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孤獨的一首詩,末尾兩句蒼涼無奈,道盡人世心酸

2021-02-07 凱紫的詩詞之美

孤獨似乎是個永恆的話題。


有人說:孤單是身心的感覺,孤獨是靈魂的無奈。


一種源於靈魂深處的孤獨,總是無法輕易排遣。


就像屈原「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這是一種與世界格格不入的孤獨;


就像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一種茫茫天地間只餘自己一人的孤獨;


就像晏殊「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是一種相思相望不相親的孤獨……



詩人筆下的孤獨,讀來總是那麼令人心疼。這些詩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杜甫的「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出自《旅夜書懷》,全詩如下: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安史之亂,杜甫一路流亡,一直到成都才安定下來。他在好友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建立了浣花草堂。


嚴武是唐朝中期的大臣,曾經率兵西徵,大破吐魯番七萬餘眾。他雖是個武人,卻與杜甫私交甚好,常有詩歌唱和。


杜甫在成都生活頗為窘迫,幸得他出手相助,「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可惜好景不長,公元765年,嚴武去世,失去依靠的杜甫離開了成都,一路漂泊。


途中寫下了這首《旅夜書懷》,既描繪了旅途風光,更突出了年老無依,孤獨寂寞的一種心境,讀來令人心疼不已。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微風輕輕地吹拂著岸邊的青草,夜色朦朧,江上停泊著一夜孤舟。詩歌開頭便營造了一種悽清的景象,這也奠定了整首傷感的基調。當然這裡詩人絕不是單純寫景,而是寓情於景。


此時天涯漂泊的他,就像江邊的小草一樣渺小無助,就像江中的小舟一樣無依無靠。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群星在天邊閃耀,平野顯得廣袤開闊,在月光的照射下,大江奔流不息。


不得不說杜甫真是李白的鐵桿迷弟,這句和李白《渡荊門送別》中的「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實在太像。


很多人經常會搞混掉,其實我們只要想想杜甫的這句是在夜晚所寫,所以詩中對應的意象應該是星月,這樣就不會弄錯了。


這句詩寫得大氣磅礴,似乎不像第一句那樣感傷。



只是詩人暮年漂泊,星月燦爛,平野開闊,大江奔騰,越是曠遠的景象,越能反襯他內心的悽苦。這就是典型的樂景襯哀情,就像「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很多時候當我們心情不好時,周圍景物越美好,反而會越落寞,這大概就是一種不平衡的心理吧。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我的名聲難道是因為詩文才天下傳揚嗎?做官倒是應該因年老體弱而退休。


這裡如果我們不了解杜甫的經歷,也許無法體會這句詩。


他憂國憂民,「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他有遠大的政治抱負,「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他渴望建功立業,「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可是這些理想抱負都無法實現,以詩文名揚天下實在不是他的願望,所以他才會發出這樣的疑問。



而更令他悲傷的是他不是因為年老辭官,而是遭受排擠,這樣被辭官,讓他的心悽苦到了極點。


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如此,有心栽花花不開,苦苦追求,汲汲營營,卻無法得到想要的,即使「無心插柳柳成蔭」,也無法彌補那份求而不得的遺憾。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我四處流浪漂泊,像什麼呢?也許就像天地間孤零零的沙鷗。


最後抑鬱不得抒的詩人以自問自答的方式結束了這首詩。


一切景語皆情語,「鷗」這個意象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杜甫的詩中,「自來自去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這是他在浣花草堂詩所寫。


