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期刊業觀察

2020-12-27 人民網傳媒

本文摘自《青年記者》2019年36期

2019年,全國期刊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新聞出版改革發展要求,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緊緊圍繞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強化主業、優化出版結構,著力推進融合創新,實現了全國期刊業穩步發展。

一、2018—2019年我國期刊業發展狀況

1、期刊業整體情況

2018年全國共出版期刊10139種,平均期印數12331萬冊,每種平均期印數1.25萬冊,總印數22.92億冊,總印張126.75億印張,定價總金額217.92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99.4億元,利潤總額26.8億元。與2017年相比,期刊品種增長0.09%,平均期印數降低5.76%,每種平均期印數降低7.30%,總印數降低8.03%,總印張降低7.25%,定價總金額降低2.67%,實現營業收入增加1.5%,利潤總額降低2.0%。

2、期刊產品結構情況

期刊按照內容劃分為哲學社會科學、文化教育、文學藝術、自然科學技術和綜合5類。2018年,全國出版哲學社會科學類期刊11.5億冊,較2017年降低4.2%,佔期刊總印數的50.0%,提高2.0個百分點;文化教育類期刊5.3億冊,降低9.2%,佔23.3%,減少0.3個百分點;文學藝術類期刊1.7億冊,降低20.7%,佔7.2%,減少1.2個百分點;自然科學技術類期刊3.0億冊,降低10.6%,佔13.0%,減少0.4個百分點;綜合類期刊1.5億冊,降低10.4%,佔6.5%,減少0.2個百分點。文學藝術類期刊印數繼續大幅下滑,文化教育類期刊降幅加大,哲學社會科學類期刊所佔比重繼續提高。

3、期刊發行情況

2018年,全國期刊零售0.33億冊、12.82億元,佔全國出版數零售數量0.44%、零售金額1.33%。共有《求是》《中國紀檢監察》《時事報告(大學生版)》《時事(初中)》《讀者》等10種期刊平均期印數超過100萬冊,較2017年減少1種(《家庭醫生》)。其中,《時事報告(大學生版)》平均期印數超過450萬冊。與2017年相比,《中國紀檢監察》進入前十,《家庭醫生》退出前十;《中共中央辦公廳通訊》《小學生時代》排名上升,《特別關注》排名下降;《時事(〈時事報告〉中學生版)》擴充為《時事(初中)》和《時事(高中)》兩種,《時事(初中)》排名第六;每種平均期印數185.8萬冊,增加4.7萬冊,增長2.6%。

4、期刊閱讀情況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2019年4月發布的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期刊的人均閱讀量為2.61期(份),期刊閱讀率為22.4%。與2017年相比,期刊人均閱讀量下降了1.20期(份),期刊閱讀率下降了1.9個百分點。數據表明期刊閱讀人數在下降,而期刊讀者閱讀數量在增長。另外要說明的是,該報告是以我國18歲以上成年人作為調查人群,作為期刊主要讀者的少年兒童未在調查之列。

5、期刊進出口情況

全國期刊出口325.23萬冊、595.54萬美元。與2017年相比,數量降低2.97%,金額增長18.08%;全國期刊進口305.84萬冊、13526.85萬美元。與2017年相比,數量降低1.89%,金額降低0.50%。

6、期刊國際收錄情況

據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2018年發布《期刊引證報告(JCR)》顯示:2018年度中國大陸(China Mainland)計有213種期刊被收錄,相比2017年度的192種增加21種,增幅為10.94%。從影響因子的學科分區看,2018年度中國大陸地區期刊位列Q1區的期刊數量相對2017年度的40種上升至48種。

二、我國期刊業發展亮點

1、不忘初心使命,做傳統文化弘揚者

2019年8月21日下午,正在甘肅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讀者出版集團,了解集團歷史沿革、出版發行、經營管理等情況,看望《讀者》雜誌社全體工作人員。詳細詢問了《讀者》雜誌選稿、編輯、審校、排版等工作流程和發行情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提倡多讀書,建設書香社會,不斷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為人民提供更多優秀精神文化產品,善莫大焉。要牢牢把握正確導向,在堅守主業基礎上推動經營多元化,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習近平視察《讀者》雜誌社對於讀者人來說,是莫大的鼓舞,對於全國期刊人來說是鞭策、指引也是號召,鼓勵全國期刊工作者毫不動搖的文化定力傳播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不斷地改良產品,創新服務方式,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

