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區期刊叢書】《教友生活》第二期(2018)天主教盤馬池堂口的興衰

2021-02-17 天主教長治教區

     盤馬池位於壺關縣安口村東北方向約2.5公裡處,早期的天主教信仰可能經由安口村傳入。曾經,這裡有相當數量的教友,信教者主要為侯氏家族,兼有郭姓等其他姓氏的村民。據老人講述,明清之際,侯氏一族有兄弟四人,小兄弟在官府任職,善鑽研,明事理,從傳教者處得教會書籍,研讀之後皈依聖教,信仰由此代代傳承下來。1905年修建有若瑟堂,敬奉大聖若瑟為主保聖人,期間荷蘭籍苗其秀神父曾在本堂口服務,神父從國外帶回的電源和照明燈可以在晚上照亮整個教堂,教友們驚奇不已。動亂年代,教會活動受到嚴重影響,教堂被拆除,會長侯金寶被活埋,此後再沒有修建教堂。

  有時,在大聖若瑟瞻禮日,安口村的本堂神父前往盤馬池的教友家中送彌撒,為盤馬池教友過本堂瞻禮。教友們平日在家中祈禱,逢主日瞻禮到安口村望彌撒。由於種種原因,盤馬池不斷有教友遷出,截止2017年,村裡只剩一戶老教友(共2人)了。

神父與盤馬池教友合影

    蒙天主的召選,盤馬池先後有三位神父服務於外教區,頗有建樹。

  候醜剛神父,曾留學於義大利,歸國後服務於上海教區,之後在上海被捕入獄,死於獄中。

  侯益神父,聖名尼格老,原名侯雙有,又名侯益英,1915年7月9日出生於盤馬池虔誠的教友家庭,自幼立志修道,於1928年進入潞安備修院,1933年洪洞教區成立時,被分派到洪洞教區修院,至1938年轉往宣化大修院讀神學。1943年6月29日在宣化晉鐸,返洪洞任杜壁村本堂,一直到1947年。

  侯神父因避難於1947年離開洪洞,先後到過北京、青島、上海,1949年離開大陸到達香港,先住伯達尼會院,其後轉往元朗一位教友的度假屋。1952年加入香港教區,獲派往九龍鑽石山聖家堂任助理司鐸,其後轉往黃大仙聖雲先堂工作,再轉往彩虹聖家堂。 1992年2月因病退休,此後一直入住聖若瑟安老院。2004年11月28日(星期日)上午10時半因心肺病在聖德肋撒醫院息勞歸主,安葬在跑馬地聖彌額爾天主教墳場。

  

侯益神父  聖名 尼老格

    侯志恆神父,又名侯康泰,聖名瑪弟亞。1916年2月25日生於盤馬池天主教家庭,自幼領洗入教。1932年進入潞安小修院,翌年劃分到洪洞教區繼續修道。1937年進入察哈爾宣化總修院讀神哲學,1943年6月29號晉鐸。晉鐸後赴北平輔大司鐸書院攻讀理化,卒業後返回洪洞教區受任蒲縣天主堂主任司鐸,並在小修院任教。大陸解放後,於1950年到香港調景嶺天主堂協助傳教並任教於該堂鳴遠中學。

  1955年到臺灣,於臺中市衛道中學任教。1961年任臺北新店復興路耀漢堂主任司鐸。1970年調任文山區景美興隆路聖神堂主任司鐸。侯神父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傳教熱心。在歷任各地本堂主任司鐸時,均成立聖母慈愛祈禱會,且任臺北區團指導司鐸;在教友聯誼會、聖神同禱會、主日兒童要理班、成人教義講習、屢次帶領教友到宜蘭礁溪聖母山莊朝聖,併到醫院探訪病患,因此教務蒸蒸日上。不畏艱難的侯志恆神父常囑咐教友必須要準備潔淨的心靈,最好做九日敬禮,為光榮天主,深深體會天上慈母的情懷。