那時生活安逸,可此時羈旅天涯,好友離去,又受人排擠,一種深入靈魂的孤獨由內而外地散發出來,將他緊緊包裹住,茫茫天地仿佛只剩他一人。



水天寬闊,沙鷗飄零;人似沙鷗,江湖轉徙,這樣蒼涼無奈的孤獨,讓人看了悲從中來。


曾在書中看到這樣一句話:我們喜歡一個人、一幅畫、一本書、一首詩,真正喜歡的往往不是那人、畫、書、詩本身,而是從中看到的我們自己。


孤獨的情緒古今有之,所以「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可以穿越古今,穿透人心,不知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詩詞丨杜甫最孤獨的一首詩,末尾兩句蒼涼無奈,道盡人世心酸
    —回復『 早安 』,迎來一天好心情—◆ ◆ ◆
  • 杜甫晚年一首表達孤獨的詩,短短的幾句,卻把孤獨描寫得深入骨髓
    杜甫的一生極其的落魄,也無比的孤獨,尤其是他在晚年時期更是獨自漂泊,那一份孤獨之感,更是深入骨髓,從而也使得他寫下每一首詩都充滿了孤獨之感,字裡行間也是流露出了無限的悲痛之情;作為當時最偉大的詩人,杜甫儘管才華橫溢,可是在現實的生活中卻又是處處碰壁,這也使得他極為悲情。
  • 人生不如意十八九,不妨讀讀杜甫這首詩,意境孤獨卻曠達高古!
    孤獨本來就是生命的本相,人生在世,知己難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人生天地間,不可能事事順心,經常有悵然若失之感也屬自然。正如陳子昂感嘆「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天地之大而沒有我容身之所,這是何等的孤單。但是孤獨也能是一種另類的美,同時也是我們無法繞開的哲學問題。
  • 杜甫最霸氣的一首詩,寫在他最落魄的時候,成了流行的口頭禪
    杜甫是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也是一位可以與唐代李白相媲美的偉大詩人。杜甫在官場失意。他早年科舉落第,後投靠貴族。但他始終沒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手腳。後來,安史之亂爆發了。他雖躲在四川避亂,但仍為國事擔憂,故作《登高》、《春望》等作品。杜甫一生寫了很多詩,但只有這一首最霸氣。
  • 孟浩然最經典的一首詩,渾然天成,最後兩句更是妙絕古今
    個人認為原因有兩個,其一是因為生活貧苦所迫,希望改善生活,孟浩然晚年過得很苦,杜甫有詩寫道:「吾憐孟浩然,裋褐即長夜」,寒冷的冬夜,靠的是粗布短衣禦寒,甚至連被子都沒有。其二是因為生命的失落感,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儒家講究」學而優則仕「,四十歲時,孟浩然或許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暫,他已不再年輕,卻沒有建立一番功業,甚至感到一事無成。
  • 杜甫一生的無奈和悲痛全在這首詩中,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這樣的一種精神,最是值得我們學習,所以杜甫是榜樣,也是很多人心中的偶像。那我個人最喜歡杜甫,讀他的詩歌常常讓我感動不已,特別是他晚年的作品深沉而悽美。當他登上嶽陽樓時,更是感慨萬千,寫下了人生中最悽美一首詩《登嶽陽樓》,這首詩感人至深,也是五律中最為出色的一首,通篇道盡了人生的無奈,還有孤獨的心境,讀來也是讓人肝腸寸斷。《登嶽陽樓》唐代:杜甫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 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只有短短20個字,把那種孤獨描寫得深入骨髓
    《全唐詩》裡就有很孤獨的作品,其中要數中唐詩人柳宗元的《江雪》名氣最大,也是被稱為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通篇情感細膩,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這首詩正是用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寫盡了委屈,從而使得這首詩,處處充滿了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每一句都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讓我們感受到那種深入骨髓的孤獨。
  • 李白最搞笑的一首詩,竟然是跟杜甫開玩笑!
    李白則很少用詩化的語言去開朋友玩笑,但是事情總有例外,李白也有用詩歌去跟朋友開玩笑的時候,不過這次李白調侃的對象是另一位大詩人杜甫。李白曾給杜甫寫過一首名為《戲贈杜甫》的詩: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這首詩作於李白45歲,當時李白與杜甫在兗州重逢,這也是兩位大詩人最後一次相遇。
  • 杜甫一首經典的七律,其中廣為稱頌的兩句,在今天看來「太汙了」
    杜甫也有非常出色的古風,五言有《三吏三別》、七言有《兵車行》,但他最令人稱道的,還是七言律詩。從「齊梁體」到「近體詩」,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近體詩的格律,也是逐步完善的狀態,這也是為何在初唐到盛唐時期,有許多「出律」的律詩,直到杜甫的出現,在他的努力下,七言律詩的格律趨向完善。
  • 杜甫有一首28字罵人詩,後兩句音樂經常用,沒點文化還以為是誇人
    號稱是「詩聖」的唐朝詩人杜甫,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歌,憂國憂民的他,詩歌中也經常透露著悲愴,鮮有暢快淋漓之句,一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就成為了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詩。不過杜甫寫的一首28字罵人詩文,也成為了千古名言,後兩句形容音樂的時候也經常用到,如果真沒有一點文化,還真以為是在誇人。這就是杜甫的《贈花卿》: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整首詩似乎都在吹捧,音樂是的好聽,為何卻說杜甫在罵人呢?