2、政策紅利不斷釋放,助推期刊高質量發展

2018年1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2019年7月24日,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意見制訂了我國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時間表」和「路線圖」。2019年9月18日,中國科協、財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聯合印發《關於組織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有關項目申報的通知》和《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9-2023年)》。2019年11月22日,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辦公室印發了《關於下達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入選項目的通知》,經公開申報、資格審查、陳述答辯、專家委員會覆核、結果公示,確定285個項目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我國搶抓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推進世界科技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國科技期刊工作者的共同理想和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

3、壯大主流思想輿論,主陣地作用彰顯

2019年,全國期刊業聚焦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首要政治任務,堅持不懈抓好主題宣傳,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中宣部出版局指導,中國期刊協會、中國編輯學會聯合開展了第三屆「期刊主題宣傳好文章」推薦活動。經過嚴格評審,《中國社會科學》2018年第9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筆談》等20篇(組)文章最終入選。入選文章深入宣傳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準確解讀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紮實宣傳脫貧攻堅等重大工作,中肯反映基層問題,濃墨重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同時全國期刊出版戰線聚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重大歷史節點,結合自身的辦刊宗旨和特點,積極策劃專題深入報導。如:《中國報導》2019年第10期主題策劃報導《人民共和國》,《人民論壇》2019年第27期主題策劃報導《引領70年巨變的思想跨越》,《廉政瞭望》2019年第19期主題策劃報導《70年四川坐標》,《現代兵器》2019年第11期主題策劃報導《大閱兵專輯》,《青年記者》2019年10月下主題策劃報導《媒體獻禮新中國70華誕》,《中國科學·生命科學》2019年10期出版《新中國成立70周年生命科學研究進展專輯》,《共產黨員》2019年10月刊主題策劃報導《共和國這樣走來——新中國70年國家政權與政治制度建設歷史回顧》《為奮鬥者喝彩》,《中國石化》2019年第9期主題策劃報導《壯闊70年:一個石化大國的崛起》,《光彩》2019年10月刊主題策劃報導《70年,我們一起走過》,《老幹部之友》2019年10月刊主題策劃報導《家國同行70年》,《環球》2019年第20期主題策劃報導《70年觸動世界的瞬間》,《絲路瞭望》2019年第10期主題策劃報導《70年:強國路,開放史》,《編輯之友》2019年9月出版《新中國成立70周年出版傳媒專輯》……其主題宣傳導向鮮明、基調昂揚,體現了全國期刊工作者較高的策劃、採編和文字水平,在全社會形成唱響主旋律、提振精氣神的濃厚文化氛圍。

4、優化期刊出版資源配置,集約發展初見成效

全國期刊業積極貫徹落實中央要求,穩步推進報刊結構性改革。2019年度創辦《揚子江文學評論》《人權研究》《歷史評論》《南大法學》《鎂合金學報(英文)》《博物館管理》《電影理論研究(中英文)》《出土文獻》等新期刊,填補學科空白,服務黨和國家發展大局。同時,隨著我國社會結構與居民消費結構的重大轉變,細分讀者市場已經成為推進期刊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手段。眾多期刊出版單位主動「轉身」和「變臉」,盤活現有出版資源滿足廣大讀者新需求。服務細分領域:如《中國皮革製品》更名為《皮革製作與環保科技》,《山西果樹》更名為《果樹資源學報》,《有線電視技術》更名為《廣播電視網絡》等;推動新學科發展:如《國外社會科學文摘》更名為《國外社會科學前沿》,《晚報文萃》更名為《新聞文化建設》,《中國藝術時空》更名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高等財經教育研究》更名為《統計學報》,《新財經》更名為《供應鏈管理》,《人口文摘》更名為《健康中國觀察》等;大眾期刊轉向學術期刊:如《雙足與保健》更名為《反射療法與康復醫學》,《世界遺產》更名為《國際法學刊》,《新能源經貿觀察》更名為《商事仲裁與調解》等。另外,中央各部門和全國各省、市、區新聞出版管理部門積極推動報刊集團化建設,穩步實現了期刊集群化、集約化發展。

5、夯實制度基礎,強化出版管理

2019年10月25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關於印發〈圖書、期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重大選題備案辦法〉的通知》,明確要求出版單位違反本辦法,未經備案出版涉及重大選題範圍出版物的,由國家新聞出版署或省級出版管理部門責成其主管單位對出版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員給予行政處分;停止出版、發行該出版物;違反《出版管理條例》和有關規定的,依照有關規定處罰。2019年11月15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對現行新聞出版領域規範性文件進行了全面清理。經清理,截至2019年11月1日,繼續有效的規範性文件共282件,為全國期刊出版單位的出版活動提供了遵循。最近,國家新聞出版署開展出版單位「三審三校」制度執行情況專項檢查,重點檢查「三審三校」制度落實情況、人員資質情況和主管主辦職責落實情況。

