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讀詩: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2021-02-08 一起讀高中

《客至》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七律。據黃鶴《黃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詩史補遺》,此詩是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五十歲時,在成都草堂所作。杜甫在歷盡顛沛流離之後,終於結束了長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頭蓋了一座草堂,暫時定居下來。詩人在久經離亂,安居草堂後不久,客人來訪時作了這首詩。


首聯先從戶外的景色著筆,點明客人來訪的時間、地點和來訪前夕作者的心境,表現了他在閒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這就為貫串全詩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鋪墊。


頷聯把筆觸轉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採用與客談話的口吻,增強了賓主接談的生活實感。這兩句,前後映襯,情韻深厚。前句不僅說客不常來,還有主人不輕易延客意,今日「君」來,益見兩人交情之深厚,使後面的酣暢歡快有了著落。後句的「今始為」又使前句之意顯得更為超脫,補足了首聯兩句。


以上虛寫客至,下面轉入實寫待客。作者捨棄了其他情節,專拈出最能顯示賓主情份的生活場景,重筆濃墨,著意描畫。家常話語聽來十分親切,很容易從中感受到主人竭誠盡意的盛情和力不從心的歉仄,也可以體會到主客之間真誠相待的深厚情誼。字裡行間充滿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氣氛。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寫足,如果再從正面描寫歡悅的場面,顯然露而無味,然而詩人卻巧妙地以「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作結,把席間的氣氛推向更熱烈的高潮。詩人高聲呼喊著,請鄰翁共飲作陪。這一細節描寫,細膩逼真。可以想見,兩位摯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濃,越喝興致越高,興奮、歡快,氣氛相當熱烈。就寫法而言,結尾兩句真可謂峰迴路轉,別開境界。


全詩流露詩人誠樸恬淡的情懷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渾成,一線相接,把居處景、家常話、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場景刻畫得細膩逼真,表現出了濃鬱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