  • 杜甫最悽涼的一首詩,令人感慨萬千,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杜甫,唐朝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密切關注社會的最底層,而且寫得無比的細膩,也正是這個原因,才使得他被後世稱為「詩聖」。那麼杜甫也是同樣的在文學上有著很高的造詣,而且他的詩歌,正如前面如說的那樣,始終是在關注當時那個社會最底層的民眾;從而展現了他作為「詩聖」,最為真誠的一面。讀杜甫的詩,那就是猶如在當一部悲慘的歷史,從他的詩歌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內心的一片赤城。小編為要大家介紹一首杜甫最為悽涼的一首詩,可以說是他最為令人感動的一首詩,讀了令人感慨萬千,那便是他的《登嶽陽樓》。
  • 筆墨詩抄 | 杜甫《登高》
    苦恨:極恨,極其遺憾。苦,極。繁霜鬢:增多了白髮,如鬢邊著霜雪。繁,這裡作動詞,增多。⑻潦倒:衰頹,失意。這裡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新近停止。重陽登高,例應喝酒。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說「新停」。/賞/此詩是杜甫於大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
  • 年近花甲的杜甫登上夔州白帝城,寫下的這首詩,被稱為七律之冠
    《全唐詩》裡的四萬多首詩中,到底哪一首七律可以排第一呢?那我個人認為杜甫的《登高》絕對有資格,這首詩無論是表現手法,還是所傳遞出來的那份情感,那都是無人能及。夔州距離成都很近,也就是今天的重慶市奉節縣,在那裡他傷心不已,不僅身患重病,再加上各地爆發了戰亂,這讓他的回鄉之路顯得越發艱辛,在夔州生活那一段時間,杜甫心灰意冷,寫下了很多的悽美之作,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杜甫寫下了平生最得意的一首詩《登高》,這首詩被稱為唐詩七律第一。《登高》唐代: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 李白一首很孤獨的詩,每一句都感人肺腑,讀來也是令人感慨萬千!
    李白是盛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也是最具有創造力的一位詩人,他的作品膾炙人口,每一首都是精品。要論才華的話,即使是杜甫都望塵莫及,所以杜甫對他很是仰慕,用今天的話來說,那就是李白典型的粉絲。李白到了晚年也依舊還是思念玉真公主,寫下了一首經典的五言絕句《獨坐敬亭山》,這首詩被很多人解讀是一首孤獨之作,整首詩孤獨是有的,但更多的還是表達出了李白對於玉真公主的懷念,他正是把玉真公主比作敬亭山,兩看相不厭,可見李白也是一位多情之人。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 既悲涼,又豪放,醉酒後的杜甫寫下一首詩,讓人心疼,更讓人欽佩
    滿腹才學,卻始終得不到重用,悲憤的杜甫,曾經寫過一首著名的《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其中的一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成為千古名句,但後面的「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則是這位「讀書破萬卷」的偉大詩人,最無奈的控訴。
  • 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
    本文節選了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我們可以感受到其中老杜的詩歌風格,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非虛言也。1、 秋興八首(其一)《秋興八首》一共有八首,都是七律。成詩的年代是杜甫的晚年,當時安史之亂仍在繼續,杜甫為了避難來到了夔州。期間,杜甫處於生命的末期,再加上悲秋,再加上國家的戰亂,杜甫興之所至,寫下了這一組組詩。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赤裸裸地追捧楊貴妃-開篇兩句被人廣為傳頌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赤裸裸地追捧楊貴妃-開篇兩句被人廣為傳頌 朋友們大家好,中國有非常多優秀的詩詞,如果要說到最鼎盛的時期應該就屬於唐朝的詩了,一直到現在都還在被人們歌唱流傳,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興趣樂趣,讓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去感受過去的那份或灑脫、或悲痛。
  • 杜甫很悲涼的一首冬至詩,戳中了很多天涯遊子的心,讀完眼中含淚
    白居易就曾在邯鄲的旅館裡,孤身一人度過了一個孤獨寂寥的冬至日,「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今天要講的這首詩也是杜甫在冬至日所寫,道盡半生孤苦,戳中了很多天涯遊子的心,讀完眼中含淚。杜甫在765年好友嚴武去世後,便離開了居住多年的浣花草堂,漂泊蜀中,一年後到達夔州才暫時安定下來。這首詩寫於公元767年的一個冬至日,這是他入蜀後的第九個冬至日,在這一年的秋天,他還寫下了一首千古絕唱《登高》,「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 世說李杜詩千古 誰言朝野無遺賢 --- 杜甫 02
    剛剛在冬日「懷」過李白的杜甫到了春天又開始「憶」李白,就寫了一首《春日憶李白》,只不過這次不在洛陽,而是在長安,一邊在全國巡遊,一邊寫詩寄友,像極了現在的微博打卡。春日憶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 無限深情催人淚奔,詩聖杜甫偶遇老友,寫下了一首最有情韻的唐詩
    唐詩之所以達到歷史的巔峰,因為表達出了人間最深的情感,後人寫詩只能模仿,卻無法超越。有這麼一首詩,少年時閱讀感覺極為平常,似乎就是老友相遇後的客套問答,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覺得其中包含了無限的深情。這首詩就是詩聖杜甫創作的七言絕句詩《江南逢李龜年》。後人評價,這是杜甫最有情韻的一首絕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