三、關於期刊業未來展望

1、高質量發展成為業界共識

高質量發展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是建設期刊強國的重要途徑已經成為全國期刊業的共識。實現我國期刊業的高質量發展首先要著力解決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同時要加強內容建設,多出精品期刊;優化期刊出版結構,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加快融合發展和跨界服務,激活發展新動能。

2、融合發展不斷走向縱深

出版的融合發展趨勢正在走向深入,並日益成為推動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目前一些期刊出版單位利用平臺延伸產業鏈,提供知識和信息服務。同時,加強行業平臺建設,積極拓展內容傳播渠道,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的內容傳播體系,增強內容產品的傳播力和引導力。

3、期刊出版結構進一步優化

期刊業結構性過剩與結構性不足問題仍然同時存在,要通過行政審批和市場調節,加快期刊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消費結構調整,推動期刊業供給側改革,從而推動期刊業的提質增效、轉型升級。供給側改革成功,期刊「同質化」「低效率」等問題也必將迎刃而解,事業、產業將進入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

4、加強公共服務能力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的實施和發布,各地積極推進全民閱讀活動和全民閱讀立法,讓全民閱讀成為社會風尚並制度化、規範化發展。另外,以「書香中國」為統領,全國各地創建起一大批全民閱讀品牌活動,推動全民閱讀更加深入地開展。期刊作為傳播優秀文化和創新知識的重要載體,其定價低且連續出版的特徵,有助於培養公民的長期閱讀習慣。促進全國期刊出版單位積極融入「書香中國」全民閱讀活動中,將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5、創新期刊人才培養機制

順應信息社會深刻發展和媒體融合深度發展趨勢,做到堅守與創新並存,既遵循新聞工作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又不斷探索新時代新聞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新方法、新途徑,努力提高新聞傳媒人才培養質量,滿足新時代期刊工作發展的新需求。同時,支持期刊出版單位與高校、科研機構、行業協會聯合開展新時期複合型人才培養,為我國期刊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凝聚新力量。

作者段豔文系中國期刊協會《中國期刊年鑑》雜誌社原常務副社長、主編

參考文獻:

①國家新聞出版署:《2018年全國新聞出版業基本情況》[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9年8月29日

②國家新聞出版署:《2018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9年8月28日

③王坤寧李明遠:《政協委員吳尚之建議:從五方面推動出版業高質量發展》[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8年3月8日

