛妃題詩呢,要說李白的這麼多的詩中,拿一首詩是最狂放的,那就是《將進酒》了。李白的這首詩,是在天寶年間的時候離開京城以後,周遊列國,他在路上遇見了很多的舊友,肯定也喝了很多的酒,寫下的。
  • 李商隱在雨後寫下一首詩,其中10字妙絕千古,安慰了多少失意之人
    說到晚唐詩人李商隱,很多人都會想到他的《無題》,雖然這組詩確實經典,但是卻不能完全代表李商隱的詩歌風格。除去這組朦朧情詩,李商隱的詩風是怎樣的呢?自元稹之後,唐朝許多詩人爭相模仿杜甫,但要論風格、成就和影響力最接近杜甫的,非李商隱莫屬了。
  • 10首七律唐詩,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你最喜歡哪一首?
    七律詩格律嚴密,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由八句組成,每句七個字,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分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中間兩聯要求對仗。七律詩起源於南朝,初唐定型,到杜甫手中成熟。今天,隱娘總結10首唐代經典的七律詩,首首經典,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你最喜歡哪一首呢?《黃鶴樓》唐·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 杜甫最潦倒的一首詩,爆紅國際,BBC曾稱他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杜甫最潦倒的一首詩,爆紅國際,BBC稱他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提起杜甫,大家似乎首先想到的是他唐代詩歌史上的「李杜」的稱謂——總逃不開李白。杜甫的一生正處於大唐帝國由盛而衰的關鍵時期。這樣的歷史時代,使他的一生顛沛流離,嘗盡種種的痛苦。
  • 藏在名畫裡的杜甫詩意
    宋楊萬裡《誠齋詩話》評此聯曰:「孟嘉以落帽為風流,此以不落帽為風流,翻盡古人公案,最為妙法。」頸聯寫景:藍水遠來,千澗奔瀉,玉山高聳,兩峰並峙。所寫之景雄傑挺峻,高華壯麗,提振全篇。尾聯則以問句收束全詩,妙在詩人問而不答,但「醉把茱萸仔細看」的動作中已包含了無限豐富的信息。
  • 《慶餘年》為什麼選杜甫這首詩?
    我們最熟悉的七律,是崔顥的《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多通俗。「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多有共鳴。所以《黃鶴樓》的地位,是「唐人七言律詩第一」。只是很少人知道,《登高》的評價更逆天,是「古今七言律詩第一」。300年大唐還不夠,杜甫是冠絕古今的。
  • 妙絕古今. 四卷. 傳宋. 湯漢輯. 明嘉靖二十九年蘇獻可刊本
    此《妙絕古今》傳為南宋湯漢選輯。
  • 為什麼孩子要讀杜甫的詩?這部BBC最新的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後來,在快30歲時,杜甫遇到了改變了他一生的知己——李白。杜甫稱李白為金陵之星,他是一個有魅力、有創意、有激情的天才詩人。 他們到處遊玩、把酒言歡,這段時光對於杜甫而言大概是最快樂、最肆意的時光了,以致於後來得知李白被流放、逝世,杜甫還為李白寫了不少詩歌。
  • 杜甫很忙,杜甫等你在懂他的年紀|海燕·兒童文學
    在杜甫的詩裡,終於能體會一把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齊魯青未了』五字雄蓋一世。他人遊泰山記,千言不了。(杜甫)隻言片語,說得泰嶽色氣凜然,為萬古開天名作。」後世人對杜甫的這首《望嶽》也可謂極盡誇讚。他寫泰山之雄偉和後來寫洞庭之闊遠——「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有異曲同工之妙!最絕之處在於詩中氣象宏偉。
  • 杜甫最孤獨的一首詩,末尾兩句蒼涼無奈,道盡人世心酸
    這些詩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杜甫的「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出自《旅夜書懷》,全詩如下: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安史之亂,杜甫一路流亡,一直到成都才安定下來。他在好友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建立了浣花草堂。
  • 村民送來當地櫻桃,杜甫感慨無限寫了一首詩,櫻桃雖甜心卻苦
    關於櫻桃古代人也很喜歡,詩人們寫了許多關於櫻桃的詩句,最著名的當屬蔣捷的「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其實偉大的「詩聖」杜甫也寫過一首詩,不但寄意深遠,而且章法奇警。這首《野人送朱櫻》就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野人送朱櫻》西蜀櫻桃也自紅,野人相贈滿筠籠。
  • 杜甫 客至
    杜甫 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鑑賞:關於本詩的創作時間,據宋代黃鶴《黃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詩史補遺》講,是杜甫於上元二年(761)春在成都草堂時所寫,就題材而言,本詩是一首紀事詩,字裡行間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體現了詩人淳樸好客的性情。詩人曾為本詩自註:「喜崔明府相過。」從中可以看出,「客至」中的「客」,是指崔明府。崔明府的具體情況不詳。
  • 晏殊最唯美的一首七言律詩,將相思之情刻畫到了極致
    但同時,晏殊也是著名詩人,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晏殊最唯美的一首七言律詩,看一看晏殊如何將相思之情刻畫到極致的。全詩如下:寓意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二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知何處」,詩人不解,讀者不解,唯有悵惘長留心間;「處處同」一出,詩人內心唯有了絕望。這種情緒本在首聯已暗暗流露,然後曲折道出,由結句點破,結構嚴謹,構思巧妙,情長怨深。整首詩與李商隱《無題》風格相似,皆運用含蓄的手法,表現自己傷別的哀思。
  • BBC最新紀錄片《杜甫》爆火,每個孩子都值得一看
    而這一次,杜甫被冠以「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的稱號,以紀錄片的形式,被BBC介紹給西方民眾。 雖然我很想問一句:「你這麼誇杜甫,李白怎麼辦?」但也許如哈佛大學漢學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認為的,也許在西方文學裡,杜甫就是中國最牛的詩人。 「在詩歌屆,有但丁,有莎士比亞,還有杜甫。
  • 杜甫最美5首絕句,讀完拍案叫絕,字字有真情,有境界,讓人佩服
    這是杜甫最動人之處,細讀杜詩,不能不被杜甫的赤誠而感動。其二,杜甫詩中始終洋溢著對生活的熱愛。誠然,杜甫一生坎坷,飽經憂患,但是杜甫從未放棄對生活的熱望。做人,可以窮困,但絕不可潦倒。窮困是指生活現實,而潦倒則是指精神氣質,杜甫生活多清貧,但杜甫總是對生活報以熱情,對未來充滿希望。
  • 杜甫的詩不可以英譯,勉強翻譯也會得不償失
    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宇文所安耗費八年時間,埋首翻譯中國唐朝大詩人杜甫存世的一千餘首詩歌,出版《杜甫詩集》(The Poetry of Du Fu),據說6卷3000多頁的書,重量達4公斤。這無疑是一項巨構,但成就總不免使人質疑,原因是中國詩歌,尤其是杜甫的,根本很難,甚至無法有效作其他語言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