      侯神父一生事主愛人,虔誠簡樸,克己助人,為教友所愛戴。於1995年3月29日下午3:30蒙主恩召,病逝於聖神堂寓所,4月21日安葬於三峽天主教三德公墓。

      侯神父雖遠在港臺,卻時刻心繫家鄉,與家鄉的親人書信不斷,1989年的聖母升天瞻禮,侯益神父曾回家鄉探親,回去後再沒有回來過。20世紀90年代,兩位侯神父共同出資,希望能在盤馬池重建一所天主堂,但終歸未能實現。在如今城鎮化的大潮下,農村人口越來越少,撰寫此文,只希望在若干年後,還有人能知道,這裡曾經也是教友聚集地,這裡曾經還有多位神父為了信仰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相關焦點

  • 【聖堂探址32】天主教上海教區 楊字圩聖安德肋堂
    楊字圩的漁民教友與陸家浜相仿,分前會和後會,在本堂聖安德肋宗徒瞻禮之前「開四規」的稱「前會」,本堂瞻禮之後的稱「後會」。90年代江南一帶在船上祈禱的漁民教友(網絡資料圖)當時的漁民教友們往往會在自己的船內掛上聖像,一家人早晚在船上對著聖像念早晚課,或手持念珠誦念玫瑰經等作為他們日常的信仰生活。
  • 【教友須知】神職的種類有哪些?
    所以,主教在自己的教區內負起領導的責任:他要主持禮儀,關心各堂區的神父、執事的職務和生活;同時,以聖秩聖事,收納新的被選者,加入神職的行列。教宗亦是主教,但他是伯多祿的承繼人,故亦繼承了作宗徒之長的領袖地位。主教過獨身生活。
  • 北京教區|南堂隆重慶祝本堂主保瞻禮
    ,從零基礎開講至今已有時日,課程可回放,新參與的教友也可跟得上進度。三隻小羊工作室為向全國教友共享優質學習資源,開通了直播平臺,我們的直播內容涉及北京教區各種聖樂培訓、天主教教理講座、慕道班學習課程、靈修學習等等。為使教友們不錯過任何一場直播,我們專門建立了直播通知群,掃文末客服二維碼並留言:「進群看直播」 可進群參與直播學習。
  • 香港教區:2017年將臨期牧函 「一個期盼中充滿希望的節期」
    (參閱:若望十五11)將臨期是感恩、盼望、彼此分享的節期。我們感謝天父,借著聖神的大能,以自己唯一獨生子的形式,賜予了我們一份極大的禮物——祂的生命!因此,讓我們懷著殷切的期盼與虔敬,借著我們榮福童貞聖母瑪利亞無玷之心,進入嬰孩基督道成肉身、不可思議的奧跡之中!這位嬰孩基督就是「厄瑪奴耳」,意即天主與我們同在。
  • 聖堂探址39:天主教上海教區,邱家灣耶穌聖心堂
    在道光二十九年至同治元年間(1849—1862),已經設有松江、浦南、馬橋、青浦幾個鐸區,當時都隸屬江南教區所轄之松江總鐸區。同治元年後,又劃分為兩個總鐸區,松江、浦南同在一個總鐸區內。邱家灣堂縣級文保銘牌(張淵源 攝)如前所述,禁教期間邱家灣聖堂並沒有拆除,馳禁後卻遲遲沒有歸還教會。
  • 蔣堅永副局長出席天主教臨沂教區主教府落成慶典
    天主教臨沂教區主教府舉行落成慶典 蔣堅永副局長等為主教府落成剪彩 與會代表合影 佛教在線山東訊2011年10月18日,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主席、主教團副主席房興耀主教所在的天主教臨沂教區主教府舉行落成慶典,國家宗教事務局蔣堅永副局長出席慶典,向房興耀主教和臨沂教區廣大神長教友表示熱烈祝賀和親切問候。
  • 天主教上海教區松江馬路橋聖若瑟堂與歷史上的若瑟醫院
    在施診期內,凡罹疫來院求診者,診金藥資,概不收取,其它內外各科,酌收號金一百二十文。院中並聘救護隊十一人,常川駐院,每日派四人出外調查,倘途中遇患疫之人,即用病榻令工役舁入院中,竭力診救,以防傳染。松江若瑟堂堂內(修繕前)(張淵源 攝)松江馬路橋若瑟堂歷史上為本堂神父座堂,屬松江邱家灣總鐸區,下轄有白龍潭、中橋、東浜、平武浜(今平湖浜)、金雞浜、志同灣、薛家匯、田村(朱家堂)、大張涇、陸家莊、馮家厙、龍敘會、五裡塘、生生橋、金家灣、崇家渡等16個會口。
  • 【公教新聞】|宗座聖赦院院長發文解釋四旬期懺悔補贖的深刻意義
    2月18日,宗座聖赦院院長皮亞琴扎樞機發表公開信,解釋教會邀請信友們在四旬期懺悔補贖的深刻意義。
  • 苦撐待變:抗戰時期上海周邊地區天主教漁民信眾的日常生活
    「江南教區」後又在民國時期逐漸分化為南京、上海、安慶、蚌埠、蕪湖、徐州等不同大小的教區,當時分別由不同國籍的耶穌會負責教務管理。江南教區地圖蘇州天主教史中的「網船教友」長久以來,長三角地區特別是太湖流域因其水系發達、漁業資源豐富,擁有數量眾多的漁民。
  • 香港天主教教區主教湯漢
  • ...王安明 ‖ 中西合璧的代表性建築——天主教成都教區主教公署