④吳尚之:《2017—2018中國期刊業發展報告》[M],中國書籍出版社,2019

(責編:燕帥、趙光霞)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和「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自2012年起,中國知網和清華大學圖書館每年聯合研製《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通過2萬餘種國際學術期刊的文獻引文大數據挖掘來分析我國學術期刊的國際被引證情況,目的是為了客觀反映我國學術期刊在國際學術研究領域的話語實情。
  • 《中國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報告(2019-2020年)》
    10月23日,在2020年中國郵政快遞業生態環保研討暨綠色供給展會上,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報告(2019-2020年)》。2020年是「十三五」時期收官之年,同時也是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報告系統梳理了「十三五」時期以來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歷程,重點總結了2019年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成效,並對未來綠色發展態勢進行分析和展望。
  • 知網: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2020年榜單
    自2012年起,中國知網和清華大學圖書館每年聯合研製《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通過對2萬餘種國際學術期刊引文大數據的挖掘,分析我國學術期刊的國際引證情況,目的是客觀反映我國學術期刊在國際學術研究領域的話語實情。
  • 2019年1月18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19年1月27日/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9年1月18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1月18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train-specific antibody therapy prevents cytomegalovirus reactivation after transplantation」。
  •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課題組:2019年中國出版業發展報告
    2019年3月,中宣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做好2019年主題出版工作的通知》,就2019年主題出版工作作出要求。2019年6月,中宣部公布了2019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90種選題,其中圖書選題77種。這些選題涵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馬克思主義思想、中國共產黨發展歷程、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等相關的主題出版物,以及部分文學類、少兒類主題出版物。
  • 2020中國印刷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會上,科印傳媒印刷技術雜誌社的總編—王麗傑以《科印報告:2020中國印刷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為題進行演講。  王麗傑講到:2020年,是我們行業面對著非比尋常的一年。在艱難的復工復產中,印刷人努力在變局中,尋找著發展的確定性。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些產業數據,由這些數據來研判行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明晰自身的發展路徑。
  • 中國化工學會主辦4個期刊2020年再創佳績!
    >《儲能科學與技術》2020年的影響因子為0.796,增長4%,繼續入選中國科技核心和中國科學引文核心資料庫(CSCD)2020年所獲獎項2019年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2020年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梯隊期刊項目一篇論文入選「2019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內學術論文」入選2020年度精品期刊頂尖論文平臺領跑者F5000項目
  • 中國期刊高質量發展峰會暨第九屆上海期刊論壇在上海大學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9月22—23日,中國期刊協會、上海市出版協會、上海市期刊協會、上海大學聯合主辦,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作為支持單位,上海大學期刊社承辦的「中國期刊高質量發展峰會暨第九屆上海期刊論壇」在上海大學召開。
  • 這本卓越期刊是中國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明年繼續20分+
    期刊信息Cell Research(ISSN:1001-0602)創刊於1990年,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現為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入選2019年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領軍類期刊
  • 中國科技期刊 提升話語權
    6月29日,2019年最新期刊引證報告發布。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為20.507,在專業信息與分析服務機構科睿唯安195種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第七,在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
  • 中國知網分享如何推動學術期刊深度傳播
    本報訊 (記者杜一娜)由中國期刊協會主辦的第十三期刊協講堂日前開講。中國知網創始人,《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編輯王明亮在線分享了中國知網辦好平臺、推動中國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的做法、經驗和思考。中國期刊協會會長吳尚之主持講堂活動。
  • 重慶郵電大學主辦的英文期刊DCN榮登「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2020年12月17日,《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2020版)正式發布,重慶郵電大學主辦的英文期刊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DCN)憑藉195.601的國際影響力指數CI值再次榮獲「2020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稱號(Top5%),這是自2018年起本刊連續第三年榮獲該稱號
  • 新刊|《中國發展觀察》2020年第21期
    新刊 |《中國發展觀察》2020年第21期 2020-11-17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等離子體期刊最新影響因子及分區-物理類(更新)
    適逢莘莘學子喜提高考成績之際,票圈裡關於各路高分小年輕的推文如期而至,智商爆表,顏值擔當,腹滿經綸,真實為自己早生了幾年感到慶幸。不過,相比於戲子家事的熱度,這些都很難稱得上新聞。以詩開頭,嘿嘿,我就是要在生平第一篇推文裡展示我也曾飽讀詩書,雖然多花了幾分鐘在腦海裡找了一遍,又求助了瀏覽器(我是不會告訴你說我是用了飽受詬病的度娘還是所謂遵從禁令和華為分手的google)。
  • 2019年度中國信託業發展評析
    來源:中國信託業協會作者: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 曾剛2019年,全球經濟復甦步伐放緩,經濟、金融不確定性上升,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在經歷了2018年較大幅度的調整後,2019年信託業資產規模下降幅度明顯收窄,進入了波動相對較小的平穩下行階段。
  • 期刊簡介 | 地理學知名期刊介紹(二)
    ;1980年創刊,現為雙月刊,逢單月5號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為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核心庫來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核心期刊。鄧小平同志為《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中文刊)題寫刊名。曾榮獲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中國期刊方陣雙獎期刊, 2001年、2003年、2005年連續三屆榮獲國家期刊獎,其中獲得提名獎1次、全國百種重點期刊2次。2006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認定的管理科學B級重要期刊。現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CSSCI來源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
  • 《2019年度中國城市會展業競爭力指數報告》在蓉發布
    《2019年度中國城市會展業競爭力指數報告》在蓉發布 2020-10-22 16:00:00    2020中國城市會展業競爭力指數發布會暨會展業高端論壇現場。
  • 【中國科學報】《植物學報(英文版)》:探路學術期刊國際化
    創刊於1952年的《植物學報》,在近70年的發展歷程中,雖頗多磨礪,甚至曾一度停刊,但國際化是其不變的信念。早在1998年,《植物學報》就被SCI資料庫收錄,是國內最早被收錄的期刊之一,成為最早走出國門的中國植物學期刊。  近20年來,JIPB在國際化發展方面不斷取得進展,已經成為代表中國植物學發展水平、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國際期刊。
  • 中國建築學會2019年工作總結
    (二)組織2019年度兩院院士推薦根據《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組織推選2019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科協辦發組字〔2019〕1號),中國建築學會開展了2019年院士候選人推選工作,經專家委員會研究,最終確定推選了3位2019年度院士推選中國建築學會候選人。
  • 聚焦科協十大事件 ▎建設中國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新聞—科學網
    2019年中國科協緊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線,把強「三性」融入「四服務」,把「四個著力」工作要求貫穿始終。