相關焦點

  • 杜甫: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賞析】我們在《月夜憶舍弟》這首詩的賞析中,曾提過杜甫往秦州投依侄兒杜佐的事。不久,由於秦州、同谷也鬧饑荒,杜甫只好輾轉到四川,幸好他的兩位好友裴冕、高適熱心幫助,他才能在成都西郊浣花裡,營建一座暫時寓居的草堂。這首《客至》就是杜甫五十歲那年鄉居於此的作品。
  •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沈家堡後山有座小院,聽說是沈堡主專門為他準備的。」「後山的小院?」秦桑看了看沈青青,「別看我,你知道我難得回一次家。」沈青青擺了擺手,「這個雪公子什麼來頭?」「目前還不知道,只是莫名有種熟悉感。」秦桑回道,「要不咱倆去拜訪一下。」「好呀!翠娘,你辛苦了,先下去休息一下吧。」翠娘屈身行了一禮,退了出去。
  •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 2月14日 汀毅讀詩《客至》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作品簡介《客至》由杜甫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此句意為平時交遊很少,只有鷗鳥不嫌棄能與之相親。皆:都是。4、緣:因為。5、花徑:長滿花草的小路。蓬門:用蓬草編成的門戶,以示房子的簡陋,借指貧苦人家。6、飧(sūn):亦泛指熟食,飯食。 《左傳·昭公五年》:「飧有陪鼎。」7、市遠:離市集遠。8、兼味:多種美味佳餚。無兼味,指飯菜不豐富。
  • 唐詩三百首中最具生活氣息的詩,可惜杜甫名句被內涵網友玩壞了
    而且中國古代的詩歌要求詩言志,詩緣情,要求言之有物。所以這些詩歌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個人生活、個人習慣的烙印。比如今天所說到的這一首古詩,可以說是唐詩300首當中最具有生活氣息的古詩: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 杜甫最「無意為詩」的七律,50歲寫出經典唐詩,看似平淡句句有味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這首唐詩就是杜甫的《客至》,所描繪的內容非常簡單,就是寫客人要來了,杜甫準備打掃家裡迎接好朋友。這一首唐詩的語言非常的質樸,甚至可以說是「無意為詩」而寫成的經典七律。詩歌的一開始就充滿了歡快的語調。「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杜甫居住的地方實在是太美了。
  • 杜甫很愜意的一首詩,盛情款待客人,充滿了濃鬱的生活氣息
    說道現實主義大詩人杜甫,他的詩沉鬱頓挫,讓人讀來像是充斥著數不盡的愁緒,那個時代造就的他太不幸了。他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感傷國事,花鳥皆為之傷心流淚。再有「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一到分別,想到再見的茫茫不覺頓覺悽愴啊。誠然杜甫在戰亂的影響下,寫就了這些壯麗沉鬱的佳作,雖然有陰霾,但生活還是充滿美好的。
  • 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這首詩主題寫的是夔州的秋天景色,但是實際上,「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才是這首詩的重點。表面上寫的是夔州的景色,但是實際上抒發的卻是「處江湖遠則憂其君」的情感。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去年對叢菊流淚,今年也流,說明詩人的處境;而所謂的「故園心」更是指的思念長安。
  • 杜甫一首待客詩,之所以入選高中教材,恐怕還在「客」字上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杜甫在原題後有自註:喜崔明府相過。崔明府生平不詳,而杜甫生母為清河崔氏,是否與其有親屬關係仍未可知。今天這首詩則寫於肅宗上元2年,也就是說離上次的奉先相會已是3年過去了。這一次兩人再次相會於成都浣花溪,也算是杜甫自己的家了,故人來訪,且看詩人如何招待老友。
  • 杜甫 |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他目睹國勢艱危,生靈塗炭,而自身又請纓無路,報國無門,因此對開創基業、挽救時局的諸葛亮,無限仰慕,備加敬重。蜀相:三國蜀漢丞相,指諸葛亮。錦官城:成都。杜甫在另一首詩《春夜喜雨》中也寫到,「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可見成都在古代也是一個多麼漂亮的城市!當然更有「揚一益二」的說法。三顧頻煩天下計:劉備三顧茅廬,問計於諸葛亮。「頻煩」同「頻繁,多次」。
  • 在古詩詞裡開啟閉合的門,五花八門,大有門道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門根據製作材料,可以分為木門、柴門、鐵門和銅門;門根據表面顏色與裝飾,可以分為原色門、紅門(朱門)、黃門、白門、黑門以及雕花門等等。晉朝葛洪在其《抱樸子·嘉遯》裡有:「背朝華於朱門,保恬寂乎蓬戶」之句。「朱門酒肉臭,肉有凍死骨」出自杜甫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意思是貴族人家裡的酒肉吃不完都放臭了,窮人們卻在街頭因挨餓受凍而死。天寶五年 (746年),杜甫懷抱「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崇高理想來到長安,渴望「立登要路津」。
  • 五首七律詩,怎一個「美」字了得!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小評:這首詩不惜以半首詩的篇幅,具體展現了酒菜款待的場面,還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鄰助興的細節,寫得那樣情彩細膩,語態傳神,表現了誠摯、真率的友情。這首詩,把門前景,家常話,身邊情,編織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場景,以它濃鬱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顯出特點,吸引著後代的讀者。
  • 門隨處可見,但深究起來門也有等級之分
    杜甫是我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筆下多是民生疾苦,但也不乏一些閒情逸緻,不乏濃鬱的生活情趣和動人情感,這類詩大多集中在杜甫居住在成都草堂時期,可以說那是杜甫一生中難得安逸的幾年時光。「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寫自然界中的繁花盛開之美;「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這是杜甫筆下的天倫之樂。在成都草堂期間,詩人時有邀請朋友來做客,有一次便源自待客的靈感,寫下了《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 詩聖,詩仙你知道,可你知道詩狂,詩魔,詩王分別是誰嗎?
    譬如,詩聖杜甫,當你身居陋室而心憂天下時,可以高唱「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當你聽到期盼已久的好消息時,可以高唱「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當有好友來拜訪你,可以寫「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朋友酒飽飯足要歸家時,你還可以寫,「不嫌野外無供給
  • 9句唐詩經典名句,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句句經典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原詩: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李賀《雁門太守行》)原詩: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