    由於該堂是天主教成都教區主教住所,並在西南地區領受教區稱謂最早,教堂建築規模很大,結構堅實,布局合理,是一座已逾百年、中西合璧的天主主教建築,至今保存相當完整。天主教成都教區主教公署地處西南交通樞紐、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成都,教務活動頻繁,在海內外享有盛名,被國家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3日國務院公布)中的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新勸諭透過慈悲,邀請要罪過的人過上悔改的生活
    負責香港教區婚姻及家庭牧民委員會(婚委會)的夏志誠輔理主教對天亞社說,這份新勸諭及去年的主教會議結果與他的預期相若,「強調牧民關懷,肯定教會立場」。在晉牧為主教前有堂區服務經驗的夏主教說:「牧民都需要教理,教會表達關懷的時候不能不宣講真理」。教宗在婚姻與家庭議題上,於二零一四及一五年先後開了兩次世界主教會議,夏主教認為用兩年的時間是合適的。
  • 2019年中國期刊業觀察
    一、2018—2019年我國期刊業發展狀況 1、期刊業整體情況 2018年全國共出版期刊10139種,平均期印數12331萬冊,每種平均期印數1.25萬冊,總印數22.92億冊,總印張126.75億印張,定價總金額217.92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99.4億元,利潤總額26.8億元。
  • 期刊簡介 | 地理學知名期刊介紹(二)
    ;1980年創刊,現為雙月刊,逢單月5號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為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核心庫來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曾榮獲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中國期刊方陣雙獎期刊, 2001年、2003年、2005年連續三屆榮獲國家期刊獎,其中獲得提名獎1次、全國百種重點期刊2次。2006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認定的管理科學B級重要期刊。現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CSSCI來源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
  • 【學術期刊】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2018年第3期目錄摘要
    僅用於學術交流,原文版權歸原作者和原發刊所有期刊目錄
  • 2017年天主教香港教區將臨期牧函
    (參閱:若望十五11)將臨期是感恩丶盼望丶彼此分享的節期。我們感謝天父,藉著聖神的大能,以自己唯一獨生子的形式,賜予了我們一份極大的禮物— 祂的生命!因此,讓我們懷著殷切的期盼與虔敬, 藉著我們榮福童貞聖母瑪利亞無玷之心,進入嬰孩基督道成肉身丶不可思議的奧跡之中!這位嬰孩基督就是「厄瑪奴耳」,意即天主與我們同在。我們要作好準備,方能看見祂,並且讓我們與祂同行,在彼此的旅途上共苦同甘。「主!
  • 常用心理學類期刊簡介
    至2014年,共出版22卷172期。現任主編是隋南研究員,著名心理學家徐聯倉、匡培梓、張侃、楊玉芳曾任該刊主編。《心理科學進展》是國內所有各大資料庫的核心期刊或來源期刊。1992年第5期至2009年第6期,香港大學心理學系成為協辦單位,現在的協辦單位為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系(2010年第5期始)和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系(2010年第1期始)。《心理科學》以繁榮中國心理科學為宗旨,全面反映國內外心理學各個分支領域的最新學術成果和心理學科的長足發展,稿源充沛,發表的論文既注重理論與實驗的基礎研究,也重視實踐領域的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